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鵬
關燈
小
中
大
彈正已經被日吉天真爛漫的性格吸引住了。
很容易親近人的日吉已經和彈正玩在了一起。
他一個接一個地給彈正展示着布袋木偶口技等孩子們常玩的遊戲,彈正也被逗得抱着肚子大笑。
翌日,出發去清洲城時,彈正對悶悶不樂的妻子說:&ldquo要是他父母同意的話,就把日吉放在咱們家養着,怎麼樣?雖然他做不了什麼,但也總比養真猴強吧。
&rdquo 但伊都并不高興,他将丈夫送至門口,邊走邊說:&ldquo不要了,還是送回中村姐姐那兒去吧。
要是他對婆婆無理怎麼辦?不能讓他冒犯了婆婆。
&rdquo &ldquo那麼,怎麼都行,你覺得怎麼好就怎麼辦吧。
&rdquo 彈正是個離開家後就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來、心裡隻有主公和戰鬥的人,他是對妻子并不太體貼的丈夫。
&ldquo對男人來說,重要的隻有功名嗎?&rdquo伊都看着丈夫的背影,想着又有幾個月不能見面了。
家務事做完後,她就早早地帶着日吉,往中村去了。
途中,伊都遇到了一個親切地向她問候的人。
&ldquo啊,這不是加藤大人的夫人嗎?這是要去哪兒啊?&rdquo這人大概是個商人,而且一定是大戶人家的主子。
四十多歲,身穿華麗的短罩袍,腰間插着一把腰刀,腳上穿着小櫻皮(1)的鞋,是個和藹可親的人。
感受到善意的伊都攬着日吉上前答道:&ldquo去中村的姐姐家,送這孩子。
&rdquo &ldquo哦&hellip&hellip就是這位少爺吧,被光明寺趕出來的?&rdquo &ldquo您也聽說了。
&rdquo &ldquo其實,今天我也是為這事去光明寺的。
&rdquo 日吉不知為什麼覺得不太自在,眼睛四處看着。
自出生以來第一次被人叫少爺,他羞得面紅耳赤。
&ldquo啊,是為了這孩子的事去寺廟的嗎?&rdquo &ldquo正是,光明寺的和尚到家裡來道歉,問了下原因,原來是我進奉的香爐摔破了。
&rdquo &ldquo真是的,這淘氣孩子給您添麻煩了!&rdquo &ldquo怎麼連夫人都這麼說呢?瓷器是會碎的,這不是正常的嘛。
&rdquo &ldquo但是,聽說是很珍貴的名器&hellip&hellip&rdquo &ldquo可惜的是這香爐是我陪同着久居明國的、已故的伊藤五郎大夫大人的作品。
&rdquo &ldquo被稱為&lsquo祥瑞&rsquo的,就是您說的那位嗎?&rdquo &ldquo現在已經因病去世了。
近來青花瓷器常常書刻&lsquo祥瑞五郎大夫制&rsquo的字樣,那都是後人所為。
真正遠赴明國學習,傳授我們青花瓷器的制作方法的五郎大夫已經不在了。
&rdquo &ldquo大家的傳言,也不知是不是真的。
您府上養育的於福少爺,聽說是祥瑞大人從明國帶回來的孩子?&rdquo &ldquo是真的。
您是怎麼知道的呢?孩子們玩鬧時,總是&lsquo中國人的孩子,中國人的孩子&rsquo這樣戲弄他,現在他已經不怎麼出去了。
&rdquo瓷器店老闆拾次郎這麼說着,笑呵呵地看了看日吉。
聽到朋友名字的日吉更想知道這人到底是誰。
&ldquo可是,好像隻有日吉少爺一直幫着於福。
聽說日吉少爺被寺廟趕了出來,連於福都來跟我求情了。
其實,剛才去了光明寺,是拜托他們原諒去的,但是剛才他們說好像不隻是香爐這一件事,還有這樣那樣的各種問題,不能答應我的請求。
我這是正往回走呢,哈哈哈哈哈!&rdquo拾次郎大笑着說道,然後又加了幾句,&ldquo當然,他父母也有他們的想法,但要是還想讓他去什麼地方做工,要是覺得像我家這樣的地方合适的話,什麼時候來都可以。
不管怎麼說,這孩子還是有可取之處的。
&rdquo然後拾次郎又像見面時那樣禮貌周全地問候,之後離去了。
和那人分開後,日吉拽着伊都的袖子,不停地回頭看着。
&ldquo姨母,剛才那個人是誰啊?&rdquo &ldquo瓷器店的拾次郎,是往各國批發瓷器的商人。
&rdquo &ldquo啊,所以叫瓷器店老闆啊。
&rdquo
很容易親近人的日吉已經和彈正玩在了一起。
他一個接一個地給彈正展示着布袋木偶口技等孩子們常玩的遊戲,彈正也被逗得抱着肚子大笑。
翌日,出發去清洲城時,彈正對悶悶不樂的妻子說:&ldquo要是他父母同意的話,就把日吉放在咱們家養着,怎麼樣?雖然他做不了什麼,但也總比養真猴強吧。
&rdquo 但伊都并不高興,他将丈夫送至門口,邊走邊說:&ldquo不要了,還是送回中村姐姐那兒去吧。
要是他對婆婆無理怎麼辦?不能讓他冒犯了婆婆。
&rdquo &ldquo那麼,怎麼都行,你覺得怎麼好就怎麼辦吧。
&rdquo 彈正是個離開家後就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來、心裡隻有主公和戰鬥的人,他是對妻子并不太體貼的丈夫。
&ldquo對男人來說,重要的隻有功名嗎?&rdquo伊都看着丈夫的背影,想着又有幾個月不能見面了。
家務事做完後,她就早早地帶着日吉,往中村去了。
途中,伊都遇到了一個親切地向她問候的人。
&ldquo啊,這不是加藤大人的夫人嗎?這是要去哪兒啊?&rdquo這人大概是個商人,而且一定是大戶人家的主子。
四十多歲,身穿華麗的短罩袍,腰間插着一把腰刀,腳上穿着小櫻皮(1)的鞋,是個和藹可親的人。
感受到善意的伊都攬着日吉上前答道:&ldquo去中村的姐姐家,送這孩子。
&rdquo &ldquo哦&hellip&hellip就是這位少爺吧,被光明寺趕出來的?&rdquo &ldquo您也聽說了。
&rdquo &ldquo其實,今天我也是為這事去光明寺的。
&rdquo 日吉不知為什麼覺得不太自在,眼睛四處看着。
自出生以來第一次被人叫少爺,他羞得面紅耳赤。
&ldquo啊,是為了這孩子的事去寺廟的嗎?&rdquo &ldquo正是,光明寺的和尚到家裡來道歉,問了下原因,原來是我進奉的香爐摔破了。
&rdquo &ldquo真是的,這淘氣孩子給您添麻煩了!&rdquo &ldquo怎麼連夫人都這麼說呢?瓷器是會碎的,這不是正常的嘛。
&rdquo &ldquo但是,聽說是很珍貴的名器&hellip&hellip&rdquo &ldquo可惜的是這香爐是我陪同着久居明國的、已故的伊藤五郎大夫大人的作品。
&rdquo &ldquo被稱為&lsquo祥瑞&rsquo的,就是您說的那位嗎?&rdquo &ldquo現在已經因病去世了。
近來青花瓷器常常書刻&lsquo祥瑞五郎大夫制&rsquo的字樣,那都是後人所為。
真正遠赴明國學習,傳授我們青花瓷器的制作方法的五郎大夫已經不在了。
&rdquo &ldquo大家的傳言,也不知是不是真的。
您府上養育的於福少爺,聽說是祥瑞大人從明國帶回來的孩子?&rdquo &ldquo是真的。
您是怎麼知道的呢?孩子們玩鬧時,總是&lsquo中國人的孩子,中國人的孩子&rsquo這樣戲弄他,現在他已經不怎麼出去了。
&rdquo瓷器店老闆拾次郎這麼說着,笑呵呵地看了看日吉。
聽到朋友名字的日吉更想知道這人到底是誰。
&ldquo可是,好像隻有日吉少爺一直幫着於福。
聽說日吉少爺被寺廟趕了出來,連於福都來跟我求情了。
其實,剛才去了光明寺,是拜托他們原諒去的,但是剛才他們說好像不隻是香爐這一件事,還有這樣那樣的各種問題,不能答應我的請求。
我這是正往回走呢,哈哈哈哈哈!&rdquo拾次郎大笑着說道,然後又加了幾句,&ldquo當然,他父母也有他們的想法,但要是還想讓他去什麼地方做工,要是覺得像我家這樣的地方合适的話,什麼時候來都可以。
不管怎麼說,這孩子還是有可取之處的。
&rdquo然後拾次郎又像見面時那樣禮貌周全地問候,之後離去了。
和那人分開後,日吉拽着伊都的袖子,不停地回頭看着。
&ldquo姨母,剛才那個人是誰啊?&rdquo &ldquo瓷器店的拾次郎,是往各國批發瓷器的商人。
&rdquo &ldquo啊,所以叫瓷器店老闆啊。
&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