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築城

關燈
為世俗所煩惱的人。

    對信孝的處理和對信雄的考慮都有愧對先主的回憶和追慕,當這樣來到先主牌位前進行禱告和忏悔時,就如得到了信長生言一般,他才感到内心獲得了救贖。

     周年祭法事也結束了。

     &ldquo工程應該進展不少,前去看看吧。

    &rdquo于是六月末,他去了大阪。

     大阪城的普請奉行有石田三成、增田長盛、片桐且元、長束正家等人。

    他們迎接秀吉來到石山高處,向他進行了說明。

     如今,難波曾經的蘆葦原已被填埋、開拓,水渠縱橫割據,規劃好的街道已經開始陳設店鋪。

    堺市港口和安治川下遊的海面上,數百艘載滿石料的船隻正揚帆入港,而從秀吉所站的本丸預定點望去,目之所及的地面上數萬勞力和各類匠人如螞蟻般晝夜交替、一刻不停地為工事勞作着。

     築城的木匠棟梁都是從當時的代表世家&mdash&mdash金剛、中村、多門和武辻四家中選擇的。

    而勞力則在各藩課征,凡有怠慢者,即便是諸侯也會給予嚴厲的懲罰。

     各個職能下設有承責者、小組長、監工對工事進行統率,每個組名其實就相應地代表了其所承擔的責任範疇。

    有責任人存在的地方就必然有其明确的責任,一旦有所怠慢,立刻就将施以斬首,而作為監督者的各藩之士不等究責立即切腹。

     工程雖說是普通的土木工程,但卻與生死切實攸關,和戰場無異。

     在當時,所有工程都采用承擔制,乃當時一大特點,人們稱這一制度為&ldquo割普請&rdquo。

     &ldquo割普請&rdquo制度是清洲城一個叫藤吉郎的建立的,很有名,但他卻并非是第一個提出這一架構的。

     戰國時期,說到土木工程,幾乎沒有不十萬火急的,尤其是城池要塞的工事,很多時候都是臨敵突破,如何能更快、更嚴密地在敵人毫無可乘之機時将其建成,這點就極為關鍵。

    &ldquo割普請&rdquo便是由此自然而生的一個約定俗成。

     在這一制度的進程中,最忌諱的是容易落入俗話說的&ldquo越快越爛&rdquo的常态中。

    但相反,&ldquo割普請&rdquo制度最大的特點是勞作者各自擁有自己的領域和時間,所以能讓人表現出每日雇傭制下沒有的韌性,對自我進行挑戰。

     首先人們會去嘗試自己認真起來到底能做到何種地步,然後發現隻要努力也不過如此,從而充滿信心,進而産生出自己做得不隻快速且無可挑剔的驕傲心,全身心地忘我投入工作,注入自己的靈魂,從中感受到樂趣,其各自的本職道義也會得以昂揚。

     這一承責制度原本是活用大衆的利己心理,但結果卻讓人始于小我而漸入忘我,始于私利而入忘利之境。

    如果說這一手段惡劣,那人們追尋道路、尋求聖賢之言都是出于私利,起佛心以求菩提也是不可行之舉。

    強而言之,那麼世間萬象、衆人行動的一切根源都是不純的。

     然而,眼下在大阪城的施工現場卻沒有閑暇來論述這一理論,所有人晝夜交替、孜孜不倦地勞作,磐石巨木也在&ldquo割普請&rdquo這一制度的汗水下照着計劃搬來搬去。

     如上所述,工程進展還不到一半,不,應該說還處于剛匆忙着手的狀态。

    來到這裡查看沒過幾天,秀吉卻突然道:&ldquo在這大阪城舉辦首次茶會吧。

    &rdquo并差人前往堺市的千宗易和津田宗及處,令他們立即過來。

     二人來了後都驚訝無比,寬廣的地面如同一個土木戰場,本院寺時代的古老建築也都全部拆毀,到底要在哪裡舉辦茶會? 秀吉道:&ldquo這時舉辦茶會,想來定有一番樂趣。

    &rdquo并命二人準備在為他臨時建造的八疊大小的房間内,從七月七日到十三日舉行為期七日的茶會。

     &ldquo立即照大人之意,以盡大人之興。

    &rdquo二人領命并于隔日準備好了茶席。

     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