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擺脫危局

關燈
隊伍出了遵義向北進發。

    這是自從長征開始以來,紅軍第一次踏上一條真正的公路,毛澤東也是第一次騎着高頭白馬走在隊伍的前頭(該馬已制成标本現陳列在延安博物館内)。

    他的老戰友朱德和新戰友洛甫也騎着馬,分别在他的右手和左手與他并肩而行。

    疲憊不堪的部隊進入桐梓時受到兩千名群衆的熱情歡迎,景象十分壯觀。

    桐梓是兩周前由林彪的一軍團攻克的。

     在桐梓,紅軍開進了一個神秘的王國&mdash&mdash仙女洞和天門洞。

    那是一片充滿傳奇故事的土地,一片富有詩意 和曆史傳統的土地。

    地下是巨大的石灰岩溶洞,深邃的洞身,岔道橫生,還沒有人進去探過路。

    有人說,天門洞是中國、也許是世界上最大的溶洞,它的主洞可以容納幾萬人。

     桐梓城不大,以出武将而聞名。

    桐梓縣出的武将比中國任何地方都多。

    這裡是不少小軍閥的栖身之地,每個軍閥都為自己造了一棟小樓,式樣幹篇一律,第二層有個陽台,院子裡大多停着一輛小轎車。

    這些軍閥個個都有不少黃金和小老婆。

    桐梓和在它西南五十英裡處的茅台是有名的鴉片和釀酒中心。

    紅軍到達桐梓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到石灰岩溶洞裡尋找軍閥和地主逃跑前倉促藏匿起來的金銀财寶。

    紅軍在這裡富裕了好幾個星期,因為它沒收了大量的銀元(但是缺乏大米和其他食物,這個地區除了生産黃金和鴉片外,其他出産極少)。

     仙女洞和天門洞這樣的人間奇境在二次大戰中出了名。

    當時國民黨為了避開日本人的轟炸,在這個偏遠而隐蔽的地方建了兵工廠書地下發電廠。

    一九三六年西安事變時劫持了蔣介石的&ldquo少帥&rdquo張學良曾被押來囚禁在這裡,看守們令其在洞裡不斷地轉圈,直到他暈得辨不出方向,才讓他出來重見天日。

    張學良被安置在一座小公館裡,牆外就是小西湖,因仿照著名的杭州西湖而得名。

    張學良單獨住在那裡,身旁隻有一位才華出衆、忠貞不渝的女秘書趙小姐。

    他們傾心相愛,一起生活。

    當蔣介石離開大陸去台灣時,把他倆也帶走了。

    一九六四年張學良和趙小姐在台灣正式結婚。

     一九四九年紅軍再次攻人這個富有浪漫色彩的角落。

    軍閥們再次把财寶藏進洞裡。

    紅軍很快又把它們取了出來。

    可是逃進深山的許多國民黨軍官和部隊,是好多年以後才被全部消滅的。

     參加過長征的羅炳輝将軍告訴海倫斯諾;紅軍打貴州時&ldquo像是一隻猴子在小巷裡耍弄一頭牛。

    &rdquo 我想,毛澤東不會做那樣的描述。

    他的目标是清楚的&mdash&mdash找到一條北上渡過長江的通道,以便同張國焘率領的四方面軍會合。

    蔣介石的心裡也已早有打算,毛澤東想北上,他就調動精銳部隊來堵截。

     毛澤東離開遵義前,就已派林彪率先遣部隊先走一步,希望他能掃清道路,使紅軍得以在泸州和宜賓之間渡過長江。

    位于重慶西南的這段長江長約九十至一百五十英裡,蔣介石就親自在重慶坐鎮指揮他的部隊,企圖在雲貴川地區将紅軍團團圍住,就象他早先在江西紅色區域所做的那樣。

     毛澤東自有對付的妙計。

    他已分兵幾路,由林彪親自率領精銳的一軍團第二師行動。

    該師突擊團四團正嘗試從赤水縣一帶渡過赤水河并為橫渡長江做準備。

    他自己則親串一軍團第一師和其他高級機關離開桐梓西行。

    這條道路泥濘不堪,同遵義城外的公路無法相比。

    陳雲(筆名廉臣大夫)在一篇文章裡寫道:這是長征途中他所見到的最糟糕的一條路。

    他看見毛澤東拄着棍子爬山。

    天下着雪,泥漿沒過他的雙膝。

    他顯然滑倒過,因為他從頭到腳都沾滿了泥巴。

     毛澤東率領部隊西行朝赤水河前進,準備在林彪突圍成功後立刻向北尾随林彪的部隊。

    彭德懷的三軍團(&ldquo軍團&rdquo僅比師稍大一些)幾乎沿同一路線單獨向西運動,比毛所在的位置略靠北一些。

    九軍團的任務是摸清敵情;五軍團象往常一樣,擔任後衛,幾乎緊跟在三軍團後面。

    毛把有限的兵力分成這麼多的幾路是否明智,對此是有争議的。

    但是他的目的在于迷惑蔣介石,使蔣摸不清紅軍的意圖,并趁其不備,在蔣介石尚未設防的地點強渡過江。

    他希望蔣和四川軍閥本來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