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遠征埃及與霧月政變
關燈
小
中
大
領海岸上的一個堡壘時,遭到英軍的牽制
拿破侖成功解除阿卡之圍
保羅·巴拉斯的居所被包圍後,等待着他的是被逮捕
這就是法蘭西大革命時期的主要事件之一,現代歐洲史冊中稱之為霧月18日政變。
正如羅馬元老院在《内戰記》中所記載的那樣,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名字也将在曆史上留名。
盡管真相被掩蓋在體面的形式下,但自始至終新上任的恺撒[5]才是一切。
不久之後,曆史即将重演,再次見證一個恺撒帝國[6]的崛起。
在推翻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現行政府的過程中,拿破侖行事之果敢絲毫不遜其雄心。
他為五百院布下陷阱的欺騙行為着實不明智,激起了那些原非敵人的人們的憤怒。
由此,我們看到了拿破侖對民衆情緒以及與民衆力量相關的一切的輕蔑态度。
這是他性格中的一個獨特标志,也是一個顯著的缺陷。
但譴責霧月18日政變是&ldquo暗殺法蘭西自由&rdquo的犯罪行為的人們确實歪曲了事實,沒有完全理解法蘭西大革命的本質。
拿破侖打倒了督政府的官員們,真正讓法蘭西安于自己的領導,這隻是加速了長期以來軍事統治的進程。
曆史證明,拿破侖實施的專政是法蘭西所需,是法蘭西人民的選擇。
正如拿破侖本人吹噓的那樣,這次事變的成功&ldquo不費一滴鮮血&rdquo。
至于有關摧毀了&ldquo自由&rdquo的指控,那隻是無中生有。
如果&ldquo自由&rdquo真正在國民心中生根,那拿破侖就不可能打倒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實際上,整個革命對于真正意義上的民權和共和制度的發展來說,都沒有促進意義。
革命的性質和法蘭西人的性格共同作用,令事态發展為軍事專政,而拿破侖恰好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
在君主立憲制的腐敗廢墟之上建立自由等任何東西都是非常艱巨的任務。
制憲議會的立法機構和随之而來的戰争,隻會導緻無政府主義和暴政相結合。
至于法蘭西第一共和國,那隻是激情的産物。
經曆了恐怖統治後,反抗行動随即産生。
盡管督政府發揮了一些作用,但這些反抗行動是社會發展的必然。
此外,在法蘭西和歐洲其他地區當時的情況下,一個需要以和平來維護的共和國是很難穩定長久地存在的。
短命的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是在軍隊力量的影響下匆忙建立起來的。
由于與民族氣質和曆史傳統嚴重不符,它隻能以失敗告終。
當民族危機出現時,法蘭西人向權力低頭并崇拜軍事輝煌,這加速了現有革命的進程。
當這一時刻到來時,必然會有一個人應運而生,并且能夠滿足國家的願望、希望和一切想象。
盡管革命的爆發再次證明法蘭西人性格多變易移,但在當時的情況下,霧月十八日政變是勢在必行的。
拿破侖本想在聖克勞德解釋他的行為,卻因衆人的厭惡陷入危險處境 面對其哥哥拿破侖的危險處境,五百人院的議長呂西安波拿巴宣布五百人院合法解散 *** [1]即熱那亞共和國(1100&mdash1815),1798年到1805年稱利古裡亞共和國。
1797年,拿破侖占領意大利後,熱那亞共和國改名為利古裡亞共和國。
&mdash&mdash譯者注 [2]帕珀共和國是第一個在那不勒斯王國領土上建立的由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支持的共和國,是費迪南四世逃亡後在法軍的推動下建立的。
該共和國建立于1799年1月21日,結束于1799年6月13日。
&mdash&mdash譯者注 [3]即俄軍将領亞曆山大·科爾薩科夫(AlexanderKorsakov,1753&mdash1840)。
&mdash&mdash譯者注 [4]1799年6月,安德烈·馬塞納與奧地利的查爾斯大公率軍在蘇黎世展開第一次蘇黎世戰役,奧地利軍隊在這次戰役中取勝;1799年9月,安德雷·馬塞納與俄軍将領亞曆山大·科爾薩科夫率軍在蘇黎世展開第二次蘇黎世戰役,法軍在這次戰役中大獲全勝。
&mdash&mdash譯者注 [5]這裡是指拿破侖,此處将他比喻為恺撒。
&mdash&mdash譯者注 [6]這裡是指法蘭西第一帝國,也稱拿破侖帝國。
&mdash&mdash譯者注
正如羅馬元老院在《内戰記》中所記載的那樣,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名字也将在曆史上留名。
盡管真相被掩蓋在體面的形式下,但自始至終新上任的恺撒[5]才是一切。
不久之後,曆史即将重演,再次見證一個恺撒帝國[6]的崛起。
在推翻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現行政府的過程中,拿破侖行事之果敢絲毫不遜其雄心。
他為五百院布下陷阱的欺騙行為着實不明智,激起了那些原非敵人的人們的憤怒。
由此,我們看到了拿破侖對民衆情緒以及與民衆力量相關的一切的輕蔑态度。
這是他性格中的一個獨特标志,也是一個顯著的缺陷。
但譴責霧月18日政變是&ldquo暗殺法蘭西自由&rdquo的犯罪行為的人們确實歪曲了事實,沒有完全理解法蘭西大革命的本質。
拿破侖打倒了督政府的官員們,真正讓法蘭西安于自己的領導,這隻是加速了長期以來軍事統治的進程。
曆史證明,拿破侖實施的專政是法蘭西所需,是法蘭西人民的選擇。
正如拿破侖本人吹噓的那樣,這次事變的成功&ldquo不費一滴鮮血&rdquo。
至于有關摧毀了&ldquo自由&rdquo的指控,那隻是無中生有。
如果&ldquo自由&rdquo真正在國民心中生根,那拿破侖就不可能打倒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實際上,整個革命對于真正意義上的民權和共和制度的發展來說,都沒有促進意義。
革命的性質和法蘭西人的性格共同作用,令事态發展為軍事專政,而拿破侖恰好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
在君主立憲制的腐敗廢墟之上建立自由等任何東西都是非常艱巨的任務。
制憲議會的立法機構和随之而來的戰争,隻會導緻無政府主義和暴政相結合。
至于法蘭西第一共和國,那隻是激情的産物。
經曆了恐怖統治後,反抗行動随即産生。
盡管督政府發揮了一些作用,但這些反抗行動是社會發展的必然。
此外,在法蘭西和歐洲其他地區當時的情況下,一個需要以和平來維護的共和國是很難穩定長久地存在的。
短命的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是在軍隊力量的影響下匆忙建立起來的。
由于與民族氣質和曆史傳統嚴重不符,它隻能以失敗告終。
當民族危機出現時,法蘭西人向權力低頭并崇拜軍事輝煌,這加速了現有革命的進程。
當這一時刻到來時,必然會有一個人應運而生,并且能夠滿足國家的願望、希望和一切想象。
盡管革命的爆發再次證明法蘭西人性格多變易移,但在當時的情況下,霧月十八日政變是勢在必行的。
拿破侖本想在聖克勞德解釋他的行為,卻因衆人的厭惡陷入危險處境 面對其哥哥拿破侖的危險處境,五百人院的議長呂西安波拿巴宣布五百人院合法解散 *** [1]即熱那亞共和國(1100&mdash1815),1798年到1805年稱利古裡亞共和國。
1797年,拿破侖占領意大利後,熱那亞共和國改名為利古裡亞共和國。
&mdash&mdash譯者注 [2]帕珀共和國是第一個在那不勒斯王國領土上建立的由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支持的共和國,是費迪南四世逃亡後在法軍的推動下建立的。
該共和國建立于1799年1月21日,結束于1799年6月13日。
&mdash&mdash譯者注 [3]即俄軍将領亞曆山大·科爾薩科夫(AlexanderKorsakov,1753&mdash1840)。
&mdash&mdash譯者注 [4]1799年6月,安德烈·馬塞納與奧地利的查爾斯大公率軍在蘇黎世展開第一次蘇黎世戰役,奧地利軍隊在這次戰役中取勝;1799年9月,安德雷·馬塞納與俄軍将領亞曆山大·科爾薩科夫率軍在蘇黎世展開第二次蘇黎世戰役,法軍在這次戰役中大獲全勝。
&mdash&mdash譯者注 [5]這裡是指拿破侖,此處将他比喻為恺撒。
&mdash&mdash譯者注 [6]這裡是指法蘭西第一帝國,也稱拿破侖帝國。
&mdash&mdash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