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發慈悲

關燈
靈泉。

    誰都一樣。

    &lsquo他沒有。

    &rsquo&lsquo不是一樣的東西。

    &rsquo沒有這樣的事。

    就是連自己都沒有注意到的愚人都擁有它。

    這是這個國家的人生來就有的。

    隻有這點是可以肯定的。

    不管你怎麼叫它都可以。

    叫它神仙也可以,給它取名叫佛祖也行。

    好了,無止境的靈泉,這是百姓心裡的一口井。

    處理政事也好,打仗殺敵也好,秀吉隻是靈泉的吊桶,隻是那上下兩頭滴溜溜轉的吊桶。

    &rdquo &ldquo這很難做到的。

    我辦不到。

    &rdquo &ldquo不是你做不到,而是你沒想過去做吧!查看一口井的時候隻看表層,就發出這口井的水好渾濁呀,這不是枯井嗎等等議論。

    隻粗粗地看個大概,就想換口井或隻會咒罵這口井。

    你們隻會做這些。

    你們有盡自己的全力嗎?有盡全力讓這口井最底層的清水湧出嗎?&rdquo &ldquo&hellip&hellip&rdquo &ldquo總的看來,不論是各州的國守還是副将,就連他們治下的百姓都是這樣看的。

    百姓就是低等東西、沒腦子的笨蛋、做什麼都不行。

    但秀吉認為他們的心很珍貴。

    &rdquo &ldquo那麼,在秀吉殿下看來百姓是什麼?&rdquo &ldquo百姓都是些大智慧者。

    不是區區秀吉能騙得了的。

    不是你耍點花槍就能讓他們萬事順你心的。

    想讓他們站在你這邊,和你同生共死、同甘共苦,你隻需要、隻需要表現你的真心,拿出誠意給他們。

    你隻有做到和他們同心。

    &rdquo 真是異常&hellip&hellip 老夫人,甯子都克制着沒有插話,在一閃一閃的燭光下一動不動。

     姐夫武藏聽來,有些話貌似有點兒刺耳。

     但秀吉這樣認真地傾吐自己的心事,很少見。

    這是因為他考慮到今年年初正是他将天下握在手裡的關鍵時刻,想着&ldquo與其與外人相商不如跟家人一起做萬全準備&rdquo,所以想先暗暗叮囑下家人武藏。

     他的姐夫武藏也心有靈犀地聽懂了這番話。

    這也是因為秀吉暗示、拜托自己的心意那樣明顯。

     特别是秀吉的長子七郎秀次(譯者注:就是之後的豐臣秀次),憑借秀吉的幫助,成為三好康長的養子,雖說現在才十六歲,但已經在河内北山幹着一年領二萬石的美差。

    秀吉那照顧家人的天性,已經惠及了家中骨肉。

    或許抱着這樣的仁愛之心面對天下百姓,幫助所有百姓過上快樂的日子,這也是他作為人臣的誓言和希望吧! 但是,秀吉擔心在他這一誓言和希望還未達成的今天,他自己的家人還有部下中卻有人已經早早地為現在的這點小成就而驕傲自滿。

    這并非是絕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當着那些有權的官員的面,他經常能聽到一些難聽的話。

     與民一家的他,每當聽聞自己治下的官員對百姓很殘忍、用自己的私權壓制百姓時,臉上總會流露出一絲痛苦的表情。

     實際上,他的心在一跳一跳地疼。

    為什麼會這樣呢?那是因為他從小就過着貧苦、漂泊的日子,過着所有下級階層都過着的日子。

    在這樣的日子裡,當權者的權勢以及他們的殘忍無情,深入他的皮膚、肉體、骨髓。

    這是什麼樣的滋味?就像路旁野狗看到人們手中的石子一樣。

    這種感覺,他體會了千百遍。

     正因為這樣,他在聽聞官民之間的矛盾并處理這些糾紛時,都會判得很嚴。

    他是令人吃驚的嚴罰主義者。

     在姬路,他沒有這個閑暇。

    不過,在他經常待着的長浜和京都政事所,他有時候也會和官吏一起處理一些案子。

     他的判決都很重。

    一般隻有三種判法。

    這三種判法是責罵、責打和砍頭。

    這三種判法是根據犯罪性質決定的,判砍頭的時候不少。

    他判砍頭的時候不會顧慮什麼就判了。

    有時候有的官員會考慮到行刑人的心情,覺得判得太重,畏畏縮縮地求秀吉重新考慮。

    這時,秀吉就會罵道:&ldquo你白癡嗎?誰會喜歡殺那些可愛的臣民?&rdquo &ldquo這不是殺。

    &rdquo他又馬上糾正道。

     &ldquo是殺了一個救活多人。

    為了讓一萬人存活下去,有時讓一個人犧牲也是件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