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舶來品與原創性:肖像畫與風景畫領域的吸納與進取
關燈
小
中
大
肖像、人物和風景畫家亞瑟·布朗·杜蘭德(1796-1886)
獨立戰争勝利後,建立新共和國的那一代人立即開始努力調整國内外的商業和政治關系。
19世紀初,出現了很多積極的文學和藝術活動。
1815年,《北美評論》[1]成立。
這雖然是一個文學雜志社,但表明當時出現的具有民族特點和民族趨勢的各種智力影響已經開始形成一股凝聚力,有了一定的形式,盡管這種影響和趨勢還不太明顯。
同時,我們的藝術也受到類似的影響,開始表現出更鮮明的個性特征以及對民族表達方式多樣化的需求。
吉爾伯特·斯圖爾特是現代最傑出的調色師,于1828年去世。
同年,國家設計院成立。
這兩起事件同時發生,似乎标志着我國藝術史第一個階段的結束和第二個階段的開始。
雖然吉爾伯特·斯圖爾特的藝術作品很優秀,與他同時代的一些人的藝術作品也很有生命力,但他們的創作一直斷斷續續,很不均衡,而且大多數作品都是在國外完成的,受外國的影響比較深。
國内沒有可以凝聚這些藝術家的力量的贊助機構或藝術機構,藝術家們沒有機會為一個可以實現的共同目标努力。
現在,這樣的機構出現了。
這個新機構的首任主席是塞缪爾·F.B.莫爾斯。
國家設計院取代了一個具有類似功能但組建不太合理的協會,1801年以來,這個協會一直處在不穩定狀态。
國家設計院成立後,開始以組建美術陳列室為核心搜集作品、組織畫家。
國家設計院一開始就為藝術發展提供了很多機會,并充分利用資源,大力發展美國的藝術教育。
雖然看似偶然,但國家設計院的成立标志着美國藝術史上一個嶄新時代的到來。
在這個時代,國家設計院經過發展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完備,能夠比較公正地行使職權。
我們可以找到成立設計院以及促進它發展的原因,但使它成為一個當之無愧的倡導用新方法表達藝術的先行者的原因卻并不顯著。
接下來的歲月裡,藝術家們通過這種新方法表達了他們對藝術的渴望。
國家設計院表現了美國藝術的顯著進步,雖然它也有不足之處和模仿外國的陳規舊俗的缺點,但已經完全具備鮮明的民族特質。
國家設計院也因擁有衆多具有獨創個性和才華的藝術家而馳名,它沒有達到這些藝術家追求的目标是因為條件限制,而不是缺乏真正的力量。
在另一個時代,國家設計院也許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作用。
國家設計院 有趣的是,在這一關鍵時期,我們發現影響美國藝術發展的原因和同時期的文學受到影響的原因完全一緻。
像我們的民族文化一樣,我們的藝術明顯表現出對原創性的追求,而且藝術方面的一些改變其實是受到了外國思想和方法潛移默化的影響。
由于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早期藝術的發展規律與支配其他國家藝術發展的規律完全相悖。
其他國家藝術感覺的表達順序一般為陶器或造型藝術,然後是建築和雕塑,最後是繪畫。
我們完全颠倒了這一順序。
主要原因是美國的人口流動量大,尤其當時的西遷運動造成了大規模的人口遷移,許多人從一個州遷往另一個州,加上那時木材豐富,人們搭建了很多簡陋的速成房屋,因此對建築和裝飾的審美需求很晚才出現。
顯而易見的是,由于同樣的原因,直到繪畫藝術建立了自己的協會和社團,并且擁有許多讓人崇敬的才華橫溢的藝術家代表時,社會才有了對雕塑藝術的需求。
殖民時期的藝術表達是模糊且失敗的。
美國宣布獨立後,藝術家們開始追求更自由、更充分的藝術表達方式。
令人吃驚的是,在政府幾乎完全沒有提供任何資助的條件下,藝術表達呈現出一定的水準,幾乎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在這麼短的時間内達到這樣的藝術水平。
回顧過去其他民族的藝術發展曆程,除了與西班牙交戰後獲得獨立的荷蘭,沒有哪個國家的藝術發展過程和發展條件與我們一樣。
很多不同類型的影響既是美國藝術發展的機遇也是挑戰。
這些影響控制藝術行為,直到現在還在阻止藝術的集中發展,藝術的集中發展可能會催生許多優秀的藝術流派和輝煌的成就。
很多不同的影響也是藝術發展的機遇,因為一個人可以通過藝術抒發情感,阻止自由行為、遏制自由成長的風格主義尚未成為一張束縛美國藝術的傳統之網。
美國曾經的兩代藝術像一個躁動不安的多才多藝的年輕人,這個年輕人不斷尋找合适的媒介,試圖找到畢生事業的方向。
總體來說,如果藝術發展在某方面表現出民族偏向,那應該是風景畫。
我們智力狀态的多面性頗類似于中世紀的德國,從黑暗時代的混亂中醒來,分裂成不同的邦國,各自代表不同的宗教和種族。
我們國家的種族和宗教具有多樣性,社會非常躁動不安,廣大知識分子對現狀十分不滿。
雖然人們具有民族自豪感,但我們對外國的影響高度敏感,就像攝影一樣,随時備好膠卷準備接受影像信息。
直到最近,我們還隻是學習吸收外國的藝術而不是模仿,但我們在國内一直試圖協調種族和區域之間存在的差異,隻是還未達到同質化。
影響美國藝術發展的因素中存在一種普遍性因素,這種因素影響了美國所有藝術家。
無論這些藝術家是什麼種族或來自什麼地方,他們都相繼受到了這一因素的影響。
其他國家的人民經過長期準備願意中途接受藝術家,無論是受到藝術家的作品表現出來的宗教情感的激勵,還是受到主導性的普遍審美的驅使,人們都會欣賞藝術家的作品,幫助他們完成使命。
然而,我們國家的情形恰好與此相反,在公衆的審美産生之前,藝術家已經産生了。
不幸的藝術家被迫等待公衆審美意識的覺醒。
起初,新英格蘭的清教徒反對藝術,而且當時我們國家社會動蕩,移民蜂擁而至,移民與原住民之間的差異非常明顯,人們不僅要面對基本的生存問題,還要創建新的政府形式,融彙各種異質文化從而形成一個新民族。
總之,美國人必須與命運抗争獲得生存的權利,這一切使我們忽視了理想。
當然,各地也有一些特殊案例,我們可以透過表面看到詩意準備維護自己的權利。
我們準備承認這一偉大真理,即藝術是我們民族本能的渴望,渴望自己與主宰宇宙的和諧一緻。
在美國曆史發展的這一階段,為了生存,很多藝術家不得不忍受遠超傳統藝術行業的艱辛。
他們被迫犧牲了一生最美好的歲月去從事貿易,直到後來才開始投身藝術。
經常有人指責美國藝術家是一群唯利是圖的人,這是一種諷刺,大多數藝術家通過經商一定會積累更多财富。
我們早期的藝術家具有英雄主義精神,他們在美國的偏遠地區掙紮,尋找機會表達自己對理想的渴望。
沒有人指導他們,也沒有促進藝術發展的環境,甚至沒有人同情或鼓勵他們。
雖然有很多障礙,但這些藝術家還是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非常讓人欽佩。
在美國藝術史中,早期藝術家的英雄主義精神非常有趣,而且很有教育意義,令人贊歎。
認真、精微、細緻是美國景觀藝術的風格,這種風格随處可見,我們有充分證據表明形成這種風格的原因之一是早期藝術家擇業時的猶豫不決。
實際上,許多早期傑出的畫家一開始是在木材和鋼材上進行雕刻,這類工作使他們掌握了細緻、正規、精确處理藝術的技能。
他們往往關注的是細節,而不是宏觀的效果。
回顧這一時期激勵美國藝術發展的外國影響因素時,我們發現來自外國的影響雖然促進了美國人審美能力的提
19世紀初,出現了很多積極的文學和藝術活動。
1815年,《北美評論》[1]成立。
這雖然是一個文學雜志社,但表明當時出現的具有民族特點和民族趨勢的各種智力影響已經開始形成一股凝聚力,有了一定的形式,盡管這種影響和趨勢還不太明顯。
同時,我們的藝術也受到類似的影響,開始表現出更鮮明的個性特征以及對民族表達方式多樣化的需求。
吉爾伯特·斯圖爾特是現代最傑出的調色師,于1828年去世。
同年,國家設計院成立。
這兩起事件同時發生,似乎标志着我國藝術史第一個階段的結束和第二個階段的開始。
雖然吉爾伯特·斯圖爾特的藝術作品很優秀,與他同時代的一些人的藝術作品也很有生命力,但他們的創作一直斷斷續續,很不均衡,而且大多數作品都是在國外完成的,受外國的影響比較深。
國内沒有可以凝聚這些藝術家的力量的贊助機構或藝術機構,藝術家們沒有機會為一個可以實現的共同目标努力。
現在,這樣的機構出現了。
這個新機構的首任主席是塞缪爾·F.B.莫爾斯。
國家設計院取代了一個具有類似功能但組建不太合理的協會,1801年以來,這個協會一直處在不穩定狀态。
國家設計院成立後,開始以組建美術陳列室為核心搜集作品、組織畫家。
國家設計院一開始就為藝術發展提供了很多機會,并充分利用資源,大力發展美國的藝術教育。
雖然看似偶然,但國家設計院的成立标志着美國藝術史上一個嶄新時代的到來。
在這個時代,國家設計院經過發展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完備,能夠比較公正地行使職權。
我們可以找到成立設計院以及促進它發展的原因,但使它成為一個當之無愧的倡導用新方法表達藝術的先行者的原因卻并不顯著。
接下來的歲月裡,藝術家們通過這種新方法表達了他們對藝術的渴望。
國家設計院表現了美國藝術的顯著進步,雖然它也有不足之處和模仿外國的陳規舊俗的缺點,但已經完全具備鮮明的民族特質。
國家設計院也因擁有衆多具有獨創個性和才華的藝術家而馳名,它沒有達到這些藝術家追求的目标是因為條件限制,而不是缺乏真正的力量。
在另一個時代,國家設計院也許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作用。
國家設計院 有趣的是,在這一關鍵時期,我們發現影響美國藝術發展的原因和同時期的文學受到影響的原因完全一緻。
像我們的民族文化一樣,我們的藝術明顯表現出對原創性的追求,而且藝術方面的一些改變其實是受到了外國思想和方法潛移默化的影響。
由于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早期藝術的發展規律與支配其他國家藝術發展的規律完全相悖。
其他國家藝術感覺的表達順序一般為陶器或造型藝術,然後是建築和雕塑,最後是繪畫。
我們完全颠倒了這一順序。
主要原因是美國的人口流動量大,尤其當時的西遷運動造成了大規模的人口遷移,許多人從一個州遷往另一個州,加上那時木材豐富,人們搭建了很多簡陋的速成房屋,因此對建築和裝飾的審美需求很晚才出現。
顯而易見的是,由于同樣的原因,直到繪畫藝術建立了自己的協會和社團,并且擁有許多讓人崇敬的才華橫溢的藝術家代表時,社會才有了對雕塑藝術的需求。
殖民時期的藝術表達是模糊且失敗的。
美國宣布獨立後,藝術家們開始追求更自由、更充分的藝術表達方式。
令人吃驚的是,在政府幾乎完全沒有提供任何資助的條件下,藝術表達呈現出一定的水準,幾乎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在這麼短的時間内達到這樣的藝術水平。
回顧過去其他民族的藝術發展曆程,除了與西班牙交戰後獲得獨立的荷蘭,沒有哪個國家的藝術發展過程和發展條件與我們一樣。
很多不同類型的影響既是美國藝術發展的機遇也是挑戰。
這些影響控制藝術行為,直到現在還在阻止藝術的集中發展,藝術的集中發展可能會催生許多優秀的藝術流派和輝煌的成就。
很多不同的影響也是藝術發展的機遇,因為一個人可以通過藝術抒發情感,阻止自由行為、遏制自由成長的風格主義尚未成為一張束縛美國藝術的傳統之網。
美國曾經的兩代藝術像一個躁動不安的多才多藝的年輕人,這個年輕人不斷尋找合适的媒介,試圖找到畢生事業的方向。
總體來說,如果藝術發展在某方面表現出民族偏向,那應該是風景畫。
我們智力狀态的多面性頗類似于中世紀的德國,從黑暗時代的混亂中醒來,分裂成不同的邦國,各自代表不同的宗教和種族。
我們國家的種族和宗教具有多樣性,社會非常躁動不安,廣大知識分子對現狀十分不滿。
雖然人們具有民族自豪感,但我們對外國的影響高度敏感,就像攝影一樣,随時備好膠卷準備接受影像信息。
直到最近,我們還隻是學習吸收外國的藝術而不是模仿,但我們在國内一直試圖協調種族和區域之間存在的差異,隻是還未達到同質化。
影響美國藝術發展的因素中存在一種普遍性因素,這種因素影響了美國所有藝術家。
無論這些藝術家是什麼種族或來自什麼地方,他們都相繼受到了這一因素的影響。
其他國家的人民經過長期準備願意中途接受藝術家,無論是受到藝術家的作品表現出來的宗教情感的激勵,還是受到主導性的普遍審美的驅使,人們都會欣賞藝術家的作品,幫助他們完成使命。
然而,我們國家的情形恰好與此相反,在公衆的審美産生之前,藝術家已經産生了。
不幸的藝術家被迫等待公衆審美意識的覺醒。
起初,新英格蘭的清教徒反對藝術,而且當時我們國家社會動蕩,移民蜂擁而至,移民與原住民之間的差異非常明顯,人們不僅要面對基本的生存問題,還要創建新的政府形式,融彙各種異質文化從而形成一個新民族。
總之,美國人必須與命運抗争獲得生存的權利,這一切使我們忽視了理想。
當然,各地也有一些特殊案例,我們可以透過表面看到詩意準備維護自己的權利。
我們準備承認這一偉大真理,即藝術是我們民族本能的渴望,渴望自己與主宰宇宙的和諧一緻。
在美國曆史發展的這一階段,為了生存,很多藝術家不得不忍受遠超傳統藝術行業的艱辛。
他們被迫犧牲了一生最美好的歲月去從事貿易,直到後來才開始投身藝術。
經常有人指責美國藝術家是一群唯利是圖的人,這是一種諷刺,大多數藝術家通過經商一定會積累更多财富。
我們早期的藝術家具有英雄主義精神,他們在美國的偏遠地區掙紮,尋找機會表達自己對理想的渴望。
沒有人指導他們,也沒有促進藝術發展的環境,甚至沒有人同情或鼓勵他們。
雖然有很多障礙,但這些藝術家還是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非常讓人欽佩。
在美國藝術史中,早期藝術家的英雄主義精神非常有趣,而且很有教育意義,令人贊歎。
認真、精微、細緻是美國景觀藝術的風格,這種風格随處可見,我們有充分證據表明形成這種風格的原因之一是早期藝術家擇業時的猶豫不決。
實際上,許多早期傑出的畫家一開始是在木材和鋼材上進行雕刻,這類工作使他們掌握了細緻、正規、精确處理藝術的技能。
他們往往關注的是細節,而不是宏觀的效果。
回顧這一時期激勵美國藝術發展的外國影響因素時,我們發現來自外國的影響雖然促進了美國人審美能力的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