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關燈
燈一定照亮了附近,那時你什麼都沒看見嗎?”司機跟前面一樣,仍是搖頭。

     “既然是回頭的空車,那你又是在哪裡拉上下一位乘客的,又把他送到了哪裡?” 看來,警官還懷疑是他在回程時搭載了案犯。

    司機不禁被警察的想象力驚呆了。

     “到了澀谷後我這才拉上了一位乘客。

    因為當時已經很晚了,根本就沒有人會從綠町去市中心。

    ” “那你把那個人送到哪裡了?” “他要我把他送到港區的二本榎去,我就送了。

    日報上都寫着呢。

    ” “描述一下客人吧?” “似乎是在酒吧坐台的一個女人,年齡有二十四五歲。

    ” “那你跟那女人談話沒有?” “沒有,對方一直在默默地抽煙,所以就什麼都沒說。

    ” 詢問至此,司機這才獲得了自由。

     與發現屍體的公司職員的對話則如下: 問:“你跟依田先生熟嗎?” 答:“不,從未見過面。

    ” 問:“可是,依田先生不就住在你家附近嗎?” 答:“就算是住得很近的鄰居,我也有好多不認識的。

    而且,我兩年前才搬到這兒,以前早就住在這兒的人,我幾乎都不認識。

    ” 問:“聽說依田先生是一年前才搬來的,比你還要晚一年呢。

    ” 答:“我不認識他。

    說實話,即使離我家隻有兩三家遠的那些近鄰,我也都不怎麼認識。

    ” 問:“那可就奇怪了。

    依田先生每天都上班,你也是工薪族。

    難道在上下班的途中就從未在那條路上邂逅過?這可是有整整一年的時間啊。

    ” 答:“無論您怎麼說,我就是沒有見過依田先生。

    首先,我連依田先生就住在附近都不知道,所以,即使在發現屍體的當時,我都還在想,既然他是走到那胡同上醉倒的,大概就是附近的人吧。

    ” 問:“那你參加過街道居委會或居民集中議事之類的活動嗎?” 答:“一次也沒有。

    像居委會那玩意兒,我從未去露過一次面。

    ” 問:“為什麼?” 答:“這空地不斷蓋小房子,一直有人入住,而且出售的商品房又多。

    反正都是些工薪族,光是職場那些煩人的人際關系就夠累人的了,哪還有心情去跟那些鄰居打交道!” 問:“那你為什麼不打出租車回家呢?” 答:“開什麼玩笑!您倒是從日本橋打一趟車去我家試試,一千日元眨眼間就跑沒了哦。

    你以為我能賺多少錢啊?” 問:“那您一直是乘電車回家的嗎?無論多晚也一樣?” 答:“無論多麼晚,我都會盡量趕上電車。

    我說刑警先生,我已經很配合你們了,我可是案件的報案人,結果你們竟這樣懷疑我,有這樣對待報案人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