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遠征埃及與霧月政變

關燈
大·科爾薩科夫 這就是當時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和歐洲其他地區的局勢。

    拿破侖卻并沒有因為身陷危境而洩氣,一直在受困的非洲角落裡繼續大膽的事業。

    通過恩威并施的政策平息埃及後,拿破侖跨越海峽進入叙利亞。

    接着,他又憑着非凡的智慧一路向前,按照周密的計劃到達波斯,并通過幼發拉底河進入印度。

    然而,當企圖占領海岸上的一個堡壘時,拿破侖被英國的力量牽制了。

    令他極為失望的是,他不得不在解除了阿卡圍困之後退兵埃及。

    随後,土耳其宮廷派出的土耳其遊牧部落對拿破侖發動襲擊,以确保将他徹底摧毀。

    但拿破侖殘忍地屠殺了他們。

    當回到那個離他12個月前被迫登陸的地方不遠的海岸時,拿破侖第一次收到了關于1799年大逆轉的消息。

    拿破侖盡管充滿了執政的野心,但決不是膽小背信之人,于是他當機立斷,做出了決定。

    拿破侖把權力交給訓練有素的副将克勒貝爾(克勒貝爾的軍隊目前安全無恙,周圍也沒有敵人),然後立即出發回到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正如拿破侖所預料的一樣,那裡正需要他,正期待着他的到來。

    拿破侖幸運地從英軍艦隊中蒙混過關,并于1799年10月在普羅旺斯的海岸上登陸。

    拿破侖歸來的消息散播開來,引起了全民族熱烈的歡迎,揭示了法蘭西人民的本性。

    在通往巴黎的每個驿站,蜂擁而至的人們歡迎他的到來,将他視為不幸的國家最後一線希望。

    這位著名的将領眼光所到之處,全是情緒激昂的士兵。

    首都的興奮情緒更加高漲,民衆和駐軍公開呼籲這位意大利的征服者成為國家的主人。

    就連議會和督政府也順應激烈的輿論浪潮,表現出或假裝表現出崇敬和歡喜。

     西哀士 在這種情況下,現有政府難以為繼。

    短短幾天時間,拿破侖就成了真正的政治權力中心。

    除了極端共和黨人尤其是新晉的富有貴族本能地認為拿破侖是一個可怕的敵人之外,所有黨派都信心滿滿地圍繞在他身邊。

    陸軍的首領們雖然彼此嫉妒,但也一緻贊同此事。

    包括西哀士在内的兩位開明的溫和派督政官,也贊成即将到來的革命。

    元老院的大多數人也支持發動政變以便讓拿破侖成為國家的主人。

    這位具有真知灼見的領導人看似遠離喧嚣、靜候時機,實際上此刻已經為當前的危機做好應對準備。

    這次行動即使詭計多端、暗箭難防,但也絕不像前一時期面對類似變化時那樣充滿殘酷與血腥,結果迄今仍受恥笑。

    針對在巴黎出現的關于雅各賓派行為的指控,元老院于霧月18日,也就是1799年11月9日,投票決定元老院和五百人院都應該轉移到聖克勞德去,鎮壓立法機構并将其悄悄解散。

    同時,首都的駐軍力量得到了加強。

    為了防止暴動,國民自衛隊和長期無權的革命政府首腦已被監視起來,三位督政官保羅·巴拉斯、路易-傑羅姆·戈葉和讓-弗朗西斯-奧古斯特·莫林的居所也已被軍隊公開包圍,西哀士和他的同事羅傑·杜克正式從他們所領導的部門辭職,從而導緻了政府解散。

    拿破侖在一夜之間成了巴黎的主人,軍人和将領都忠心為他效力。

    由于拿破侖所做的一切都受到絕大多數公民的歡迎,因此他似乎總能輕松獲勝。

    在當時的所有社會力量中,有一個組織極受歡迎,那就是五百人院。

    五百人院激烈反對拿破侖,認為其行為無禮。

    雖然五百人院的大部分成員暗自希望國家發生變革,但當發現自己隻是被拿破侖的詭計欺騙和引誘時,他們産生了強烈的抱怨,散發出危險的信号。

    1799年11月10日,拿破侖出現在聖克勞德,按照約定來&ldquo解釋自己的行為&rdquo,但迎接他的是人們厭惡和恐懼的叫喊聲。

    一時間,由于大會的守衛動搖,拿破侖的處境變得非常危險。

    不過,毀滅已然注定。

    呂西安·波拿巴&mdash&mdash既是五百人院的議長,也是拿破侖的弟弟&mdash&mdash宣布五百人院合法解散。

    五百人院被支持拿破侖成為國家主人的武裝分子清理一新,隻留下足夠數量的代表來批準這業已完成的權力移交。

    随後指定的臨時政府由三名執政官組成。

    雖然其中兩名是西哀士和另一位溫和派成員,但拿破侖作為第一執政官,地位當真是至高無上的。

     拿破侖屠殺襲擊他的土耳其遊牧部落 拿破侖企圖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