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沼澤時代

關燈
在魚類時期,陸地上顯然沒有生命存在,光秃秃的岩石堆裸露在峭壁和高地上,任由日曬雨淋。

    那個時候并沒有真正的土壤,因為還沒有出現可以把岩石顆粒分解成耕作所需土壤的植物,也沒有能夠改善土壤肥力的蚯蚓,就連苔藓和地衣都沒有。

    生命仍然隻存在于海洋之中(1)。

     不久之後,在這個滿是岩石的世界裡,氣候發生了劇烈的變化。

    引起氣候變化的原因十分複雜,人們隻能對其做一些推測而已。

    地球運行軌迹改變,轉動極(2)緩慢偏移,大陸闆塊形狀變化,太陽溫度起伏波動,這幾個因素加在一起導緻地球表面的大部分區域都進入了長時間的寒冷和冰凍期;但數百萬年之後,這些因素又讓地球處于一個溫暖、穩定的氣候狀态(3)中。

    曆史上,地球内部曾有過幾次劇烈的活動期,幾百萬年來不斷積聚的上推力導緻火山噴發、地殼隆起、山脈和大陸輪廓發生巨變,随之而來的就是海洋加深、山勢上升和極端氣候加劇。

    緊接着,地球進入了一段漫長的平靜時期,風霜雨雪的侵蝕和河流的沖刷使得高山開始變得低平,大量的泥沙順流而下并被沖入海底,因此導緻海底變高,海洋變淺,海平面變寬,越來越多的近海陸地因海水漫延變成了淺海。

    這就是地球曆史上所謂的&ldquo高而深&rdquo時代和&ldquo低而淺&rdquo時代。

    讀者們不要認為地殼凝固以後,地球表面的溫度就一直在穩步下降。

    實際上,在經過漫長的降溫期後,地球内部的溫度就不再影響地表溫度了。

    即便是在無生代時期,也可見冰雪肆虐的&ldquo冰河時代&rdquo痕迹。

     在魚類時代後期,地球上到處都出現了淺海和環礁湖,也是到這個時候,生命才用盡各種方法得以從水域轉移到陸地上。

    毫無疑問,早期某些物種大量出現,曆經了幾千萬年罕見而隐秘的進化發展。

    現在,屬于它們的時代終于來臨。

     毋庸置疑,植物先于動物出現在陸地之上。

    植物登上陸地之後,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當潮水退去之後,如何尋找堅硬的支撐物撐起葉子,使其可以獲得陽光的照耀;其次則是如何從沼澤地裡攝取水分,要知道它們在離開海洋之後,獲取水分可不像從前那樣輕而易舉。

    不過,後來植物進化出木質組織後,這兩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因為木質組織既可以充當植物的支撐物,又可以為葉片輸送水分。

    在這一時期,岩石記錄中出現了大量關于木本沼澤植物的資料,其中一些植物非常龐大,如大樹苔藓、樹蕨、楔葉類植物等。

    随着植物在陸地上不斷生長,各種各樣的動物也從水中冒出,有蜈蚣、千足蟲、最原始的昆蟲、海蠍子和古代蜘蛛蟹的親代,蜘蛛蟹、海蠍子後來演變成了地球上最早的蜘蛛和陸地上的蠍子。

    再後來,脊椎動物也出現了。

    某些早期出現在陸地上的原始昆蟲,它們的個頭都非常大,其中有一種蜻蜓雙翅打開時可達29英寸。

     在遠古時期,所有的動物都是呼吸溶解于水中的空氣,登上陸地之後,這些新物種便想盡各種方法讓自己學會直接呼吸空氣。

    為了在陸地上生存下去,呼吸成為它們必須具備的功能。

    漸漸地,它們學會了用不同的方式汲取水分供自己所需。

    哪怕是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