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城濮之戰與晉文襄的霸業

關燈
晉國的積亂晉國自從惠公被秦國所擄,國勢一衰;狄人又乘晉國之敗,起兵侵晉,奪取了狐廚、受铎兩個地方,渡過汾水,一直打到昆都。

    晉國受外患的逼迫以此時為最甚。

    那時晉太子圉到秦國為質,秦穆公送還晉國河東的土地,又把女兒嫁給太子圉為妻。

    哪知太子圉不願做押品,乘機逃回晉國,于是晉國又得罪了秦國。

    不久晉惠公去世,太子圉即位,是為懷公。

    懷公很猜忌在外逃亡的公子重耳,下令群臣的親屬不準跟從重耳,如果過了一定的期限仍不回國的,便治罪無赦。

    這時晉國老臣狐突的兒子狐毛和狐偃二人跟從重耳在秦,狐突不召他們回來;懷公拘了狐突逼他去召,狐突仍是不肯,懷公就把他殺了,這一事就大失了晉國的人心。

     文公的複國且說晉公子重耳自被他的父親獻公所迫,逃奔狄國,跟從他的人有狐偃、趙衰、颠颉、魏韜、胥臣們,都是晉國的俊傑。

    狄君待遇重耳很好,那時狄人伐同族的辧咎如,擄獲了辧咎如的兩個女兒叔隗和季隗,就送給重耳為妻;重耳自己娶了季隗,把叔隗配給了從人趙衰。

    重耳在狄國住了十二年,離狄往齊。

    齊桓公又把宗女姜氏嫁給他。

    重耳在齊國有八十匹馬的财富,感覺滿意,便想久住齊國不圖發展了。

    他的從臣狐偃們很不以為然,大家在一處桑樹底下商量動身的計劃。

    不料恰有一個婢女在樹上采桑,聽到他們的私話,便去告訴姜氏。

    姜氏不願漏出消息把她殺了,私下對重耳說道:“我知道你有經營四方的大志,聽到這個消息的人已被我除掉了。

    ”重耳道:“我并沒有這個意思。

    ”姜氏力勸重耳以事業為重,不要貪圖安樂;無奈重耳不肯。

    姜氏隻得與狐偃同謀,用酒灌醉重耳,把他送出國去。

    重耳在路上醒了,很是憤怒,但也沒有法子了。

    于是他周曆曹、宋、鄭等國,來到楚國。

    楚王招待他很好,在宴會時,楚王一再詢問重耳道:“公子如回到晉國,可以用什麼來報答我呢?”重耳答道:“如果蒙了您的威靈得回晉國,将來晉、楚治兵,在中原相遇的時候,一定避您三舍(三十裡為一舍)之地,這就是唯一的報答你的辦法了。

    ”楚國的令尹子玉一聽重耳的話厲害,請楚王把他除去;楚王不肯,反用厚币把他送到秦國去。

    那時晉太子圉已從秦國逃回,秦穆公與晉惠公父子絕了交好,想提拔重耳為晉君,送了五個女兒給他為妻妾,晉懷公的夫人懷嬴也在其内。

    惠公既死,懷公又不得晉國的人心,秦穆公就乘機興兵送重耳回國;晉國的臣子做了内應,迎立重耳為君,是為文公。

    懷公逃奔到高梁地方,文公派人去把他殺死了。

    那時惠公的舊臣呂甥和郤芮尚在,恐怕也被文公所害,想先下手為強,計劃已定。

    幸虧有從前奉了獻公的命追逼文公的寺人披來向文公讨好告密,文公便偷偷地出國,在王城地方與秦穆公相會。

    呂、郤二人起事,焚燒公宮,找不到文公,趕到河上;秦穆公把他們引誘來殺了。

    文公迎接夫人嬴氏回國,秦穆公送給文公衛士三千人,以為鎮定内亂之用。

    文公回國以後,勤理軍政,舉賢任能,省用足财,晉國大治,就立下了開創霸業的基礎。

     晉國的勤王便在這時,周襄王因避狄難出居鄭國,派使者向魯、晉、秦諸國告難。

    秦穆公帶兵駐在河上,想送周王回國。

    狐偃向晉文公說道:“求諸侯沒有比勤王更好的,您趕快去繼續您祖宗文侯的功業罷!”于是文公辭去秦師,親自帶兵駐在陽樊地方,派右軍圍住溫邑,左軍迎接襄王。

    襄王複位,殺了子帶。

    文公前去朝見天子,襄王待他的禮節非常隆重。

    文公進一步向襄王請求自己死後改用隧葬的典制(在地下掘了地道,送柩入内安葬,這是天子的葬禮),襄王不讓他上僭,隻把王室所不能統治的陽樊、溫、原、茅的田送給他,作為他勤王的報酬(四邑在山南河北,水北為陽,所以稱為“南陽”)。

    四邑中陽樊和原都不肯服晉,晉人用兵把他們都打服了。

     晉楚的争競晉文公勤王之後,積極向外發展勢力,也聯合秦國去打近楚的?國(在商密附近)。

    秦兵乘勢攻入楚境,破了楚邑商密(在今河南内鄉縣一帶),俘獲了楚将申公子儀和息公子邊回去。

    那時魯國與衛、莒結盟,齊人不願意這事,侵魯很急,魯國派大夫公子遂和臧文仲去楚國去請兵伐齊。

    宋國也在這時背楚投晉,于是楚兵先伐宋國,圍困缗邑。

    魯國引楚兵伐齊,奪取了齊國的谷邑(在今山東東阿縣),把桓公的兒子公子雍放在那裡,叫易牙輔佐他,作魯國的援助,由楚大夫申公叔侯帶兵駐守。

    魯僖公二十七年冬天,楚王親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