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早期的爬行動物

關燈
繼物種繁盛的石炭紀時期之後,地球經曆了一個漫長、幹燥的寒冬歲月。

    根據岩石記錄中的相關記載,雖然沙石之類的沉積物很厚,但是生物化石卻很少。

    彼時,地表溫度再次出現劇烈波動,地球多次進入冰河嚴寒時期。

    曾經大片生長的沼澤植物消失不見,被新的沉積物覆蓋在地底下。

    這便開始了一個新的過程&mdash&mdash它們經過壓縮和礦化過程,形成了今天大多數的煤礦。

     正是在這個劇烈變化的時期,生物經曆了最迅速的演變,并在惡劣的環境中獲得了寶貴的經驗。

    随着地球再次變得溫暖、濕潤,一系列新的動物和植物物種出現了。

    我們在岩石記錄中發現了卵生脊椎動物的遺骸,它們沒有所謂的蝌蚪時期,即受精卵無須在水中發育成幼體,在孵化完成之前它們的幼體幾乎就已發育成熟,一出生便可在空氣中存活。

    這與必須先生活在水中的蝌蚪是不一樣的。

    此時,鰓裂成了胚胎發育的一個過程,它們的鰓已完全消失不見。

    這種無須經過蝌蚪期的新型物種被稱為爬行類動物。

     與此同時,能夠結出果實的樹木開始進化,它們可以獨立地傳播種子,不需要依賴于沼澤或湖泊。

    這個時期雖然地球上還沒出現顯花植物和草類,但是已經有了棕榈樹狀的蘇鐵類植物和許多熱帶針葉樹,蕨類植物和昆蟲的種類也十分豐富。

    這個時候已經有甲蟲出現,但還沒有蜜蜂和蝴蝶。

    不管怎樣,在這漫長且嚴寒的年代,新型陸生動植物的基本形态已經形成,隻要出現有利的環境和條件,它們就可以迅速繁衍。

     年複一年,日複一日,地球在經曆了無數次的變動之後,終于迎來了一個相對平穩、緩和的時期。

    地殼運動頻繁發生,在地球運行軌道變化以及軌道平面與地軸之間角度變化的共同作用下,地球進入了一個漫長的溫暖時期。

    據人們估測,這個時期持續了約2億年(1)之久,被稱作&ldquo中生代&rdquo,區别于前面提到的古生代和無生代(兩者加起來總共14億年),也區别于延續至今的&ldquo新生代&rdquo。

    中生代一直持續到距今約8000萬年前(2),因為這個時期爬行動物的種類和數量極其繁多,所以它又被稱作&ldquo爬行動物時代&rdquo。

     相對而言,如今地球上存在的爬行動物種類少了許多,分布的區域也十分有限。

    但即便如此,與石炭紀時期曾主宰世界的兩栖動物幸存下來的少數後代相比,它們的種類繁複多樣。

    地球上現在還有蛇、海龜、烏龜、鳄魚和蜥蜴等,這些動物無一例外地必須生活在常年溫暖的環境中。

    它們無法忍受嚴寒霜凍,而且極有可能所有中生代時期的爬行動物都是如此(3),事實上它們就是一群生活在溫室植物群中的溫室動物。

    中生代時期,地球上已經出現了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