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前夕
關燈
小
中
大
參軍,參軍,參軍。
這是紅軍在占領贛南最後一年的号召。
當時小劉英正在于都幹擴紅工作,長征前夕,毛澤東命令她回到瑞金。
曾憲輝當時也在那裡做擴紅工作。
他現年七十四歲,看上去有點象年邁的赫魯曉夫,帽子戴在腦後,寬寬的(中國的)烏克蘭人臉,眯着眼,一副鄉村人精明能幹的樣子。
他的父母是于都的貧農,姐姐賣給人家當童養媳。
紅軍一到,他就加入了共産黨。
一九三四年五月,他在于都擔任黨支部書記,他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擴紅。
由于廣昌戰鬥傷亡慘重,部隊需要征集每一個可以參軍的人。
當他登記了一千名入伍者後,他自己也參了軍。
他參加的部隊是一個新編師,即第十五師,或者叫做第一軍團少年共産國際師,當時才十八歲的肖華任政委。
該師平均年齡為十八歲,最大的也隻有二十三歲。
一九三四年十月十六日下午六時,曾憲輝踏上了征途。
他身上背着五磅大米的幹糧袋,一百發子彈,兩穎手榴彈,一支步槍和一套棉衣(天氣還很暖和,不必穿棉衣),一共加起來負重六十五磅。
至此,他隻知道部隊要轉移,對長征卻一無所知。
但他跟随部隊一直到一九三五年十月十九日長征在吳起鎮結束。
參軍的人源源不斷。
組成了新編八軍團,第三十四師和減員較大的三軍團也補充了戰鬥力。
紅軍隊伍不斷地擴大,各縣男子已所剩無幾。
一九三三年長岡鄉四百零七名青年中有三百二十名參加了紅軍,隻剩下婦女和老人。
瑞金縣自毛澤東第一次到那裡至一九三四年十月,近五萬人參加了紅軍;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四年的一年裡,有二萬多人參軍,僅一九三四年五月一個月就有二千人參軍。
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四年間參軍的人中,大多數人參加了長征。
該具為革命犧牲的人達一萬七千六百人,尚不包括被國民黨報複殘殺的大約五萬人。
研究長征的專家胡華教授估計開始長征的部隊大約有一半是新參軍的,因為第五次反&ldquo圍剿&rdquo戰鬥中營以下的指戰員傷亡慘重。
為動員青年參軍,他們想盡了種種辦法。
軍屬在商店購物可以享受百分之五的折扣;有時還免征稅收;紅軍家屬的土地有人代耕;如果戰士在前線犧牲,烈屬可以得到撫恤金和免費勞力。
向軍屬發了軍屬證和光榮匾,他們的家門前挂着用大紅紙寫的光榮榜,給軍屬送慰問品,包括最稀罕的商品鹽以及火柴和大米。
還舉行群衆大會讓軍屬到台上發言,使他們覺得自己與紅軍有特殊的聯系。
由于國民黨人的封鎖,鹽、燃料、棉織品和火柴等物品在蘇區當時是無價之寶。
共産黨人想盡一切辦法鼓勵偷運和貿易。
這些商人很機靈,他們慣于賄賂,他們能夠經常來往這一地區。
與蘇區做生意有利可圖,加上銀元的刺激,出高價的激勵,使得商人們不惜一切穿過封鎖線,與蘇區不斷地進行貿易。
贛江上經常有人用夾層船把煤油和鹽(一個銀元一斤,比外面價格貴十三倍)運入蘇區。
蘇區有些鎢礦,封鎖也未能阻止礦石外運。
毛的弟弟毛澤民當時住在于都,組織貿易,監督運輸。
共産黨人沒有讓馬克思主義教條阻擋自我生存的道路。
那些化裝成運糞苦力的小販在臭氣熏人的擔子裡把電筒和電池偷運進來。
鐵匠、糧商、米商,受到保護,甚至放貸者都獲準做生意,但受到嚴密監督。
共産黨的軍隊在蘇區紀律嚴明,享有良好的聲譽。
的确,他們沒收富人的财産,然而中産商人卻傾向于共産黨而不喜歡蔣介石的軍隊。
農民之所以特别擁護紅軍,是有其深刻原因的。
貧困的贛南農民過着被奴役和被剝削的生活。
地主出租土地收取百分之五十至六十的利息,借錢的利息是百分之三十,糧食的利息百分之五十,耕牛百分之七十五,食油百分之二十至二百,鹽百分之一百五十。
貧苦農民的債務越陷越深,根本無法還清。
一九三零年十月和十一月,毛澤東視察了興國縣和另外六個正在建立蘇維埃政權的縣。
他發現占當地人口的百分之六的富農和地主,擁有百分之八十的土地。
而貧苦農民占人口的百分之八十,
這是紅軍在占領贛南最後一年的号召。
當時小劉英正在于都幹擴紅工作,長征前夕,毛澤東命令她回到瑞金。
曾憲輝當時也在那裡做擴紅工作。
他現年七十四歲,看上去有點象年邁的赫魯曉夫,帽子戴在腦後,寬寬的(中國的)烏克蘭人臉,眯着眼,一副鄉村人精明能幹的樣子。
他的父母是于都的貧農,姐姐賣給人家當童養媳。
紅軍一到,他就加入了共産黨。
一九三四年五月,他在于都擔任黨支部書記,他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擴紅。
由于廣昌戰鬥傷亡慘重,部隊需要征集每一個可以參軍的人。
當他登記了一千名入伍者後,他自己也參了軍。
他參加的部隊是一個新編師,即第十五師,或者叫做第一軍團少年共産國際師,當時才十八歲的肖華任政委。
該師平均年齡為十八歲,最大的也隻有二十三歲。
一九三四年十月十六日下午六時,曾憲輝踏上了征途。
他身上背着五磅大米的幹糧袋,一百發子彈,兩穎手榴彈,一支步槍和一套棉衣(天氣還很暖和,不必穿棉衣),一共加起來負重六十五磅。
至此,他隻知道部隊要轉移,對長征卻一無所知。
但他跟随部隊一直到一九三五年十月十九日長征在吳起鎮結束。
參軍的人源源不斷。
組成了新編八軍團,第三十四師和減員較大的三軍團也補充了戰鬥力。
紅軍隊伍不斷地擴大,各縣男子已所剩無幾。
一九三三年長岡鄉四百零七名青年中有三百二十名參加了紅軍,隻剩下婦女和老人。
瑞金縣自毛澤東第一次到那裡至一九三四年十月,近五萬人參加了紅軍;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四年的一年裡,有二萬多人參軍,僅一九三四年五月一個月就有二千人參軍。
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四年間參軍的人中,大多數人參加了長征。
該具為革命犧牲的人達一萬七千六百人,尚不包括被國民黨報複殘殺的大約五萬人。
研究長征的專家胡華教授估計開始長征的部隊大約有一半是新參軍的,因為第五次反&ldquo圍剿&rdquo戰鬥中營以下的指戰員傷亡慘重。
為動員青年參軍,他們想盡了種種辦法。
軍屬在商店購物可以享受百分之五的折扣;有時還免征稅收;紅軍家屬的土地有人代耕;如果戰士在前線犧牲,烈屬可以得到撫恤金和免費勞力。
向軍屬發了軍屬證和光榮匾,他們的家門前挂着用大紅紙寫的光榮榜,給軍屬送慰問品,包括最稀罕的商品鹽以及火柴和大米。
還舉行群衆大會讓軍屬到台上發言,使他們覺得自己與紅軍有特殊的聯系。
由于國民黨人的封鎖,鹽、燃料、棉織品和火柴等物品在蘇區當時是無價之寶。
共産黨人想盡一切辦法鼓勵偷運和貿易。
這些商人很機靈,他們慣于賄賂,他們能夠經常來往這一地區。
與蘇區做生意有利可圖,加上銀元的刺激,出高價的激勵,使得商人們不惜一切穿過封鎖線,與蘇區不斷地進行貿易。
贛江上經常有人用夾層船把煤油和鹽(一個銀元一斤,比外面價格貴十三倍)運入蘇區。
蘇區有些鎢礦,封鎖也未能阻止礦石外運。
毛的弟弟毛澤民當時住在于都,組織貿易,監督運輸。
共産黨人沒有讓馬克思主義教條阻擋自我生存的道路。
那些化裝成運糞苦力的小販在臭氣熏人的擔子裡把電筒和電池偷運進來。
鐵匠、糧商、米商,受到保護,甚至放貸者都獲準做生意,但受到嚴密監督。
共産黨的軍隊在蘇區紀律嚴明,享有良好的聲譽。
的确,他們沒收富人的财産,然而中産商人卻傾向于共産黨而不喜歡蔣介石的軍隊。
農民之所以特别擁護紅軍,是有其深刻原因的。
貧困的贛南農民過着被奴役和被剝削的生活。
地主出租土地收取百分之五十至六十的利息,借錢的利息是百分之三十,糧食的利息百分之五十,耕牛百分之七十五,食油百分之二十至二百,鹽百分之一百五十。
貧苦農民的債務越陷越深,根本無法還清。
一九三零年十月和十一月,毛澤東視察了興國縣和另外六個正在建立蘇維埃政權的縣。
他發現占當地人口的百分之六的富農和地主,擁有百分之八十的土地。
而貧苦農民占人口的百分之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