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從蛋到海膽

關燈
■雞蛋 Oeufs 雞蛋是人們食用最廣的營養食品。

     佩恩先生說:&ldquo顯然,蛋中含有動物組織成形所需的各種元素,它完全可以滿足胚胎發育的需要而無須額外的營養。

    胚胎會逐步發展成幼雛,肌肉、筋腱、骨頭和皮膚等都有。

    &rdquo 蛋中含有氮、脂肪、糖、硫、磷和礦物鹽,蛋清的成分是蛋白質。

     在食品中,雞蛋在冬季最難尋覓到新鮮的。

    衆所周知,不新鮮的蛋難以入口。

    幾乎所有烹饪書籍都會建議你在兩個節之間&mdash&mdash8月15日的聖母升天之日和9月8日的聖母生日&mdash&mdash儲備足夠的雞蛋。

    将雞蛋埋藏在新鮮的鋸末中,并摻上松枝、月桂枝等有芳香氣味的樹枝是最佳的雞蛋保鮮法。

    要是在鋸末中摻入極細的幹沙,保鮮效果就更好了。

     有一個極為簡單的檢驗雞蛋是否新鮮的辦法。

    倒滿一杯水,把雞蛋放進去,如果雞蛋直立,而且有一頭浮出水面,說明它有三分之二是空的,就不能食用了。

    如果基本沉入水中,說明雞蛋還是新鮮的。

     将雞蛋煮至半生半熟的吃法是最好的吃法。

    這樣的雞蛋的蛋黃非常有味道,蛋清就像奶凍一樣嫩。

    如果奢侈一些,用肉湯将雞蛋煮至不老不嫩,你吃到的就是最完美的煮雞蛋了。

     對于有些人來說,雞蛋隻是雞蛋,毫無區别。

    這種看法是錯誤的。

    散放在園中的雞和關起來的雞同時下蛋,它們的味道和口感相差很多。

     我提倡用冷水煮蛋,這可以讓它慢慢升溫,煮好的蛋的各部位的生熟是一樣的。

    如果用開水煮蛋,很少能有不破的,而且有可能蛋清已經很硬了,而蛋黃還是生的。

     如果你把雞蛋煮過了頭&mdash&mdash這種事時常發生&mdash&mdash卻沒時間再煮一個,可以換一種吃法:把蛋放入盤中,加入鹽、胡椒粉和一塊黃油,一起搗爛後撒上香蔥末吃。

     □荷包蛋 将15枚雞蛋煎成荷包蛋,放入大盤中備用。

    将12隻鴨子烤至半生不熟,在鴨子身上劃上深及鴨骨的口子,以便于取其汁水。

    在汁水中撒上食鹽和粗胡椒粉,趁熱倒在荷包蛋上即可。

     12隻鴨子做15枚雞蛋的配料,你們會怎麼想? (本菜選自《皇家食譜1808》和《皇家食譜1839》) □黃油脆皮蛋 将面包屑、黃油、一條切碎的鳀魚、歐芹末、大蔥末、青蔥末、3個蛋黃、鹽、粗胡椒粉、粗肉豆蔻粉攪勻。

    取一個能耐高溫的盤子,鋪一層肉豆蔻粉,将上述材料放進去,文火烘烤。

    将适量雞蛋攪勻,倒入盤子中,再次用文火烘烤。

    把鐵勺燒紅,在盤子上方均勻移動至蛋白凝固。

    上桌之前再撒一些鹽、胡椒粉和肉豆蔻粉。

     □煮雞蛋配煎洋蔥片 用黃油把洋蔥片稍微煎一下,最好不要讓它變得焦黃。

    往洋蔥片中加入半勺面粉,一大杯黃油、鹽、胡椒粉和肉豆蔻粉。

    收濃後放入切成片的煮雞蛋,在沸騰前起鍋。

     □蘑菇雞蛋 将8枚新鮮雞蛋煮好備用。

    把做一份炖菜量的蘑菇擇淨,洗後切丁。

    将水、香料袋、和有面粉的黃油、少許鹽、蘑菇丁放入鍋中煮熟。

    收濃湯汁,加入4個蛋黃和适量的黃油、檸檬汁澆在雞蛋上。

     這道菜用傘菌或者牛肚菌也可以。

     ■鵝 Oie 鵝在羅馬有很長一段時間都被視為聖物。

    據說有一天晚上,在所有的狗都進入夢鄉時,隻有一隻鵝還清醒着&mdash&mdash至于具體原因,曆史并沒有告訴我們&mdash&mdash聽到了前來偷襲的高盧人發出的聲響。

    這隻鵝将它的同伴喚醒。

    受到驚吓的鵝們大聲尖叫,終于将執政官曼利烏斯從睡夢中吵醒了。

     但是,恺撒大帝剛剛打敗高盧人,帝國的士兵就把鵝吃進了肚子&mdash&mdash這是從高盧人那裡學來的。

    而對于曼利烏斯的盟友,導緻自己失敗的鵝,高盧人當然不會尊重。

     消息馬上四處傳播,連遙遠的羅馬人都知道了,皮卡第的鵝可以做成美味的菜肴。

    皮卡第人天生有商業頭腦,從那時起,他們就開始源源不斷地往羅馬販運鵝。

    路上,鵝把看到的一切都吃進了肚子。

     古埃及人認為鵝是人間美味。

    利西亞國王拉達曼提斯對鵝十分贊賞,甚至命令所有臣民在發誓的時候改用鵝的名義,而不再用諸神的名義。

    被恺撒征服的英國也是這樣。

     普林尼說,鵝的育肥技術和讓鵝肝成為名菜,都要歸功于一位羅馬執政官,他叫梅特拉斯·賽皮奧。

     身為醫生和知名學者的朱爾斯·塞薩·斯卡裡格對鵝情有獨鐘。

    他不僅喜愛鵝的肉體,還上升到了道德層面。

     他說:&ldquo鵝,是謹慎精明的完美象征。

    它們從橋下走過時,不管橋有多高,它們都會低下頭。

    它們講體面,哪怕是生病了,也會把自己收拾得十分得體。

    &rdquo &ldquo它們很有遠見。

    鵝從山鷹出沒的陶魯斯山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