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亞述

關燈
收稅,整治水利,練兵以備出征。

    為掌握及考核地方長官,國王經常派出大批特務。

     總之,亞述政府是國家發動戰争的工具。

    為求每戰必勝,因此對其人民特别強調忠貞、紀律及愛國心。

    在亞述,戰争是有利可圖的事業,因為一打勝仗,俘虜、戰利品即可源源而來。

    由于亞述以攻城略地立國,農業生産根本顧不上。

    所以,假定一旦城攻不下,地掠不到,便會大鬧饑荒。

    有一次,亞述巴尼拔在鎮壓其弟弟的叛變、久攻巴比倫不下時,即出現下列景象: 亞述城市,空前悲慘&hellip&hellip饑荒加上疫疠,滿街都是病人。

    居民與士兵,強者相競至村中覓食,留下來的盡屬老弱之輩。

    逃亡者&ldquo肩踵相接,亞述巴尼拔懼群起效尤,乃盡捕逃者&rdquo處以嚴刑。

    士兵被捕回者,先拔舌頭,再活活打死。

    對于逃亡百姓,則如50年前其祖父辛那赫裡布之所為,進行集體屠殺。

    屍積如山,久無人葬,以緻鳥獸争食。

     東方君主政體的最大缺點,就是戰亂相循的無可避免。

    所謂戰亂相循,一則為地方或屬國的不斷反叛,一則為中央的王位争奪。

    一般君主多半是馬上得天下,但當其年邁,王位繼承準會帶來紛争,在諸子争立局面下,弟兄父子不免血濺宮廷。

    亞述四境蠻族環伺,因此,内争常為外患之開端。

    在亞述史上,西徐亞人(Scythian)、辛梅瑞安人及其他種族,就不斷趁亞述内争,劫掠亞述諸城市。

     史學家筆下的東方諸國,總是不斷地戰亂流血。

    論者以為這未免過于誇大,原因是寫曆史的人總覺得記載戰亂流血才比較刺激。

    因此,我們應當指出一點,東方諸國和平昌盛的時代也是有的,不過這些時代,不太被史學家重視而已。

     亞述人生活 從經濟生活方面觀察,亞述和巴比倫并無二緻。

    因為這兩個國家,事實上不過是一個文化的南北兩部,巴比倫稍微偏重商業,亞述稍為偏重農業。

    巴比倫的富人是大老闆,亞述的富人是大地主。

    亞述與巴比倫的共同點極多。

    他們同河流,同山谷,使用同樣的灌溉工具,收獲同樣的農作物&mdash&mdash小麥、大麥、小米、芝麻。

    [4]在城市裡,他們所經營的工商業是一樣的,他們所使用的度量衡也是一樣的。

    亞述諸城市,由于太靠北,雖然不能發展成為很大的商業中心,但亞述統治者給它們帶來的财富,已經很可觀了。

     金屬半由自采,半由進口。

    亞述古代,工業及戰具原料多為青銅,公元前700年後,青銅地位開始為鐵所取代。

    由于鑄鐵、制玻璃、染織等工業均相當發達,故尼尼微民間家庭設備,其豐富程度已和工業革命前的歐洲不相上下。

    [5] 辛那赫裡布時代,亞述修了一條運河。

    這條運河長達30多英裡,是尼尼微主要的給水設備。

    [6]亞述有錢莊,工商業貸款利息為25%。

    通貨兼用鉛、銅、銀、金。

    公元前700年辛那赫裡布以銀鑄币,每枚重半個雪克爾,這可以說就是政府鑄币的濫觞。

     亞述人民分為五大階級:一、貴族;二、工商業者&mdash&mdash以同業公會為基礎;三、非技術性的自由農工;四、附屬于農場的農奴&mdash&mdash這一情況和歐洲中世紀相當;五、奴隸&mdash&mdash戰俘及無力還債者。

    奴隸皆穿耳剃頭以示區别,他們所擔任的工作,一般為最粗重最下賤者。

    辛那赫裡布時代一塊浮雕顯示:一大群奴隸分為兩行,拖着一個木橇;橇上是一個沉重的雕像;在奴隸旁邊,奴隸總管正揮舞着皮鞭。

     像所有軍國主義國家一樣,政府在道德及法律方面,均大大鼓勵生育。

    堕胎者處死刑。

    故意使自己小産的婦女,依法當受炮烙之刑。

    婦女地位較巴比倫為低。

    不敬丈夫,要受很嚴重的處罰。

    為人妻者,不戴面具不許外出。

    妻子絕對不得與其他男人發生關系,但隻要丈夫高興,便可讨一大堆姘婦。

    娼妓很多,但一律受政府管制。

    亞述國王的嫔妃,名目繁多。

    嫔妃絕對不許離開宮廷,因此,她們除唱歌、跳舞、做針線外,剩下來的時間,便隻有互相磨牙鬥嘴及暗中傾軋。

    妻子與人通奸,丈夫可當場殺死奸夫淫婦&mdash&mdash這本來隻是一種風俗,其後竟獲法律認可。

    其他有關婚姻的規定,大緻和巴比倫一樣。

    不過,買賣婚姻的味道更為濃厚。

    經常有這種情形,妻子住在娘家,丈夫偶然才去一趟。

     父權至上,在一個蠻族環伺、以征服為務的國度似乎是很自然的。

    和羅馬一樣,亞述在征服中曾使成千上萬的戰俘淪為奴隸。

    亞述人似乎從小就習慣于看到把戰俘送入獅窟。

    看餓獅把人體撕成片片,亞述人似乎最為開心。

    亞述人對于兒童,經常灌輸殘忍教育。

    他們教兒童變着花樣虐待戰俘:火燒、剝皮、殺頭還嫌不夠,竟當着戰俘之面,挖出其兒女眼睛!亞述巴尼拔曾經這樣說:&ldquo我所捉住的叛軍首領,有的活剝,有的燒烤,有的埋在城牆腳&hellip&hellip有的剁腳剁手。

    &rdquo亞述巴尼拔大言不慚地說:&ldquo我把所捉住的3000名戰俘都活活燒死&mdash&mdash一個活口都沒有留下。

    &rdquo在另一塊石碑上,他又有這樣的記載:&ldquo凡是反叛亞述及反叛我者&hellip&hellip有的,我割掉他的舌頭,再叫他死;有的,我把他活活埋掉;有的,我斫下他的手足,拿去喂豬喂狗&hellip&hellip這樣做我相信是合乎神意的。

    &rdquo 一位君主曾命工匠在一塊磚上刻下這樣的話:&ldquo我的戰車過處,人畜皆化為齑粉&hellip&hellip我的記功碑,是由人的屍體堆成。

    凡為我所活捉到的人,我一個一個斬斷其雙手。

    &rdquo他刻這些話的目的,是想垂名後世。

    在尼尼微我們發現許多浮雕,有的刻着剝皮拔舌的景象,有的刻着開腸破肚的景象,有的刻着剜目斬首的景象! 對于矯正殘忍傾向,宗教顯然無能為力。

    亞述宗教對政府的影響力,顯然不能和巴比倫相提并論。

    祭師的舉措,處處迎合君主的需要。

    亞述大神是一位好戰無情的神。

    亞述人相信,這位大神所喜歡的就是以戰俘給他做活祭。

    亞述宗教一方面在教人如何忠于君主、忠于國家,一方面在教人如何侍奉神及對神禱告。

    亞述宗教經典,現在留傳下來的,僅有驅邪驅魔及圓夢等書。

    關于夢兆的解釋,讀起來有一大串。

    在幾乎無所不包的夢兆下,一一都注有禳災之法。

    在亞述人看來,世間充滿了妖魔鬼怪,為避免妖魔鬼怪的侵襲,最好的辦法就是常佩符箓,勤念咒語。

     在亞述,除作戰所需的一切知識外,其他學問幾乎一概談不到。

    亞述醫學,就是巴比倫醫學。

    亞述天文及星相學,就是巴比倫天文及星相學。

    到現在為止,我們還沒有發現亞述哲學。

    亞述語言學家,曾将他們所見到的植物一一列舉下來。

    他們這樣做,目的也許在于研究醫藥,但想不到後來卻對植物學發展大有幫助。

    對于宇宙間許多事物的名稱,亞述人不但一一列舉,而且加以歸類。

    希臘的自然科學,沿用了不少這類名稱。

    這類名稱,不少經由希臘流傳到現代。

    英語中,諸如hangar、gypsum、camel、plinth、shekel、rose、ammonia、jasper、cane、cherry、laudanum、naphtha、sesame、hyssop、myrrh(分别為棚丁、石膏、駱駝、柱基、色樣、玫瑰、氨、碧玉、甘蔗、櫻桃、鴉片酊、揮發油、芝麻、牛膝草、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