矜嫚部第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子猶曰:謙者不期恭,恭矣;矜者不期嫚,嫚矣。
達士曠觀,才流雅負,雖占高源,亦違中路。
彼不檢兮,揚衡學步;自視若升,視人若堕,狎侮诋【讠其】,日益驕固。
臣虐其君,子弄其父,如癡如狂,可笑可怒。
君子謙謙,慎防階禍!集《矜嫚》第十二。
負圖先生 季充号&ldquo負圖先生&rdquo,常餌菊術,經旬不語,人問何以,曰:&ldquo世間無可食,亦無可語者。
&rdquo 此三代時仙人。
必如此人,方可說如此語。
韓山石 庾信自南朝至北方,唯愛溫子升作《韓山碑》。
或問:&ldquo北方何如?&rdquo信曰:&ldquo唯韓山一片石堪與語,餘若驢鳴犬吠耳。
&rdquo 濟陰王晖,稱子升之文足以陵顔延之轹謝靈運,含任昉吐沈約,信北方之英矣。
然天下盡有好驢鳴犬吠者,&ldquo韓山一片石&rdquo不會說話,如何如何! 福先寺碑文 裴度修福先寺,将求碑文于白居易。
判官皇甫湜怒曰:&ldquo近舍湜而遠取居易,請從此辭!&rdquo度亟謝,随以文屬湜。
湜飲酒揮毫立就,度酬以車馬玩器約千缗。
湜怒曰:&ldquo碑三千字,每字不值絹三匹乎?&rdquo度又依數酬之。
湜又索文改竄。
度笑曰:&ldquo文已妙絕,增一字不得矣。
&rdquo 首冠 開成初,盧肇就江西解試,為試官末送。
肇有謝啟雲:&ldquo巨鳌屭赑,首冠蓬山。
&rdquo試官謂之曰:&ldquo昨恨人數擠排,深慚名第奉浼,何雲首冠?&rdquo肇曰:&ldquo頑石處上,巨鳌戴之,豈非首冠?&rdquo一坐大笑。
考試無憑,賴此解嘲。
殷、桓相侮 殷深源少與桓溫齊名,常有競心。
桓問殷:&ldquo卿何如我?&rdquo殷雲:&ldquo我與我周旋久,甯作我。
&rdquo殷嘗作詩示桓,桓玩侮之,曰:&ldquo汝慎勿犯我;犯我,當出汝詩示人也!&rdquo 李邕 李邕嘗不許蕭誠書,誠乃詐作古帖,令紙故暗,持示邕,曰:&ldquo此乃右軍真迹,如何?&rdquo邕看稱善。
誠以實告之。
邕複取視曰:&ldquo細看亦未能全好。
&rdquo 唐太宗學虞監隸書,每難于&ldquo戈&rdquo法。
一日書遇&ldquo戬&rdquo字,招世南補寫其&ldquo戈&rdquo,以示魏鄭公,曰:&ldquo朕書何如世南?&rdquo公曰:&ldquo仰觀聖作,内&lsquo戬&rsquo字&lsquo戈&rsquo法逼真。
&rdquo 李邕眼力大遜鄭公,說好說歹,一味忌刻耳。
三災石 蕭穎士嘗至李韶家,見歙硯頗良,語同行者曰:&ldquo君識此硯乎?蓋三災石也。
&rdquo同行者不喻,退而問之。
曰:&ldquo字劄不奇,一災也;文辭不優,二災也;窗幾狼籍,三災也。
&rdquo 藏拙 梁徐陵使于齊。
時魏收有文學,北朝之秀,錄其文集以遺陵,命傳之江左。
陵還,濟江而沉之。
從者問故,曰:&ldquo吾與魏公藏拙。
&rdquo 崔丞相聰明 韓愈常語李程曰:&ldquo愈與崔丞相群同年往還,直是聰明過人!&rdquo李曰:&ldquo何處過人?&rdquo韓曰:&ldquo共愈往還二十餘年,不曾說着文章。
&rdquo 鄭元禮詩 鄭元禮,崔昂婦弟;魏收,昂之妹夫。
昂持元禮數詩示盧思道,曰:&ldquo元禮比來詩詠亦不減魏收。
&rdquo思道曰:&ldquo未覺元禮賢于魏收,且知妹丈疏于婦弟。
&rdquo ?選五鳳樓手 韓浦、韓洎兄弟皆有文辭。
洎嘗輕浦,語人曰:&ldquo吾兄為文,譬如繩樞草舍,聊蔽風雨。
予之為文,是選五鳳樓手。
&rdquo浦聞而笑之。
适有人遺蜀箋,浦作詩與洎曰:&ldquo十樣蠻箋出益州,寄來人自浣溪頭。
愚兄得此全無用,助爾添修五鳳樓。
&rdquo 郄方回奴 郄方回家有伧奴,知及文章,事事有意。
王右軍向劉尹稱之。
劉問:&ldquo何如方回?&rdquo王曰:&ldquo此正小人有意向耳,何得比方回?&rdquo劉曰:&ldquo若不如方回,故是常奴。
&rdquo 韓叔言 韓叔言性好谑浪。
有投贽太荒惡者,使妓炷艾薰之。
俟其人來,出而嗅之,曰:&ldquo子之卷軸何多艾氣?&rdquo宋齊丘凡建碑碣,皆自為文,命韓八分書之。
乃以紙塞鼻曰:&ldquo其詞穢且臭!&rdquo又魏明嘗攜近詩詣之。
韓托以目病。
明請自吟。
韓曰:&ldquo耳聾加劇。
&rdquo 夔州諸詠 蔡子木酒後自歌其夔州諸詠。
甫發歌,吳國倫辄鼾寝,鼾聲與歌相低昂;歌竟,鼾亦止。
三分詩 郭祥正嘗出詩一軸示東坡,先自吟誦,曰:&ldquo此詩幾分?&rdquo坡曰:&ldquo十分。
&rdquo祥正驚喜,問之。
坡曰:&ldquo七分來是讀,三分來是詩。
&rdquo 祥正一日夢中作《遊采石詩》,明日書
達士曠觀,才流雅負,雖占高源,亦違中路。
彼不檢兮,揚衡學步;自視若升,視人若堕,狎侮诋【讠其】,日益驕固。
臣虐其君,子弄其父,如癡如狂,可笑可怒。
君子謙謙,慎防階禍!集《矜嫚》第十二。
負圖先生 季充号&ldquo負圖先生&rdquo,常餌菊術,經旬不語,人問何以,曰:&ldquo世間無可食,亦無可語者。
&rdquo 此三代時仙人。
必如此人,方可說如此語。
韓山石 庾信自南朝至北方,唯愛溫子升作《韓山碑》。
或問:&ldquo北方何如?&rdquo信曰:&ldquo唯韓山一片石堪與語,餘若驢鳴犬吠耳。
&rdquo 濟陰王晖,稱子升之文足以陵顔延之轹謝靈運,含任昉吐沈約,信北方之英矣。
然天下盡有好驢鳴犬吠者,&ldquo韓山一片石&rdquo不會說話,如何如何! 福先寺碑文 裴度修福先寺,将求碑文于白居易。
判官皇甫湜怒曰:&ldquo近舍湜而遠取居易,請從此辭!&rdquo度亟謝,随以文屬湜。
湜飲酒揮毫立就,度酬以車馬玩器約千缗。
湜怒曰:&ldquo碑三千字,每字不值絹三匹乎?&rdquo度又依數酬之。
湜又索文改竄。
度笑曰:&ldquo文已妙絕,增一字不得矣。
&rdquo 首冠 開成初,盧肇就江西解試,為試官末送。
肇有謝啟雲:&ldquo巨鳌屭赑,首冠蓬山。
&rdquo試官謂之曰:&ldquo昨恨人數擠排,深慚名第奉浼,何雲首冠?&rdquo肇曰:&ldquo頑石處上,巨鳌戴之,豈非首冠?&rdquo一坐大笑。
考試無憑,賴此解嘲。
殷、桓相侮 殷深源少與桓溫齊名,常有競心。
桓問殷:&ldquo卿何如我?&rdquo殷雲:&ldquo我與我周旋久,甯作我。
&rdquo殷嘗作詩示桓,桓玩侮之,曰:&ldquo汝慎勿犯我;犯我,當出汝詩示人也!&rdquo 李邕 李邕嘗不許蕭誠書,誠乃詐作古帖,令紙故暗,持示邕,曰:&ldquo此乃右軍真迹,如何?&rdquo邕看稱善。
誠以實告之。
邕複取視曰:&ldquo細看亦未能全好。
&rdquo 唐太宗學虞監隸書,每難于&ldquo戈&rdquo法。
一日書遇&ldquo戬&rdquo字,招世南補寫其&ldquo戈&rdquo,以示魏鄭公,曰:&ldquo朕書何如世南?&rdquo公曰:&ldquo仰觀聖作,内&lsquo戬&rsquo字&lsquo戈&rsquo法逼真。
&rdquo 李邕眼力大遜鄭公,說好說歹,一味忌刻耳。
三災石 蕭穎士嘗至李韶家,見歙硯頗良,語同行者曰:&ldquo君識此硯乎?蓋三災石也。
&rdquo同行者不喻,退而問之。
曰:&ldquo字劄不奇,一災也;文辭不優,二災也;窗幾狼籍,三災也。
&rdquo 藏拙 梁徐陵使于齊。
時魏收有文學,北朝之秀,錄其文集以遺陵,命傳之江左。
陵還,濟江而沉之。
從者問故,曰:&ldquo吾與魏公藏拙。
&rdquo 崔丞相聰明 韓愈常語李程曰:&ldquo愈與崔丞相群同年往還,直是聰明過人!&rdquo李曰:&ldquo何處過人?&rdquo韓曰:&ldquo共愈往還二十餘年,不曾說着文章。
&rdquo 鄭元禮詩 鄭元禮,崔昂婦弟;魏收,昂之妹夫。
昂持元禮數詩示盧思道,曰:&ldquo元禮比來詩詠亦不減魏收。
&rdquo思道曰:&ldquo未覺元禮賢于魏收,且知妹丈疏于婦弟。
&rdquo ?選五鳳樓手 韓浦、韓洎兄弟皆有文辭。
洎嘗輕浦,語人曰:&ldquo吾兄為文,譬如繩樞草舍,聊蔽風雨。
予之為文,是選五鳳樓手。
&rdquo浦聞而笑之。
适有人遺蜀箋,浦作詩與洎曰:&ldquo十樣蠻箋出益州,寄來人自浣溪頭。
愚兄得此全無用,助爾添修五鳳樓。
&rdquo 郄方回奴 郄方回家有伧奴,知及文章,事事有意。
王右軍向劉尹稱之。
劉問:&ldquo何如方回?&rdquo王曰:&ldquo此正小人有意向耳,何得比方回?&rdquo劉曰:&ldquo若不如方回,故是常奴。
&rdquo 韓叔言 韓叔言性好谑浪。
有投贽太荒惡者,使妓炷艾薰之。
俟其人來,出而嗅之,曰:&ldquo子之卷軸何多艾氣?&rdquo宋齊丘凡建碑碣,皆自為文,命韓八分書之。
乃以紙塞鼻曰:&ldquo其詞穢且臭!&rdquo又魏明嘗攜近詩詣之。
韓托以目病。
明請自吟。
韓曰:&ldquo耳聾加劇。
&rdquo 夔州諸詠 蔡子木酒後自歌其夔州諸詠。
甫發歌,吳國倫辄鼾寝,鼾聲與歌相低昂;歌竟,鼾亦止。
三分詩 郭祥正嘗出詩一軸示東坡,先自吟誦,曰:&ldquo此詩幾分?&rdquo坡曰:&ldquo十分。
&rdquo祥正驚喜,問之。
坡曰:&ldquo七分來是讀,三分來是詩。
&rdquo 祥正一日夢中作《遊采石詩》,明日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