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張翼德血戰奪方城 關雲長兵威震河北

關燈
統商議道:“方城城池堅固,曹洪善戰,曠日持久,救兵一至,非我之利,軍師有何妙計?”龐統道:“曹洪被困,必求救于曹仁,可令關興張苞,越過方城,迎擊曹仁之兵,曹洪必出城迎接曹仁,将軍可領兵截殺曹洪,統自督軍襲城,兩曹扼于外,一文聘無足為也!”張飛大喜,依計行事,自己引兵前來,攻打方城。

    曹洪領兵出戰,又戰了七八十合。

    關興張苞,乘隙越過方城,埋伏山内,靜候曹仁兵到。

     曹仁在宛城接着曹洪告急文書,一面派人去許昌告知,一面令陳矯領兵三千,守住宛城,盡起宛城防兵二萬,令副将牛金為先鋒,自督中軍,星夜來救方城。

    看看行至方城山側,隻聽得一聲鼓角,兩支兵打着漢兵旗号,左右殺來。

    曹仁縱馬上前,抵住張苞,牛金抵住關興,喊殺連天,鼓聲動地。

    曹兵陣上牛金,哪裡是關興對手,十合之内,被關興大吼一聲,手起一刀,揮為兩段,縱馬上前,來助張苞,夾攻曹仁。

    曹仁毫無懼色,一口刀抵住兩般兵器,死戰不退。

     就在這時間,城裡曹洪,已得了探報,知曹仁領兵來救,被關興張苞截殺,折了牛金。

    曹洪惟恐曹仁有失,吩咐文聘守城,自領兩萬人馬,殺出城來救應曹仁,剛到山前,張飛勒馬橫矛,早在此地相候,兩個接手就殺。

    那邊龐士元吩咐軍将,就勢攻東西北三城,文聘急上城抵禦。

     士元早預備下土囊多具,乘曹軍分防三城,令二千人向南城角上疊着土囊,頃刻之間,高及城腰。

    士元下令軍中,先登者重賞。

    衆軍士一聲喊起,肉薄而登,前仆後繼,頃刻之間,上去了千餘人,将南門砍開。

    襄陽兵勢如潮湧,龐統催督後軍殺入南城,文聘抵敵不住,率領殘兵,開了北門,會合曹洪。

    曹洪知方城已失,無心戀戰,殺開一條血路,招呼曹仁退兵,三人死戰得脫,折了萬餘人馬。

    退到葉縣駐紮,連夜差人入許求救。

     那邊張飛回轉方城,見過士元,說道:“軍師神算,百發百中。

    ”龐統笑道:“此将軍與二位小将軍血戰之功也!”張飛吩咐擺酒賀功,一面遣人飛報雲長。

    龐統說道:“葉縣離許昌,不過三數百裡路程,曹仁兄弟,尚有兵三萬,許昌必來重兵救援,兩軍相持尚需時日,今乘戰勝之威,張小将軍可領本部人馬,徑襲伊陽;關小将軍可領本部人馬,徑襲舞陽;得了兩城,不必進攻,好生城守,以撓曹兵之勢。

    ”二将領兵,火速起程,三五日間,兩軍回報,都已得手。

    這是為何? 原來文聘先守伊陽,因張苞移兵,曹洪檄調文聘共守方城,伊陽守兵單弱,被張苞一鼓而下。

    關興得舞陽,卻是因先時派遣奸細入城放火,乘勢進攻,故而勢如破竹。

    張飛得了兩處捷音,飛告雲長,雲長自是歡喜,遣來新收四将,領兵八千,順帶羊酒什物,犒賞前敵軍士。

    張飛接收,吩咐立時俵散。

     那四将上前參見,内中卻有兩個龐士元的本家,提起來卻話長。

    新來四将中,一個是諸葛孔明的小舅,黃承彥的兒子黃武;一個是崔州平的兒子崔颀;兩個是龐德公的孫子龐豫龐豐。

    那黃武身長七尺,力舉千鈞,巧思無雙,家傳妙技,使一柄方天畫戟;那崔颀身高五尺,能走逐奔馬,使一柄镔鐵闆刀;那龐豫龐豐兩個,翩翩年少,文武全材,兩兄弟都使長槍。

    他們祖父,因為漢室衰頹,權奸當道,帶領子弟,躬耕隴畝,真是苟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此番聞得孔明揚兵西北,龐士元參贊北伐戎機,連戰皆捷,聲勢傳入龐德公耳内,偶與黃崔兩人談論,德公掀髯大笑道:“劉玄德困頓半生,今始稍為伸氣,漢家火德,行複中興,我輩暮年,不圖又親漢官威儀也。

    ” 他三人隻顧高談雄辯,卻不提防引起他們子侄的雄心。

    他們小兄弟暗暗聯絡,向上輩老人家提出意見,要去投軍。

    龐崔二人,久絕塵緣,漫無可否。

    黃承彥因女婿兄弟,均出從王事,自己又是懷才不試,屈刀作鏡,眼看着年輕子弟,就讓他埋沒田間,不如讓他們出去,助女婿一臂之力,也叫他們增長見識,就把自己主意向二人說出。

    二人本無成見,讓他四人去到襄陽谒見雲長,呈明履曆。

    因三位老人家,都是南州碩彥,冠冕群倫,又是孔明的内弟,龐士元的侄兒,一個個威風凜凜,相貌堂堂,雲長正在用人之際,無任歡迎。

    他四人又以子侄禮見過徐庶,自然親熱萬分。

    雲長傳令設筵款待,叫關平陪宴,年輕人相見,都十分意氣相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