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良謀難展 英雄無奈(1)

關燈
永安宮,附近設有大倉及武庫,是武器及糧食的儲存中心,旁邊有運輸進出貨的專用毂門。

    城内大多是高級住宅區,專給文武官員居住的。

    尤其東城牆附近的上東門及中東門,有步廣裡及永和裡,大多是大規模的府邸,不少權臣便都居住在此。

     整個洛陽城是由宮殿、庭園、官署及高官權臣的宮邸組成。

    庶民則居住在城外邊緣處。

    洛陽城内外有三個主要的“市”,南宮西北方的金市,是唯一城内的住宅區,住有一些無官職的禦用商人,及有錢的世豪。

    東郊的馬市及南郊的南市,則為平民居住及中小商店的活躍區。

     由于坐北朝南的體制,漢光武帝建武十四年,即公元三八年,重新以南城牆的平城門,作為洛陽城的正門。

    南宮的大門有條大道,直接連通平城門。

    平城門外為南市,靠近城門的大道旁,建有兩座祭祀專用的殿堂:東面為辟雍,是禮教用祭祀堂,為儒學教化天下的象征;西面為靈台,是觀察天象及雲氣用的天文台,也是天命的象征,東漢時中國史上最重要的科學發明———張衡的渾天儀及地動儀,都裝設在這裡。

     當時洛陽城人口,包括城外部分大約有百餘萬之多。

     東漢少帝光熹元年,即公元一八九年,炎熱的八月上旬,下午申時左右,在洛陽城東門通往城内的方向,行來三位騎兵将官。

    三個人都着輕便武官服,騎着馬緩緩前行。

    天氣很熱,他們的背心都冒出了汗來,将薄錦官服浸濕了一片。

    三人行至街口,然後轉往北向,顯然是往東北角廣步裡的權臣官邸而去。

     三人騎中,行在最前面的那個,生得圓臉、大眼、短須,樣子有點滑稽。

    從他的服飾看來,應屬一名高級将官。

    雖然隻有三十歲出頭,但已顯然有發胖現象,更使其顯得手腳粗短,孔武有力。

    從他的馬上雄姿,以及炯炯有神的雙眼,可以看出他曾經過嚴格的武術訓練。

     緊跟在後面并騎的兩個人卻長得很相像,都同樣高大而英挺,一副英姿飒爽的樣子。

    左邊的将官着白色輕戰袍,一部修長飄然的胡須,但樣子卻頗為文雅,大有書生風度。

    右邊的将官年紀較小,着褐紅色輕戰袍,他顯得有些神情緊張,右手按在佩劍上,不時左顧右盼。

    仿佛在三人中是由他負責路上警戒的。

     這時候,前頭的矮胖将領,微皺眉頭,臉色肅然,似乎心事重重。

     白衣将官也是沉默着的,顯然在想事情。

    忽然,他擡頭望了矮胖将官一眼,便策動坐騎,緊走兩步,與矮胖将官平行,側過身來說: “曹公,我看今天大将軍府的會議,又要拖到深夜才能結束了。

    ” 矮胖将官回過頭來,換上一副面帶微笑的鬼臉,使他那原本就有點滑稽的面孔,顯得更加有趣了。

    他以略帶不屑的口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