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生死與共
關燈
小
中
大
假如說在紅軍的隊伍裡也有一對生死朋友,那麼,這對朋友無疑就是二十六歲的六軍團司令員、身材修長的肖克和三十六歲的二軍團司令員、相貌英俊的賀龍了。
一九三四年十月二十二日,這兩位将領在貴州東北部靠近黔、川、湘、鄂交界&ldquo四角&rdquo處的印江縣木黃鎮會師。
四天之後,他們進入四川,在南腰界舉行了慶功宴。
六軍團和二軍團在這裡正式合并組成了後來的第二方面軍。
也正是在這裡,肖克和賀龍開始了他們之間密切而持久的合作。
任弼時政委在向部隊宣讀紅軍最高司令部的賀電時,場面熱烈感人。
在這深山荒野之中,肖克和賀龍根本無從知道,給他們拍賀電的紅軍司令部已經在長征的路上走了十天了。
肖克和賀龍的會合,絲毫沒有象毛澤東和張國焘的會面一樣引起那種病态的猜忌。
肖克在五十年之後回憶道:&ldquo我們和賀龍會師的時候都特别高興。
我們需要他,他也同樣需要我們。
&rdquo 一九八二年,肖克賦詩紀念那次會師。
一九八四年,肖克向一位來訪的客人背誦了這首待,當時他正在研究一張鋪在地闆上的長征路線圖,他從地上爬了起來: &ldquo&hellip&hellip&hellip&hellip&rdquo 八千健兒揮戈東向, 沅澧湧狂飙燎原,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撫今追昔懷梵淨山。
賀龍和肖克曾經在一九二七年南昌起義時見過面。
現在,他們要生死與共了。
在長征前,他們分别和蹇姓姐妹二人(姐姐蹇先任、妹妹蹇先佛)結婚、而且不久每人都有了一個孩子,賀龍的是個女孩,肖克的是男孩。
賀龍在南腰界發表了重要講話。
他說,他們沒有真正的根據地。
現在、他們必須依靠三樣東西:他們的腿、嘴和槍。
餘秋裡那時二十歲,是軍校分隊的負責人,已有了五年軍齡,參軍前是個赤貧農民。
他解釋道,賀龍的意思是說,他們必須繼續前進,用宣傳來争取群衆,用槍杆來阻止敵人。
&mdash&mdash餘秋裡認為這是&mdash個非常重要的講話。
當肖克和賀龍一九三四年秋在四省交界的地方會師時,賀龍隻有一小塊沒有明确界限的根據地,六十英裡長,三十英裡寬,有十萬人口。
巴掌大的一塊地方,根本不足以養活一支軍隊。
這是賀龍從前常到的地方,頭一年的大部分時間賀龍和肖克都是在這個地區活動的。
賀龍一八九六年生于靠近&ldquo四角&rdquo之地的桑植縣洪家關村一個貧農家裡,排行者三,上有兩個姐姐,下有一個妹妹和一個弟弟。
大姐賀英練過武,領導着一支遊擊隊,後來被國民黨殺害了。
父親是個裁縫。
家裡人把希望寄托在賀龍身上,希望他能振興家業。
賀龍十歲的時候,曾跋涉近三百英裡,買了一百匹馬,在回家的路上又把這些馬賣掉,而居然沒有被盜。
他念過小學,種過一年地,還開過客店,這一切使他聯想到窮人的生活。
在一位名叫陳圖南的教師&mdash&mdash孫中山的追随者的影響下,賀龍也報名參加了孫中山的革命。
賀清楚地記得,&ldquo我不僅僅是簽上了名字,而且還按了手印。
&rdquo 一九一六年舊曆二月十六日,賀龍發起了他的第一次革命行動。
他帶領一夥農民,手持菜刀,襲擊并搗毀了鹽稅局,繳獲了一些槍支,逮住了稅務官,并砍了他的腦袋。
賀龍識字不多,但會寫自己的名字。
他下達命令的時候,總是把自己的名字寫在戰士的左手上。
戰士回到自己的連隊,背誦完命令,就舉起左手,出示賀龍的親筆簽名。
一九二七年南昌起義失敗後,賀龍開始自學讀書寫字,他幾乎全憑記憶,每學一篇課文,就反複誦讀,直到學會了裡面所有的字為止。
賀龍曾對他的同事談到自己的人生哲學:&ldquo我相信運氣,你不能阻擋它,既不能把運氣關在門外,也不能插上門不讓它進來。
隻要有運氣,總是會走運的。
他從來不講究禮節。
長征中,他要麼打赤腳,要麼穿草鞋,腳上總裂着大口子。
一九二五年,北京的軍閥封他為警備司令,還給了他一套漂亮的軍裝&mdash&mdash鑲着金邊,綴着金扣,肩章上鑲着用金子和鑽石做的軍銜,還佩有漂亮的黃色绶帶。
他穿着這套軍裝照了像,後來給他的革命同志們看照片,并開玩笑說:&ldquo瞧我的鬼軍裝!&rdquo(&ldquo文化大革命&rdquo中,這被說成是暴露了他的&ldquo軍閥思想&rdquo。
) 蔣介石一直試圖把賀龍争取過去。
他派賀龍的一位舊友試圖勸說賀龍回到國民黨裡來。
賀龍把那人臭罵一頓,并槍斃了他。
(這在&ldquo文化革命&rdquo中也成了他的一條罪狀&mdash&mdash裡通國民黨。
)與此同時,蔣要把賀龍家的人斬盡殺絕。
國民黨殺了賀家一百個人,其中包括他的三個姐妹和一個弟弟。
這真是一個不可思議的結合&mdash&mdash賀龍是個老革命,肖克比他年輕十歲,是截然不同的另一類型。
賀龍豪放爽朗
一九三四年十月二十二日,這兩位将領在貴州東北部靠近黔、川、湘、鄂交界&ldquo四角&rdquo處的印江縣木黃鎮會師。
四天之後,他們進入四川,在南腰界舉行了慶功宴。
六軍團和二軍團在這裡正式合并組成了後來的第二方面軍。
也正是在這裡,肖克和賀龍開始了他們之間密切而持久的合作。
任弼時政委在向部隊宣讀紅軍最高司令部的賀電時,場面熱烈感人。
在這深山荒野之中,肖克和賀龍根本無從知道,給他們拍賀電的紅軍司令部已經在長征的路上走了十天了。
肖克和賀龍的會合,絲毫沒有象毛澤東和張國焘的會面一樣引起那種病态的猜忌。
肖克在五十年之後回憶道:&ldquo我們和賀龍會師的時候都特别高興。
我們需要他,他也同樣需要我們。
&rdquo 一九八二年,肖克賦詩紀念那次會師。
一九八四年,肖克向一位來訪的客人背誦了這首待,當時他正在研究一張鋪在地闆上的長征路線圖,他從地上爬了起來: &ldquo&hellip&hellip&hellip&hellip&rdquo 八千健兒揮戈東向, 沅澧湧狂飙燎原,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撫今追昔懷梵淨山。
賀龍和肖克曾經在一九二七年南昌起義時見過面。
現在,他們要生死與共了。
在長征前,他們分别和蹇姓姐妹二人(姐姐蹇先任、妹妹蹇先佛)結婚、而且不久每人都有了一個孩子,賀龍的是個女孩,肖克的是男孩。
賀龍在南腰界發表了重要講話。
他說,他們沒有真正的根據地。
現在、他們必須依靠三樣東西:他們的腿、嘴和槍。
餘秋裡那時二十歲,是軍校分隊的負責人,已有了五年軍齡,參軍前是個赤貧農民。
他解釋道,賀龍的意思是說,他們必須繼續前進,用宣傳來争取群衆,用槍杆來阻止敵人。
&mdash&mdash餘秋裡認為這是&mdash個非常重要的講話。
當肖克和賀龍一九三四年秋在四省交界的地方會師時,賀龍隻有一小塊沒有明确界限的根據地,六十英裡長,三十英裡寬,有十萬人口。
巴掌大的一塊地方,根本不足以養活一支軍隊。
這是賀龍從前常到的地方,頭一年的大部分時間賀龍和肖克都是在這個地區活動的。
賀龍一八九六年生于靠近&ldquo四角&rdquo之地的桑植縣洪家關村一個貧農家裡,排行者三,上有兩個姐姐,下有一個妹妹和一個弟弟。
大姐賀英練過武,領導着一支遊擊隊,後來被國民黨殺害了。
父親是個裁縫。
家裡人把希望寄托在賀龍身上,希望他能振興家業。
賀龍十歲的時候,曾跋涉近三百英裡,買了一百匹馬,在回家的路上又把這些馬賣掉,而居然沒有被盜。
他念過小學,種過一年地,還開過客店,這一切使他聯想到窮人的生活。
在一位名叫陳圖南的教師&mdash&mdash孫中山的追随者的影響下,賀龍也報名參加了孫中山的革命。
賀清楚地記得,&ldquo我不僅僅是簽上了名字,而且還按了手印。
&rdquo 一九一六年舊曆二月十六日,賀龍發起了他的第一次革命行動。
他帶領一夥農民,手持菜刀,襲擊并搗毀了鹽稅局,繳獲了一些槍支,逮住了稅務官,并砍了他的腦袋。
賀龍識字不多,但會寫自己的名字。
他下達命令的時候,總是把自己的名字寫在戰士的左手上。
戰士回到自己的連隊,背誦完命令,就舉起左手,出示賀龍的親筆簽名。
一九二七年南昌起義失敗後,賀龍開始自學讀書寫字,他幾乎全憑記憶,每學一篇課文,就反複誦讀,直到學會了裡面所有的字為止。
賀龍曾對他的同事談到自己的人生哲學:&ldquo我相信運氣,你不能阻擋它,既不能把運氣關在門外,也不能插上門不讓它進來。
隻要有運氣,總是會走運的。
他從來不講究禮節。
長征中,他要麼打赤腳,要麼穿草鞋,腳上總裂着大口子。
一九二五年,北京的軍閥封他為警備司令,還給了他一套漂亮的軍裝&mdash&mdash鑲着金邊,綴着金扣,肩章上鑲着用金子和鑽石做的軍銜,還佩有漂亮的黃色绶帶。
他穿着這套軍裝照了像,後來給他的革命同志們看照片,并開玩笑說:&ldquo瞧我的鬼軍裝!&rdquo(&ldquo文化大革命&rdquo中,這被說成是暴露了他的&ldquo軍閥思想&rdquo。
) 蔣介石一直試圖把賀龍争取過去。
他派賀龍的一位舊友試圖勸說賀龍回到國民黨裡來。
賀龍把那人臭罵一頓,并槍斃了他。
(這在&ldquo文化革命&rdquo中也成了他的一條罪狀&mdash&mdash裡通國民黨。
)與此同時,蔣要把賀龍家的人斬盡殺絕。
國民黨殺了賀家一百個人,其中包括他的三個姐妹和一個弟弟。
這真是一個不可思議的結合&mdash&mdash賀龍是個老革命,肖克比他年輕十歲,是截然不同的另一類型。
賀龍豪放爽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