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茶茶、阿初、小督三姊妹從北之莊出發,趕往府中城。
中途在一戶農家借宿兩晚,第三天繼續乘轎趕路。
一路上景緻極好,天朗氣清,道路兩旁新綠的嫩葉在風中搖擺,這景緻與姐妹三人悲慘的遭遇格格不入。
三架轎辇在前,随行侍女在後,趕了約一裡多地,來到府中城下。
随後繼續前行,進入前田利家的居城府中。
盡管當日前田利家曾與勝家聯手向柳濑發兵,但一來他與秀吉一向交好,二來此次參戰他有不得已的苦衷,主要是其地理位置決定了他此次的立場。
個中緣由不隻勝家心裡明白,秀吉也了然于胸。
因此,即使打了敗仗,勝家也沒有牽連利家,而秀吉更是放棄了對這種權宜之後的敵對行為做任何處置。
由此可見,前田利家着實是個進退得宜、頗有自知之明的人物。
茶茶姐妹被安置在城深處的一間屋内,一應起居飲食都備受優待。
第二天,姐妹三人前去拜見前田利家。
茶茶曾經在北之莊城内見過他兩次,是位不到五十歲的武将,容貌溫厚,膚色白皙。
而此次的第三次會面讓茶茶心裡五味雜陳。
利家與勝家本屬同一陣營,都曾與秀吉為敵。
可時至今日,繼父勝家與母親阿市夫人已經雙雙自盡,前田利家卻毫發無損地坐在自己面前。
整個見面過程中,三姐妹始終面無表情。
她們冷漠的态度并非是故意做給利家看的。
自從進城以後,三人之間沒有任何對話,個個表情僵硬,像戴着能樂面具一般。
&ldquo想必幾位小姐此刻都很傷心。
&rdquo 利家用略帶沙啞的嗓音說道。
茶茶擡臉看着利家,一絲悲憤之情油然而生。
從前在北之莊時,利家與她們說話都是用敬語,如今完全改為對待下人的說話方式。
可見三個小姐的地位不知不覺地下降至此了。
&ldquo北之莊陷落時,我女兒摩阿也在城裡,本以為沒救了,誰知她今天早上竟然逃了回來,真是萬幸。
以後她會和幾位小姐做一段時間鄰居。
&rdquo 茶茶之前絲毫不知利家還有個女兒在北之莊城。
&ldquo平安無事就好,恭喜您了。
&rdquo茶茶客套道。
利家也同樣客套地安慰她們道:&ldquo小姐們早晚是要搬回安土城的,在那之前就先暫住我這裡。
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隻能說這都是命運的安排。
&rdquo 拜見完利家,茶茶才從一位侍女的口中得知:今年正月,利家的三女兒摩阿作為人質被送到北之莊,并與勝家的部下佐久間十藏訂下婚約。
城池陷落前,她的未婚夫十藏戰死城内,而摩阿帶着一個叫阿茶子的侍女一起逃了回來。
就在見過利家的第二天傍晚,茶茶在庭院中與摩阿偶遇。
看到對方的一瞬間,她們都有些驚訝,随後互相見禮,一句話也沒說便擦肩而過了。
摩阿比茶茶小三歲,年方十四,有着與其父同樣白皙的皮膚和修長的身姿。
即便如今相互為鄰,茶茶估計自己今後也很難和這位小姐成為親密的朋友。
從前在北之莊時,摩阿作為人質,肯定活得卑躬屈膝。
如今她們的處境完全颠倒過來,茶茶和妹妹們現在是戰敗者的遺孤,是天涯淪落人,生死全由不得自己。
就在茶茶姐妹住進府中的幾天内,秀吉帶領着攻陷北之莊的大軍,一舉平定了能登、加賀。
五月一日,秀吉在返程途中順路來到府中。
一聽到這消息,阿初和小督頓時面容失色,互相依偎着蜷縮在起居室的一角。
茶茶不太理解兩個妹妹的矛盾心情,覺得她們對秀吉既憎恨又恐懼。
可她卻不太一樣,既沒有對勝利者秀吉抱有任何好感,也沒有心懷不共戴天的仇恨。
如今想來,十年前,是秀吉直接領兵攻陷了小谷城,祖父、父親以及淺井一族人衆皆因秀吉而死。
她們的兄長更是被他親手殺死,死後還被懸首示衆。
而此次繼父勝家和母親阿市夫人之所以自盡,罪魁禍首也是他。
可無論如何茶茶就是沒法咬牙切齒地恨他,對此,她自己也感到很詫異。
三姐妹在這座北國的小城中平靜度日。
整個夏天,幾乎天天守在房中,彼此也沒有過多交流。
在這期間,織田信孝所居的岐阜城遭到清洲信雄的攻擊,繼勝家之後,信孝于五月二日自盡。
待到戰争的硝煙散盡,這個消息才傳到茶茶姐妹的耳中。
對于剛剛遭遇過人生巨大不幸的三位小姐來說,這個消息顯得那麼無關痛癢,她們的内心沒有一絲悲痛。
死早已是司空見慣的事了,那些曾經在北之莊見過的人都死光了。
隻有阿初會時不時地突然放聲痛哭一陣,可能是想念阿市夫人的緣故。
每當阿初哭泣時,茶茶和小督總是冷眼旁觀,一語不發,從不上前安慰。
而在兩位姐姐看來,小督的行為舉止中透着一股乖張孤僻的味道。
無論被說什麼,她的反應都一樣,嘴角挂着自嘲的笑容,從不直視對方,怎麼看也不像是十三歲少女應有的舉動。
茶茶比較容易理解因傷心過度而時不時發作的阿初,卻有些看不明白小督。
她似乎将自己的内心藏得很深,從不唉聲歎氣,活得透徹超脫,倒像是茶茶的姐姐似的,這讓茶茶有些不滿。
夏末,三姐妹從一個行腳商人口中聽說了佐久間盛政的死訊。
據說盛政被帶到京都,不但拒絕了秀吉提出的仕官邀請,還自願被綁着遊街示衆,直至深夜才在宇治的槇島被斬去首級。
&ldquo他穿着寬袖的金箔色小袖[1],外披紅色大紋[2],上車時還叫嚣着讓人用繩子綁住自己呢。
&rdquo 商人說得好像親眼所見一般。
他還說,盛家在敦賀的鄉間被十二個百姓逮住,送到秀吉處邀功。
可秀吉不但沒有獎賞這十二個人,反而斥責他們做了與百姓身份不符的事,将他們全部處以磔刑。
如今,佐久間盛政的事迹在坊間巷裡被傳為佳話,大家都稱贊他是柳濑合戰中柴田軍裡唯一的英雄。
商人剛說起佐久間盛政的事,阿初和小督便離席而去,隻有茶茶聽到了最後。
描述中肯定有誇大其辭的成分,但所有的傳言都非常符合佐久間盛政這個人物的形象。
茶茶腦海中瞬間浮現出盛政穿着花哨的衣服,被綁在車上遊街示衆的樣子,她感到一種難以抑制的沖動。
夏季炙熱的陽光烘烤着庭院裡的茂葉繁枝,茶茶盯着那些樹葉,拼命克制着突然湧上心頭的激動。
她還記得那個年輕武将說過的話,說他是為了茶茶姐妹能在北之莊過上安穩日子才前去赴死的。
當時不曾留意,如今回想起來,那生離死别的一刻是多麼凄美華麗又壯烈輝煌啊。
整整一天,佐久間盛政這個人一直萦繞在茶茶的腦海中。
繼父和母親阿市夫人的死都未能讓她落淚。
今天,茶茶獨自坐在廊沿,為這個生前有些招人厭惡的年輕武将流下了淚水。
阿初、小督及從北之莊跟來的侍女們都在責怪佐久間盛政,說他要為戰争的失敗負責任,還說如果沒有他,此戰肯定不會敗。
可茶茶認為未必如此。
無論盛政當時是否逞一時之勇,繼父勝家遲早要背負失敗的命運。
無論為人還是資質,勝家到底無法和秀吉匹敵。
埋葬在小谷城的父親淺井長政也是如此,他絕不是信長的對手。
前後經曆了兩座居城的陷落,茶茶已經豁然頓悟,對待任何變故都能冷靜從容。
這一年的四季變化異常分明,各地災情不斷。
七月,京都、三河[3]、常陸[4]三地遭遇大雨,無數民房被沖毀。
八月,駿河[5]再遭大雨侵襲。
在駿河暴雨鋪天蓋地的消息聲中,北國早早迎來了秋天。
白天的天空總是清澈澄明、湛藍如洗,空氣中透着絲絲涼意。
這将是茶茶姐妹在此度過的第一個秋天。
北國之秋本就清冷蕭索,更何況姐妹三人恰逢變故,今年的秋天對她們來說更加寂寥難耐。
随着秋意漸濃,新的血腥傳言在城内流傳開來,似乎是秀吉與信雄撕破了臉。
沒等過年,織田家舊臣就分裂為兩派,一派支持羽柴秀吉,一派支持信雄。
據說年底之前兩派之間必有一場前所未有的大合戰,規模将數倍于以往任何一次合戰。
最近,府中城内也熱鬧起來,武士們愈加活躍,似乎進一步印證了傳言的可信度。
十一月,府中城派出三名武士,為秀吉所建的大阪城竣工表示祝賀。
從五月開始,秀吉在大阪大興土木,圍城造樓,至十一月,工事已順利完成九成。
秀吉的居所已從山崎天王山的寶寺遷至大阪城中。
十一月下旬,前往大阪的賀使回城。
三姐妹從其中一人口中意外地獲知了京極高次的下落。
自從在北之莊城陷落前夜逃出城後,高次一直杳無音信,後來不知怎的,竟能平安無事地在若狹生活至今,秀吉竟也不再追究。
高次的姐姐龍子嫁給了若狹的武田元明,所以他能在那裡找到容身之所。
可事情似乎并沒有這麼簡單,若非這名使者告知,茶茶她們還不知道,原來武田元明因幫助過光秀,早在本能寺兵變後就在貝津被殺死了。
因此,京極高次此次投奔的是已經成為寡婦的姐姐。
高次如今安然無恙地生活在離府中不遠的若狹國一角,這消息本就出乎茶茶的意料。
更讓她震驚的是,龍子近來竟成為秀吉的側室,而高次則仰仗着姐姐的榮耀得到封賞,很快會在近江[6]獲得領地。
另外,元明雖已被秀吉處死,但聽說他與龍子之間育有二男一女,這些孩子迄今仍然下落不明,坊間亦有關于此事的各種揣測和傳言。
不到一個月,高次和龍子姐弟的事情便在駐守大阪的武士之間傳開,一時間街頭巷尾都在議論此事。
可以想象大家在茶餘飯後是如何貶損這對姐弟的。
之前關于佐久間盛政之死的傳聞為人人所稱道。
相比之下,龍子嫁給有着殺夫之仇的秀吉為妾,對這種以身事仇的行為,衆人必然有諸多鄙夷。
而為了保命竟然默許姐姐的行為并投靠秀吉的高次也飽受诟病。
聽聞高次姐弟之事,茶茶三姐妹的反應各有不同。
&ldquo哎呀,真是丢人!&rdquo 小督毫不掩飾自己對高次姐弟的蔑視。
她連聽一下都怕髒了耳朵似的,立即起身離開,踩着木屐走到細雪霏霏的庭院中去。
阿初聽後先是神經質地突然大笑幾聲,随後面色平靜地說: &ldquo他說過,無論發生什麼事都要活下去,果然是說到做到。
&rdquo 看到小督顯露出對高次的鄙視,她又忍不住替高次辯解道: &ldquo能活着就好。
哪怕是苟且。
我們不是也這樣活着嗎?&rdquo 茶茶的心情與二位妹妹不大相同。
她對高次的行為不置可否。
站在高次的立場,她能理解他為生存不得不采取這樣的權宜之計,且此事的處理方式更是讓她看到了高次的本性。
正如蒲生氏鄉所說,高次懷抱着複興京極家的夢想,無論遇到何事都可以忍辱偷生。
還記得高次剛來北之莊避難之時,曾當面表露出為茶茶活下來的意思,她也因此而看不起高次。
現在想來可能是她當時過于輕信。
高次在言語中的确表露出對茶茶的愛意,可那也許是他當下最需要做的選擇而已。
高次被氏鄉看得很透,他可能就是一個為了振興家族而不擇手段的男人。
如此想來,無論是得到茶茶,還是讓姐姐嫁給秀吉,隻要是能夠助他達到目的,什麼事他都會去做。
可是,為時已晚了!具體什麼晚了茶茶也說不清道不明。
曾經為高次燃起又消失的激情,如今褪變成一種無奈的情緒。
幼年時,隻要一聽到近江的名門望族&mdash&mdash京極家的名号,茶茶就會肅然起敬。
可近十年來颠沛流離的生活經曆,已經将這份敬意消磨殆盡。
同樣,曾經對高次的欽慕之情也已煙消雲散。
比起高次,茶茶更喜歡龍子。
自己的親生骨肉尚且生死未蔔,就能将身體呈獻給殺夫兇手,這樣的龍子讓茶茶感到一種莫名且殘忍的快感。
十二月初,前田利家突然宣布,要将居城由府中遷至加賀的金澤城。
除了本就屬于他的能登之外,利家又新得到加賀的石川及川北二郡。
舉城上下頓時忙碌起來,開始為搬遷金澤做準備工作。
借此機會,茶茶姐妹三人得已從前田利家手裡轉移到安土城。
安土城内住着織田家的繼承人三法師丸,由前田玄以、長谷川丹波守二人保護和輔佐。
與織田家血脈相承的茶茶三姐妹,自然也該回到織田一族的所在地。
十二月中旬,順着一年前來時的路,茶茶姐妹朝相反的方向啟程。
不同的是,她們來時曾是随從衆多,而如今相伴出城的隻有寥寥數人。
沿途的景緻還是從前的樣子,隻是轎簾外漫天飛雪。
當琵琶湖深藍的湖水映入眼簾時,茶茶和阿初開始為安土城的新生活感到不安,都一言不發地隻管趕路。
隻有小督時常下轎,還時不時跑到兩位姐姐的轎辇旁邊掀開轎簾。
府中城裡乖張古怪的小督終于不見了,又回複到從前那個開朗樂觀不拘小節的女孩。
就這樣,茶茶姐妹在這座湖畔之城迎來了天正十二年的正月。
如今的安土城是在本能寺兵變後被明智光秀燒焦的廢墟上重建的。
城池狹小簡陋,早已不複當年光景。
前後兩座城池的對比,正好印證了信長生前身後織田家是何等衰退。
正月裡,時不時還有上京來的各國武将出于禮節前來拜訪織田家這位年幼的繼承人。
正月一過,城内從早到晚都是一派門庭冷落的
中途在一戶農家借宿兩晚,第三天繼續乘轎趕路。
一路上景緻極好,天朗氣清,道路兩旁新綠的嫩葉在風中搖擺,這景緻與姐妹三人悲慘的遭遇格格不入。
三架轎辇在前,随行侍女在後,趕了約一裡多地,來到府中城下。
随後繼續前行,進入前田利家的居城府中。
盡管當日前田利家曾與勝家聯手向柳濑發兵,但一來他與秀吉一向交好,二來此次參戰他有不得已的苦衷,主要是其地理位置決定了他此次的立場。
個中緣由不隻勝家心裡明白,秀吉也了然于胸。
因此,即使打了敗仗,勝家也沒有牽連利家,而秀吉更是放棄了對這種權宜之後的敵對行為做任何處置。
由此可見,前田利家着實是個進退得宜、頗有自知之明的人物。
茶茶姐妹被安置在城深處的一間屋内,一應起居飲食都備受優待。
第二天,姐妹三人前去拜見前田利家。
茶茶曾經在北之莊城内見過他兩次,是位不到五十歲的武将,容貌溫厚,膚色白皙。
而此次的第三次會面讓茶茶心裡五味雜陳。
利家與勝家本屬同一陣營,都曾與秀吉為敵。
可時至今日,繼父勝家與母親阿市夫人已經雙雙自盡,前田利家卻毫發無損地坐在自己面前。
整個見面過程中,三姐妹始終面無表情。
她們冷漠的态度并非是故意做給利家看的。
自從進城以後,三人之間沒有任何對話,個個表情僵硬,像戴着能樂面具一般。
&ldquo想必幾位小姐此刻都很傷心。
&rdquo 利家用略帶沙啞的嗓音說道。
茶茶擡臉看着利家,一絲悲憤之情油然而生。
從前在北之莊時,利家與她們說話都是用敬語,如今完全改為對待下人的說話方式。
可見三個小姐的地位不知不覺地下降至此了。
&ldquo北之莊陷落時,我女兒摩阿也在城裡,本以為沒救了,誰知她今天早上竟然逃了回來,真是萬幸。
以後她會和幾位小姐做一段時間鄰居。
&rdquo 茶茶之前絲毫不知利家還有個女兒在北之莊城。
&ldquo平安無事就好,恭喜您了。
&rdquo茶茶客套道。
利家也同樣客套地安慰她們道:&ldquo小姐們早晚是要搬回安土城的,在那之前就先暫住我這裡。
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隻能說這都是命運的安排。
&rdquo 拜見完利家,茶茶才從一位侍女的口中得知:今年正月,利家的三女兒摩阿作為人質被送到北之莊,并與勝家的部下佐久間十藏訂下婚約。
城池陷落前,她的未婚夫十藏戰死城内,而摩阿帶着一個叫阿茶子的侍女一起逃了回來。
就在見過利家的第二天傍晚,茶茶在庭院中與摩阿偶遇。
看到對方的一瞬間,她們都有些驚訝,随後互相見禮,一句話也沒說便擦肩而過了。
摩阿比茶茶小三歲,年方十四,有着與其父同樣白皙的皮膚和修長的身姿。
即便如今相互為鄰,茶茶估計自己今後也很難和這位小姐成為親密的朋友。
從前在北之莊時,摩阿作為人質,肯定活得卑躬屈膝。
如今她們的處境完全颠倒過來,茶茶和妹妹們現在是戰敗者的遺孤,是天涯淪落人,生死全由不得自己。
就在茶茶姐妹住進府中的幾天内,秀吉帶領着攻陷北之莊的大軍,一舉平定了能登、加賀。
五月一日,秀吉在返程途中順路來到府中。
一聽到這消息,阿初和小督頓時面容失色,互相依偎着蜷縮在起居室的一角。
茶茶不太理解兩個妹妹的矛盾心情,覺得她們對秀吉既憎恨又恐懼。
可她卻不太一樣,既沒有對勝利者秀吉抱有任何好感,也沒有心懷不共戴天的仇恨。
如今想來,十年前,是秀吉直接領兵攻陷了小谷城,祖父、父親以及淺井一族人衆皆因秀吉而死。
她們的兄長更是被他親手殺死,死後還被懸首示衆。
而此次繼父勝家和母親阿市夫人之所以自盡,罪魁禍首也是他。
可無論如何茶茶就是沒法咬牙切齒地恨他,對此,她自己也感到很詫異。
三姐妹在這座北國的小城中平靜度日。
整個夏天,幾乎天天守在房中,彼此也沒有過多交流。
在這期間,織田信孝所居的岐阜城遭到清洲信雄的攻擊,繼勝家之後,信孝于五月二日自盡。
待到戰争的硝煙散盡,這個消息才傳到茶茶姐妹的耳中。
對于剛剛遭遇過人生巨大不幸的三位小姐來說,這個消息顯得那麼無關痛癢,她們的内心沒有一絲悲痛。
死早已是司空見慣的事了,那些曾經在北之莊見過的人都死光了。
隻有阿初會時不時地突然放聲痛哭一陣,可能是想念阿市夫人的緣故。
每當阿初哭泣時,茶茶和小督總是冷眼旁觀,一語不發,從不上前安慰。
而在兩位姐姐看來,小督的行為舉止中透着一股乖張孤僻的味道。
無論被說什麼,她的反應都一樣,嘴角挂着自嘲的笑容,從不直視對方,怎麼看也不像是十三歲少女應有的舉動。
茶茶比較容易理解因傷心過度而時不時發作的阿初,卻有些看不明白小督。
她似乎将自己的内心藏得很深,從不唉聲歎氣,活得透徹超脫,倒像是茶茶的姐姐似的,這讓茶茶有些不滿。
夏末,三姐妹從一個行腳商人口中聽說了佐久間盛政的死訊。
據說盛政被帶到京都,不但拒絕了秀吉提出的仕官邀請,還自願被綁着遊街示衆,直至深夜才在宇治的槇島被斬去首級。
&ldquo他穿着寬袖的金箔色小袖[1],外披紅色大紋[2],上車時還叫嚣着讓人用繩子綁住自己呢。
&rdquo 商人說得好像親眼所見一般。
他還說,盛家在敦賀的鄉間被十二個百姓逮住,送到秀吉處邀功。
可秀吉不但沒有獎賞這十二個人,反而斥責他們做了與百姓身份不符的事,将他們全部處以磔刑。
如今,佐久間盛政的事迹在坊間巷裡被傳為佳話,大家都稱贊他是柳濑合戰中柴田軍裡唯一的英雄。
商人剛說起佐久間盛政的事,阿初和小督便離席而去,隻有茶茶聽到了最後。
描述中肯定有誇大其辭的成分,但所有的傳言都非常符合佐久間盛政這個人物的形象。
茶茶腦海中瞬間浮現出盛政穿着花哨的衣服,被綁在車上遊街示衆的樣子,她感到一種難以抑制的沖動。
夏季炙熱的陽光烘烤着庭院裡的茂葉繁枝,茶茶盯着那些樹葉,拼命克制着突然湧上心頭的激動。
她還記得那個年輕武将說過的話,說他是為了茶茶姐妹能在北之莊過上安穩日子才前去赴死的。
當時不曾留意,如今回想起來,那生離死别的一刻是多麼凄美華麗又壯烈輝煌啊。
整整一天,佐久間盛政這個人一直萦繞在茶茶的腦海中。
繼父和母親阿市夫人的死都未能讓她落淚。
今天,茶茶獨自坐在廊沿,為這個生前有些招人厭惡的年輕武将流下了淚水。
阿初、小督及從北之莊跟來的侍女們都在責怪佐久間盛政,說他要為戰争的失敗負責任,還說如果沒有他,此戰肯定不會敗。
可茶茶認為未必如此。
無論盛政當時是否逞一時之勇,繼父勝家遲早要背負失敗的命運。
無論為人還是資質,勝家到底無法和秀吉匹敵。
埋葬在小谷城的父親淺井長政也是如此,他絕不是信長的對手。
前後經曆了兩座居城的陷落,茶茶已經豁然頓悟,對待任何變故都能冷靜從容。
這一年的四季變化異常分明,各地災情不斷。
七月,京都、三河[3]、常陸[4]三地遭遇大雨,無數民房被沖毀。
八月,駿河[5]再遭大雨侵襲。
在駿河暴雨鋪天蓋地的消息聲中,北國早早迎來了秋天。
白天的天空總是清澈澄明、湛藍如洗,空氣中透着絲絲涼意。
這将是茶茶姐妹在此度過的第一個秋天。
北國之秋本就清冷蕭索,更何況姐妹三人恰逢變故,今年的秋天對她們來說更加寂寥難耐。
随着秋意漸濃,新的血腥傳言在城内流傳開來,似乎是秀吉與信雄撕破了臉。
沒等過年,織田家舊臣就分裂為兩派,一派支持羽柴秀吉,一派支持信雄。
據說年底之前兩派之間必有一場前所未有的大合戰,規模将數倍于以往任何一次合戰。
最近,府中城内也熱鬧起來,武士們愈加活躍,似乎進一步印證了傳言的可信度。
十一月,府中城派出三名武士,為秀吉所建的大阪城竣工表示祝賀。
從五月開始,秀吉在大阪大興土木,圍城造樓,至十一月,工事已順利完成九成。
秀吉的居所已從山崎天王山的寶寺遷至大阪城中。
十一月下旬,前往大阪的賀使回城。
三姐妹從其中一人口中意外地獲知了京極高次的下落。
自從在北之莊城陷落前夜逃出城後,高次一直杳無音信,後來不知怎的,竟能平安無事地在若狹生活至今,秀吉竟也不再追究。
高次的姐姐龍子嫁給了若狹的武田元明,所以他能在那裡找到容身之所。
可事情似乎并沒有這麼簡單,若非這名使者告知,茶茶她們還不知道,原來武田元明因幫助過光秀,早在本能寺兵變後就在貝津被殺死了。
因此,京極高次此次投奔的是已經成為寡婦的姐姐。
高次如今安然無恙地生活在離府中不遠的若狹國一角,這消息本就出乎茶茶的意料。
更讓她震驚的是,龍子近來竟成為秀吉的側室,而高次則仰仗着姐姐的榮耀得到封賞,很快會在近江[6]獲得領地。
另外,元明雖已被秀吉處死,但聽說他與龍子之間育有二男一女,這些孩子迄今仍然下落不明,坊間亦有關于此事的各種揣測和傳言。
不到一個月,高次和龍子姐弟的事情便在駐守大阪的武士之間傳開,一時間街頭巷尾都在議論此事。
可以想象大家在茶餘飯後是如何貶損這對姐弟的。
之前關于佐久間盛政之死的傳聞為人人所稱道。
相比之下,龍子嫁給有着殺夫之仇的秀吉為妾,對這種以身事仇的行為,衆人必然有諸多鄙夷。
而為了保命竟然默許姐姐的行為并投靠秀吉的高次也飽受诟病。
聽聞高次姐弟之事,茶茶三姐妹的反應各有不同。
&ldquo哎呀,真是丢人!&rdquo 小督毫不掩飾自己對高次姐弟的蔑視。
她連聽一下都怕髒了耳朵似的,立即起身離開,踩着木屐走到細雪霏霏的庭院中去。
阿初聽後先是神經質地突然大笑幾聲,随後面色平靜地說: &ldquo他說過,無論發生什麼事都要活下去,果然是說到做到。
&rdquo 看到小督顯露出對高次的鄙視,她又忍不住替高次辯解道: &ldquo能活着就好。
哪怕是苟且。
我們不是也這樣活着嗎?&rdquo 茶茶的心情與二位妹妹不大相同。
她對高次的行為不置可否。
站在高次的立場,她能理解他為生存不得不采取這樣的權宜之計,且此事的處理方式更是讓她看到了高次的本性。
正如蒲生氏鄉所說,高次懷抱着複興京極家的夢想,無論遇到何事都可以忍辱偷生。
還記得高次剛來北之莊避難之時,曾當面表露出為茶茶活下來的意思,她也因此而看不起高次。
現在想來可能是她當時過于輕信。
高次在言語中的确表露出對茶茶的愛意,可那也許是他當下最需要做的選擇而已。
高次被氏鄉看得很透,他可能就是一個為了振興家族而不擇手段的男人。
如此想來,無論是得到茶茶,還是讓姐姐嫁給秀吉,隻要是能夠助他達到目的,什麼事他都會去做。
可是,為時已晚了!具體什麼晚了茶茶也說不清道不明。
曾經為高次燃起又消失的激情,如今褪變成一種無奈的情緒。
幼年時,隻要一聽到近江的名門望族&mdash&mdash京極家的名号,茶茶就會肅然起敬。
可近十年來颠沛流離的生活經曆,已經将這份敬意消磨殆盡。
同樣,曾經對高次的欽慕之情也已煙消雲散。
比起高次,茶茶更喜歡龍子。
自己的親生骨肉尚且生死未蔔,就能将身體呈獻給殺夫兇手,這樣的龍子讓茶茶感到一種莫名且殘忍的快感。
十二月初,前田利家突然宣布,要将居城由府中遷至加賀的金澤城。
除了本就屬于他的能登之外,利家又新得到加賀的石川及川北二郡。
舉城上下頓時忙碌起來,開始為搬遷金澤做準備工作。
借此機會,茶茶姐妹三人得已從前田利家手裡轉移到安土城。
安土城内住着織田家的繼承人三法師丸,由前田玄以、長谷川丹波守二人保護和輔佐。
與織田家血脈相承的茶茶三姐妹,自然也該回到織田一族的所在地。
十二月中旬,順着一年前來時的路,茶茶姐妹朝相反的方向啟程。
不同的是,她們來時曾是随從衆多,而如今相伴出城的隻有寥寥數人。
沿途的景緻還是從前的樣子,隻是轎簾外漫天飛雪。
當琵琶湖深藍的湖水映入眼簾時,茶茶和阿初開始為安土城的新生活感到不安,都一言不發地隻管趕路。
隻有小督時常下轎,還時不時跑到兩位姐姐的轎辇旁邊掀開轎簾。
府中城裡乖張古怪的小督終于不見了,又回複到從前那個開朗樂觀不拘小節的女孩。
就這樣,茶茶姐妹在這座湖畔之城迎來了天正十二年的正月。
如今的安土城是在本能寺兵變後被明智光秀燒焦的廢墟上重建的。
城池狹小簡陋,早已不複當年光景。
前後兩座城池的對比,正好印證了信長生前身後織田家是何等衰退。
正月裡,時不時還有上京來的各國武将出于禮節前來拜訪織田家這位年幼的繼承人。
正月一過,城内從早到晚都是一派門庭冷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