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黑暗的時刻,光輝的榮耀
關燈
小
中
大
據楊尚昆将軍五十年後回憶,那是一個美麗的月夜。
雨停下,霧散了,滿月當空,星光閃爍。
午夜兩點,他踏着灑滿月光的小道去執行一項緊急的秘密任務。
&ldquo那是九月十日。
&rdquo毛澤東在一九六零年對埃德加·斯諾說,那是&ldquo我一生中最黑暗的時刻&rdquo,是關系到黨的命運的&ldquo千鈞一發&rdquo的時刻,毛為之奮鬥的一切都可能在這短短的一刻喪失殆盡。
那天夜裡,毛覺得長征可能中途而廢,天亮之前,紅軍也許就要自相殘殺了。
麻煩事越來越多。
毛和張國焘的談判進展很不順利。
人們不安地悄悄議論著。
謠言四起。
毛為了謹慎行事而預先更換了密碼,并限制部隊之間的通訊,以保證安全。
把部隊莫明其妙地分為右路軍和左路軍這種作法并不成功。
毛在右路,張在左路。
張手下的徐向前将軍和陳昌浩政委指揮右路。
支持毛的朱德和劉伯承在左路部隊,分别擔任總司令部的總司令和參謀長,張和毛對對方的指揮都很不習慣。
許多證據表明,在左路軍的&ldquo統一指揮部&rdquo裡,真正發号施令的是張國焘。
同樣,毛(隻要他能做到)在右路軍中的原一方面軍各軍團裡也是如此。
從好的方面看,這樣做導緻一種不穩定的休戰,而糟糕的是,它助長了備種陰謀詭計。
這種編隊本身就孕育着磨擦和猜疑。
紅軍這時正分散在藏區草地的邊沿一帶。
張國焘和總部工作班子駐在藏民最大的居住點阿壩。
他的大隊人馬停在白河的西岸。
這時正值汛期。
按預定計劃,張的部隊如要繼續向東北方向行進并和右路軍會合,就必須渡過白河。
右路軍的指揮部設在班佑,一個不那麼讨人喜歡的地方。
這裡是一片藏民的氈包,其中有一些呈傳統的圓錐形,在相互交叉的格狀支架上鋪上氈子。
藏民從一個牧場轉移到另&mdash個牧場,這種可以迅速拆裝的氈包很适用。
其他都是用中糞磚壘起的、外面用泥抹光的永久性建築。
在棚舍之間肮髒的小道上,到處是圓錐形的幹牛糞堆。
在夏天,人們把牛糞攤在籬笆圍牆上下晾曬,幹燥後的牛糞既可充作燃料,又可當作建築材料。
如今,藏民都跑光了,氈包裡一空如洗。
快到班佑的時候,隊伍裡傳開了要在&ldquo洋房&rdquo裡過夜的笑話。
在一些紅軍戰士看來,這沒什麼稀罕。
他們說,如果真的要睡洋房,那最好是日本房子。
結果,隊伍穿班佑而過,直抵巴西,人們才松了一口氣。
巴西是個村子,有一百來所茅草房和一座大喇嘛廟,這景色使楊定華想起了上海的查爾斯頓電影院。
這裡有不少房子可供紅軍過夜,糧食供應也不錯。
廟裡有一座很大的佛像,左有兩側各塑有一對相互擁抱的男女。
楊說這表現了兩性的熱戀。
據說這是一座愛情之廟。
不斷有紅軍戰士進來看一眼。
右路軍指揮部設在班佑,不在村裡,而在村旁的一片柳林裡,但村裡幾座較大的氈包已打掃幹淨用來開會。
那片林子一九八四年還在,既幹淨又美麗。
那時大約有七十戶人家住在這個村子裡。
除增加了一所二年制的學校以外,村子從一九三五年紅軍到過之後直至目前沒有什麼變化,到處依舊是散亂的氈包和牦牛糞堆,小巷裡垃圾成堆,惡狗遊蕩。
我們到達的五月三十日,地上還積着殘雪,一群群身着藏袍的男女和花花綠綠的孩子前來參加馬市和觀看賽馬。
下雨了,騎手們打開了黑色的雨傘。
徐向前、陳昌潔、葉劍英和楊尚昆就把指揮部設在這裡。
毛單獨住在小河對岸一箭之遙的地方。
彭德懷的第三軍團在約四英裡外的巴西。
第一軍團繼續向前到達俄界,剛剛進入甘肅的地界,離此地有兩天的路程。
毛有時在班佑指揮部,有時在巴西。
周恩來和王稼祥都住在巴西,兩人的身體漸漸康複,但仍不能下床,由第三軍團照料。
九月三日出現了重大危機的首次迹象。
那天,張國焘發來了一份電報,說因為白河(噶曲河)河水上漲,他無法渡河,他已命令部隊停止行動,建議放棄北上和東進,而重提他原來向西向西推進的主張。
張的電報在毛一派人中引起了恐慌,人們認為這是張的一個計謀,企圖推翻毛兒蓋決議,并将共産黨的全部力量置于他的控制定下。
毛召開了中央委員會會議(所有的中央委員都同意他的觀點),發報給張,要求他繼續北上,并服從中央委員會的決定,電報一個接着一個。
楊尚昆記得,在一份電報裡,中央委員會提出派人支援張,幫助他渡河。
由于擔心國民黨軍隊的進攻,形勢更加緊張了。
李先念率領的第三十軍在前往班佑和巴西的路上,和在松潘的胡宗南指揮的四十九師相遇,在包座的大戒寺戰鬥中把他們一舉擊潰,胡宗南身受重傷。
紅軍繳獲了小批餅幹、罐頭和香煙。
香煙送給了煙瘾很大的毛和他的同事們。
李先念回憶說:&ldquo他們高興極了,說這可比雞還要好吃。
&rdquo這期間紅軍還和國民黨馬鴻逵的一支兇捍的回民馬隊打了一場遭遇戰。
國民黨的軍隊愈來愈多,引起了紅軍領導的擔憂:假如紅軍在此地滞留過久,蔣介石很可能就要發動一次強大攻勢。
而張國焘也開始把蔣進攻陝甘的這種可能性作為反對進入甘肅和
雨停下,霧散了,滿月當空,星光閃爍。
午夜兩點,他踏着灑滿月光的小道去執行一項緊急的秘密任務。
&ldquo那是九月十日。
&rdquo毛澤東在一九六零年對埃德加·斯諾說,那是&ldquo我一生中最黑暗的時刻&rdquo,是關系到黨的命運的&ldquo千鈞一發&rdquo的時刻,毛為之奮鬥的一切都可能在這短短的一刻喪失殆盡。
那天夜裡,毛覺得長征可能中途而廢,天亮之前,紅軍也許就要自相殘殺了。
麻煩事越來越多。
毛和張國焘的談判進展很不順利。
人們不安地悄悄議論著。
謠言四起。
毛為了謹慎行事而預先更換了密碼,并限制部隊之間的通訊,以保證安全。
把部隊莫明其妙地分為右路軍和左路軍這種作法并不成功。
毛在右路,張在左路。
張手下的徐向前将軍和陳昌浩政委指揮右路。
支持毛的朱德和劉伯承在左路部隊,分别擔任總司令部的總司令和參謀長,張和毛對對方的指揮都很不習慣。
許多證據表明,在左路軍的&ldquo統一指揮部&rdquo裡,真正發号施令的是張國焘。
同樣,毛(隻要他能做到)在右路軍中的原一方面軍各軍團裡也是如此。
從好的方面看,這樣做導緻一種不穩定的休戰,而糟糕的是,它助長了備種陰謀詭計。
這種編隊本身就孕育着磨擦和猜疑。
紅軍這時正分散在藏區草地的邊沿一帶。
張國焘和總部工作班子駐在藏民最大的居住點阿壩。
他的大隊人馬停在白河的西岸。
這時正值汛期。
按預定計劃,張的部隊如要繼續向東北方向行進并和右路軍會合,就必須渡過白河。
右路軍的指揮部設在班佑,一個不那麼讨人喜歡的地方。
這裡是一片藏民的氈包,其中有一些呈傳統的圓錐形,在相互交叉的格狀支架上鋪上氈子。
藏民從一個牧場轉移到另&mdash個牧場,這種可以迅速拆裝的氈包很适用。
其他都是用中糞磚壘起的、外面用泥抹光的永久性建築。
在棚舍之間肮髒的小道上,到處是圓錐形的幹牛糞堆。
在夏天,人們把牛糞攤在籬笆圍牆上下晾曬,幹燥後的牛糞既可充作燃料,又可當作建築材料。
如今,藏民都跑光了,氈包裡一空如洗。
快到班佑的時候,隊伍裡傳開了要在&ldquo洋房&rdquo裡過夜的笑話。
在一些紅軍戰士看來,這沒什麼稀罕。
他們說,如果真的要睡洋房,那最好是日本房子。
結果,隊伍穿班佑而過,直抵巴西,人們才松了一口氣。
巴西是個村子,有一百來所茅草房和一座大喇嘛廟,這景色使楊定華想起了上海的查爾斯頓電影院。
這裡有不少房子可供紅軍過夜,糧食供應也不錯。
廟裡有一座很大的佛像,左有兩側各塑有一對相互擁抱的男女。
楊說這表現了兩性的熱戀。
據說這是一座愛情之廟。
不斷有紅軍戰士進來看一眼。
右路軍指揮部設在班佑,不在村裡,而在村旁的一片柳林裡,但村裡幾座較大的氈包已打掃幹淨用來開會。
那片林子一九八四年還在,既幹淨又美麗。
那時大約有七十戶人家住在這個村子裡。
除增加了一所二年制的學校以外,村子從一九三五年紅軍到過之後直至目前沒有什麼變化,到處依舊是散亂的氈包和牦牛糞堆,小巷裡垃圾成堆,惡狗遊蕩。
我們到達的五月三十日,地上還積着殘雪,一群群身着藏袍的男女和花花綠綠的孩子前來參加馬市和觀看賽馬。
下雨了,騎手們打開了黑色的雨傘。
徐向前、陳昌潔、葉劍英和楊尚昆就把指揮部設在這裡。
毛單獨住在小河對岸一箭之遙的地方。
彭德懷的第三軍團在約四英裡外的巴西。
第一軍團繼續向前到達俄界,剛剛進入甘肅的地界,離此地有兩天的路程。
毛有時在班佑指揮部,有時在巴西。
周恩來和王稼祥都住在巴西,兩人的身體漸漸康複,但仍不能下床,由第三軍團照料。
九月三日出現了重大危機的首次迹象。
那天,張國焘發來了一份電報,說因為白河(噶曲河)河水上漲,他無法渡河,他已命令部隊停止行動,建議放棄北上和東進,而重提他原來向西向西推進的主張。
張的電報在毛一派人中引起了恐慌,人們認為這是張的一個計謀,企圖推翻毛兒蓋決議,并将共産黨的全部力量置于他的控制定下。
毛召開了中央委員會會議(所有的中央委員都同意他的觀點),發報給張,要求他繼續北上,并服從中央委員會的決定,電報一個接着一個。
楊尚昆記得,在一份電報裡,中央委員會提出派人支援張,幫助他渡河。
由于擔心國民黨軍隊的進攻,形勢更加緊張了。
李先念率領的第三十軍在前往班佑和巴西的路上,和在松潘的胡宗南指揮的四十九師相遇,在包座的大戒寺戰鬥中把他們一舉擊潰,胡宗南身受重傷。
紅軍繳獲了小批餅幹、罐頭和香煙。
香煙送給了煙瘾很大的毛和他的同事們。
李先念回憶說:&ldquo他們高興極了,說這可比雞還要好吃。
&rdquo這期間紅軍還和國民黨馬鴻逵的一支兇捍的回民馬隊打了一場遭遇戰。
國民黨的軍隊愈來愈多,引起了紅軍領導的擔憂:假如紅軍在此地滞留過久,蔣介石很可能就要發動一次強大攻勢。
而張國焘也開始把蔣進攻陝甘的這種可能性作為反對進入甘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