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六次講座(三)
關燈
小
中
大
羸弱之極,外穿短上衣,腳套一雙紅幫的套靴,帽上飾有孔雀翎毛。
他很累。
父親對他說了幾句,也許在笑話他腿沒勁。
小孩沒回答他,走了三五步之後,父親彎下腰抱起了他,小男孩像是很高興,摟着他父親的脖子。
一被抱起來,他就看見了我,用十分驚訝的好奇目光打量着我。
我向他點了點頭,但他皺了皺眉,更緊地摟住了父親的脖子。
他倆真像是一對好朋友。
在路上,我喜歡觀察行人,琢磨他們陌生的面孔,推測他們可能是些什麼人,想象他們是如何生活的,都對什麼東西感興趣,等等。
這一天,我被這一對父子吸引住了。
我想象那男人的妻子、那孩子的母親可能剛死不久。
鳏夫每天都要去工廠上班,小孩則被托給一個老太婆看管。
他們可能在地下室租了一小間房間,也許隻有房間的一個角落。
而今天是星期天,父親帶孩子去一個親戚家串門,或許是死者的妹妹家。
我想這個我們經常看不到的姨媽嫁給了一個小軍官,住在地下室的大營房裡,當然是一間單獨房裡。
她哭了一會兒她死去的姐姐,但很快止住了眼淚。
鳏夫也沒有表現出過多的悲傷,至少在上門拜訪時是這樣。
他一直憂心忡忡,話語很少,隻說了說錢的事,一會兒就閉嘴了。
他們端來了茶炊,他們喝茶,小家夥坐在牆角的凳子上,噘着嘴,皺着眉,不一會兒就睡着了。
姨媽和姨夫沒怎麼注意他。
他們給他拿來一片面包和一杯奶。
小軍官開始時一聲不吭,後來當那個父親訓斥小家夥時,他突然開了一個粗野的玩笑。
娃娃想馬上就回家,父親就再把他從維博爾格斯卡亞帶回到利蒂耶那亞的家中。
第二天,父親又去工廠,娃娃又和老太婆待在一起。
[74] 在同一本書的另一處,我們讀到他遇見一個百歲老妪的叙述。
他在馬路上見到她坐在一條凳子上。
他跟她說話,然後離開。
但到了晚上,&ldquo做完了工作&rdquo,他又想起了老妪,便想象起她如何回到自己家中,想象起家人們如何跟她說話。
他講述她的死亡:&ldquo我很樂意想象故事的末尾。
再說了,我是一個小說家,我喜歡講故事。
&rdquo 陀思妥耶夫斯基從不憑空瞎編。
在同一本《作家日記》的一篇文章中,他叙述了審判科爾尼洛夫遺孀的經過,并以自己的方式構思了小說。
當法庭調查的結果使罪行大白于天下時,他寫道:&ldquo我差不多全猜到了。
&rdquo并補充道,&ldquo一次機會使我得以去見科爾尼洛娃,我吃驚地看到,我的猜測幾乎全符合事實,自然,我在某些細節上弄錯了。
科爾尼洛夫雖然是個農民,卻穿戴打扮得如同一個西歐人。
&rdquo陀思妥耶夫斯基得出結論:&ldquo總之,我的錯誤并無重要性可言,我的猜想實質上是真的。
&rdquo[75] 一個如此具有觀察、虛構、塑造才華的人,你要是再給他加上敏感的品質,他就會成為一個果戈理,一個狄更斯(也許你還記得《老古玩店》的開頭,狄更斯也忙于追随着、觀察着行人,一旦離開他們之後,他就繼續想象他們的生活)。
但是這種才華,無論它多麼神奇,也不足以産生一個巴爾紮克,一個托馬斯·哈代,一個陀思妥耶夫斯基。
它肯定不足以讓尼采寫道: 對我來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發現遠比司湯達的更為重要。
他是唯一一個讓我在心理學方面學到東西的人。
很久以前,我抄下了尼采的一段話,現在我要讀給你們聽聽。
當尼采寫下這段話時,他所想的,難道不就是能顯示出那個俄羅斯偉大小說家最有特點的東西嗎?尼采在這裡指出的,不就是把這位俄羅斯小說家與我們這兒衆多的現代小說家(如龔古爾兄弟)區别開來的東西嗎? 給心理學家的道德教訓:不要到處兜售心理學!絕不為了觀察而觀察!那隻會産生一種錯誤的看法,産生某些&ldquo造作的&rdquo、故意誇大的東西。
隻為了想去經曆某些事情而去經曆,這是不會成功的。
在事件發生過程中不能允許向自己看,要那樣的話,任何一瞥都将成為&ldquo毒眼&rdquo。
一個天生的心理學家出于本能,不會為了看見什麼而去看的。
同樣道理,一個天生的畫家也是一樣。
他從不模仿大自然作畫,他依賴他的本能,依賴他的暗房,來篩選,來表達&ldquo情況&rdquo&ldquo自然&rdquo&ldquo經曆之事&rdquo&hellip&hellip他隻有共性、結論、結果的意識。
他不承認依個别情況而作的主觀推斷。
如果換個方法去做,例如,像巴黎的小說家一樣,兜售大大小小的、各式各樣的心理學,又會是什麼結果呢?窺視到某種現實,每天晚上帶回一小撮奇聞轶事。
但是
他很累。
父親對他說了幾句,也許在笑話他腿沒勁。
小孩沒回答他,走了三五步之後,父親彎下腰抱起了他,小男孩像是很高興,摟着他父親的脖子。
一被抱起來,他就看見了我,用十分驚訝的好奇目光打量着我。
我向他點了點頭,但他皺了皺眉,更緊地摟住了父親的脖子。
他倆真像是一對好朋友。
在路上,我喜歡觀察行人,琢磨他們陌生的面孔,推測他們可能是些什麼人,想象他們是如何生活的,都對什麼東西感興趣,等等。
這一天,我被這一對父子吸引住了。
我想象那男人的妻子、那孩子的母親可能剛死不久。
鳏夫每天都要去工廠上班,小孩則被托給一個老太婆看管。
他們可能在地下室租了一小間房間,也許隻有房間的一個角落。
而今天是星期天,父親帶孩子去一個親戚家串門,或許是死者的妹妹家。
我想這個我們經常看不到的姨媽嫁給了一個小軍官,住在地下室的大營房裡,當然是一間單獨房裡。
她哭了一會兒她死去的姐姐,但很快止住了眼淚。
鳏夫也沒有表現出過多的悲傷,至少在上門拜訪時是這樣。
他一直憂心忡忡,話語很少,隻說了說錢的事,一會兒就閉嘴了。
他們端來了茶炊,他們喝茶,小家夥坐在牆角的凳子上,噘着嘴,皺着眉,不一會兒就睡着了。
姨媽和姨夫沒怎麼注意他。
他們給他拿來一片面包和一杯奶。
小軍官開始時一聲不吭,後來當那個父親訓斥小家夥時,他突然開了一個粗野的玩笑。
娃娃想馬上就回家,父親就再把他從維博爾格斯卡亞帶回到利蒂耶那亞的家中。
第二天,父親又去工廠,娃娃又和老太婆待在一起。
[74] 在同一本書的另一處,我們讀到他遇見一個百歲老妪的叙述。
他在馬路上見到她坐在一條凳子上。
他跟她說話,然後離開。
但到了晚上,&ldquo做完了工作&rdquo,他又想起了老妪,便想象起她如何回到自己家中,想象起家人們如何跟她說話。
他講述她的死亡:&ldquo我很樂意想象故事的末尾。
再說了,我是一個小說家,我喜歡講故事。
&rdquo 陀思妥耶夫斯基從不憑空瞎編。
在同一本《作家日記》的一篇文章中,他叙述了審判科爾尼洛夫遺孀的經過,并以自己的方式構思了小說。
當法庭調查的結果使罪行大白于天下時,他寫道:&ldquo我差不多全猜到了。
&rdquo并補充道,&ldquo一次機會使我得以去見科爾尼洛娃,我吃驚地看到,我的猜測幾乎全符合事實,自然,我在某些細節上弄錯了。
科爾尼洛夫雖然是個農民,卻穿戴打扮得如同一個西歐人。
&rdquo陀思妥耶夫斯基得出結論:&ldquo總之,我的錯誤并無重要性可言,我的猜想實質上是真的。
&rdquo[75] 一個如此具有觀察、虛構、塑造才華的人,你要是再給他加上敏感的品質,他就會成為一個果戈理,一個狄更斯(也許你還記得《老古玩店》的開頭,狄更斯也忙于追随着、觀察着行人,一旦離開他們之後,他就繼續想象他們的生活)。
但是這種才華,無論它多麼神奇,也不足以産生一個巴爾紮克,一個托馬斯·哈代,一個陀思妥耶夫斯基。
它肯定不足以讓尼采寫道: 對我來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發現遠比司湯達的更為重要。
他是唯一一個讓我在心理學方面學到東西的人。
很久以前,我抄下了尼采的一段話,現在我要讀給你們聽聽。
當尼采寫下這段話時,他所想的,難道不就是能顯示出那個俄羅斯偉大小說家最有特點的東西嗎?尼采在這裡指出的,不就是把這位俄羅斯小說家與我們這兒衆多的現代小說家(如龔古爾兄弟)區别開來的東西嗎? 給心理學家的道德教訓:不要到處兜售心理學!絕不為了觀察而觀察!那隻會産生一種錯誤的看法,産生某些&ldquo造作的&rdquo、故意誇大的東西。
隻為了想去經曆某些事情而去經曆,這是不會成功的。
在事件發生過程中不能允許向自己看,要那樣的話,任何一瞥都将成為&ldquo毒眼&rdquo。
一個天生的心理學家出于本能,不會為了看見什麼而去看的。
同樣道理,一個天生的畫家也是一樣。
他從不模仿大自然作畫,他依賴他的本能,依賴他的暗房,來篩選,來表達&ldquo情況&rdquo&ldquo自然&rdquo&ldquo經曆之事&rdquo&hellip&hellip他隻有共性、結論、結果的意識。
他不承認依個别情況而作的主觀推斷。
如果換個方法去做,例如,像巴黎的小說家一樣,兜售大大小小的、各式各樣的心理學,又會是什麼結果呢?窺視到某種現實,每天晚上帶回一小撮奇聞轶事。
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