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爐變

關燈
的孩子,但不僅沒見到小和尚日吉,連自己家的頑皮孩子也都突然藏了起來,不見了。

     &ldquo再跟這寺裡的猴子玩,就不讓你們回家了!&rdquo父母們說着。

     他們下山後,山上立刻又殿堂大動,草樹搖晃,石瓦橫飛,鐘聲大鳴。

    日暮時分,在衆多吵鬧着下山的孩子們中總有二三個折了手的,腫了包的,滿身是血的。

     一天,去化緣的兩個和尚辦完了事,回到寺中,站在正殿前,互相驚愕地看着。

    内殿的大香爐一分為二扔在地上。

    這個香爐是現在本寺唯一的施主新川的瓷器店老闆拾次郎三四年前供奉的。

     捐獻這香爐時,拾次郎是這樣說的:&ldquo這是伊勢松阪一位故去的大人特别燒制的瓷器。

    對我來說是深有淵源,就像是有生命的遺物一般。

    上面畫着有我們回憶之地的山水風物,我将這盡心竭力制作的香爐敬奉給貴寺,希望能作為寺寶傳承後世。

    &rdquo 平時,這香爐都是裝在箱中珍藏的。

    大概七天前,因為瓷器店的夫人來寺裡拜佛才取出。

    用後就一直放置,沒有收起。

    現在這香爐碎了,和尚們驚得面無顔色。

    這事傳到病重的住持耳中,要是病情加重的話&hellip&hellip二人為此擔心不已。

     &ldquo是猴子幹的吧?&rdquo &ldquo對了,沒有别的孩子比他更淘氣了。

    &rdquo &ldquo怎麼辦呢?&rdquo兩個和尚立刻把日吉拽來,追問香爐的事。

    日吉則說在正殿玩耍的不止是自己一個,雖然他不記得誰打碎了香爐,但也說了&ldquo對不起&rdquo。

     他道了歉,兩個和尚反而更加生氣,這可能也跟日吉天生的面相和一副不在乎的神情有關。

     &ldquo這個混賬東西!&rdquo 二人把日吉的手綁在後邊,捆在了正殿的圓柱上。

     &ldquo這幾天就這麼綁着吧,讓耗子吃了算了。

    &rdquo和尚罵道。

     但對日吉來說,這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事了。

    讓他難過的是第二天朋友們來了,他不能一起玩了。

     &ldquo喂,把繩子解開,不解開的話,我就打扁你們!&rdquo日吉恐吓着。

     大家看到日吉都被懲罰了,就都跑了。

    偶爾遇到這事的來參拜的老人、村裡的女人都指着日吉&ldquo哎呀,猴子!&rdquo&ldquo活該!&rdquo他們笑着嘲諷他。

    慢慢地,他的小小的靈魂低語着:&ldquo記着現在,記着現在。

    &rdquo他自己安慰着自己。

     同時,他小小的身體背靠着廟裡的大圓柱,這更讓他熱血沸騰起來。

    這二者結合起來,讓他抿起嘴,對自己的慘痛遭遇說了句&ldquo什麼嘛!&rdquo轉而露出無畏的表情。

    靠了靠柱子,他睡着了,然後,又流着口水醒了過來。

    受罪的日子很長,日吉開始覺得無聊了。

     一天,他突然被還擺在他面前,裂成兩半的香爐吸引了。

    香爐的底部寫着&ldquo五郎大夫祥瑞之制&rdquo幾個表明作者身份的小字。

    濑戶村很近,尾張附近是瓷器的産地。

    讓日吉更感興趣的不是瓷器,而是大香爐上藍彩描畫的山水。

     &ldquo這是哪兒呢?&rdquo他無聊地看着,随心所欲地放縱着自己的想象。

    白瓷上隻用藍色描繪的山呀,石橋呀,樓閣呀,人物呀,以及在日本見都沒見過的船呀,服飾等,讓他十分困惑。

    這份不解讓少年的求知欲膨脹,進而放飛自己的想象。

     &ldquo這樣的國家,有嗎?&rdquo正百思不解時,他的腦中靈光一現。

    那是不知何時,被别人教導的,還是聽别人說的,他自己已經完全忘記,因苦惱思索而閃出的一念。

     &ldquo對了,是唐國的畫兒。

    &rdquo日吉獨自快樂着。

    他看着瓷器上的畫兒,靈魂已飛往大唐神遊。

     日暮時分,化緣回來的兩個和尚覺得日吉一定已經哭得蔫了,來到前面一看,日吉在那兒抿嘴笑着。

     &ldquo不行了,責打也沒有用。

    這家夥将來太可怕了,把他送回父母那兒去吧。

    &rdquo和尚歎息道。

     因為出家的見證人加藤就住在薮山下,晚上,一個和尚讓日吉吃了飯後,就帶他下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