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美國的擴張

關燈
力遠遠不如南方軍隊,統帥換了一個又一個。

    直到最後由謝爾曼和格蘭特接過指揮權,聯邦軍隊才戰勝了衣衫褴褛、筋疲力盡的南方軍隊。

    公元1864年10月,謝爾曼率領聯邦軍隊攻破了南方軍隊的左路,從田納西州向東南前進,經過佐治亞州到達海岸,穿越整個南方軍隊的領地,之後又揮師北上,經過卡羅來納州直擊南方軍隊的後方。

    與此同時,格蘭特在裡士滿附近将羅伯特·李的軍隊圍住,直到謝爾曼帶兵趕來。

    公元1865年4月9日,羅伯特·李和他的軍隊在阿波麥托克斯縣府投降。

    之後不到1個月,南方軍隊的殘餘力量紛紛繳械投降,南方聯盟宣告解體。

    4年的戰争給美國人民的精神和肉體帶來了巨大的痛苦與折磨。

    大多數人認為堅持各州自治的原則十分重要,聯邦政府要求南方廢除奴隸制的做法其實是一種強制行為。

    在南北邊界各州中,時常會出現兄弟甚至父子因為對廢奴問題看法不一緻而加入到對立軍營中的情形。

    北方陣營認為自己的行為是正義的,但對許多人來說,他們所謂的正義并非無可挑剔。

    對林肯而言,這場戰争的意義毋庸置疑。

    面對如此複雜混亂的處境,他始終保持頭腦清醒。

    他堅持統一,堅持實現全美範圍内的和平。

    他雖然反對奴隸制,但認為奴隸制并不是最主要的問題。

    他始終堅持維護美國的完整與統一,認為不應該讓美國分裂成相互對立、碾壓的兩個部分。

     在戰争的初期,國會和聯邦軍隊将領急于在短期内迅速解放南方各州,但林肯對此表示反對,讓他們冷靜下來,切勿沖動行事。

    林肯認為應當分階段解放南方黑奴,并對奴隸主給予适當的補償。

    直到公元1865年1月,國會才提議通過永久廢除奴隸制的憲法修正案。

    之後,各州批準通過該修正案,而在此之前戰争就已結束。

     公元1862年到1863年,戰争進入僵持階段,交戰雙方在戰争初期的熱血與激情已漸漸消退,開始産生厭戰情緒。

    此時,林肯發現他的周圍都是一些叛徒、革職軍人、居心叵測的政客以及對戰事持悲觀态度的人。

    他的前方是毫無激情的将軍和士氣低下的軍隊,後方是疲憊不堪且對戰争充滿狐疑的人民。

    當時對他而言,最大的安慰或許就是認為裡士滿的傑斐遜·戴維斯的處境并不比他好到哪裡去。

    然而就在此時,英國政府卻做了一件蠢事,同意南方軍隊特使的請求,暗中派出三艘人員和軍備齊全的私掠船,快速從海上追擊聯邦軍隊,其中&ldquo亞拉巴馬号&rdquo私掠船讓人印象最為深刻。

    當時,駐紮在墨西哥的法國軍隊也在恣意踐踏美國此前提出的門羅主義。

    于是,南方聯盟向北方軍隊提出了一個微妙的建議,那就是雙方暫時停止對戰,相關問題留待以後讨論,先聯手對付墨西哥的法國軍隊。

    但是,林肯卻表示,除非保持聯邦軍隊擁有作戰的最高指揮權,否則他不會考慮南方軍隊提出的這個建議,因為他認為美國應以一個統一國家的身份去抗擊法軍,而不是分裂對立的兩部分。

     經過長達數年疲憊的對抗,經曆了分裂的黑暗和失敗的絕望,林肯終于将美國緊緊地團結在一起。

    在這個過程中他始終堅定自己的立場,未曾有過動搖。

    每當他無事可做時,便獨自一人靜靜地坐在白宮裡,一動不動,猶如一座堅毅卓絕的雕像。

    有時,他也會說一些笑話和故事來調整自己的心情。

     林肯終于看到了聯邦的勝利。

    南部軍隊投降的第二天,林肯來到裡士滿,并在此接受了羅伯特·李将軍的投降。

    随後,他便返回了華盛頓,并在4月的某一天發表了最後一次公開講話。

    這次講話的主題是兩方和解與在戰敗諸州重建忠實聯邦政府的問題。

    4月14日晚上,他去華盛頓的福特劇院觀看演出,其間一名與他政見不合的名叫布斯的演員偷偷溜進了包廂,朝他腦後開了一槍,他當場死亡。

    但是,林肯的使命已經完成,聯邦得以保存。

     戰争開始時,美國尚未開通前往太平洋沿海的鐵路。

    戰争結束後,鐵路就像藤蔓般迅速蔓延。

    現如今,鐵路已經把美國連接成了一個在精神和物質上都無法分割的統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