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從壁櫥裡退了出來,她鑽進去後,立刻就把手伸了進去。
她拿出來的,是一個黑色的細長花瓶,那一定是在她反複提到的,在她記憶中那個房間裡出現的花瓶。
沙也加拿着花瓶慢慢地轉向了我。
“果然那個房間是存在的呢” “肯定就是這個花瓶嗎?” 她又看了一眼手中的花瓶,用手掌擦去灰塵後,露出了白色小花的圖案。
“肯定不會錯”她不住點頭,“我見過這個” “好,換我進去” 我又鑽了進去,開始察看起其它的東西。
看到一個鋁合金的小盒子,打開後裡面裝着一隻镂空的橡膠墊,像是天文望遠鏡專用的,還有一些二樓曾看到過的觀測記錄用紙。
“喂,怎麼覺得這些東西都像被燒過一樣?”沙也加在邊上說,她拿起的是一個裝有茶器的木箱,看上去黑黑的,但并不是塗上去的顔色,而是被燒焦留下的痕迹。
“真的呢” 我看了看别的東西是不是也有類似的痕迹,又找出了一個掉了右手的人偶,以及一隻燒得焦黑的日式木屐。
這些東西,似乎正默默訴說着這裡所發生過的一切。
“火災嗎?”說着,我點起頭,“原來如此啊,這樣又可以解開一個疑問” “什麼意思?” “原來的那幢老房子最後怎麼了呢,它是大火而燒毀了。
但有一個對那棟房子有着深深眷戀的人,試圖把那幢燒毀的房屋重現于世” “然而那個時候卻沒有造放着這個花瓶的房間?”沙也加拿着花瓶,說道。
“很有可能那個房間就是起火處,所以他不想造了,而将其作為一個隐秘的收藏室,在裡面放着老房子在火災後留下的東西——應該就是這樣吧” “火災……嗎?” 沙也加凝視着花瓶,像是在回憶着很久遠的事情。
可能是聽到火災兩個字而想起了什麼吧。
“你爸爸或者媽媽有沒有跟你說過火災的事情呢?” “可能說過”她用力搖頭,“但我忘了” 這也難怪,我點點頭,又開始在老房子的遺物裡搜尋起來。
不久我找到了一隻圓形小鬧鐘,金屬的外殼已經是鏽迹斑斑,玻璃上也是傷痕累累,不過數字刻度和指針都還在。
時針指着11點10分。
我遞給沙也加看。
“我終于知道這個時刻意味着什麼了,一定就是火災發生的時刻” 她拼命眨着眼睛,像是松了口氣。
“原來是這樣……,但為什麼全部把這個房子裡的時鐘統統調到這個時間呢?” “可能是想說明在這個時點之前房子還存在着吧。
而一到十一點十分,所有的一切都慢慢地化成了灰燼。
當然,除去這裡面的東西”我用手電照着這個秘密收藏室。
這時,什麼東西閃了一下。
在牆壁的内側,和我身高差不多的位置。
我站了起來,把手電的光投了上去。
那是一隻十字架,和地下室的那個不同,是用金屬裝點的,看起來很氣派。
旁邊刻着一行文字,我用手指擦去灰,依稀能夠看清楚了一些。
刻得不太規範,字迹不是很工整。
我叫來了沙也加。
“你看看這個”說着,我照亮了十字架上的文字。
看清的一瞬間,她表情僵住了。
上面刻着:‘佑介請安息二月十一日’ 4 “這就又回答了一個問題”我關掉手電筒的電源,“佑介是死于火災,既不是被殺,也不是自殺” “死在了那個房間裡嗎?”說着,沙也加端出花瓶,“那個放着這個的房間……” “多半是”我閉上眼睛,深吸口氣又呼了出來。
“所以隻有那個充滿禁忌回憶的房間沒有複原,是嗎?” “所以就在這兒安一個十字架”說着,沙也加回過了頭,“說明佑介長眠在這裡?” “安息在這裡……吧” 回答後的一瞬間,腦海裡突然萌生了某種想法,感覺自己似乎明白了這幢房子的意義所在。
“難不成,這棟房子,是那個作用?” “那個?那個作用是什麼啊?” 但我沒有立刻回答,一邊整理着思緒,一邊在六塌的和室裡來回踱步起來。
目前為止一直萦繞在心頭的每一個微不足道的細節,一股腦兒回蕩在腦子裡。
并且我一個一個加以确認,這些細節是否和我的推論有矛盾之處。
“日記呢?”我停下腳步,問道,“日記放在哪裡了呢?” “昨天是你看的,會不會在二樓父母的房間” 我飛奔出和室,來到了樓梯口,沙也加也跟了過來。
然而在走上樓梯前,我在玄關前停了下來。
鞋箱上挂着的一幅壁畫引起了我的注意,裡面畫着某個地方的港口。
“怎麼啦,喂,到底怎麼回事?”沙也加拉住我的袖口。
“我看到這幅畫的時候竟然沒有注意到,真是個大傻瓜啊”我指着畫說。
“這幅畫怎麼了?” “我馬上跟你解釋,先去拿日記”我走上樓梯。
到了父母房間,我打開佑介的日記,從第一頁開始,我要找的地方,就在一開始不太使用漢字叙述裡。
“果真如此”我看着日記,說,“這樣所有的一切都能明白了,好,我們再下樓”我輕輕推着沙也加。
到玄關的地方,我再次指着那幅港口的圖畫。
“你看到這幅畫之後不覺得有什麼奇怪嗎?” 聽到我這麼問,沙也加考慮了一會兒,最後搖搖頭,“我沒覺得有什麼奇怪,這幅畫又怎麼了” “畫是沒什麼問題,問題是它挂在這棟房子的玄關處,這麼一個深山老林挂一幅港口的畫,不覺得有點不合适嗎?” 然後,她傾着腦袋想了一會兒,又看了看圖畫。
“确實有點不相稱,但挂什麼樣的畫是個人自由吧” “那是另一回事,不過我由此察覺到有些不自然,還有一件事,你讀讀這裡”我把手裡的日記攤開,指着其中一段讓她看。
日記如下記述着: “五月十二日陰天轉晴今天很熱,大家也都叫着熱死了熱死了。
大掃除完用水洗手的時候順便把腳也洗了一下,真舒服。
大家說想到海邊去,我很喜歡遊泳。
回到家裡,媽媽也穿上了短袖。
” 等沙也加看完擡起頭,我說,“很奇怪吧,一開始讀的時候,我就打了個問号,不過也就這麼讀過去了,這就釀成了禍根” 看到她露出不解的神情,我指着日記說, “因為天氣熱而要去海邊你不覺得太奇怪了嗎?當然,一般的孩子的确會有這種想法,但如果是住在這長野的深山裡,去海邊不就不自然了嗎?明明松原湖就在這裡附近” 啊,沙也加張大了嘴。
“你現在應該知道我想說什麼了吧?”我合上日記本,“這棟房子不單單是重建的,而且它的原型根本就在别的地方” “那個地方就是……” “到現在就不用我說了吧,也就是你們一家搬家前住過的地方,橫濱啊。
這幅畫上很可能畫的就是橫濱的某個港口” “也就是說,把原來在橫濱的房子,在這裡進行複原?” “就是這樣” “為什麼要這麼幹呢,幹嗎要隔得這麼遠” 我考慮這該如何解釋這個問題,無意識摸了摸下巴。
能夠感覺到我胡須長了不少,不過在這裡我也沒法剃。
“你知道科諾索斯宮殿的傳說嗎?”思忖了一會兒後,我進入了正題。
不知道,她搖頭表示,似乎還為我為何會轉到這個話題感到驚訝,眉毛動了一下。
“這是庫瑞塔文明的标志性建築物。
在裡面有一件讓考古學家萬分頭疼的房間,初看上去像是國王曾經使用過的,但又有着很多不解之處。
比如排水設備,雖然造了類似的東西,但隻有一半,完全無法使用。
另外還有房間的制作材料,建造樓梯的石頭雖然非常容易加工,但同時損耗也非常快,而且在那座樓梯上完全找不到因人行走而産生的磨損。
這間房子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大家都感到非常疑惑不解” “那是什麼呢?” “那些學者腦筋轉到最後,終于得出了一個結論,正确答案就是,墳墓”我回答。
“死者來到這個世界上曾生活過的房間,為了召喚幽靈的房間,總之,就是一個墳墓” 能看出來,沙也加臉上沒了血色,她兩手捂住胸口,用充滿不安的目光掃視着周圍。
然後用有些扭曲的表情說, “你是說這個房間也是一樣?是墳墓……?” “這麼一想邏輯就通了,沒有電、沒有任何住過的痕迹,多半下水道一開始就沒有挖過吧。
這個房子說到底就是一個複制品,不是為了人住而造的” “怎麼可能……你看,這不是還有很多東西嘛” “但缺少了重要的東西的确是事實啊。
而且明明已經過世的兩個人的遺物,卻像他們還活着的樣子完好的放在這裡,你不覺得不自然嗎?如果這房子是為了活着的人而造在這裡的話,這些東西應該很早收拾掉了才對。
這棟房子,就是給死去的人住的。
你看到那個柱子上的刻痕了吧,那就是佑介曾活在這個世上的成長記錄呢” 我說到這兒,頓感自己的話語有些毛骨悚然,背上不覺泛起一絲涼意。
“但就為了造一個墳墓而進行了這麼大的工程,未免有點……” “不,其實并不會花費很大。
土地租用費也不貴,也不用電力、煤氣、水管,隻要造個空殼就行了。
正因為如此,才挑了一個這種地方,這樣就掩人了耳目,隻是會費事一點。
尤其令我驚訝的是佑介書架上的書,那一大排關于蒸汽車的雜志和書籍都是為了再現曆史而從古書店買來的呢。
而原來的那些書籍很大一部分已經在火災裡燒毀了” “有那麼多舊書呢”說完,沙也加往我手上看了一下,“但這本日記沒有燒掉啊” “這個嗎”我仔細端詳着手上的日記,“可能是沒有放在書架上,而妥善保管在了别的地方,所以免于了這場災難” “真是諷刺啊” “說得是啊”恐怕沒有燒掉的東西也不會很多了,除去那個壁櫥裡的秘密空間放着的那些,放在了鋁制箱子裡的天文望遠鏡可能也殘留了下來。
“如果真如你所言,那究竟是誰造了這個房子呢?” “能夠想到的有兩個人,就是佑介的爸爸和祖母。
盡管那個施虐的男人為了祭奠兒子造這種房子有點難以想象,但作為父親,招緻兒子的死亡之後大徹大悟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 沙也加兩手撐着腦袋。
“那我爸爸在這裡幹嘛呢?他還時不時地來過兒呢” “既然這裡是墳墓的話,那來這裡的理由不就隻有一個嗎?”我看着沙也加,看她沒有回答的意思我繼續說,“就是掃墓咯” “佑介的?” “當然咯” “冰箱裡放着灌裝果汁,還有爸爸讨厭的牛肉” “應該是佑介喜歡的東西吧”我靜靜地說,“帶到墓地的一般不都是死者生前喜歡的東西嘛” 沙也加沉默地低下了頭,發出了呼呼的聲音。
過了一會兒我才意識到那是她鼻孔裡發出的呼吸聲。
“玄關的門還用金屬固定住了呢”她擡起頭說。
“為了防止盜墓吧”我回答,“當然小偷肯定是以為這裡是别墅才會闖進來的” “這樣啊……”她靠在了牆上,“也就是說,從昨天開始我們就一直在墳墓裡啊” “後怕了嗎?” “有點,不過”她擡頭看着天花闆,“一想到造這個房子人的心情,我更多的是感到悲哀” “我也有同感”我說。
我回到了卧室,之前還一直覺得滿是灰塵的沙發和家具,不可思議地一下子變得威嚴起來。
“我們倆就像安迪.瓊斯一樣呢” “完全沒區别”我同意,那是我和她一起看過的電影之一。
“喂,既然這裡是墳墓,那遺體會不會埋在下面呢” “我覺得不太可能,因為遺體的處理手續非常繁瑣呢”說完我歪起頭,“不過我也說不準” “的确說不準呢”她說,“都已經作成這樣一個墳墓了” “是啊” “要是埋着的話,很可能就是那個隐秘的壁櫥下面” “可能,因為那邊還安着十字架”說着,我想起了一個小疑問,“地下室也有一個十字架吧,那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因為是墳墓的入口吧” 但我心裡總覺得這麼解釋不過去,拿着手電筒走了下去。
沙也加沒有跟來。
來到下面後再次觀察起那個十字架來,是木質的,極為簡陋。
為什麼不一塊兒做一個像樣一點的呢? 我用手電照了照周圍,發現靠近天花闆附近的部分有一些劃痕。
在混凝土上,用刀片一樣的東西刻上去的。
我從口袋掏出手絹,把表面的污垢擦去,我的猜想應驗了,那上面也有文字。
5 傳來一陣下樓的腳步聲,我趕緊轉身離開牆壁。
“你發現了什麼?”沙也加問,“看你遲遲不回來,所以還以為出了什麼狀況呢” “我發現一個有意思的東西”我把手電夾在腋下,兩手拍去灰塵,“不過也不是什麼重大發現” “你又檢查了十字架吧,有什麼新情況嗎?” “嗯,果然這裡也刻有文字”我用手電照了照。
‘安息吧二月十一日’——混凝土牆壁上刻着這樣的文字。
“和上面的十字架旁邊刻着字的一樣呢” “是啊” “但這又是什麼?”她指着寫有‘安息吧’字樣的上方。
“好像被削過一樣” “就是單純的磨損吧” “不是哦,你仔細看” 沙也加說道,我又把臉貼近了牆上。
“有點怪吧?”她說,“好像這裡本來也刻了什麼字,後來又被人抹去了,你不覺得嗎?” “好像是”我首肯着,“但也有可能是寫錯了啊” “嗯,雖然可能……”她仿佛依然不肯放過這部分文字,一直在盯着看。
“到底是寫錯成什麼了呢?就單單‘安息吧’幾個字” 我從沙也加身邊默默地走開了,此時對于她的疑問,胡亂搪塞并不是一種好辦法。
沙也加一下子雙臂無力地垂了下來,看着我直苦笑, “我搞不明白了”她說,“可能你說的對,是寫錯了之後劃去的吧” “我們還是從已經查清楚的事情着手比較好” “嗯,你說得沒錯” 她走向樓梯,我在身後輕輕推着。
“要不這次我們就到此為止,回東京好嗎?”我回到房間裡,發起提議,“關于這棟房子我們已經有所了解了,你父親到這裡來的理由也知道了,而你孩提時候究竟看到過什麼場面,我們也都有所猜測,差不多目的都達到了啊” “我的
她拿出來的,是一個黑色的細長花瓶,那一定是在她反複提到的,在她記憶中那個房間裡出現的花瓶。
沙也加拿着花瓶慢慢地轉向了我。
“果然那個房間是存在的呢” “肯定就是這個花瓶嗎?” 她又看了一眼手中的花瓶,用手掌擦去灰塵後,露出了白色小花的圖案。
“肯定不會錯”她不住點頭,“我見過這個” “好,換我進去” 我又鑽了進去,開始察看起其它的東西。
看到一個鋁合金的小盒子,打開後裡面裝着一隻镂空的橡膠墊,像是天文望遠鏡專用的,還有一些二樓曾看到過的觀測記錄用紙。
“喂,怎麼覺得這些東西都像被燒過一樣?”沙也加在邊上說,她拿起的是一個裝有茶器的木箱,看上去黑黑的,但并不是塗上去的顔色,而是被燒焦留下的痕迹。
“真的呢” 我看了看别的東西是不是也有類似的痕迹,又找出了一個掉了右手的人偶,以及一隻燒得焦黑的日式木屐。
這些東西,似乎正默默訴說着這裡所發生過的一切。
“火災嗎?”說着,我點起頭,“原來如此啊,這樣又可以解開一個疑問” “什麼意思?” “原來的那幢老房子最後怎麼了呢,它是大火而燒毀了。
但有一個對那棟房子有着深深眷戀的人,試圖把那幢燒毀的房屋重現于世” “然而那個時候卻沒有造放着這個花瓶的房間?”沙也加拿着花瓶,說道。
“很有可能那個房間就是起火處,所以他不想造了,而将其作為一個隐秘的收藏室,在裡面放着老房子在火災後留下的東西——應該就是這樣吧” “火災……嗎?” 沙也加凝視着花瓶,像是在回憶着很久遠的事情。
可能是聽到火災兩個字而想起了什麼吧。
“你爸爸或者媽媽有沒有跟你說過火災的事情呢?” “可能說過”她用力搖頭,“但我忘了” 這也難怪,我點點頭,又開始在老房子的遺物裡搜尋起來。
不久我找到了一隻圓形小鬧鐘,金屬的外殼已經是鏽迹斑斑,玻璃上也是傷痕累累,不過數字刻度和指針都還在。
時針指着11點10分。
我遞給沙也加看。
“我終于知道這個時刻意味着什麼了,一定就是火災發生的時刻” 她拼命眨着眼睛,像是松了口氣。
“原來是這樣……,但為什麼全部把這個房子裡的時鐘統統調到這個時間呢?” “可能是想說明在這個時點之前房子還存在着吧。
而一到十一點十分,所有的一切都慢慢地化成了灰燼。
當然,除去這裡面的東西”我用手電照着這個秘密收藏室。
這時,什麼東西閃了一下。
在牆壁的内側,和我身高差不多的位置。
我站了起來,把手電的光投了上去。
那是一隻十字架,和地下室的那個不同,是用金屬裝點的,看起來很氣派。
旁邊刻着一行文字,我用手指擦去灰,依稀能夠看清楚了一些。
刻得不太規範,字迹不是很工整。
我叫來了沙也加。
“你看看這個”說着,我照亮了十字架上的文字。
看清的一瞬間,她表情僵住了。
上面刻着:‘佑介請安息二月十一日’ 4 “這就又回答了一個問題”我關掉手電筒的電源,“佑介是死于火災,既不是被殺,也不是自殺” “死在了那個房間裡嗎?”說着,沙也加端出花瓶,“那個放着這個的房間……” “多半是”我閉上眼睛,深吸口氣又呼了出來。
“所以隻有那個充滿禁忌回憶的房間沒有複原,是嗎?” “所以就在這兒安一個十字架”說着,沙也加回過了頭,“說明佑介長眠在這裡?” “安息在這裡……吧” 回答後的一瞬間,腦海裡突然萌生了某種想法,感覺自己似乎明白了這幢房子的意義所在。
“難不成,這棟房子,是那個作用?” “那個?那個作用是什麼啊?” 但我沒有立刻回答,一邊整理着思緒,一邊在六塌的和室裡來回踱步起來。
目前為止一直萦繞在心頭的每一個微不足道的細節,一股腦兒回蕩在腦子裡。
并且我一個一個加以确認,這些細節是否和我的推論有矛盾之處。
“日記呢?”我停下腳步,問道,“日記放在哪裡了呢?” “昨天是你看的,會不會在二樓父母的房間” 我飛奔出和室,來到了樓梯口,沙也加也跟了過來。
然而在走上樓梯前,我在玄關前停了下來。
鞋箱上挂着的一幅壁畫引起了我的注意,裡面畫着某個地方的港口。
“怎麼啦,喂,到底怎麼回事?”沙也加拉住我的袖口。
“我看到這幅畫的時候竟然沒有注意到,真是個大傻瓜啊”我指着畫說。
“這幅畫怎麼了?” “我馬上跟你解釋,先去拿日記”我走上樓梯。
到了父母房間,我打開佑介的日記,從第一頁開始,我要找的地方,就在一開始不太使用漢字叙述裡。
“果真如此”我看着日記,說,“這樣所有的一切都能明白了,好,我們再下樓”我輕輕推着沙也加。
到玄關的地方,我再次指着那幅港口的圖畫。
“你看到這幅畫之後不覺得有什麼奇怪嗎?” 聽到我這麼問,沙也加考慮了一會兒,最後搖搖頭,“我沒覺得有什麼奇怪,這幅畫又怎麼了” “畫是沒什麼問題,問題是它挂在這棟房子的玄關處,這麼一個深山老林挂一幅港口的畫,不覺得有點不合适嗎?” 然後,她傾着腦袋想了一會兒,又看了看圖畫。
“确實有點不相稱,但挂什麼樣的畫是個人自由吧” “那是另一回事,不過我由此察覺到有些不自然,還有一件事,你讀讀這裡”我把手裡的日記攤開,指着其中一段讓她看。
日記如下記述着: “五月十二日陰天轉晴今天很熱,大家也都叫着熱死了熱死了。
大掃除完用水洗手的時候順便把腳也洗了一下,真舒服。
大家說想到海邊去,我很喜歡遊泳。
回到家裡,媽媽也穿上了短袖。
” 等沙也加看完擡起頭,我說,“很奇怪吧,一開始讀的時候,我就打了個問号,不過也就這麼讀過去了,這就釀成了禍根” 看到她露出不解的神情,我指着日記說, “因為天氣熱而要去海邊你不覺得太奇怪了嗎?當然,一般的孩子的确會有這種想法,但如果是住在這長野的深山裡,去海邊不就不自然了嗎?明明松原湖就在這裡附近” 啊,沙也加張大了嘴。
“你現在應該知道我想說什麼了吧?”我合上日記本,“這棟房子不單單是重建的,而且它的原型根本就在别的地方” “那個地方就是……” “到現在就不用我說了吧,也就是你們一家搬家前住過的地方,橫濱啊。
這幅畫上很可能畫的就是橫濱的某個港口” “也就是說,把原來在橫濱的房子,在這裡進行複原?” “就是這樣” “為什麼要這麼幹呢,幹嗎要隔得這麼遠” 我考慮這該如何解釋這個問題,無意識摸了摸下巴。
能夠感覺到我胡須長了不少,不過在這裡我也沒法剃。
“你知道科諾索斯宮殿的傳說嗎?”思忖了一會兒後,我進入了正題。
不知道,她搖頭表示,似乎還為我為何會轉到這個話題感到驚訝,眉毛動了一下。
“這是庫瑞塔文明的标志性建築物。
在裡面有一件讓考古學家萬分頭疼的房間,初看上去像是國王曾經使用過的,但又有着很多不解之處。
比如排水設備,雖然造了類似的東西,但隻有一半,完全無法使用。
另外還有房間的制作材料,建造樓梯的石頭雖然非常容易加工,但同時損耗也非常快,而且在那座樓梯上完全找不到因人行走而産生的磨損。
這間房子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大家都感到非常疑惑不解” “那是什麼呢?” “那些學者腦筋轉到最後,終于得出了一個結論,正确答案就是,墳墓”我回答。
“死者來到這個世界上曾生活過的房間,為了召喚幽靈的房間,總之,就是一個墳墓” 能看出來,沙也加臉上沒了血色,她兩手捂住胸口,用充滿不安的目光掃視着周圍。
然後用有些扭曲的表情說, “你是說這個房間也是一樣?是墳墓……?” “這麼一想邏輯就通了,沒有電、沒有任何住過的痕迹,多半下水道一開始就沒有挖過吧。
這個房子說到底就是一個複制品,不是為了人住而造的” “怎麼可能……你看,這不是還有很多東西嘛” “但缺少了重要的東西的确是事實啊。
而且明明已經過世的兩個人的遺物,卻像他們還活着的樣子完好的放在這裡,你不覺得不自然嗎?如果這房子是為了活着的人而造在這裡的話,這些東西應該很早收拾掉了才對。
這棟房子,就是給死去的人住的。
你看到那個柱子上的刻痕了吧,那就是佑介曾活在這個世上的成長記錄呢” 我說到這兒,頓感自己的話語有些毛骨悚然,背上不覺泛起一絲涼意。
“但就為了造一個墳墓而進行了這麼大的工程,未免有點……” “不,其實并不會花費很大。
土地租用費也不貴,也不用電力、煤氣、水管,隻要造個空殼就行了。
正因為如此,才挑了一個這種地方,這樣就掩人了耳目,隻是會費事一點。
尤其令我驚訝的是佑介書架上的書,那一大排關于蒸汽車的雜志和書籍都是為了再現曆史而從古書店買來的呢。
而原來的那些書籍很大一部分已經在火災裡燒毀了” “有那麼多舊書呢”說完,沙也加往我手上看了一下,“但這本日記沒有燒掉啊” “這個嗎”我仔細端詳着手上的日記,“可能是沒有放在書架上,而妥善保管在了别的地方,所以免于了這場災難” “真是諷刺啊” “說得是啊”恐怕沒有燒掉的東西也不會很多了,除去那個壁櫥裡的秘密空間放着的那些,放在了鋁制箱子裡的天文望遠鏡可能也殘留了下來。
“如果真如你所言,那究竟是誰造了這個房子呢?” “能夠想到的有兩個人,就是佑介的爸爸和祖母。
盡管那個施虐的男人為了祭奠兒子造這種房子有點難以想象,但作為父親,招緻兒子的死亡之後大徹大悟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 沙也加兩手撐着腦袋。
“那我爸爸在這裡幹嘛呢?他還時不時地來過兒呢” “既然這裡是墳墓的話,那來這裡的理由不就隻有一個嗎?”我看着沙也加,看她沒有回答的意思我繼續說,“就是掃墓咯” “佑介的?” “當然咯” “冰箱裡放着灌裝果汁,還有爸爸讨厭的牛肉” “應該是佑介喜歡的東西吧”我靜靜地說,“帶到墓地的一般不都是死者生前喜歡的東西嘛” 沙也加沉默地低下了頭,發出了呼呼的聲音。
過了一會兒我才意識到那是她鼻孔裡發出的呼吸聲。
“玄關的門還用金屬固定住了呢”她擡起頭說。
“為了防止盜墓吧”我回答,“當然小偷肯定是以為這裡是别墅才會闖進來的” “這樣啊……”她靠在了牆上,“也就是說,從昨天開始我們就一直在墳墓裡啊” “後怕了嗎?” “有點,不過”她擡頭看着天花闆,“一想到造這個房子人的心情,我更多的是感到悲哀” “我也有同感”我說。
我回到了卧室,之前還一直覺得滿是灰塵的沙發和家具,不可思議地一下子變得威嚴起來。
“我們倆就像安迪.瓊斯一樣呢” “完全沒區别”我同意,那是我和她一起看過的電影之一。
“喂,既然這裡是墳墓,那遺體會不會埋在下面呢” “我覺得不太可能,因為遺體的處理手續非常繁瑣呢”說完我歪起頭,“不過我也說不準” “的确說不準呢”她說,“都已經作成這樣一個墳墓了” “是啊” “要是埋着的話,很可能就是那個隐秘的壁櫥下面” “可能,因為那邊還安着十字架”說着,我想起了一個小疑問,“地下室也有一個十字架吧,那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因為是墳墓的入口吧” 但我心裡總覺得這麼解釋不過去,拿着手電筒走了下去。
沙也加沒有跟來。
來到下面後再次觀察起那個十字架來,是木質的,極為簡陋。
為什麼不一塊兒做一個像樣一點的呢? 我用手電照了照周圍,發現靠近天花闆附近的部分有一些劃痕。
在混凝土上,用刀片一樣的東西刻上去的。
我從口袋掏出手絹,把表面的污垢擦去,我的猜想應驗了,那上面也有文字。
5 傳來一陣下樓的腳步聲,我趕緊轉身離開牆壁。
“你發現了什麼?”沙也加問,“看你遲遲不回來,所以還以為出了什麼狀況呢” “我發現一個有意思的東西”我把手電夾在腋下,兩手拍去灰塵,“不過也不是什麼重大發現” “你又檢查了十字架吧,有什麼新情況嗎?” “嗯,果然這裡也刻有文字”我用手電照了照。
‘安息吧二月十一日’——混凝土牆壁上刻着這樣的文字。
“和上面的十字架旁邊刻着字的一樣呢” “是啊” “但這又是什麼?”她指着寫有‘安息吧’字樣的上方。
“好像被削過一樣” “就是單純的磨損吧” “不是哦,你仔細看” 沙也加說道,我又把臉貼近了牆上。
“有點怪吧?”她說,“好像這裡本來也刻了什麼字,後來又被人抹去了,你不覺得嗎?” “好像是”我首肯着,“但也有可能是寫錯了啊” “嗯,雖然可能……”她仿佛依然不肯放過這部分文字,一直在盯着看。
“到底是寫錯成什麼了呢?就單單‘安息吧’幾個字” 我從沙也加身邊默默地走開了,此時對于她的疑問,胡亂搪塞并不是一種好辦法。
沙也加一下子雙臂無力地垂了下來,看着我直苦笑, “我搞不明白了”她說,“可能你說的對,是寫錯了之後劃去的吧” “我們還是從已經查清楚的事情着手比較好” “嗯,你說得沒錯” 她走向樓梯,我在身後輕輕推着。
“要不這次我們就到此為止,回東京好嗎?”我回到房間裡,發起提議,“關于這棟房子我們已經有所了解了,你父親到這裡來的理由也知道了,而你孩提時候究竟看到過什麼場面,我們也都有所猜測,差不多目的都達到了啊”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