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歃血結盟
關燈
小
中
大
uo這是彭德懷在&ldquo文革&rdquo中為那些拷打他并最終把他折磨死的人所寫的自傳提綱中的一句話。
一九一六年前,彭一直在湖南洞庭湖做堤工,後來加入一支軍閥部隊,月饷五塊半銀元。
此後,他的軍事生涯從未中斷過。
他畢業于湖南講武堂,一九二八年參加紅軍,後來在朝鮮指揮過中國軍隊抗擊美國人。
彭一生中說話坦率,不轉彎抹角;彭寫文章措詞明白有力,篇幅往往很長,言詞誠懇而激烈,使人一聽就了解他的觀點。
他的部下常說,&ldquo他和革命結了婚&rdquo。
面對那些折磨他的人,他捶着桌子,厲聲斥責他們,響聲震動了牢房的牆壁。
&ldquo我什麼都不怕,&rdquo他大聲吼道,&ldquo你們可以槍斃我。
你們的末日不遠了。
&rdquo 林彪看上去不象彭德懷那樣直率和精力充沛。
他比彭年輕十歲,長得十分瘦小。
他的臉是橢圓形的,膚色淺黑,顯得很清秀。
彭經常和部下交談,而林卻同他們保持一段距離。
對許多人來說,林似乎生性腼腆和含蓄。
找不到說他對部下熱情和愛護的故事。
他在紅軍指揮官中的同事都尊敬他,但他一開口就是談正經事。
長征期間在林彪司令部的警衛連裡任排長、一九四八年擔任師長的吳興說:&ldquo林會打仗,是個優秀的軍事指揮員。
&rdquo又說:&ldquo林對那些同他一起工作的人很好。
&rdquo吳也承認,林彪這個人不健談,吳回憶說:&ldquo林喜歡單獨行動。
&rdquo 紅軍到了延安後,每逢星期六,就在棗園院子裡舉行跳舞晚會。
毛澤東和朱德常擁着舞伴跳起華爾茲,他倆不停地帶着一個又一個興奮的年青舞伴轉圈,彭德懷也是一樣。
周恩來舞姿優雅。
但是,林彪卻從不上場,盡管有許多從上海、北京跑來延安投奔革命隊伍的年輕女子勸他跳。
他最終還是和一位外來的美人結了婚。
林彪是毛澤東的寵兒。
林在著名的廣州黃埔軍校受訓期間,也曾是蔣介石和後來成為蘇聯元帥的勃留赫爾的寵兒。
那是在蔣于一九二七年在上海對共産黨翻臉之前。
林彪的父親在湖北開廠,因無力納稅而破了産。
林彪這個工廠主的兒子竟把自己的命運同共産黨連在一起,他投奔周恩來後,參加了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的&ldquo南昌起義&rdquo。
一九三二年林才二十四歲,但已成為第一軍團的軍團長。
召開會理會議時林才二十七歲,他的膽量和善用疑兵超過任何人。
不過,據說他隻在有十分把握時才出戰。
毛手下的高級軍事指揮官們.雖然秉性各異,但在長征中他們配合得很好。
林彪善于聲東擊西和隐蔽自己,善于奇襲和伏擊,善于從側翼和敵後發起進攻和使用計謀。
而彭德懷總是從正面進攻敵人,他打仗極為勇猛,對手一次又一次被消滅。
彭認為打一場戰鬥,必須使得失相抵,或得大于失。
要多繳獲槍炮,多抓俘虜,并更多地把戰俘轉化為紅軍,這才能算打好了仗。
紅軍到了會理後,官兵們已是衣衫褴褛,疲憊不堪。
大家不斷地問:到底要到哪裡去?有什麼計劃?紅軍中江西人和湖南人很多,現在到了四川的邊遠山區,他們覺得周圍的一切都很陌生,茫然不知所措。
他們不會講四川話,他們擔心再也找不到回江西或湖南老家的路了。
李德是一個不十分可信的見證人,據他說當時問題十分嚴重,而且由來已久。
他認為,遵義會議後不久,人們便開始對毛的領導感到本滿。
婁山關一仗的勝利起了緩和作用,但不滿情緒并沒有消失。
他聲稱,洛甫和林彪曾指責毛&ldquo在敵人面前逃跑&rdquo,是&ldquo軍事破産&rdquo。
還說彭德懷和楊尚昆将軍也&ldquo基本同意&rdquo這種指責。
沒有其他材料可以證明情況有這麼嚴重。
看來可以肯定,由于李德與毛不和,他誇大其詞了。
李聲稱洛甫曾向他暗示,希望組成一個新的三人領導班子&mdash&mdash林彪、彭德懷和劉伯承。
李德說博古所害怕的是紅軍會被擠到西藏或緬甸一帶去。
一天,李德意外地發現,毛要找他談談。
毛承認局勢嚴重,但确信最終會渡過金沙江。
如果有必要,他準備帶領紅軍取道西康和青海前往新疆,向蘇聯請求援助。
毛挽救了紅軍.然而問題依然存在。
他們未能同賀龍和肖克會合,未能建立一個新的蘇區。
張國焘的第四方面軍還在轉移中,離開遵義以後,就失去了同他們的通訊聯系,下一步怎麼辦?人們在議論。
使林彪感到不安的正是這些問題。
他曾和一些指揮員讨論過這些事,其中包括他的同級第一軍團政治委員聶榮臻。
參加議論的還有參謀長左權、保衛工作的負責人羅瑞卿和高級參謀朱瑞。
林彪建議把戰場指揮權交給彭德懷,讓毛集中精力與周恩來和王稼祥等軍委其他成員一起考慮全面政策和規劃。
林抱怨說,毛迫使部隊走冤枉路。
他把紅軍的路線比作一張弓,說部隊是沿着弓背而不是弓弦行軍,走的不是捷徑。
林說:&ldquo在此情況下,部隊的精力已消耗殆盡,毛這樣指揮不會成功。
&rdquo 聶榮臻激烈反對。
他說,我們是在敵人的口袋裡
一九一六年前,彭一直在湖南洞庭湖做堤工,後來加入一支軍閥部隊,月饷五塊半銀元。
此後,他的軍事生涯從未中斷過。
他畢業于湖南講武堂,一九二八年參加紅軍,後來在朝鮮指揮過中國軍隊抗擊美國人。
彭一生中說話坦率,不轉彎抹角;彭寫文章措詞明白有力,篇幅往往很長,言詞誠懇而激烈,使人一聽就了解他的觀點。
他的部下常說,&ldquo他和革命結了婚&rdquo。
面對那些折磨他的人,他捶着桌子,厲聲斥責他們,響聲震動了牢房的牆壁。
&ldquo我什麼都不怕,&rdquo他大聲吼道,&ldquo你們可以槍斃我。
你們的末日不遠了。
&rdquo 林彪看上去不象彭德懷那樣直率和精力充沛。
他比彭年輕十歲,長得十分瘦小。
他的臉是橢圓形的,膚色淺黑,顯得很清秀。
彭經常和部下交談,而林卻同他們保持一段距離。
對許多人來說,林似乎生性腼腆和含蓄。
找不到說他對部下熱情和愛護的故事。
他在紅軍指揮官中的同事都尊敬他,但他一開口就是談正經事。
長征期間在林彪司令部的警衛連裡任排長、一九四八年擔任師長的吳興說:&ldquo林會打仗,是個優秀的軍事指揮員。
&rdquo又說:&ldquo林對那些同他一起工作的人很好。
&rdquo吳也承認,林彪這個人不健談,吳回憶說:&ldquo林喜歡單獨行動。
&rdquo 紅軍到了延安後,每逢星期六,就在棗園院子裡舉行跳舞晚會。
毛澤東和朱德常擁着舞伴跳起華爾茲,他倆不停地帶着一個又一個興奮的年青舞伴轉圈,彭德懷也是一樣。
周恩來舞姿優雅。
但是,林彪卻從不上場,盡管有許多從上海、北京跑來延安投奔革命隊伍的年輕女子勸他跳。
他最終還是和一位外來的美人結了婚。
林彪是毛澤東的寵兒。
林在著名的廣州黃埔軍校受訓期間,也曾是蔣介石和後來成為蘇聯元帥的勃留赫爾的寵兒。
那是在蔣于一九二七年在上海對共産黨翻臉之前。
林彪的父親在湖北開廠,因無力納稅而破了産。
林彪這個工廠主的兒子竟把自己的命運同共産黨連在一起,他投奔周恩來後,參加了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的&ldquo南昌起義&rdquo。
一九三二年林才二十四歲,但已成為第一軍團的軍團長。
召開會理會議時林才二十七歲,他的膽量和善用疑兵超過任何人。
不過,據說他隻在有十分把握時才出戰。
毛手下的高級軍事指揮官們.雖然秉性各異,但在長征中他們配合得很好。
林彪善于聲東擊西和隐蔽自己,善于奇襲和伏擊,善于從側翼和敵後發起進攻和使用計謀。
而彭德懷總是從正面進攻敵人,他打仗極為勇猛,對手一次又一次被消滅。
彭認為打一場戰鬥,必須使得失相抵,或得大于失。
要多繳獲槍炮,多抓俘虜,并更多地把戰俘轉化為紅軍,這才能算打好了仗。
紅軍到了會理後,官兵們已是衣衫褴褛,疲憊不堪。
大家不斷地問:到底要到哪裡去?有什麼計劃?紅軍中江西人和湖南人很多,現在到了四川的邊遠山區,他們覺得周圍的一切都很陌生,茫然不知所措。
他們不會講四川話,他們擔心再也找不到回江西或湖南老家的路了。
李德是一個不十分可信的見證人,據他說當時問題十分嚴重,而且由來已久。
他認為,遵義會議後不久,人們便開始對毛的領導感到本滿。
婁山關一仗的勝利起了緩和作用,但不滿情緒并沒有消失。
他聲稱,洛甫和林彪曾指責毛&ldquo在敵人面前逃跑&rdquo,是&ldquo軍事破産&rdquo。
還說彭德懷和楊尚昆将軍也&ldquo基本同意&rdquo這種指責。
沒有其他材料可以證明情況有這麼嚴重。
看來可以肯定,由于李德與毛不和,他誇大其詞了。
李聲稱洛甫曾向他暗示,希望組成一個新的三人領導班子&mdash&mdash林彪、彭德懷和劉伯承。
李德說博古所害怕的是紅軍會被擠到西藏或緬甸一帶去。
一天,李德意外地發現,毛要找他談談。
毛承認局勢嚴重,但确信最終會渡過金沙江。
如果有必要,他準備帶領紅軍取道西康和青海前往新疆,向蘇聯請求援助。
毛挽救了紅軍.然而問題依然存在。
他們未能同賀龍和肖克會合,未能建立一個新的蘇區。
張國焘的第四方面軍還在轉移中,離開遵義以後,就失去了同他們的通訊聯系,下一步怎麼辦?人們在議論。
使林彪感到不安的正是這些問題。
他曾和一些指揮員讨論過這些事,其中包括他的同級第一軍團政治委員聶榮臻。
參加議論的還有參謀長左權、保衛工作的負責人羅瑞卿和高級參謀朱瑞。
林彪建議把戰場指揮權交給彭德懷,讓毛集中精力與周恩來和王稼祥等軍委其他成員一起考慮全面政策和規劃。
林抱怨說,毛迫使部隊走冤枉路。
他把紅軍的路線比作一張弓,說部隊是沿着弓背而不是弓弦行軍,走的不是捷徑。
林說:&ldquo在此情況下,部隊的精力已消耗殆盡,毛這樣指揮不會成功。
&rdquo 聶榮臻激烈反對。
他說,我們是在敵人的口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