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李陵
關燈
小
中
大
uo
李陵隻是盯着那唱歌的巫師,道:&ldquo你好像管得太寬了吧?&rdquo
衛律把鹿肉放下,悠悠地道:&ldquo我是為你好。
李少卿正當盛年,一個如花似玉的女人擺在你帳篷裡半年多,一次也沒享用過。
人家會怎麼想?不是你下面有病,就是你上面有病!&rdquo 李陵立時收回目光,盯着衛律,道:&ldquo不近女色有罪嗎?&rdquo 衛律聳了聳肩,道:&ldquo我沒這麼說。
不過一般來說,想不利于人家父親的人,确實是不願意和那女兒發生感情的。
&rdquo 李陵眼中寒光一閃,道:&ldquo你剛才一直滴酒不沾,一般來說,心裡有鬼的人,确實是怕酒後失言的。
&rdquo 衛律淡淡地道:&ldquo這世上不能飲酒的男人不少,不能人道的男人可不多。
況且我拒絕美酒,出自本性,不需要克制,不像有些人,半夜三更摸出穹廬,一盆冷水把自己澆個渾身透濕!&rdquo 李陵怒道:&ldquo你監視我?!&rdquo 衛律笑笑道:&ldquo說實在的,我挺欣賞你。
你怕有朝一日對不住自己的良心,送到眼前的女人都不碰。
現在這樣的人不多了。
不過,太有良心的人都幹不成大事,你其實真不合适接這檔子差事。
&rdquo 李陵勉力鎮定地道:&ldquo我不明白你在說什麼。
&rdquo 衛律向那巫師的方向一努嘴,道:&ldquo你怎麼忽然對巫歌感興趣了?&rdquo然後壓低了聲音道,&ldquo因為你要找的人,就是被她救活的,所以你認為,她會知道那人的下落!&rdquo 李陵的神情有片刻僵硬,随即轉過頭去,看着遠處人群中那正在歌唱的巫師,道:&ldquo我隻是覺得她唱的歌挺有意思。
你聽她唱的:&lsquo九頭惡魔将九個頭化為亮星,和太陽一般明亮。
于是天上亮起了十個太陽&hellip&hellip&rsquo這讓我想起我們那邊&lsquo十日并出,禾苗焦枯&rsquo的傳說。
是不是不開化的民族,就隻會抄襲漢家文化呢?&rdquo 衛律倒也不生氣,雙臂交叉抱在胸前,道:&ldquo嗯,是很有意思。
她唱的是這裡最古老的神谕,相傳起源于天庭的一場戰争,整個故事寫下來能有十幾萬字。
可惜匈奴沒有文字,所以隻有一些天賦異禀的巫師才能傳唱解說。
這位大巫是在十五歲時發了一場高燒後,突然會唱這故事的。
從那以後,她占蔔醫藥,無所不精,名聲越來越大。
&rdquo 李陵道:&ldquo發燒發出異能來了,啧啧,真夠能耐的。
&rdquo 衛律聳聳肩道:&ldquo信不信由你,我向來自恃有過目不忘之能,可聽她唱過好幾遍了,還是記不住,那長度真不是一般人能背得下來的。
像她這樣獲得異能的還非止一二。
重病、昏迷、異夢&hellip&hellip都會使一些人突然自發地會唱這漫長的故事,還能占蔔治病,成為巫師。
這種奇事,除了神授,無法解釋。
這裡不比中原,巫師是要有真本事才能使人信服的。
胡人不聽花言巧語,隻重實效。
像栾大、少翁之流,也就隻能騙騙你們那位英明神武的皇帝了。
&rdquo 李陵看了眼那巫師,道:&ldquo你們稱她大巫,她是這裡最有名的巫師嗎?&rdquo 衛律道:&ldquo是的,不過真正的讀音是&lsquo達烏&rsquo。
胡語&lsquo達&rsquo是偉大的意思。
&lsquo烏&rsquo就是烏爾根。
烏爾根是匈奴最有名的巫師家族,世代以巫醫為業,他們中最出色的巫師,才會被冠以&lsquo達烏&rsquo的稱号。
因為讀音,有時中原人會誤以為是&lsquo大巫&rsquo。
不過也沒大錯,現在烏爾根一詞,也差不多成為&lsquo巫師&rsquo的代稱了。
其實巫師一詞,在胡語中真正的讀法是&lsquo珊蠻&rsquo,少卿精通胡語,或者聽說過。
&rdquo 李陵點點頭道:&ldquo嗯,那你們這位偉大的烏爾根,無師自通唱出的到底是什麼故事?一定很精彩吧。
&rdquo 李陵的聲音裡充滿了戲谑,衛律卻并不在意,道:&ldquo我隻記得大緻情節,說的是一場發生在天庭的戰争。
極北冰空有位天神,因為歸屬未定,引發了東方的最高神和北方的最高神的争奪。
北方神戰敗,部下懷恨在心,化為九頭惡魔,為害人間。
神魔之間鬥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
大地被冰雪覆蓋,百獸淪亡。
人類饑寒交迫、疾疫橫行,還被各種怪異的蟲獸吞噬。
後來惡魔雖被制服,卻噴出洪濤惡水,淹沒了蒼穹大地。
天神派出神鷹,降臨世間,和一位女子結合,生下了人間第一位珊蠻。
神鷹施展神技,誘導珊蠻,使其成為能通曉人神陰陽各界的萬能神者,平息洪水,濟世安民,傳承百代。
&rdquo 李陵道:&ldquo這麼說,你們這裡的巫師都是那隻鷹的後代?&rdquo 衛律道:&ldquo嗯,各個部族的巫師,不是敬拜鷹隼,就是以燕雀為祖先,總之都是鳥類。
&rdquo 李陵歪着頭看着那巫師,道:&ldquo我看不出她哪裡長得像鷹。
&rdquo 衛律道:&ldquo不錯,此事多有令人不解之處。
不過,有些事,若和中原的史籍結合起來看,會有有趣的發現。
我在我的駐牧地有些藏書,少卿可有興趣?&rdquo 李陵冷冷地道:&ldquo對不起,我沒興趣。
你剛才說,有了九頭怪後,人間出了吃人的怪獸,你不覺得和中原&lsquo十日并出&rsquo之後,出現猰貐、封豨、修蛇這些怪物的說法很像嗎?我聽說你學問不錯,宮裡兩間藏書閣的書都讓你翻遍了,到這裡是不是太無聊了,這種東拼西湊、拾人牙慧的蠻族故事,也撿起來當個寶了?&rdquo說完不等衛律答話,便自管自揚長而去了。
衛律卻毫無惱怒之意,看着他的背影,忽然呵呵一笑,神情間居然流露出一絲欣賞的味道。
◇◇◇◇ 天漢四年,漢朝派李廣利、路博德、韓說、公孫敖率二十萬大軍,兵分三路,直撲匈奴。
這是一場比兩年前更激烈的戰争。
匈奴把所有辎重悉數運到餘吾水之北,單于親率十萬騎兵,與漢軍接戰。
十多天的時間裡,餘吾水南屍橫遍野,河水被鮮血染成紅色。
漢朝以衆擊寡,卻沒撈到半點好處。
這一戰,雙方都損失慘重,元氣大傷。
戰後很久,雙方才開始遣使和談。
接待漢使的穹廬前。
李陵提着劍,兩眼通紅,問穹廬門口的匈奴守衛:&ldquo漢使是不是在裡面?&rdquo 守衛看着李陵的樣子,有些害怕,道:&ldquo是。
右校王,您這是&hellip&hellip&rdquo 李陵一掀帳門,就進去了。
守衛道:&ldquo等一等!右校王,使者正在&hellip&hellip&rdquo 帳篷裡,一群漢朝官吏模樣的人正摟着幾名侍女飲酒作樂,吆五喝六,時不時爆發出陣陣放蕩的大笑。
李陵道:&ldquo你們中誰是正使?&rdquo 一時間,那些人立刻靜了下來,一齊向他看來。
居中一個身形壯碩、滿口酒氣的人道:&ldquo我就是。
你是誰?單于派你來的嗎?&rdquo 李陵看着他,狐疑地道:&ldquo你是宮裡的谒者?我怎麼沒見過你?&rdquo 那人醉醺醺地道:&ldquo你是什麼人?你小子進、進過我們大漢的皇宮?!&rdquo 旁邊幾人盯着李陵,恍然大悟,悄悄湊在那人耳邊說了幾句。
&ldquo嗯?&rdquo那人上上下下打量着李陵,道,&ldquo你就是李陵?在下江充,原是趙國人,上個月剛被封為谒者,出使匈奴。
怎麼?有什麼事要說?&rdquo 李陵盯着江充道:&ldquo朝廷把我的家人怎麼了?&rdquo 江充懶懶地道:&ldquo斬首,一個不剩。
你自己做的事,就該知道結果&hellip&hellip&rdquo 李陵的身子微微顫抖,呼吸也變得粗重了。
江充卻毫無眼色,滿不在意地又要去端起酒杯。
李陵忽地一把抓起那酒杯,砰地砸到地上,厲聲道:&ldquo我做了什麼了?我李陵率五千步卒橫行匈奴,九死一生,所殺傷的超過了自己兵力的一倍!因為沒有救兵接應而敗降。
能做的我都做了,我有哪一點對不起朝廷,皇帝竟要誅殺我全家?&rdquo 說着,嚓的一聲,手中的劍狠狠地斬在了幾案上。
江充看着眼前幾案上的劍,酒一下醒了不少,這才小心地道:&ldquo不、不是為少卿投降的事。
是天子聽說你教匈奴練兵,一怒之下才&hellip&hellip&rdquo &ldquo我給匈奴練兵?&rdquo李陵吼道,&ldquo是哪個混賬王八蛋說的?我什麼時候給他們練過一兵一卒了?!&rdquo 江充道:&ldquo是、是公孫将軍在戰場上捕獲的幾個&lsquo生口&rsquo,說李都尉給匈奴練兵&hellip&hellip&rdquo 李陵一時怔在那裡,隔了一會兒,猛地一腳踹翻了幾案,案上酒肉翻了一地。
&ldquo姓李的都尉世上就我一個?公孫敖這個廢物!不會問問清楚?我要是給他們練過兵,他還能活着回去?&rdquo李陵怒不可遏地道,&ldquo回去告訴皇帝,那是塞外都尉李緒幹的好事!&rdquo ◇◇◇◇ 衛律單人匹馬站在山岡高處,眯起眼睛看着南方,像是陷入了沉思。
遠處,一塊岩石後,一支箭無聲地瞄準了他。
嗖的一聲,箭破空而出,直中目标。
衛律捂着插在胸口的箭,晃了晃,從馬上摔了下來。
岩石後,李陵抛下弓箭,跳上早已準備在旁邊的戰馬,催馬直向衛律那裡奔去。
就在快要到衛律面前時,忽然嘩啦一聲,連人帶馬一起往下一沉,李陵反應極快,立刻便知是落入了陷馬坑,不等整個人落進去,便伸足往馬背上一踩,縱身躍起,騰身半空之時,又拔劍向衛律斬去。
在這樣倉促之際,李陵的幾個動作毫不猶豫一氣呵成,可以說是應變極快。
然而恰在此時,一張大網忽然從天而降,李陵人在半空,無法再騰挪躲閃,連人帶劍被那大網罩住。
李少卿正當盛年,一個如花似玉的女人擺在你帳篷裡半年多,一次也沒享用過。
人家會怎麼想?不是你下面有病,就是你上面有病!&rdquo 李陵立時收回目光,盯着衛律,道:&ldquo不近女色有罪嗎?&rdquo 衛律聳了聳肩,道:&ldquo我沒這麼說。
不過一般來說,想不利于人家父親的人,确實是不願意和那女兒發生感情的。
&rdquo 李陵眼中寒光一閃,道:&ldquo你剛才一直滴酒不沾,一般來說,心裡有鬼的人,确實是怕酒後失言的。
&rdquo 衛律淡淡地道:&ldquo這世上不能飲酒的男人不少,不能人道的男人可不多。
況且我拒絕美酒,出自本性,不需要克制,不像有些人,半夜三更摸出穹廬,一盆冷水把自己澆個渾身透濕!&rdquo 李陵怒道:&ldquo你監視我?!&rdquo 衛律笑笑道:&ldquo說實在的,我挺欣賞你。
你怕有朝一日對不住自己的良心,送到眼前的女人都不碰。
現在這樣的人不多了。
不過,太有良心的人都幹不成大事,你其實真不合适接這檔子差事。
&rdquo 李陵勉力鎮定地道:&ldquo我不明白你在說什麼。
&rdquo 衛律向那巫師的方向一努嘴,道:&ldquo你怎麼忽然對巫歌感興趣了?&rdquo然後壓低了聲音道,&ldquo因為你要找的人,就是被她救活的,所以你認為,她會知道那人的下落!&rdquo 李陵的神情有片刻僵硬,随即轉過頭去,看着遠處人群中那正在歌唱的巫師,道:&ldquo我隻是覺得她唱的歌挺有意思。
你聽她唱的:&lsquo九頭惡魔将九個頭化為亮星,和太陽一般明亮。
于是天上亮起了十個太陽&hellip&hellip&rsquo這讓我想起我們那邊&lsquo十日并出,禾苗焦枯&rsquo的傳說。
是不是不開化的民族,就隻會抄襲漢家文化呢?&rdquo 衛律倒也不生氣,雙臂交叉抱在胸前,道:&ldquo嗯,是很有意思。
她唱的是這裡最古老的神谕,相傳起源于天庭的一場戰争,整個故事寫下來能有十幾萬字。
可惜匈奴沒有文字,所以隻有一些天賦異禀的巫師才能傳唱解說。
這位大巫是在十五歲時發了一場高燒後,突然會唱這故事的。
從那以後,她占蔔醫藥,無所不精,名聲越來越大。
&rdquo 李陵道:&ldquo發燒發出異能來了,啧啧,真夠能耐的。
&rdquo 衛律聳聳肩道:&ldquo信不信由你,我向來自恃有過目不忘之能,可聽她唱過好幾遍了,還是記不住,那長度真不是一般人能背得下來的。
像她這樣獲得異能的還非止一二。
重病、昏迷、異夢&hellip&hellip都會使一些人突然自發地會唱這漫長的故事,還能占蔔治病,成為巫師。
這種奇事,除了神授,無法解釋。
這裡不比中原,巫師是要有真本事才能使人信服的。
胡人不聽花言巧語,隻重實效。
像栾大、少翁之流,也就隻能騙騙你們那位英明神武的皇帝了。
&rdquo 李陵看了眼那巫師,道:&ldquo你們稱她大巫,她是這裡最有名的巫師嗎?&rdquo 衛律道:&ldquo是的,不過真正的讀音是&lsquo達烏&rsquo。
胡語&lsquo達&rsquo是偉大的意思。
&lsquo烏&rsquo就是烏爾根。
烏爾根是匈奴最有名的巫師家族,世代以巫醫為業,他們中最出色的巫師,才會被冠以&lsquo達烏&rsquo的稱号。
因為讀音,有時中原人會誤以為是&lsquo大巫&rsquo。
不過也沒大錯,現在烏爾根一詞,也差不多成為&lsquo巫師&rsquo的代稱了。
其實巫師一詞,在胡語中真正的讀法是&lsquo珊蠻&rsquo,少卿精通胡語,或者聽說過。
&rdquo 李陵點點頭道:&ldquo嗯,那你們這位偉大的烏爾根,無師自通唱出的到底是什麼故事?一定很精彩吧。
&rdquo 李陵的聲音裡充滿了戲谑,衛律卻并不在意,道:&ldquo我隻記得大緻情節,說的是一場發生在天庭的戰争。
極北冰空有位天神,因為歸屬未定,引發了東方的最高神和北方的最高神的争奪。
北方神戰敗,部下懷恨在心,化為九頭惡魔,為害人間。
神魔之間鬥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
大地被冰雪覆蓋,百獸淪亡。
人類饑寒交迫、疾疫橫行,還被各種怪異的蟲獸吞噬。
後來惡魔雖被制服,卻噴出洪濤惡水,淹沒了蒼穹大地。
天神派出神鷹,降臨世間,和一位女子結合,生下了人間第一位珊蠻。
神鷹施展神技,誘導珊蠻,使其成為能通曉人神陰陽各界的萬能神者,平息洪水,濟世安民,傳承百代。
&rdquo 李陵道:&ldquo這麼說,你們這裡的巫師都是那隻鷹的後代?&rdquo 衛律道:&ldquo嗯,各個部族的巫師,不是敬拜鷹隼,就是以燕雀為祖先,總之都是鳥類。
&rdquo 李陵歪着頭看着那巫師,道:&ldquo我看不出她哪裡長得像鷹。
&rdquo 衛律道:&ldquo不錯,此事多有令人不解之處。
不過,有些事,若和中原的史籍結合起來看,會有有趣的發現。
我在我的駐牧地有些藏書,少卿可有興趣?&rdquo 李陵冷冷地道:&ldquo對不起,我沒興趣。
你剛才說,有了九頭怪後,人間出了吃人的怪獸,你不覺得和中原&lsquo十日并出&rsquo之後,出現猰貐、封豨、修蛇這些怪物的說法很像嗎?我聽說你學問不錯,宮裡兩間藏書閣的書都讓你翻遍了,到這裡是不是太無聊了,這種東拼西湊、拾人牙慧的蠻族故事,也撿起來當個寶了?&rdquo說完不等衛律答話,便自管自揚長而去了。
衛律卻毫無惱怒之意,看着他的背影,忽然呵呵一笑,神情間居然流露出一絲欣賞的味道。
◇◇◇◇ 天漢四年,漢朝派李廣利、路博德、韓說、公孫敖率二十萬大軍,兵分三路,直撲匈奴。
這是一場比兩年前更激烈的戰争。
匈奴把所有辎重悉數運到餘吾水之北,單于親率十萬騎兵,與漢軍接戰。
十多天的時間裡,餘吾水南屍橫遍野,河水被鮮血染成紅色。
漢朝以衆擊寡,卻沒撈到半點好處。
這一戰,雙方都損失慘重,元氣大傷。
戰後很久,雙方才開始遣使和談。
接待漢使的穹廬前。
李陵提着劍,兩眼通紅,問穹廬門口的匈奴守衛:&ldquo漢使是不是在裡面?&rdquo 守衛看着李陵的樣子,有些害怕,道:&ldquo是。
右校王,您這是&hellip&hellip&rdquo 李陵一掀帳門,就進去了。
守衛道:&ldquo等一等!右校王,使者正在&hellip&hellip&rdquo 帳篷裡,一群漢朝官吏模樣的人正摟着幾名侍女飲酒作樂,吆五喝六,時不時爆發出陣陣放蕩的大笑。
李陵道:&ldquo你們中誰是正使?&rdquo 一時間,那些人立刻靜了下來,一齊向他看來。
居中一個身形壯碩、滿口酒氣的人道:&ldquo我就是。
你是誰?單于派你來的嗎?&rdquo 李陵看着他,狐疑地道:&ldquo你是宮裡的谒者?我怎麼沒見過你?&rdquo 那人醉醺醺地道:&ldquo你是什麼人?你小子進、進過我們大漢的皇宮?!&rdquo 旁邊幾人盯着李陵,恍然大悟,悄悄湊在那人耳邊說了幾句。
&ldquo嗯?&rdquo那人上上下下打量着李陵,道,&ldquo你就是李陵?在下江充,原是趙國人,上個月剛被封為谒者,出使匈奴。
怎麼?有什麼事要說?&rdquo 李陵盯着江充道:&ldquo朝廷把我的家人怎麼了?&rdquo 江充懶懶地道:&ldquo斬首,一個不剩。
你自己做的事,就該知道結果&hellip&hellip&rdquo 李陵的身子微微顫抖,呼吸也變得粗重了。
江充卻毫無眼色,滿不在意地又要去端起酒杯。
李陵忽地一把抓起那酒杯,砰地砸到地上,厲聲道:&ldquo我做了什麼了?我李陵率五千步卒橫行匈奴,九死一生,所殺傷的超過了自己兵力的一倍!因為沒有救兵接應而敗降。
能做的我都做了,我有哪一點對不起朝廷,皇帝竟要誅殺我全家?&rdquo 說着,嚓的一聲,手中的劍狠狠地斬在了幾案上。
江充看着眼前幾案上的劍,酒一下醒了不少,這才小心地道:&ldquo不、不是為少卿投降的事。
是天子聽說你教匈奴練兵,一怒之下才&hellip&hellip&rdquo &ldquo我給匈奴練兵?&rdquo李陵吼道,&ldquo是哪個混賬王八蛋說的?我什麼時候給他們練過一兵一卒了?!&rdquo 江充道:&ldquo是、是公孫将軍在戰場上捕獲的幾個&lsquo生口&rsquo,說李都尉給匈奴練兵&hellip&hellip&rdquo 李陵一時怔在那裡,隔了一會兒,猛地一腳踹翻了幾案,案上酒肉翻了一地。
&ldquo姓李的都尉世上就我一個?公孫敖這個廢物!不會問問清楚?我要是給他們練過兵,他還能活着回去?&rdquo李陵怒不可遏地道,&ldquo回去告訴皇帝,那是塞外都尉李緒幹的好事!&rdquo ◇◇◇◇ 衛律單人匹馬站在山岡高處,眯起眼睛看着南方,像是陷入了沉思。
遠處,一塊岩石後,一支箭無聲地瞄準了他。
嗖的一聲,箭破空而出,直中目标。
衛律捂着插在胸口的箭,晃了晃,從馬上摔了下來。
岩石後,李陵抛下弓箭,跳上早已準備在旁邊的戰馬,催馬直向衛律那裡奔去。
就在快要到衛律面前時,忽然嘩啦一聲,連人帶馬一起往下一沉,李陵反應極快,立刻便知是落入了陷馬坑,不等整個人落進去,便伸足往馬背上一踩,縱身躍起,騰身半空之時,又拔劍向衛律斬去。
在這樣倉促之際,李陵的幾個動作毫不猶豫一氣呵成,可以說是應變極快。
然而恰在此時,一張大網忽然從天而降,李陵人在半空,無法再騰挪躲閃,連人帶劍被那大網罩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