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理智感

關燈
定義和論述模式 理智感總是伴随着我們對經驗的意義的的理解過程。

    經驗的意義本身是普遍的;因為事物都是相互聯系的,這種關聯使它們彼此都有了意義。

    但是,由于這種意義總是以個體意識為媒介而存在的,所以我們才能感覺到意義。

    事物之間不僅互相表現出各自的意義,而且也對我們表現出其意義。

    經驗擁有一種意義,這不僅因為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系的,而且還因為它與我們自己也是相聯系的。

    因此,經驗不僅是一種知識,也是一種情感;因為情感的最終定義是指它與自我的緊密聯系。

    事物之間的關系對于我們是有價值的,而情緒經驗中與價值有關的那種因素就構成了理智感。

    下面我們将首先介紹理智感的一般特征;其次,介紹理智感作為一種向外的能量,它是行為的驅動力;最後,介紹理智感客觀的一面,即理智判斷。

     1.理智感的一般特征 理智感不應被看成是一種偶爾發生在經驗中的特殊情感形式。

    沒有哪一種經驗不包含在某種關系中,因此,沒有哪一種經驗不涉及理智感。

    看看經驗的内在或主觀的一面之後就會發現,我們全部的心理活動就是一連串的理智感。

    有些人看不到意識的客觀方面或普遍性,因而就容易把自我還原為一系列的情感。

    由于意識是我個人的所有物,所以所有的意識都是情感。

    知覺、記憶、想象、思維以及直覺,所有這些心理活動都是情感,因為它們都是我獨特的不可分享的意識狀态。

     任何存在的知識都會消融于情感的媒介中。

    認識不僅是一件具有客觀關系的事情,而且對我也具有價值。

    認識和我之間具有不可描述的絕對的個體聯系,因此你可能也知道我所知的,但我的知識不可能成為你的知識。

    每種意識的内容可能都是完全相同的,但它們的形式在不同的個體那裡是截然不同的。

    因此,情感也不是一種偶爾發生在意識中的心理活動。

    它是所有意識的個體的一面。

    由于所有意識都擁有某種内容即客觀關系,所以所有的情感中也必定包含某種理智元素。

     理智感的分類 所以在這裡,我們不可能詳盡地讨論所有的理智感。

    它的範圍遍及經驗的所有領域,因此我們所能做的隻是找出一些基本分類,雖然不能盡述,但也不至于歪曲。

    我們根據情感的起源把它分為:1)起源于獲取認識的過程;2)起源于認識的擁有。

    一般而言,這種分類與按照理解和保持對認識進行劃分是相一緻的。

    有些情感起源于我們學着認識世界的過程,而另一些情感則起源于這種活動的結果,即把認識組織到我們的心智結構當中。

     (1)獲取認識的情感 這種獲得感與我們前面讨論過的形式化情感非常接近。

    不同的是,前面我們把形式化情感看作是在獲取認識過程中認識獲取活動的内在方面,而現在我們把獲得感看作是表達了已有認識的内在方面。

    獲得感可以被看作是通過聯想、分離或者注意而和已經獲得的認識相聯系的。

    聯想會産生習慣感;分離會産生驚奇感;注意則會導緻相似感或差異感。

     ①聯想的功能是機械的,它使聯結變得習慣化和自動化。

    通過聯想而獲得認識的過程所産生的情感,就是習慣感。

    大多數情況下,由聯想所掌管的心理過程擁有一種冷峻的情緒活動。

    隻有在慣常活動中,這樣的心理過程才是舒适的,而且如果沒有出乎意料的情況,絕對不會有不愉快的情緒。

     ②分離感。

    當認識的機械聯想被打破,随之而來的情感必定發生改變。

    聯想的重複次數足夠多時,就會變得固定下來;它成為我們心智裝置的一部分。

    我們可能不會期望同樣的關系一直繼續下去,因為期望假定心智和經驗之間存在一種積極的關系,但我們總是想當然地認為關系會繼續下去。

    當打破這種規則的任意一種關系出現時,人就會被動地産生一種驚奇感。

    在情緒上而言,時常能感到驚訝的情感比那些一成不變、機械聯想的情感要新鮮和健康得多。

     未發展的和不正常的情感 正如古希臘天才醫生泰奧弗拉斯托斯(Theophrastus)所說,一個粗人不可能被偉大的真理或美麗的雕像所感動(因為他不可能真正看到),但是他能花上連續好幾個小時觀看一頭牛的活動。

    這都是因為情感未能得到發展。

    同樣,還有一種不正常的情感,但兩者的實際結果并沒有很大差異。

    這種情感就是無動于衷(niladmirari),它是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