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
關燈
小
中
大
思議的柩車、身穿從未見過的另一世紀服裝的承宣官。
送靈隊伍浩浩蕩蕩,樓房的正面挂着整條整條的黑紗,并被包上了黑布,喪旗低垂着。
繪畫學校有擺排場的風氣。
它歸禦事部管理。
謝爾蓋·亞曆山德羅維奇親王是它的保護人。
繪畫學校每次舉行慶典和舉辦展覽時,親王都會親臨現場。
親王長得又瘦又高。
他經常參加戈裡岑和亞孔奇科夫的家庭晚會,那時我父親和謝羅夫二人一邊用帽子遮着畫本,一邊偷偷給他畫漫畫像。
五 院裡,在院内的建築物、雜用房和闆棚中間,有一棟廂房,它鶴立雞群,它對面是一扇通向小花園的籬笆門,花園裡長着一些年齡很老的古樹。
下面的地下室裡給同學供應熱的早點。
樓梯上總是彌漫着油煎包和炸肉餅的油煙。
樓梯第二個平台上有扇門通往我們家。
再上一層,住着繪畫學校的文書。
五十年之後,也就是前不久,在後蘇維埃時代,我在尼·謝·羅季昂諾夫著的《列·尼·托爾斯泰的生平與創作中的莫斯科》一書的第一二五頁上,在一八九四年的标題下,讀到這麼一段話: &ldquo十一月二十三日托爾斯泰攜女兒們前去繪畫雕塑建築學校看望畫家列·奧·帕斯捷爾納克,帕斯捷爾納克是該校校長,并出席了演奏會,參加演奏的有帕斯捷爾納克的夫人和音樂學院教授&mdash&mdash小提琴家伊·沃·格爾日馬裡和大提琴家阿·安·勃朗杜科夫。
&rdquo 這段文字寫得都正确,隻有一個小錯誤。
繪畫學校的校長是裡沃夫親王,并非家父。
羅季昂諾夫記述的那個夜晚,我還記得清清楚楚。
午夜時分,我被一種甜蜜的、令人惆怅的痛苦弄醒了,在這之前我從未嘗到過這種滋味。
我因苦惱和恐懼而叫了起來,哭了起來。
可是我的淚水被音樂給淹沒了,直到把我驚醒的那段三重奏演奏完時,我的哭聲才被人聽見。
把房間隔成兩半的帷幔拉開了,我躺在帷幔的後邊。
媽媽來了,俯身在我的上方,很快就把我哄得安靜下來了。
大概是我被抱出去見客人了,也許是我隔着開着的門看見了客廳。
客廳裡煙霧缥缈,蠟燭閃動着睫毛,好像是煙霧在刺激它們的眼睛。
它們把小提琴和大提琴的上過漆的紅色木闆照得通亮。
大鋼琴是黑色的。
男人們的常禮服也是黑色的。
女士們穿着連衣裙,露着肩膀,如同從花籃裡露出來的過命名日用的花朵。
有兩三位老人的白發和一個個煙圈混攪在一起。
其中一位,我後來跟他很熟,而且經常見面。
他是畫家尼·尼·格。
另一位老人的形象,伴随了我一生,如同伴随大多數人一樣,特别是因為我父親為他的作品繪過插圖,常到他家去做客,衷心景仰他,還因為我們全家上下都滲透了他的精神。
他就是列夫·尼古拉耶維奇[7]。
為什麼我會那麼痛哭,為什麼直到今天我還會記得當時的痛苦?那時我在家中已經聽慣了鋼琴的聲音,我媽媽彈得一手好鋼琴。
我覺得大鋼琴的聲音是音樂本身的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弦樂器的音色,特别是它們在室内樂團中的音色,對我來說是聽不慣的,并會把我弄得心神不甯,仿佛是從通風窗口傳來的求救聲和噩耗。
那年冬天大概有兩個人離世&mdash&mdash安東·魯賓斯坦和柴可夫斯基。
那夜演奏的好像就是後者的一部著名的三重奏作品。
這個夜晚像一道分界線橫在我那沒有記憶能力的幼年時期和我後來的少年時期之間。
從此,我的記憶起作用了,我的意識也像成年人的意識一樣運轉起來了,再也沒有發生過長久的間隔或失誤。
六 每到春天,學校大廳裡舉辦巡回
送靈隊伍浩浩蕩蕩,樓房的正面挂着整條整條的黑紗,并被包上了黑布,喪旗低垂着。
繪畫學校有擺排場的風氣。
它歸禦事部管理。
謝爾蓋·亞曆山德羅維奇親王是它的保護人。
繪畫學校每次舉行慶典和舉辦展覽時,親王都會親臨現場。
親王長得又瘦又高。
他經常參加戈裡岑和亞孔奇科夫的家庭晚會,那時我父親和謝羅夫二人一邊用帽子遮着畫本,一邊偷偷給他畫漫畫像。
五 院裡,在院内的建築物、雜用房和闆棚中間,有一棟廂房,它鶴立雞群,它對面是一扇通向小花園的籬笆門,花園裡長着一些年齡很老的古樹。
下面的地下室裡給同學供應熱的早點。
樓梯上總是彌漫着油煎包和炸肉餅的油煙。
樓梯第二個平台上有扇門通往我們家。
再上一層,住着繪畫學校的文書。
五十年之後,也就是前不久,在後蘇維埃時代,我在尼·謝·羅季昂諾夫著的《列·尼·托爾斯泰的生平與創作中的莫斯科》一書的第一二五頁上,在一八九四年的标題下,讀到這麼一段話: &ldquo十一月二十三日托爾斯泰攜女兒們前去繪畫雕塑建築學校看望畫家列·奧·帕斯捷爾納克,帕斯捷爾納克是該校校長,并出席了演奏會,參加演奏的有帕斯捷爾納克的夫人和音樂學院教授&mdash&mdash小提琴家伊·沃·格爾日馬裡和大提琴家阿·安·勃朗杜科夫。
&rdquo 這段文字寫得都正确,隻有一個小錯誤。
繪畫學校的校長是裡沃夫親王,并非家父。
羅季昂諾夫記述的那個夜晚,我還記得清清楚楚。
午夜時分,我被一種甜蜜的、令人惆怅的痛苦弄醒了,在這之前我從未嘗到過這種滋味。
我因苦惱和恐懼而叫了起來,哭了起來。
可是我的淚水被音樂給淹沒了,直到把我驚醒的那段三重奏演奏完時,我的哭聲才被人聽見。
把房間隔成兩半的帷幔拉開了,我躺在帷幔的後邊。
媽媽來了,俯身在我的上方,很快就把我哄得安靜下來了。
大概是我被抱出去見客人了,也許是我隔着開着的門看見了客廳。
客廳裡煙霧缥缈,蠟燭閃動着睫毛,好像是煙霧在刺激它們的眼睛。
它們把小提琴和大提琴的上過漆的紅色木闆照得通亮。
大鋼琴是黑色的。
男人們的常禮服也是黑色的。
女士們穿着連衣裙,露着肩膀,如同從花籃裡露出來的過命名日用的花朵。
有兩三位老人的白發和一個個煙圈混攪在一起。
其中一位,我後來跟他很熟,而且經常見面。
他是畫家尼·尼·格。
另一位老人的形象,伴随了我一生,如同伴随大多數人一樣,特别是因為我父親為他的作品繪過插圖,常到他家去做客,衷心景仰他,還因為我們全家上下都滲透了他的精神。
他就是列夫·尼古拉耶維奇[7]。
為什麼我會那麼痛哭,為什麼直到今天我還會記得當時的痛苦?那時我在家中已經聽慣了鋼琴的聲音,我媽媽彈得一手好鋼琴。
我覺得大鋼琴的聲音是音樂本身的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弦樂器的音色,特别是它們在室内樂團中的音色,對我來說是聽不慣的,并會把我弄得心神不甯,仿佛是從通風窗口傳來的求救聲和噩耗。
那年冬天大概有兩個人離世&mdash&mdash安東·魯賓斯坦和柴可夫斯基。
那夜演奏的好像就是後者的一部著名的三重奏作品。
這個夜晚像一道分界線橫在我那沒有記憶能力的幼年時期和我後來的少年時期之間。
從此,我的記憶起作用了,我的意識也像成年人的意識一樣運轉起來了,再也沒有發生過長久的間隔或失誤。
六 每到春天,學校大廳裡舉辦巡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