第十四章 桅樓守望塔
關燈
小
中
大
變成了一堆空殼,于是那些新來的蟲子便順理成章地入駐到種皮的空殼之中,享受裡面溫暖又舒适的空間。
大多數人依然将種子稱為種子,因為它的外形并沒有發生變化,甚至這顆種子還繼續天真地認為自己充滿了活力,當然我們都很清楚事實的真相并非如此。
&ldquo你們的維多利亞君王,&rdquo淺野說道,&ldquo就像一位乘坐在一艘已經被蛀蟲蛀空的大船上的君主。
&rdquo在很久之前,從約翰國王開始,貴族、紳士和地主就已經出現,随着時間的流逝,查理國王被砍頭,喬治被立為國王,但是仍然不過是一具空空的殼子&hellip&hellip隻有議會掌握着真正的權利。
但是代表着地主階級(對佃戶實行統治的土地擁有者)利益的議會,并沒有長久地掌握政權。
在十九世紀便已經出現了這種變化。
公民權的範圍被大大擴展了,最後連愚昧無知的民衆也被包含進去。
這些人群中平淡無奇的角色們,共同參加選舉,政黨組織控制那些由蜂擁的選民組成的選區必然會成為無法阻擋的事實。
政黨領導機構逐漸獲取了政權,這一點甚至早在維多利亞時代就已經出現。
這些政黨的形式頗為多樣,有些是秘密組成的,有些沾染了多重政治色彩,還有些基本有腐敗的官員所構成。
在此之後,那些資助政黨的商業巨頭掌握了實際的權利。
這樣一個時代便開始出現了。
兩大政黨委員會公開争奪英國的權利和利益,為他們的影響力助陣的便是報紙和選舉機構。
這兩個小團體均由一些富商和高智商人才組成,并且慢慢從最開始的對抗走向聯合。
針對這樣的情況也曾發生過反抗事件,但都是些軟弱的隔靴搔癢,無濟于事。
淺野說,如今有很多書籍可以證明這一點。
在格雷厄姆陷入迷睡期間,就已經有一部分書籍出版,将當時的反抗行動記載下來。
處于反抗的一方雖然非常勇敢,不畏懼強權暴政,但是隻是采取将自己困于書齋的方式,最終隻能在筆頭上表示自己的不滿。
事實上為了将政治委員會的權利剝奪,一項重要的工作迫在眉睫。
那就是包括英國和美國在内,必須對二十世紀做出的全部努力做一次系統的總結,并以此為基礎,提出一個共同的主張。
雖然英美兩國在發展目标上不存在矛盾,但是在大多數此類問題上,美國均先于英國起步。
那些與潮流相反的行動最終還是沒有成為現實。
因為這樣的行動不可能在有組織的情況下進行,也不可能令這場鬥争保持所謂的純潔性。
關于這場鬥争,并沒有太多的傷感和對于所謂正義的信仰在群衆中流傳。
很多組織發展壯大之後都能夠達到影響投票數的程度,但是接下來的命運總是如出一轍,不是變得人員混雜,就是受到分裂破壞,再者,便是被異常精明的富人所收買。
一切的政黨,最終都隻會變成證券交易所的籌碼,不管你是保守主義,純粹主義,還是大衆主義。
全部都會為了支付競選活動而出賣原則。
富人們最關心的隻有一件事,那就是自己的财産不受到任何損害。
也就是說競争完全逃避了行業規則的約束,就如同封建領主希望競技和交戰完全逃避狩獵和戰争規則的約束,二者是同樣的道理。
他們利用了整個世界,商界出現了崩潰,金融業也發生了地震,貨币流通亂成一團,各個國家之間大打關稅戰。
也許跟早期曆史上因戰争,瘟疫和饑荒所帶來的苦難相比,處于二十世紀的民衆所遭受的還要痛苦百倍,因為活在陰郁凄涼之中,遠比快速的死亡更加凄慘。
在這個時代,他已經非常清楚地了解到自己需要扮演的角色。
在文明發展的各個階段,機械文明無疑起到了重要的促進和先導作用。
管理會作為一種全新的具有影響力的組織應運而生,所謂管理會,也就是他的托管财産管理會。
最開始的時候,伊思比斯特和沃明加起來數百萬财産催生了這個産物,它不過是兩個無兒無女的可憐人突發奇想的小小創意,但是這一機構的最初參與者們是一個充滿了智慧的群體,他們利用自己的智慧令這筆财産不斷增值,最終成為一筆頗具影響力的巨款,此後,又通過一系列包括地契、貸款和股票在内的方式,令其滲入到整個英美國家的社會組織中。
随着管理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并且被全世界視為恩主,它的成員們便開始産生了政治領域的觊觎之心。
在社會發展過程中,他們開始頻繁地利用手中的财富改變大政方針的制定,然後翻過來利用手中的政治資源為自己獲取更多的财富。
慢慢發展下來,他們已經控制了東西半球的所有政黨組織,也成為實施政治控制的真正決策核心。
自發聯合起來的猶太大家族成為他們最後的對手,但是這些家族的維系紐帶是如此薄弱,在金錢的誘惑下,情感的聯系顯得如此不堪一擊。
在世襲的傳統之下,家族中的大筆遺産随時有可能突然降臨到一個未成年人,婦女或者白癡的頭上,因此婚姻關系和遺産都變得脆弱無力,每一分鐘都有因挑唆而四分五裂的危險。
相比之下管理會則兼顧的像一塊鐵闆,沒有類似的可以被人利用的嫌隙,所以他們的發展也就更加穩定而長遠。
最初組成托管财産管理會的是十二個才智超群的人。
他們的合作親密無間,整個團體充滿了創造力。
他們膽大而精明,用一切手段為自身謀取财富和政治影響,而這兩個方面又可以彼此之間相互促進。
他們有着異于常人的遠見卓識,為了研究飛行技術不惜花費大量金錢,但是這一切都是在保密的狀态下進行,直到人們預見到這一技術的誕生。
為了對付那些拒絕合作的研究人員,他們采用了各種手段,包括專利法和各種半合法手段。
他們珍視每一個擁有真才實學的人,并且願意為他們的才華支付高額的報酬。
一直以來他們都秉承着&ldquo甯缺毋濫&rdquo的宗旨。
但是随着管理會的财富驟然增加,這些突然之間變得富可敵國的人又訂立了一些規矩,而且明顯與自己當初的意願相違背。
實際上這些規約都是些雜亂無章的利己條款。
又過了一百幾十年時間,格雷厄姆已經名正言順地成為了非洲、南美、法國、倫敦、英格蘭等地毫無争議的主宰。
事實上,管理會的影響力已經在北美形成一股勢力,并且在整個美洲處于主導地位。
随之廣泛滲透到亞洲各地。
歐洲各大帝國的金融都受到它的破壞,它挑起了與它們之間的戰争,通過擊垮它們達到削弱它們影響力的目的。
它通過各種名目在世界範圍内橫征暴斂,并且制定出普羅透斯(海神,善預言,能随心所欲改變自己面貌)計劃,指的是以數以百計的銀行、公司和财團的名義進行的一系列行動,因此當它的計劃得到完滿實施之際,民衆才開始懷疑暴政即将來臨。
它從不曾有退縮遲疑的時候,它的目标遍及各行各業,從交通工具、土地、建築,到政府機構、市政當局,再到熱帶的地區性公司,每一家私營企業都成為其攫取暴利的目标。
它的手下掌控着各種力量,它又自己的軍隊、鐵路和公路治安部隊、衛隊、專管排水和搓繩的部隊,還有大群的農夫。
它用盡各種
大多數人依然将種子稱為種子,因為它的外形并沒有發生變化,甚至這顆種子還繼續天真地認為自己充滿了活力,當然我們都很清楚事實的真相并非如此。
&ldquo你們的維多利亞君王,&rdquo淺野說道,&ldquo就像一位乘坐在一艘已經被蛀蟲蛀空的大船上的君主。
&rdquo在很久之前,從約翰國王開始,貴族、紳士和地主就已經出現,随着時間的流逝,查理國王被砍頭,喬治被立為國王,但是仍然不過是一具空空的殼子&hellip&hellip隻有議會掌握着真正的權利。
但是代表着地主階級(對佃戶實行統治的土地擁有者)利益的議會,并沒有長久地掌握政權。
在十九世紀便已經出現了這種變化。
公民權的範圍被大大擴展了,最後連愚昧無知的民衆也被包含進去。
這些人群中平淡無奇的角色們,共同參加選舉,政黨組織控制那些由蜂擁的選民組成的選區必然會成為無法阻擋的事實。
政黨領導機構逐漸獲取了政權,這一點甚至早在維多利亞時代就已經出現。
這些政黨的形式頗為多樣,有些是秘密組成的,有些沾染了多重政治色彩,還有些基本有腐敗的官員所構成。
在此之後,那些資助政黨的商業巨頭掌握了實際的權利。
這樣一個時代便開始出現了。
兩大政黨委員會公開争奪英國的權利和利益,為他們的影響力助陣的便是報紙和選舉機構。
這兩個小團體均由一些富商和高智商人才組成,并且慢慢從最開始的對抗走向聯合。
針對這樣的情況也曾發生過反抗事件,但都是些軟弱的隔靴搔癢,無濟于事。
淺野說,如今有很多書籍可以證明這一點。
在格雷厄姆陷入迷睡期間,就已經有一部分書籍出版,将當時的反抗行動記載下來。
處于反抗的一方雖然非常勇敢,不畏懼強權暴政,但是隻是采取将自己困于書齋的方式,最終隻能在筆頭上表示自己的不滿。
事實上為了将政治委員會的權利剝奪,一項重要的工作迫在眉睫。
那就是包括英國和美國在内,必須對二十世紀做出的全部努力做一次系統的總結,并以此為基礎,提出一個共同的主張。
雖然英美兩國在發展目标上不存在矛盾,但是在大多數此類問題上,美國均先于英國起步。
那些與潮流相反的行動最終還是沒有成為現實。
因為這樣的行動不可能在有組織的情況下進行,也不可能令這場鬥争保持所謂的純潔性。
關于這場鬥争,并沒有太多的傷感和對于所謂正義的信仰在群衆中流傳。
很多組織發展壯大之後都能夠達到影響投票數的程度,但是接下來的命運總是如出一轍,不是變得人員混雜,就是受到分裂破壞,再者,便是被異常精明的富人所收買。
一切的政黨,最終都隻會變成證券交易所的籌碼,不管你是保守主義,純粹主義,還是大衆主義。
全部都會為了支付競選活動而出賣原則。
富人們最關心的隻有一件事,那就是自己的财産不受到任何損害。
也就是說競争完全逃避了行業規則的約束,就如同封建領主希望競技和交戰完全逃避狩獵和戰争規則的約束,二者是同樣的道理。
他們利用了整個世界,商界出現了崩潰,金融業也發生了地震,貨币流通亂成一團,各個國家之間大打關稅戰。
也許跟早期曆史上因戰争,瘟疫和饑荒所帶來的苦難相比,處于二十世紀的民衆所遭受的還要痛苦百倍,因為活在陰郁凄涼之中,遠比快速的死亡更加凄慘。
在這個時代,他已經非常清楚地了解到自己需要扮演的角色。
在文明發展的各個階段,機械文明無疑起到了重要的促進和先導作用。
管理會作為一種全新的具有影響力的組織應運而生,所謂管理會,也就是他的托管财産管理會。
最開始的時候,伊思比斯特和沃明加起來數百萬财産催生了這個産物,它不過是兩個無兒無女的可憐人突發奇想的小小創意,但是這一機構的最初參與者們是一個充滿了智慧的群體,他們利用自己的智慧令這筆财産不斷增值,最終成為一筆頗具影響力的巨款,此後,又通過一系列包括地契、貸款和股票在内的方式,令其滲入到整個英美國家的社會組織中。
随着管理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并且被全世界視為恩主,它的成員們便開始産生了政治領域的觊觎之心。
在社會發展過程中,他們開始頻繁地利用手中的财富改變大政方針的制定,然後翻過來利用手中的政治資源為自己獲取更多的财富。
慢慢發展下來,他們已經控制了東西半球的所有政黨組織,也成為實施政治控制的真正決策核心。
自發聯合起來的猶太大家族成為他們最後的對手,但是這些家族的維系紐帶是如此薄弱,在金錢的誘惑下,情感的聯系顯得如此不堪一擊。
在世襲的傳統之下,家族中的大筆遺産随時有可能突然降臨到一個未成年人,婦女或者白癡的頭上,因此婚姻關系和遺産都變得脆弱無力,每一分鐘都有因挑唆而四分五裂的危險。
相比之下管理會則兼顧的像一塊鐵闆,沒有類似的可以被人利用的嫌隙,所以他們的發展也就更加穩定而長遠。
最初組成托管财産管理會的是十二個才智超群的人。
他們的合作親密無間,整個團體充滿了創造力。
他們膽大而精明,用一切手段為自身謀取财富和政治影響,而這兩個方面又可以彼此之間相互促進。
他們有着異于常人的遠見卓識,為了研究飛行技術不惜花費大量金錢,但是這一切都是在保密的狀态下進行,直到人們預見到這一技術的誕生。
為了對付那些拒絕合作的研究人員,他們采用了各種手段,包括專利法和各種半合法手段。
他們珍視每一個擁有真才實學的人,并且願意為他們的才華支付高額的報酬。
一直以來他們都秉承着&ldquo甯缺毋濫&rdquo的宗旨。
但是随着管理會的财富驟然增加,這些突然之間變得富可敵國的人又訂立了一些規矩,而且明顯與自己當初的意願相違背。
實際上這些規約都是些雜亂無章的利己條款。
又過了一百幾十年時間,格雷厄姆已經名正言順地成為了非洲、南美、法國、倫敦、英格蘭等地毫無争議的主宰。
事實上,管理會的影響力已經在北美形成一股勢力,并且在整個美洲處于主導地位。
随之廣泛滲透到亞洲各地。
歐洲各大帝國的金融都受到它的破壞,它挑起了與它們之間的戰争,通過擊垮它們達到削弱它們影響力的目的。
它通過各種名目在世界範圍内橫征暴斂,并且制定出普羅透斯(海神,善預言,能随心所欲改變自己面貌)計劃,指的是以數以百計的銀行、公司和财團的名義進行的一系列行動,因此當它的計劃得到完滿實施之際,民衆才開始懷疑暴政即将來臨。
它從不曾有退縮遲疑的時候,它的目标遍及各行各業,從交通工具、土地、建築,到政府機構、市政當局,再到熱帶的地區性公司,每一家私營企業都成為其攫取暴利的目标。
它的手下掌控着各種力量,它又自己的軍隊、鐵路和公路治安部隊、衛隊、專管排水和搓繩的部隊,還有大群的農夫。
它用盡各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