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迷茫與探索:在繪畫世界闖蕩的天才
關燈
小
中
大
肖像畫家約翰·範德林(1776-1852)
一個民族的藝術曆經數百年的發展才能結出碩果。
有了成熟的思想和閑适的生活,藝術才會有機會發展到鼎盛。
雖然美國現在還很難找到一個偉大的藝術流派,但或許可以介紹一下美國藝術發展初期的一些流派。
我們有理由希冀,不久的将來,我們國家一定會誕生一個偉大的藝術流派。
作為時代的繼承者,我們有理由認為智力活動需要通過藝術來表達。
毫無疑問,最初的藝術表達是模仿而不是創造。
在新的曆史環境中,隻有年輕的一代朝氣蓬勃、剛毅成熟、富有主見,并意識到上帝賦予自己的天賦和資源,才能通過探索真理充分張揚個性。
我們國家的藝術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興起的。
目前為止,我們依然在模仿我們祖先們創造的母國的藝術成果,而缺乏獨創性。
我們的藝術成果更多的是源于模仿國外的藝術成就,而非獨立觀察自然。
雖然藝術家隊伍龐大,但很少有人獨樹一幟,創造一種新方法、新思想。
少數幾個走在時代前沿的人往往曲高和寡,他們的影響面窄,影響力小,在藝術界得不到認同。
除了一兩個成就較高的藝術家,很少有人能建立一個藝術流派。
但其中也有很多藝術家,尤其是我們藝術發展初期的藝術家,他們的作品中都不乏時代的烙印。
這些藝術家性格剛毅、積極活躍,就像獨立戰争中的英雄一樣,具有鮮明的個性。
他們生活的社會尚未發展到高度文明,因此人們還不能品鑒他們藝術的美質,但他們的名字卻可以永存史冊。
過去幾年,國人對藝術越來越感興趣,不僅成立了衆多藝術院校,建立了很多畫廊,還增設專刊出版藝術作品,還有其他許多證據可以說明人們對藝術越來越重視。
美國藝術的初期發展階段在很多方面都很傑出,我們似乎可以說這一階段已近尾聲。
現在雖然距第一批英國殖民者登陸美洲海岸還不到三百年,但我們已經開始開啟第二個藝術征程。
殖民時期記載的第一個專業藝術家的頭銜并不屬于藝術家一類,這位藝術家是一位執事。
事實證明,正如舊志記載的那樣,波士頓市的執事閃·德朗恩不僅是一位能工巧匠,擅長金屬雕刻和木刻,還沒有任何與傳統藝術行業有關的不良嗜好。
當時的人們生活簡樸,清心寡欲,循規蹈矩,非常尊敬執事,因此執事往往被視為品德高尚的人。
《法尼爾廳》,閃·德朗恩繪 美國殖民時期的第一個百年,本土畫家(幾乎不能稱為畫家)通過給當時的名人賢士畫一些黑白或彩色的肖像謀生,過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如果看了這些保存下來的肖像畫,你就會明白當時的畫家們的生活境況。
他們的畫作古樸、粗糙、笨拙,畫中沒有任何有關畫家的信息。
但偶爾也會有一些出自有天賦的藝術家的油畫,這些油畫中的清教徒戴着硬褶邊的領飾,凝視着衆人。
科頓·馬瑟[1]提到過一個他稱為畫匠的藝術家。
那個時代的人最不崇尚的就是藝術。
除了安東尼·範戴克爵士、倫勃朗·哈爾曼松·馮·萊因、彼得·萊利爵士以及戈弗雷·内勒爵士創作的一些家庭肖像畫外,當時幾乎沒有什麼藝術品。
神學家們不欣賞這些珍貴的家庭遺物,但在推動西部荒野走向文明的進程中,這些遺物并不是沒有價值的。
這些流傳下來的作品使人們想起其他國家、其他時代的偉大藝術,不知不覺中,這些作品影響并塑造了一代又一代人。
任何人的努力都不會是徒勞的,人們付出的努力會很快轉化成其他形式,在新的曆史條件下生根發芽,就像十月播下種子,來年四月結出新的種子一樣。
科頓·馬瑟 美國的第一位畫家是約翰·沃森。
約翰·沃森是一位蘇格蘭人,1715年在費城畫肖像畫。
他的确有些藝術天賦,人們至今還經常提到他。
我們認為第一位有明顯藝術沖動的美國藝術家是另一位蘇格蘭人。
他在殖民地結婚,堅信殖民地将會越來越繁榮昌盛。
提到這位蘇格蘭藝術家時,我們首先要感謝伯克利主教[2],因為他睿智的雙眼能穿透未來的迷霧,看到國家即将到來的輝煌。
伯克利主教與美國的文學藝術的發展息息相關。
他撥給耶魯學院許多書籍,在新港成立了後來被稱為紅木圖書館的核心機構,促進了文化的發展。
紅木圖書館的大樓建于1750年,建造資金來自伯克利主教的捐贈。
對一個缺少宏偉建築的民族來說,紅木圖書館暗示了建築帶給人的視覺享受。
紅木圖書館由約翰·範布勒設計。
約翰·範布勒是現代最偉大的建築師之一。
雖然紅木圖書館僅由木材和砂漿建成,但其平面圖雅緻和諧,令人賞心悅目,一直是殖民地最優雅的建築結構。
時至今日,從建築藝術角度欣賞紅木圖書館,會發現内陸地區許多造價不菲、規模宏大的沿襲文藝複興時期的建築形式設計出來的大樓仍然不能與之匹敵。
最後,我們認為在伯克利主教的推動下,美國出現了藝術的曙光。
1725年,伯克利主教勸說蘇格蘭人約翰·斯米伯特離開倫敦,定居波士頓。
約翰·斯米伯特在波士頓非常幸運地娶了一位有錢的寡婦,因此他富裕、美滿地過完了一生,1751年去世。
約翰·斯米伯特并不是一個偉大的畫家,他如果留在歐洲,即使在藝術衰落的年代,也隻能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普通畫家,地位不會更高了。
但我們應該感激約翰·斯米伯特,因為他的畫作讓那一時期的很多先賢的容貌得以留存後世,他無疑也為後來即将登上曆史舞台的藝術家們樹立了典範。
受約翰·斯米伯特的影響,這些藝術家們認為新大陸有權利用資源鼓勵藝術的發展。
下面一個看似無關緊要的事件生動形象地說明了約翰·斯米伯特對美國早期藝術的影響。
約翰·斯米伯特前往美國時帶了一幅自己創作的名為《範戴克》的肖像畫副本。
這幅畫非常出色,華盛頓·奧爾斯頓等藝術家都說第一眼看到這幅複制品時深受觸動,于是産生了靈感。
約翰·斯米伯特在美國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一幅伯克利主教的家庭群體肖像畫。
這幅畫現在保存在紐黑文美術館。
一群外國肖像畫家效仿約翰·斯米伯特來到美國,創作了很多佳作,留下了那個時代的名人淑媛們的容貌。
當時除了布萊克本和科斯莫·亞力山大,他們中并沒有特别出名的畫家,但他們辛勤的勞動依然結出了碩果,為約翰·辛格爾頓·科普利的成功鋪平了道路。
第一個有天賦的美國本土畫家是羅伯特·費克。
關于羅伯特·費克有一些清楚的記錄:他出生在一個貴格會[3]教派家庭,後來定居在新港。
現在新港還可以看到羅伯特·費克的肖像畫作品,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萬頓州長的漂亮妻子的畫像。
這幅畫保存在紅木圖書館裡。
羅伯特·費克幾乎沒有接受過任何藝術教育,因為他一直被囚禁在海上,後來被帶到了西班牙。
他非常有才能,并在西班牙學會了如何使用顔料。
費城的馬修·普拉特也很有才華,他生于1734年,比約翰·辛格爾頓·科普利和本傑明·韋斯特年齡稍長,但成名較晚,因為他多年來一直沉迷在标牌繪制和房屋裝飾中。
彼得·萊利爵士 詹金斯和妻子瑪格麗特,彼得·萊利爵士繪 戈弗雷·内勒爵士 錢多斯公爵與家人,戈弗雷·内勒爵士繪 新澤西總督路易·莫裡斯,約翰·沃森繪 紐約州州長威廉·伯内特,約翰·沃森繪 伯克利主教與家人,約翰·斯米伯特繪 萬頓州長的妻子,羅伯特·費克繪 殖民地突然表現出了潛在的審美能力,那時的約翰·辛格爾頓·科普利年僅十七歲,隻學習了一些藝術基礎知識就開始以作畫為生了。
雖然約翰·辛格爾頓·科普利的職業是藝術,成名也非常早,但賓夕法尼亞的一名貴格會年輕人比他更早從藝。
這個年輕人比約翰·辛格爾頓·科普利小一歲,很小的時候就已經表現出對藝術的熱愛。
戰神維納斯和伏爾甘,約翰·辛格爾頓·科普利繪 一個民族的藝術作品中,很少有比本傑明·韋斯特的第一部作品更令人印象深刻、不同凡響的。
1738年,本傑明·韋斯特出生在賓夕法尼亞的斯普林菲爾德,比約翰·辛格爾頓·科普利年長一歲。
未來的學者可能會告訴我們,美國藝術發展初期六位藝術大師成對出現并不是一個巧合:約翰·辛格爾頓·科普利和本傑明·韋斯特分别于1737年和1738年出生;吉爾伯特·斯圖爾特和約翰·特朗布爾上校出生在1756年;1776年,約翰·範德林出生,三年後,華盛頓·奧爾斯頓出生。
本傑明·韋斯特自畫像 反對崇拜聖像的人搗毀了很多雕塑作品,焚燒了藝術傑作,并剪短了自己的頭發,通過頒布禁奢法履行教規。
為了不受他人阻撓,維護刻闆的教條,這些人遠渡重洋來到蠻荒之地。
他們的後代現在要證明父輩們的純正品格,證明愛美是普遍的、不可抑制的。
每個人、每張嘴都會發出心聲,通過藝術形式和藝術方法追求至善至美。
清教徒的嚴
有了成熟的思想和閑适的生活,藝術才會有機會發展到鼎盛。
雖然美國現在還很難找到一個偉大的藝術流派,但或許可以介紹一下美國藝術發展初期的一些流派。
我們有理由希冀,不久的将來,我們國家一定會誕生一個偉大的藝術流派。
作為時代的繼承者,我們有理由認為智力活動需要通過藝術來表達。
毫無疑問,最初的藝術表達是模仿而不是創造。
在新的曆史環境中,隻有年輕的一代朝氣蓬勃、剛毅成熟、富有主見,并意識到上帝賦予自己的天賦和資源,才能通過探索真理充分張揚個性。
我們國家的藝術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興起的。
目前為止,我們依然在模仿我們祖先們創造的母國的藝術成果,而缺乏獨創性。
我們的藝術成果更多的是源于模仿國外的藝術成就,而非獨立觀察自然。
雖然藝術家隊伍龐大,但很少有人獨樹一幟,創造一種新方法、新思想。
少數幾個走在時代前沿的人往往曲高和寡,他們的影響面窄,影響力小,在藝術界得不到認同。
除了一兩個成就較高的藝術家,很少有人能建立一個藝術流派。
但其中也有很多藝術家,尤其是我們藝術發展初期的藝術家,他們的作品中都不乏時代的烙印。
這些藝術家性格剛毅、積極活躍,就像獨立戰争中的英雄一樣,具有鮮明的個性。
他們生活的社會尚未發展到高度文明,因此人們還不能品鑒他們藝術的美質,但他們的名字卻可以永存史冊。
過去幾年,國人對藝術越來越感興趣,不僅成立了衆多藝術院校,建立了很多畫廊,還增設專刊出版藝術作品,還有其他許多證據可以說明人們對藝術越來越重視。
美國藝術的初期發展階段在很多方面都很傑出,我們似乎可以說這一階段已近尾聲。
現在雖然距第一批英國殖民者登陸美洲海岸還不到三百年,但我們已經開始開啟第二個藝術征程。
殖民時期記載的第一個專業藝術家的頭銜并不屬于藝術家一類,這位藝術家是一位執事。
事實證明,正如舊志記載的那樣,波士頓市的執事閃·德朗恩不僅是一位能工巧匠,擅長金屬雕刻和木刻,還沒有任何與傳統藝術行業有關的不良嗜好。
當時的人們生活簡樸,清心寡欲,循規蹈矩,非常尊敬執事,因此執事往往被視為品德高尚的人。
《法尼爾廳》,閃·德朗恩繪 美國殖民時期的第一個百年,本土畫家(幾乎不能稱為畫家)通過給當時的名人賢士畫一些黑白或彩色的肖像謀生,過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如果看了這些保存下來的肖像畫,你就會明白當時的畫家們的生活境況。
他們的畫作古樸、粗糙、笨拙,畫中沒有任何有關畫家的信息。
但偶爾也會有一些出自有天賦的藝術家的油畫,這些油畫中的清教徒戴着硬褶邊的領飾,凝視着衆人。
科頓·馬瑟[1]提到過一個他稱為畫匠的藝術家。
那個時代的人最不崇尚的就是藝術。
除了安東尼·範戴克爵士、倫勃朗·哈爾曼松·馮·萊因、彼得·萊利爵士以及戈弗雷·内勒爵士創作的一些家庭肖像畫外,當時幾乎沒有什麼藝術品。
神學家們不欣賞這些珍貴的家庭遺物,但在推動西部荒野走向文明的進程中,這些遺物并不是沒有價值的。
這些流傳下來的作品使人們想起其他國家、其他時代的偉大藝術,不知不覺中,這些作品影響并塑造了一代又一代人。
任何人的努力都不會是徒勞的,人們付出的努力會很快轉化成其他形式,在新的曆史條件下生根發芽,就像十月播下種子,來年四月結出新的種子一樣。
科頓·馬瑟 美國的第一位畫家是約翰·沃森。
約翰·沃森是一位蘇格蘭人,1715年在費城畫肖像畫。
他的确有些藝術天賦,人們至今還經常提到他。
我們認為第一位有明顯藝術沖動的美國藝術家是另一位蘇格蘭人。
他在殖民地結婚,堅信殖民地将會越來越繁榮昌盛。
提到這位蘇格蘭藝術家時,我們首先要感謝伯克利主教[2],因為他睿智的雙眼能穿透未來的迷霧,看到國家即将到來的輝煌。
伯克利主教與美國的文學藝術的發展息息相關。
他撥給耶魯學院許多書籍,在新港成立了後來被稱為紅木圖書館的核心機構,促進了文化的發展。
紅木圖書館的大樓建于1750年,建造資金來自伯克利主教的捐贈。
對一個缺少宏偉建築的民族來說,紅木圖書館暗示了建築帶給人的視覺享受。
紅木圖書館由約翰·範布勒設計。
約翰·範布勒是現代最偉大的建築師之一。
雖然紅木圖書館僅由木材和砂漿建成,但其平面圖雅緻和諧,令人賞心悅目,一直是殖民地最優雅的建築結構。
時至今日,從建築藝術角度欣賞紅木圖書館,會發現内陸地區許多造價不菲、規模宏大的沿襲文藝複興時期的建築形式設計出來的大樓仍然不能與之匹敵。
最後,我們認為在伯克利主教的推動下,美國出現了藝術的曙光。
1725年,伯克利主教勸說蘇格蘭人約翰·斯米伯特離開倫敦,定居波士頓。
約翰·斯米伯特在波士頓非常幸運地娶了一位有錢的寡婦,因此他富裕、美滿地過完了一生,1751年去世。
約翰·斯米伯特并不是一個偉大的畫家,他如果留在歐洲,即使在藝術衰落的年代,也隻能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普通畫家,地位不會更高了。
但我們應該感激約翰·斯米伯特,因為他的畫作讓那一時期的很多先賢的容貌得以留存後世,他無疑也為後來即将登上曆史舞台的藝術家們樹立了典範。
受約翰·斯米伯特的影響,這些藝術家們認為新大陸有權利用資源鼓勵藝術的發展。
下面一個看似無關緊要的事件生動形象地說明了約翰·斯米伯特對美國早期藝術的影響。
約翰·斯米伯特前往美國時帶了一幅自己創作的名為《範戴克》的肖像畫副本。
這幅畫非常出色,華盛頓·奧爾斯頓等藝術家都說第一眼看到這幅複制品時深受觸動,于是産生了靈感。
約翰·斯米伯特在美國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一幅伯克利主教的家庭群體肖像畫。
這幅畫現在保存在紐黑文美術館。
一群外國肖像畫家效仿約翰·斯米伯特來到美國,創作了很多佳作,留下了那個時代的名人淑媛們的容貌。
當時除了布萊克本和科斯莫·亞力山大,他們中并沒有特别出名的畫家,但他們辛勤的勞動依然結出了碩果,為約翰·辛格爾頓·科普利的成功鋪平了道路。
第一個有天賦的美國本土畫家是羅伯特·費克。
關于羅伯特·費克有一些清楚的記錄:他出生在一個貴格會[3]教派家庭,後來定居在新港。
現在新港還可以看到羅伯特·費克的肖像畫作品,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萬頓州長的漂亮妻子的畫像。
這幅畫保存在紅木圖書館裡。
羅伯特·費克幾乎沒有接受過任何藝術教育,因為他一直被囚禁在海上,後來被帶到了西班牙。
他非常有才能,并在西班牙學會了如何使用顔料。
費城的馬修·普拉特也很有才華,他生于1734年,比約翰·辛格爾頓·科普利和本傑明·韋斯特年齡稍長,但成名較晚,因為他多年來一直沉迷在标牌繪制和房屋裝飾中。
彼得·萊利爵士 詹金斯和妻子瑪格麗特,彼得·萊利爵士繪 戈弗雷·内勒爵士 錢多斯公爵與家人,戈弗雷·内勒爵士繪 新澤西總督路易·莫裡斯,約翰·沃森繪 紐約州州長威廉·伯内特,約翰·沃森繪 伯克利主教與家人,約翰·斯米伯特繪 萬頓州長的妻子,羅伯特·費克繪 殖民地突然表現出了潛在的審美能力,那時的約翰·辛格爾頓·科普利年僅十七歲,隻學習了一些藝術基礎知識就開始以作畫為生了。
雖然約翰·辛格爾頓·科普利的職業是藝術,成名也非常早,但賓夕法尼亞的一名貴格會年輕人比他更早從藝。
這個年輕人比約翰·辛格爾頓·科普利小一歲,很小的時候就已經表現出對藝術的熱愛。
戰神維納斯和伏爾甘,約翰·辛格爾頓·科普利繪 一個民族的藝術作品中,很少有比本傑明·韋斯特的第一部作品更令人印象深刻、不同凡響的。
1738年,本傑明·韋斯特出生在賓夕法尼亞的斯普林菲爾德,比約翰·辛格爾頓·科普利年長一歲。
未來的學者可能會告訴我們,美國藝術發展初期六位藝術大師成對出現并不是一個巧合:約翰·辛格爾頓·科普利和本傑明·韋斯特分别于1737年和1738年出生;吉爾伯特·斯圖爾特和約翰·特朗布爾上校出生在1756年;1776年,約翰·範德林出生,三年後,華盛頓·奧爾斯頓出生。
本傑明·韋斯特自畫像 反對崇拜聖像的人搗毀了很多雕塑作品,焚燒了藝術傑作,并剪短了自己的頭發,通過頒布禁奢法履行教規。
為了不受他人阻撓,維護刻闆的教條,這些人遠渡重洋來到蠻荒之地。
他們的後代現在要證明父輩們的純正品格,證明愛美是普遍的、不可抑制的。
每個人、每張嘴都會發出心聲,通過藝術形式和藝術方法追求至善至美。
清教徒的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