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浪子回頭

關燈
人。

    此後,他隻剩下大約一千名男女戰士了。

    他們被趕進戈壁沙漠,那裡沒有道路,沒有地名,沒有糧食,沒有水,沒有希望。

    (他們曆盡艱險,于一九三七年四月下旬,先後到達新疆東部的星星峽&mdash&mdash譯注)。

     一天,兩邊天空出現了一架飛機,盤旋後就降落了。

    一個穿着褐色皮飛行服的人從寬機裡跳了出來。

    他就是前往莫斯科通報遵義會議情況以來一直未曾聽人提起的黨的特命代表陳雲。

    他被派往新疆執行救援西路軍的任務。

    飛機把李先念等人接到迪化。

    他于一九三八年一月一日乘卡車進入延安。

    除他的部隊外,他是最後一個回到&ldquo家&rdquo裡的人。

    一九三八年春天,四五百名戰士也到達延安。

    由于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發生的扣留蔣介石的西安事變,促使國共合作進入了一個新時期,他們才死裡逃生。

     張國焘的四方面軍和第一方面軍的部隊最後終于在蘭州以東八十英裡稍偏南的老集鎮會甯會合廠。

    當時,有一位美國人在場目睹了這&mdash情景。

     他就是喬治·哈特姆。

    他生于紐約布法羅,肄業于北仁羅萊納大學和貝魯特的美洲大學。

    他在瑞士日内瓦大學獲醫學學校。

    他二十六歲,褐色的眼睛炯炯發光。

    當時的情景他幾乎都看在眼裡。

     &mdash方面軍的十五軍團的部隊于一九三六年十月二日從西門和北門攻入廠會甯城。

    攻城部隊有八百人,而守城部隊隻有當地的四百名士兵。

    國民黨于蔔月五日試圖把城奪回來,但被擊退了。

    方面軍更多的部隊在老将陳赓的統率下進入會甯。

     會甯是座典雅的老城,四周築有城牆,東南兩北各有一座漂亮的城門,人口約二千。

    一九八一年至八四年間,這裡僅剩下的西門城樓被修葺一新,十分壯觀。

     會師那天,城裡旌旗招展,标語遍布,當四方面軍在徐向前将軍的指揮下進城時,群情激動,口号聲、歡呼聲震耳欲聾,呈現出一片歡樂景象。

    這是一個金風送爽的秋日,陽光明媚,暖和宜人,早晨無霜,夜間稍有涼意。

    這真是個難得的好日子。

     莊稼已經收割完了,被一捆&mdash捆地碼成大堆存放着,等着嚴寒把院子裡的土地凍結實了好脫粒。

    有些農民正在清理田地準備過冬。

    這裡不是小麥産地。

    一九三六年時,他們主要種植小米、玉米和荞麥。

    土豆、西葫蘆、南瓜都已收割完畢,都堆在屋子的石灰牆下。

    一串串的辣椒,還在晾曬。

     十月八日晚上,大家歡鬧了一夜。

    第二天,張國焘和朱德同總部&mdash起到達時,大家更是歡天喜地,熱烈歡迎。

    劉伯承沒有來,他在渡渭河時受了傷。

     十月十日,在城裡的孔廟前舉行了盛大的慶祝活動。

    孔廟至今仍是會甯的中心。

    當時孔廟前有一個大廣場,現巳不複存在了,廣場上以往每年總要舉行幾次集市。

     馬海德個子不高,精力充沛,幾個月前他同埃德加·斯諾一起來到陝北.并開始擔任紅軍醫生。

    他坐在廟前的主席台上,同張國焘、徐向前、朱德等大人物和其他許多人坐在一起。

    他引起了許多人的注意,誰也不知道他是什麼人,隻知道他顯然是個外國人。

    那時,大家都知道共産國際存促使兩軍會合中發揮了作用,消息馬上傳開了。

    馬海德于是成了共産國際的代表。

     朱德在會上講了話,但現在誰也不記得他當時說了些什麼。

    會上宣讀了中央委員會從陝北發來的賀電。

    客人們圍着新鮮的羊肉雞肉、豬肉飽餐了一頓。

    大家喝着當地土産的眠眠酒。

    人人都是喜笑顔開。

    誰也不想匆匆離開這歡樂的地方。

    大多數部隊在這裡一直駐紮到十月二十日左右。

    而賀龍和肖克率領部隊直到二十二日才繞過會甯到達将台堡與一方面軍會師。

     哈特姆當時還沒有取他的中國名字馬海德,他寫下了自己的印象: 關于朱德:&ldquo瘦得象鬼,但身強力壯&hellip&hellip留着大胡子,&hellip&hellip看上去不象軍隊統帥,&hellip&hellip而是象紅軍之父&hellip&hellip&rdquo 關于張國焘:&ldquo政委&hellip&hellip肥胖,高大,肌膚滑潤。

    我感到納悶,其他人都瘦成皮包骨頭,他怎麼保養得這麼胖&hellip&hellip&rdquo 關于那一天:&ldquo多麼激動人心的會師&hellip&hellip人們伸開雙臂互相擁抱,縱情歡笑,流出了熱淚。

    &rdquo 十二月二日,張國焘、朱德和周恩來騎馬進入保安。

    林彪在城外迎接他們,并把他們帶到紅軍學校。

    軍校門前站着毛和他的部下。

    學員們歡呼雀躍。

    毛澤東和張國焘登上木制的講台,發表了講話,互相祝貿。

    長征結束了,兄弟們又親如一人。

    毛和他的部隊走過了兩萬五千裡,也就是七幹英裡。

    其他部隊至少也走過了同樣的路程。

    他們翻山越嶺,渡江涉水,英勇作戰,打敗了敵人,以他們的實際行動把紅軍的信息傳遞給人民大衆。

     面前的任務是建設一個新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