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謹慎控制

關燈
最有利的。

    例如,有人可能會将從事某種生意作為他最好的選擇,然而這種選擇有可能會變成最有害的。

    這是因為,他的知識的局限讓他未能考慮到生意合夥人的品格、财務危機、火災和洪災等等。

    總之,我們可以說,人們總是選擇那些他認為會産生最大利益的目的;而他認為哪些東西是最有利的,則取決于他的出身、周圍環境和過去的經驗,取決于他在這個方面的知識程度,即他能夠決定哪些選擇将具有最大利益。

     手段的選擇 對目的的選擇和對達到目的的手段的選擇是聯系在一起的。

    在一般意義上說,選擇目的也就是選擇手段。

    在選擇一個目的時,人們必須選擇所有必需的東西。

    但是,實現同一目的的許多不同手段都可以自我表現出來,而我們必須在其中挑選出一種。

    除了個人特質之外,決定的主要因素在于一個人的知識範圍。

    理智對相近的手段進行比較;隻要知識允許進行考慮,那麼心智就會考慮在兩種方向上的選擇結果,并且評估每一種結果帶來的利益和損失,從而打破平衡,贊同産生最大利益的那一邊。

     3.謹慎控制的形式 謹慎控制有三種形式:實際的控制、理智的控制和情緒的控制。

     (1)實際的控制 實際控制包括以達到某種利益為目的的所有行為。

    首先,實際控制包括對行為的檢查或抑制。

    例如,當小孩看到糖果時,他想到了糖果曾經給他帶來的滿足感,這種觀念驅使他去吃糖果。

    但是接下來,小孩的頭腦中又出現了另一個想法&mdash&mdash媽媽會生氣,或者吃糖果有可能會生病。

    這種想法又會導緻對甜點的厭惡,以及想遠離甜點的行為。

    這樣的沖突,導緻了對其中的一種行為進行檢查。

    所有的意志行為都意味着存在某種程度的沖突,這一事實表明,控制的第一步就是抑制。

    而第二步則是延遲。

    也就是說,小孩的行為變得指向更久遠的目的。

    他考慮到某些将來的利益或者為了讓身體保持健康,從而忍受着當前的痛苦行為。

    或者,他想到将來可能承受的痛苦,從而放棄了當前的愉悅和放縱。

    又或者,他正經曆着某種行為,而這種行為本身既不是他想要的,也不是他所讨厭的,因為他把這一行為看作是達成願望所必須滿足的一種條件。

    延遲變成了行為之間的連接。

    抑制讓他把一個當前的行為指向另一個行為,并且考慮兩者之間的相互關系。

    同樣,行為的延遲促使他把自己的行為按順序連接起來,并且使連續的行為之間形成相互依附的關系。

     範圍的擴大 第三步和最後一步就是:出現的行為不僅更多地考慮遠期目标,而且更加重視内在的目标。

    小孩的行為是以身體健康作為綜合的持久目标的。

    因此,他在行動時将會考慮到别人是否贊同,考慮到他能不能達到對某種交換的掌握,等等。

    這樣,他就可以形成一種最綜合的目标(比如說快樂。

    快樂包含了上述所有情況),并按照該目标行事。

    隻要小孩按照一個綜合的目标來行事,那麼他就讓他自己成為最謹慎的、實際上是自我控制的人了。

    這是因為,這種綜合的目标使得他抑制了所有不符合這一目标的行為,并且為了達到這一目标而把所有連續的行為聯結起來。

     結果 随着控制的逐漸增強,行為變得更加合理或者深思熟慮,表現得更加頑強或者堅定不移,而且更加堅定或者堅決。

    深思熟慮的行為是與沖動的行為相對的。

    如果我們因某種原因而忍受了一種沖動,那麼結果是,我們并不會馬上行動,而是很可能根據該原因所顯示的結果來行事。

    早期的沖動也可以被輕易地放到一邊。

    其他沖動的出現使得小孩忘記了他正從事的行為,從而将他的能量轉移到新的渠道。

    所有的中間行為都被組織起來指向一個更為久遠的目标,而這一目标的出現又改變了上述情況。

    意志變得堅定不移。

    它認識到行為必須始終堅持同一個選擇,才能讓目标得以實現。

    牢牢地抓住行為的目标,把深思熟慮和堅定不移結合在一起,這就是堅定的意志。

    小孩可能會堅持達到某一個選定的目标;但是,除非他意識到目标是什麼、該目标和其他目标是如何相聯系的,以及他是如何有意識地使得其他目标都從屬于該目标的&mdash&mdash簡而言之,除非他已經形成了一個綜合的目标,否則他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