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關燈
在本書的叙述中,有許多疑難及不一緻的地方:第一處是有關加勒比海向風群島及背風群島(WindwardandLeewardislands)的旅行,各種西印度群島地圖及現有材料對這兩個群島的位置和标示都不一緻。國家地理學會(NationalGeographicSociety)繪圖部對這種混亂提供了一種解釋:在西印度群島島鍊中部,兩處群島&ldquo有少量重疊&rdquo。根據國家地理學會的說法,多米尼加島(Dominica)及島鍊延至馬提尼克島(Martinique)以北的部分屬于背風群島,而多米尼加島以南包括巴巴多斯島(Barbados)和多巴哥島(Tobago)的部分則屬于向風群島。我把這個問題擱置了,由此引發的争執将不可避免,而我知道确定的知識是多麼難尋。

    第二個問題是,一支海軍艦隊或艦隊中的特定艦隻數目常常變化不定。正如我在第233[1]頁腳注中指出的,計數會受到不同海上可見度的影響,還取決于快速帆船和商船是否被計入戰艦,以及完成計數後,艦隊中是否又有些艦船離開或者加入。

    18世紀末某種外國貨币之價值,或其相對于某種比較知名的貨币或當時我們自己貨币的價值,自然是所有曆史研究中無法避免的問題。這裡我最好引用我在有關14世紀的作品《遠方之鏡》(ADistantMirror)前言中所說的,由于貨币價值及其相對比價一直變化不定,很難确定某一特定時期貨币的價值,因此我建議讀者不必為這個問題煩心,隻要簡單地把某個數量的貨币想象為一定數量的錢即可。

    最後,還有不同專家之間的說法不一緻的問題。例如17世紀英荷戰争中有個著名的事件:有個荷蘭海軍将領曾經把掃帚系在桅杆上逆泰晤士河而上。關于這個将領的身份,有不同說法。英國曆史學家溫菲爾德-斯特拉特福德(Wingfield-Stratford)認為此人為特龍普(Tromp),而荷蘭曆史學家西蒙·沙瑪(SimonSchama)教授則認為此人為勒伊特(deRuyter)。

    還有關于英王喬治二世為羅德尼上将之教父的說法。羅德尼的傳記作者戴維·漢内(DavidHannay)主張此說,但另一位傳記作者戴維·斯平尼(DavidSpinney)則稱此為&ldquo無稽之談&rdquo。

    此外,關于1747年菲尼斯特雷之戰(thebattleorbattlesofFinisterre)也衆說紛纭。海軍曆史學家查爾斯·李·劉易斯(CharlesLeeLewis)對待這個問題的方式簡單粗暴,直斥其他說法&ldquo均不正确&rdquo(大意如此!)。曆史學家們對此事說法不一,主要是因為菲尼斯特雷先後有間隔很近的數起戰鬥,而且有兩個叫菲尼斯特雷的地方,一個在法國,另一個則真正位于歐洲大陸的盡頭&mdash&mdash西班牙。

    [1]作者所提及的頁碼均為原書頁碼,即本書邊碼。&mdash&mdash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