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民們歡呼雀躍的呼聲,山麓邊上熙熙攘攘,人聲鼎沸,一直熱鬧到深夜。
夜更深了,在天守閣二層的廣間裡,信長舉辦了酒宴,茶茶和阿初也有出席。
酒宴一開,規矩全免,參加者們三五成群地圍繞在廣間周圍的回廊上,随意地坐着,觀看下方的祝火表演。
茶茶一直關注着高次,他離茶茶有二三間的距離,一個人獨坐着。
茶茶心裡一直猶豫,不知該不該主動與他搭話,最終她還是顧忌着周圍有人,始終沒有開口。
氏鄉坐在茶茶旁邊,用他天生沉穩的口氣說道: &ldquo等您返回清洲之後,一定要将您今晚的見聞告訴您的母親大人啊。
&rdquo 他好像發自内心地享受今天的祝火祭典。
在屋内燈光的映襯下,氏鄉的臉上絲毫沒有半點卑屈之意,反而顯得異常地沉穩冷靜。
茶茶想,眼前這位到底是率領過千軍萬馬的青年武将,與他相比,坐在遠處的高次卻總是一副敏感而落寞的神情,顯示出強烈的個性,絲毫沒有伴天連信者該有的樣子。
次日,茶茶一行宿在安土城,終于沒能找到機會再和高次說一句話。
*** [1]朝倉義景(1533&mdash1573):越前國朝倉家末代大名。
因加盟信長包圍網,于1573年末被織田信長擊敗,最終在賢松寺自盡。
[2]天正元年:公元1573年。
元龜四年七月二十八日,改元天正。
[3]淺井長政(1545&mdash1573):日本戰國時代大名。
近江淺井家最後一代家督。
1570年&ldquo姊川之戰&rdquo戰敗後,淺井家勢力逐漸衰弱。
1573年在小谷城落城,後織田信長軍攻入小谷城,淺井長政最後在城裡剖腹自盡。
本書開始的戰役便是淺井臨死前最後一戰。
[4]小谷城:位于滋賀縣東淺井郡湖北町伊部(舊近江國淺井郡)的日本戰國時代的山城。
小谷城是日本五大山城之一。
[5]足利義昭(1537&mdash1597):日本室町幕府第十五代(最後一代)将軍。
足利義昭為前任将軍足利義輝之弟。
義輝被弑後,義昭被細川藤孝等擁立為将軍。
1573年織田信長舉兵将足利義昭放逐河内,室町幕府就此滅亡。
[6]比叡山:1571年,織田信長為了鞏固自己在畿内的勢力,同時也是為了殺雞儆猴,進攻了在當時被視為聖地的比叡山延曆寺并放火燒毀寺廟,屠殺僧人數千。
[7]此處指本願寺顯如,信長包圍網的大名之一。
[8]京極丸:也稱京極曲輪,小谷城内淺井長政的祖父亮政當年幽禁舊主京極氏的所在地,因此而得名。
[9]二之丸:日本式城堡中次要的城樓。
自城門到本丸之間,會途經二之丸。
[10]本丸:日本式城堡内被石牆、土壘等包圍分割成一塊塊區域,稱為&ldquo丸&rdquo,也叫&ldquo曲輪&rdquo。
從防禦中心天守閣所在的&ldquo本丸&rdquo向外,依次有&ldquo二之丸&rdquo、&ldquo三之丸&rdquo等。
此外,還有一些以方位或特别名字命名的&ldquo丸&rdquo,比如大阪城的&ldquo西之丸&rdquo。
[11]能樂:日本古典劇種之一,亦稱為&ldquo能&rdquo。
能約于日本南北朝時期從農村酬神的&ldquo猿樂&rdquo(類似中國唐朝的散曲)中分出,著名能奠基人觀阿彌(1333&mdash1384)和世阿彌(1363&mdash1443)父子,尤其是後者在總結并吸收前人各種藝術的長處後,使能發展成為一種以音樂、歌唱、舞蹈為主的悲劇型歌舞劇。
後于室町時代,得第三代将軍足利義滿(1358&mdash1408)的保護及支持,能這一劇種才日益繁榮,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12]介錯:切腹自盡時,負責砍斷切腹人頭顱的人。
常由切腹者的好友擔當。
[13]武田勝賴(1546&mdash1582),為日本戰國時代武田家的末代家督。
武田勝賴是武田信玄的第四子,武田本家第二十代當主,也是最後一代。
[14]永祿七年:1564年。
[15]桶狹間之戰:一場發生于1560年(日本永祿三年)戰國時代日本的戰役。
東海道大名今川義元親自率軍攻入尾張國境内,在今愛知縣名古屋市一帶,遭織田信長領軍奇襲本陣陣亡。
戰後,原本稱霸東海道的今川氏從此沒落,而獲勝的織田信長則在中日本和近畿地方迅速擴張勢力,奠定其日後掌握日本中央政權的權力基礎。
[16]今川義元:足利幕府同族的名門,占據駿河、遠江,其後更控制了三河的有力大名。
居城在駿府。
永祿三年(1560)興兵上洛,在尾張桶狹間戰死。
[17]齋藤龍興:(1548&mdash1573)日本安土桃山時代的大名,美濃齋藤家的末代家督。
他在擔任家督期間貪圖安逸享樂,導緻齋藤家的衰敗,不久後即敗在織田信長手下。
此後,齋藤龍興加入信長包圍網,後于1573年戰死于越前刀祢坂。
[18]美濃:今岐阜縣南部。
[19]元龜元年:1570年。
[20]備州:備前國的中國式稱謂。
[21]守護京極:在室町時代為&ldquo三管領四職&rdquo制度中的&ldquo四職&rdquo之一,出任過侍所所司和禦相伴衆以及北近江、飛驒、出雲、隐歧守護等職位。
[22]織田信包:(1543&mdash1614),織田信秀四子,信長之弟。
号老犬齋。
北伊勢豪族長野氏養子。
[23]護摩:為密教大法。
凡求成就,必作護摩。
護摩者,焚燒之義。
采燈,即用柴火等木材搭建起的燃燒用火架。
日本天台宗本山派稱之為&ldquo采燈&rdquo,真言宗當山派稱之為&ldquo柴燈&rdquo。
[24]大入道:日本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妖怪,通常像和尚一樣秃頭,身形比普通人大些,有些甚至和山一樣巨大。
[25]間:長度單位。
平安時代時,1間約為10尺;至15世紀末時1間約為6尺5寸;德川幕府于1649年将1間的長度規定為6尺。
約合1.818米。
[26]腹卷:一種保護腹部及大腿的簡易日式甲胄。
[27]箕踞:兩腳張開,兩膝微曲地坐着,形似簸箕。
[28]烏帽子:日本公家平安時代流傳下來的一種黑色禮帽,近代日本成人男性的和裝禮服組成部分。
鐮倉時代以來,烏帽子越高表示等級越高。
公家通常戴的帽子叫&ldquo立烏帽子&rdquo。
[29]四職:室町幕府在行政方面由将軍綜理一切政務。
其下設&ldquo管領&rdquo,以輔佐将軍,一般由足利氏一族的斯波、細川、畠山三氏輪流擔任,謂之&ldquo三管領&rdquo。
管領之下有侍所、問注所、政所等機構,而以侍所最為重要。
侍所的首長稱&ldquo所司&rdquo,由山名、一色、京極、赤松四氏擔任,謂之&ldquo四職&rdquo,負責禦家人的統治與行政訴訟。
[30]小袖:一種窄袖方領的衣服。
[31]小姓:大名的貼身侍從,主要由武家之中未成年的非繼承人子弟擔當,職責是貼身護衛大名,跟随大名參加戰鬥,以及料理大名日常生活起居。
[32]長筱:長筱之戰為日本戰國時代著名戰役。
織田德川聯軍以絕對優勢在長筱擊敗了武田軍。
通常認為是火槍部隊對騎兵的勝利。
在世界戰争史上也有相當的意義。
[33]甲斐:今山梨縣。
[34]近畿:律令制下日本的地方行政區分,近畿,也稱畿内,包括山城、大和、攝津、河内、和泉五國。
[35]中國:這裡指古代日本本州畿内以西的各國,包含現今日本岡山、廣島、山口、島根、鳥取五縣的地域。
也叫&ldquo中國地方&rdquo。
[36]六角氏:日本氏族之一。
鐮倉時代到戰國時代時期的守護大名,勢力範圍以近江南部為中心。
[37]三河:舊國名。
今愛知縣東部。
[38]尾張:又名尾州。
今愛知縣西部。
織田信長最初是尾張國的領主。
[39]美濃:今岐阜縣南部。
[40]伊勢:舊國名。
今三重縣中央大部。
[41]越前:今福井縣北部(包含岐阜西北部地區)即敦賀市。
[42]若狹:福井縣南部除去敦賀市的地區。
[43]堺:著名的貿易港口及都市,在攝津、河内、和泉三國交界處。
[44]大阪石山城:這次信長出兵的主要目的是攻打足利義昭,義昭以在近江的今堅田城和石山城為幕府軍的據點,舉起反對信長的旗幟,但數日後兩城皆被攻陷。
[45]石藏:地下室。
[46]竹生島:琵琶湖北部的小島。
[47]築前守:豐臣秀吉的曾用名為羽柴築前守秀吉。
築前是現在日本的福岡,他曾受領&ldquo築前守&rdquo的官位。
[48]弁财天:源自印度教的辯才天,也叫辯才天女,名字是薩羅斯瓦蒂(梵文:Saraswati),印度教創世者梵天的妻子。
[49]天守閣:亦稱&ldquo天守&rdquo,位于日式城堡中心部的高大建築物,一般為多重樓閣,造型宏偉,象征了城主的權威。
[50]鯱:此字為日本漢字。
指的是一種虎頭魚身、尾鳍朝天、背上有多重尖刺的傳說生物。
同時也指以其為原型的屋頂裝飾。
江戶時代的百科事典《和漢三才圖會》中則記作魚虎。
[51]裡:古代日本距離單位。
日制三十六町為一裡,合3.924公裡。
[52]&ldquo伴天連&rdquo是&ldquoPadre&rdquo的日文舊譯,在葡萄牙語中是神父、傳教士的意思。
[53]日語作&ldquo広間&rdquo,為閣主的起居室。
[54]馬回衆:相當于中央警備隊。
日本戰國時代,大名軍陣由大名本陣和若幹獨立軍團組成。
本陣成員包括總大将、副将、軍師、佑筆(執筆)、軍奉行(管轄其下的旗奉行、弓奉行、槍奉行、小荷馱奉行、兵糧奉行)、軍目付、使番、物見番頭。
此外還包括馬回、小姓、藥師、祈禱僧等保障人員。
馬回為本陣警衛力量,負責本陣指揮機關的安全。
夜更深了,在天守閣二層的廣間裡,信長舉辦了酒宴,茶茶和阿初也有出席。
酒宴一開,規矩全免,參加者們三五成群地圍繞在廣間周圍的回廊上,随意地坐着,觀看下方的祝火表演。
茶茶一直關注着高次,他離茶茶有二三間的距離,一個人獨坐着。
茶茶心裡一直猶豫,不知該不該主動與他搭話,最終她還是顧忌着周圍有人,始終沒有開口。
氏鄉坐在茶茶旁邊,用他天生沉穩的口氣說道: &ldquo等您返回清洲之後,一定要将您今晚的見聞告訴您的母親大人啊。
&rdquo 他好像發自内心地享受今天的祝火祭典。
在屋内燈光的映襯下,氏鄉的臉上絲毫沒有半點卑屈之意,反而顯得異常地沉穩冷靜。
茶茶想,眼前這位到底是率領過千軍萬馬的青年武将,與他相比,坐在遠處的高次卻總是一副敏感而落寞的神情,顯示出強烈的個性,絲毫沒有伴天連信者該有的樣子。
次日,茶茶一行宿在安土城,終于沒能找到機會再和高次說一句話。
*** [1]朝倉義景(1533&mdash1573):越前國朝倉家末代大名。
因加盟信長包圍網,于1573年末被織田信長擊敗,最終在賢松寺自盡。
[2]天正元年:公元1573年。
元龜四年七月二十八日,改元天正。
[3]淺井長政(1545&mdash1573):日本戰國時代大名。
近江淺井家最後一代家督。
1570年&ldquo姊川之戰&rdquo戰敗後,淺井家勢力逐漸衰弱。
1573年在小谷城落城,後織田信長軍攻入小谷城,淺井長政最後在城裡剖腹自盡。
本書開始的戰役便是淺井臨死前最後一戰。
[4]小谷城:位于滋賀縣東淺井郡湖北町伊部(舊近江國淺井郡)的日本戰國時代的山城。
小谷城是日本五大山城之一。
[5]足利義昭(1537&mdash1597):日本室町幕府第十五代(最後一代)将軍。
足利義昭為前任将軍足利義輝之弟。
義輝被弑後,義昭被細川藤孝等擁立為将軍。
1573年織田信長舉兵将足利義昭放逐河内,室町幕府就此滅亡。
[6]比叡山:1571年,織田信長為了鞏固自己在畿内的勢力,同時也是為了殺雞儆猴,進攻了在當時被視為聖地的比叡山延曆寺并放火燒毀寺廟,屠殺僧人數千。
[7]此處指本願寺顯如,信長包圍網的大名之一。
[8]京極丸:也稱京極曲輪,小谷城内淺井長政的祖父亮政當年幽禁舊主京極氏的所在地,因此而得名。
[9]二之丸:日本式城堡中次要的城樓。
自城門到本丸之間,會途經二之丸。
[10]本丸:日本式城堡内被石牆、土壘等包圍分割成一塊塊區域,稱為&ldquo丸&rdquo,也叫&ldquo曲輪&rdquo。
從防禦中心天守閣所在的&ldquo本丸&rdquo向外,依次有&ldquo二之丸&rdquo、&ldquo三之丸&rdquo等。
此外,還有一些以方位或特别名字命名的&ldquo丸&rdquo,比如大阪城的&ldquo西之丸&rdquo。
[11]能樂:日本古典劇種之一,亦稱為&ldquo能&rdquo。
能約于日本南北朝時期從農村酬神的&ldquo猿樂&rdquo(類似中國唐朝的散曲)中分出,著名能奠基人觀阿彌(1333&mdash1384)和世阿彌(1363&mdash1443)父子,尤其是後者在總結并吸收前人各種藝術的長處後,使能發展成為一種以音樂、歌唱、舞蹈為主的悲劇型歌舞劇。
後于室町時代,得第三代将軍足利義滿(1358&mdash1408)的保護及支持,能這一劇種才日益繁榮,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12]介錯:切腹自盡時,負責砍斷切腹人頭顱的人。
常由切腹者的好友擔當。
[13]武田勝賴(1546&mdash1582),為日本戰國時代武田家的末代家督。
武田勝賴是武田信玄的第四子,武田本家第二十代當主,也是最後一代。
[14]永祿七年:1564年。
[15]桶狹間之戰:一場發生于1560年(日本永祿三年)戰國時代日本的戰役。
東海道大名今川義元親自率軍攻入尾張國境内,在今愛知縣名古屋市一帶,遭織田信長領軍奇襲本陣陣亡。
戰後,原本稱霸東海道的今川氏從此沒落,而獲勝的織田信長則在中日本和近畿地方迅速擴張勢力,奠定其日後掌握日本中央政權的權力基礎。
[16]今川義元:足利幕府同族的名門,占據駿河、遠江,其後更控制了三河的有力大名。
居城在駿府。
永祿三年(1560)興兵上洛,在尾張桶狹間戰死。
[17]齋藤龍興:(1548&mdash1573)日本安土桃山時代的大名,美濃齋藤家的末代家督。
他在擔任家督期間貪圖安逸享樂,導緻齋藤家的衰敗,不久後即敗在織田信長手下。
此後,齋藤龍興加入信長包圍網,後于1573年戰死于越前刀祢坂。
[18]美濃:今岐阜縣南部。
[19]元龜元年:1570年。
[20]備州:備前國的中國式稱謂。
[21]守護京極:在室町時代為&ldquo三管領四職&rdquo制度中的&ldquo四職&rdquo之一,出任過侍所所司和禦相伴衆以及北近江、飛驒、出雲、隐歧守護等職位。
[22]織田信包:(1543&mdash1614),織田信秀四子,信長之弟。
号老犬齋。
北伊勢豪族長野氏養子。
[23]護摩:為密教大法。
凡求成就,必作護摩。
護摩者,焚燒之義。
采燈,即用柴火等木材搭建起的燃燒用火架。
日本天台宗本山派稱之為&ldquo采燈&rdquo,真言宗當山派稱之為&ldquo柴燈&rdquo。
[24]大入道:日本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妖怪,通常像和尚一樣秃頭,身形比普通人大些,有些甚至和山一樣巨大。
[25]間:長度單位。
平安時代時,1間約為10尺;至15世紀末時1間約為6尺5寸;德川幕府于1649年将1間的長度規定為6尺。
約合1.818米。
[26]腹卷:一種保護腹部及大腿的簡易日式甲胄。
[27]箕踞:兩腳張開,兩膝微曲地坐着,形似簸箕。
[28]烏帽子:日本公家平安時代流傳下來的一種黑色禮帽,近代日本成人男性的和裝禮服組成部分。
鐮倉時代以來,烏帽子越高表示等級越高。
公家通常戴的帽子叫&ldquo立烏帽子&rdquo。
[29]四職:室町幕府在行政方面由将軍綜理一切政務。
其下設&ldquo管領&rdquo,以輔佐将軍,一般由足利氏一族的斯波、細川、畠山三氏輪流擔任,謂之&ldquo三管領&rdquo。
管領之下有侍所、問注所、政所等機構,而以侍所最為重要。
侍所的首長稱&ldquo所司&rdquo,由山名、一色、京極、赤松四氏擔任,謂之&ldquo四職&rdquo,負責禦家人的統治與行政訴訟。
[30]小袖:一種窄袖方領的衣服。
[31]小姓:大名的貼身侍從,主要由武家之中未成年的非繼承人子弟擔當,職責是貼身護衛大名,跟随大名參加戰鬥,以及料理大名日常生活起居。
[32]長筱:長筱之戰為日本戰國時代著名戰役。
織田德川聯軍以絕對優勢在長筱擊敗了武田軍。
通常認為是火槍部隊對騎兵的勝利。
在世界戰争史上也有相當的意義。
[33]甲斐:今山梨縣。
[34]近畿:律令制下日本的地方行政區分,近畿,也稱畿内,包括山城、大和、攝津、河内、和泉五國。
[35]中國:這裡指古代日本本州畿内以西的各國,包含現今日本岡山、廣島、山口、島根、鳥取五縣的地域。
也叫&ldquo中國地方&rdquo。
[36]六角氏:日本氏族之一。
鐮倉時代到戰國時代時期的守護大名,勢力範圍以近江南部為中心。
[37]三河:舊國名。
今愛知縣東部。
[38]尾張:又名尾州。
今愛知縣西部。
織田信長最初是尾張國的領主。
[39]美濃:今岐阜縣南部。
[40]伊勢:舊國名。
今三重縣中央大部。
[41]越前:今福井縣北部(包含岐阜西北部地區)即敦賀市。
[42]若狹:福井縣南部除去敦賀市的地區。
[43]堺:著名的貿易港口及都市,在攝津、河内、和泉三國交界處。
[44]大阪石山城:這次信長出兵的主要目的是攻打足利義昭,義昭以在近江的今堅田城和石山城為幕府軍的據點,舉起反對信長的旗幟,但數日後兩城皆被攻陷。
[45]石藏:地下室。
[46]竹生島:琵琶湖北部的小島。
[47]築前守:豐臣秀吉的曾用名為羽柴築前守秀吉。
築前是現在日本的福岡,他曾受領&ldquo築前守&rdquo的官位。
[48]弁财天:源自印度教的辯才天,也叫辯才天女,名字是薩羅斯瓦蒂(梵文:Saraswati),印度教創世者梵天的妻子。
[49]天守閣:亦稱&ldquo天守&rdquo,位于日式城堡中心部的高大建築物,一般為多重樓閣,造型宏偉,象征了城主的權威。
[50]鯱:此字為日本漢字。
指的是一種虎頭魚身、尾鳍朝天、背上有多重尖刺的傳說生物。
同時也指以其為原型的屋頂裝飾。
江戶時代的百科事典《和漢三才圖會》中則記作魚虎。
[51]裡:古代日本距離單位。
日制三十六町為一裡,合3.924公裡。
[52]&ldquo伴天連&rdquo是&ldquoPadre&rdquo的日文舊譯,在葡萄牙語中是神父、傳教士的意思。
[53]日語作&ldquo広間&rdquo,為閣主的起居室。
[54]馬回衆:相當于中央警備隊。
日本戰國時代,大名軍陣由大名本陣和若幹獨立軍團組成。
本陣成員包括總大将、副将、軍師、佑筆(執筆)、軍奉行(管轄其下的旗奉行、弓奉行、槍奉行、小荷馱奉行、兵糧奉行)、軍目付、使番、物見番頭。
此外還包括馬回、小姓、藥師、祈禱僧等保障人員。
馬回為本陣警衛力量,負責本陣指揮機關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