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浪子回頭
關燈
小
中
大
己籌措夥食。
這在當時并非易事。
黨史專家們也許會争論不休,但是康克清心裡非常清楚張國焘的圖謀。
也許張并不打算采取直接行動,但是他故意使朱德身陷危境。
張國焘及其手下的人要&ldquo打到成都吃大米&rdquo。
這是在卓克基反毛會議後提出的口号。
這個口号深得戰士們的喜歡。
胡中貴是張的第九軍裡一名普通戰士。
他十三歲時就參加了紅軍,是一名紅小鬼。
一九八四年他六十三歲,他記得在襯裡的牆上就刷過這樣的标語,還有&ldquo起來保衛家鄉&rdquo,&ldquo北上抗日&rdquo。
他還記得有一首歌就叫《為成都而戰》。
他非常喜歡這首歌。
誰都不喜歡藏族地區和藏族食品,也不喜歡草原和雪山。
&ldquo 現年六十八歲的葉英禮,說起話來柔聲細氣。
他曾是四方面軍總部的電話員,由于工作的方便,把張國焘和他的指揮員們的行動都看在眼裡。
當時,四方面軍同一方面軍備軍團、同毛以及中央委員會聯系都用無線電。
在四方面軍内部則用電話聯絡。
張喜歡親自打電話。
如果電話打不通,他馬上就暴跳如雷。
(許多高級官員脾氣都相當急躁。
事過之後,他們又很友善。
)葉英禮認為,張和朱德雖吃任、行軍都在一起,但是朱德沒有實權。
許多戰士都不知道上層的這種磨擦。
但是關于朱德的事有不少謠傳,有的說他的馬被宰了,他的警衛被撤綽了;有的說他和劉伯承受到壓制,有一位戰士還聽說朱德被迫挑了二天水。
&rdquo 楊尚昆将軍記得朱德曾告訴他自己&ldquo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rdquo。
朱德說他在張國焘那裡同原一方面軍的人直至連一級的下級官兵都見過面,并同他們談過話。
這使張國焘感到惴惴不安。
楊将軍認為,毛澤東和中央委員會從未考慮過要拯救朱德和劉伯承。
楊将軍曾向毛建議用四方面軍的一名高級指揮員交換劉伯承。
毛不同意并斥責了他。
&ldquo如果你提出用某人來換,&rdquo毛說,&ldquo他(張)也許就會殺死劉伯承。
在目前情況下,倒是安全的,他能夠活下去。
&rdquo 毛同留在四方面軍的原一方面軍指揮員之間沒有私人通信。
張國焘向成都的進軍,開始挺順利。
加上一方面軍的一些部隊,他有八萬人。
十月的一天,他們離開卓克基,向南跋涉。
當時,雖然天氣晴朗,但已秋風蕭蕭,頗有幾分寒意。
許多部隊都還穿着夏裝,糧食不充足。
但所幸敵情并不嚴重,一路上幾乎沒有遇到什麼抵抗。
他們順利地攻克了丹巴、懋功和達維,擊潰了國民黨部隊三千來人,還抓了不少俘虜。
國民黨方面真的擔心成都受到攻擊,便忙着集結部隊。
他們調來了二十四軍、二十軍和二十八軍。
讓國民黨的一個&ldquo模範師&rdquo守衛着通往成都的山口天全。
張于十月十日從丹巴出發前往天全、泸定和著名的泸定橋。
毛北上時定的基本上也是這條路,不過,張現在是背道而行。
張的中路縱隊包括三十軍、三十一軍和九軍的二十五師,統歸王樹聲指揮,李先念任政委。
十月二十四日,中路縱隊越大雪山夾金山,攻打寶興。
右路縱隊渡過大渡河,奇襲天全,擊潰了國民黨的&ldquo模範師&rdquo。
張率領大軍向東北方向挺進,到達蘆山,日益逼近成都。
這時,他們已斃俘國民黨部隊約一萬人。
四方面軍節節勝利,張國焘躊躇滿志。
現在大軍已到達成都西南約六十英裡的地方,正沿着一條大路迤俪前進。
蔣介石心中七上八下,急忙調集了八十個團約二十萬人馬來保衛成都。
他把部隊部署在挺進中的四方面軍的北、東、南三面,略成中圓形擺開,等待着張的到來。
十一月十六日,四方面軍攻占百丈。
三天後,國民黨集結了大約十個旅的兵力,在百丈東面三英裡處發起反攻。
他們在飛機和重型火炮的掩護下,對紅軍進行波浪式的進攻,如潮水一般成團成團地蜂擁而上。
百丈坐落在開闊的平地上,周圍是低矮的山丘,沒有天然屏障。
今日的旅行者可以看到附近平地邊上有一座大山,當時可能是被國民黨占領着。
紅軍被擊退,向南撤到岷山,向北撤到九峰山。
七天内,張國焘損失了至少一萬人。
張國焘下令要四軍軍長許世友去同蔣介石最能幹的将軍薛嶽&ldquo決一死戰&rdquo。
&ldquo敵人一下子就把我的一個團全消滅了,這是前所未有的事。
&rdquo許世友回憶道,&ldquo這使我非常震驚。
&rdquo他的二十四團被消滅了三分之二。
團長和政委都犧牲了。
五十年後,李先念對于百丈一戰仍然是怨憤懑腹:&ldquo我是那次戰鬥的一名指揮員。
我們沒有打赢。
我們輸了,不得不撤退。
張的南下計劃根本行不通。
我們隻得往北走。
當地人都是藏民,語言不通,很不方便。
而我們到了那裡,必須吃飯,于是,我們拉走了他們的牛羊。
這樣,我們和藏民的關系怎麼能搞好呢?&rdquo 張不得不把他的部隊一直撤回
這在當時并非易事。
黨史專家們也許會争論不休,但是康克清心裡非常清楚張國焘的圖謀。
也許張并不打算采取直接行動,但是他故意使朱德身陷危境。
張國焘及其手下的人要&ldquo打到成都吃大米&rdquo。
這是在卓克基反毛會議後提出的口号。
這個口号深得戰士們的喜歡。
胡中貴是張的第九軍裡一名普通戰士。
他十三歲時就參加了紅軍,是一名紅小鬼。
一九八四年他六十三歲,他記得在襯裡的牆上就刷過這樣的标語,還有&ldquo起來保衛家鄉&rdquo,&ldquo北上抗日&rdquo。
他還記得有一首歌就叫《為成都而戰》。
他非常喜歡這首歌。
誰都不喜歡藏族地區和藏族食品,也不喜歡草原和雪山。
&ldquo 現年六十八歲的葉英禮,說起話來柔聲細氣。
他曾是四方面軍總部的電話員,由于工作的方便,把張國焘和他的指揮員們的行動都看在眼裡。
當時,四方面軍同一方面軍備軍團、同毛以及中央委員會聯系都用無線電。
在四方面軍内部則用電話聯絡。
張喜歡親自打電話。
如果電話打不通,他馬上就暴跳如雷。
(許多高級官員脾氣都相當急躁。
事過之後,他們又很友善。
)葉英禮認為,張和朱德雖吃任、行軍都在一起,但是朱德沒有實權。
許多戰士都不知道上層的這種磨擦。
但是關于朱德的事有不少謠傳,有的說他的馬被宰了,他的警衛被撤綽了;有的說他和劉伯承受到壓制,有一位戰士還聽說朱德被迫挑了二天水。
&rdquo 楊尚昆将軍記得朱德曾告訴他自己&ldquo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rdquo。
朱德說他在張國焘那裡同原一方面軍的人直至連一級的下級官兵都見過面,并同他們談過話。
這使張國焘感到惴惴不安。
楊将軍認為,毛澤東和中央委員會從未考慮過要拯救朱德和劉伯承。
楊将軍曾向毛建議用四方面軍的一名高級指揮員交換劉伯承。
毛不同意并斥責了他。
&ldquo如果你提出用某人來換,&rdquo毛說,&ldquo他(張)也許就會殺死劉伯承。
在目前情況下,倒是安全的,他能夠活下去。
&rdquo 毛同留在四方面軍的原一方面軍指揮員之間沒有私人通信。
張國焘向成都的進軍,開始挺順利。
加上一方面軍的一些部隊,他有八萬人。
十月的一天,他們離開卓克基,向南跋涉。
當時,雖然天氣晴朗,但已秋風蕭蕭,頗有幾分寒意。
許多部隊都還穿着夏裝,糧食不充足。
但所幸敵情并不嚴重,一路上幾乎沒有遇到什麼抵抗。
他們順利地攻克了丹巴、懋功和達維,擊潰了國民黨部隊三千來人,還抓了不少俘虜。
國民黨方面真的擔心成都受到攻擊,便忙着集結部隊。
他們調來了二十四軍、二十軍和二十八軍。
讓國民黨的一個&ldquo模範師&rdquo守衛着通往成都的山口天全。
張于十月十日從丹巴出發前往天全、泸定和著名的泸定橋。
毛北上時定的基本上也是這條路,不過,張現在是背道而行。
張的中路縱隊包括三十軍、三十一軍和九軍的二十五師,統歸王樹聲指揮,李先念任政委。
十月二十四日,中路縱隊越大雪山夾金山,攻打寶興。
右路縱隊渡過大渡河,奇襲天全,擊潰了國民黨的&ldquo模範師&rdquo。
張率領大軍向東北方向挺進,到達蘆山,日益逼近成都。
這時,他們已斃俘國民黨部隊約一萬人。
四方面軍節節勝利,張國焘躊躇滿志。
現在大軍已到達成都西南約六十英裡的地方,正沿着一條大路迤俪前進。
蔣介石心中七上八下,急忙調集了八十個團約二十萬人馬來保衛成都。
他把部隊部署在挺進中的四方面軍的北、東、南三面,略成中圓形擺開,等待着張的到來。
十一月十六日,四方面軍攻占百丈。
三天後,國民黨集結了大約十個旅的兵力,在百丈東面三英裡處發起反攻。
他們在飛機和重型火炮的掩護下,對紅軍進行波浪式的進攻,如潮水一般成團成團地蜂擁而上。
百丈坐落在開闊的平地上,周圍是低矮的山丘,沒有天然屏障。
今日的旅行者可以看到附近平地邊上有一座大山,當時可能是被國民黨占領着。
紅軍被擊退,向南撤到岷山,向北撤到九峰山。
七天内,張國焘損失了至少一萬人。
張國焘下令要四軍軍長許世友去同蔣介石最能幹的将軍薛嶽&ldquo決一死戰&rdquo。
&ldquo敵人一下子就把我的一個團全消滅了,這是前所未有的事。
&rdquo許世友回憶道,&ldquo這使我非常震驚。
&rdquo他的二十四團被消滅了三分之二。
團長和政委都犧牲了。
五十年後,李先念對于百丈一戰仍然是怨憤懑腹:&ldquo我是那次戰鬥的一名指揮員。
我們沒有打赢。
我們輸了,不得不撤退。
張的南下計劃根本行不通。
我們隻得往北走。
當地人都是藏民,語言不通,很不方便。
而我們到了那裡,必須吃飯,于是,我們拉走了他們的牛羊。
這樣,我們和藏民的關系怎麼能搞好呢?&rdquo 張不得不把他的部隊一直撤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