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
關燈
小
中
大
箕伯處,仍令慰諭之地可也。
」 7月16日 ○乙亥,敎曰:「慰諭之行,不可無懷綏撫恤之敎,在外藝文提學許遞,前望單子入之。
待下批牌招,製進綸音,仍爲撥馬下送于慰諭使處。
」 ○以趙鬥淳爲藝文館提學。
○諭淸北被災民人等: 王若曰,予以不德,治不徯志,固無以上答天心,俯副群生之望,而屬歲少康,稍紓宵旰之念。
然關西一路,自經庚子大侵,劫劫恤恤若將顚隮,懷保之勤,恒所耿耿,今玆淸川以北濫溢之警,滿心悸慄,靡所止屆。
漂戶之爲四千,渰口之爲五百,有水災以來,殆創聞而創見也。
第此隻就道臣之從先登聞而計之者,則嗣後邑報之爲幾許,又未可量也。
玆皆予寡人,不能遂順庶徵之咎也,尙何言哉?嗚呼!斯民也,無辜之赤子也,籍無水潦之憂,饑饉之厲,仰事俯育公私經辦,尙不知豐歲之爲可樂,今其僅綴僅綿之幾多生靈,不爲鴻雁之嗷嗷,忍就魚鼈之嗿嗿,繩樞甕牖,蕩成洪濤旄倪夫婦,泯於洶湧,父不得以訣其子,子不得以哭其父,轉眄之頃,囂亂斯瘼。
雖使倖全而倖存者,言之,室家之離析,血肉之墊沒,潰決之靡遺,收穫之無望,非但延活之茫然,亦復爲生之何樂?予雖寡昧,居乎億兆之上,凡吾民一呻一嚬,莫不呼吸之與通,則九重之邃,亦階前之萬裡也。
流離棲遑之形,啼呼慘沮之容,予安得食之甘而寢之安也?日前慰諭之命,卽體予躬巡之意也,今不知征抵何處,而三萬金之捐助,特不過投河之醪耳,是何足爲懷綏安輯之萬一,而患均不患寡,亦聖人所訓也。
毋論漂戶渰口,必有族姻隣裡之濟,方伯守令之救,次第結搆,期趁未寒之前,極力拯鈞,俾無未掩之骼。
秋成尙餘,多月賴天之休,獲有桑楡之收,則安知不回咷爲笑,復尋宿昔之居也?嗚呼!死者已矣,是誠巖墻之命,而無告之鬼也,顧予惻傷之懷,殆不覺繞壁而徊徨,庸述列祖故事,爲壝於水邊,大招而酹之。
斯或以慰冥漠幽淪煩冤鬱塞之魂歟。
予於此,別有播修於予之赤子者。
夫一遇水旱,輒散而之四,非不知出於萬不獲已也,而究竟驗之,適增其仳離艱楚之苦,非計之善者也。
餒焉而資安土之俗,寒焉而賴共閭之恤,其視素昧之地,絶遠之鄕,得失爲何如哉?畋爾田宅爾宅,必不如世居世奠之所。
咨爾多民,諒予由衷之諭,毋遽輕動,毋遽胥浮,儘力支拄,毋自徒困於保抱攜持,顚連道路之上。
則伊後靖集之責,在予一人,其各明聽毋惑。
至於分憂之臣,罔非體國之人也,身閱而足涉,目擊而面告,徭役之蠲,征斂之薄,苟係便民而利民,隨事枚列,陸續登奏,有甚於救焚撲燎之急,然後始可有一分對揚之效,宜自知悉,予不多誥。
7月20日 ○己卯,上禦熙政堂,引見大臣備局堂上。
左議政金道喜啓言:「道臣考試時,東堂初試,三南則合設於營下,西北,依前分設者,蓋以程途稍遠故耳。
第今淸北,當以別論,苟有一分除弊之道,固當靡不用極,今年淸北東堂初試,依三南例,合設於營下事,請分付該道。
」從之。
7月21日 ○庚辰,上禦重熙堂,召見平安監司洪在喆,辭陛也。
上曰:「淸北水災,挽近所無。
其所漂渰,若是夥多,結搆奠接之方,專在於道臣矣。
下去後,悉心對揚,使之支保也。
」 7月22日 ○辛巳,刑曹判書徐箕淳疏略曰: 臣寤寐悔恨,死有難暝者,向來湖南事耳。
巡路白日場之莊書出題,隻緣臣專昧法禁,率爾口拈,隨事誤錯,臣之罪也。
做出無根之句語,陷人罔測之坑坎,惟意搆捏,少不顧藉,又若金羽休之疏出,而淩踏狼藉,鋒鏑疊發,苟非造化之攸費洞察,而屢赦之,則豈敢望復有今日也?伏望鐫改臣新授資秩,本兼諸職,許臣以退處田野,以靖私義。
批曰:「事屬旣往,何必爲引?苟欲看作處義,反或有傷事面,而向日特擢,意有所在,卿勿更辭,卽爲上來膺命。
」 7月25日 ○甲申,行藥院入診于重熙堂。
領府事趙寅永啓言:「臣前以萬東廟道臣奉審事,有筵稟矣。
華陽書院,卽在廟下,而廟生院生之充定者,散在各邑,不能無收聚之難,來往之弊。
就本邑軍丁中,從便相換,以應廟院之役,則在朝家保伍,無所得失,而揆以尊敬之禮制。
便易之事勢,似合兩宜,以此分付禮曹,措辭知委於湖西道臣,請使之擧行後,具由登聞。
」從之。
八月 8月1日 ○庚寅,上詣仁政殿月臺,親傳景慕宮秋享香祝。
8月5日 ○甲午,上詣仁政殿,親傳南壇節祭香祝。
○上禦重熙堂,召見前平安監司趙秉鉉。
上曰:「今番淸北水災,卿雖未親見,果何如?」秉鉉曰:「淸川以北水潦之災,便是浩刼,依山近峽之尤被其害者,蓋緣三日暴霔,始濫於龜城,不分高低,崩沙滾石,水勢所到,雖不無淺深之別,而惟其事出不虞也。
故民無以容措於其間。
臣雖不及目擊其光景,而聽聞所悉,有不忍說到者,就其中龜城、泰川,以?尤甚之處,流離顚連,項背相望,蕭條荒落,煙火殆絶。
臣以爲兩邑全頹戶當年還布,一竝蠲蕩,結稅亦許當年免頉,之次尤甚之定州、宣川、嘉山、郭山、博川等五邑,全家漂頹之還布,潰決沙覆之結稅,亦許分等蠲頉,恐好。
故敢達矣。
」從之。
8月7日 ○丙申,上詣仁政殿,親傳文廟釋菜香祝。
8月8日 ○丁酉,上詣仁政殿,親傳社稷大祭香祝。
8月15日 ○甲辰,上禦重熙堂,引見大臣備局堂上。
命祠院創配挾雜冒請之流,一切刑配。
8月19日 ○戊申,忠淸監司姜時永啓言:「定山縣班民任善白,爲其子泰鬥所弑,而泰鬥則其兄泰迪,仍爲縊殺事,窮覈緣由,已爲馳啓,而泰鬥之直犯其父,狼藉行兇,卽是生民以來所未有之極大變也。
其癲狂之症,已爲七八年之久者,固有諸招之可據,而無論癲狂與否,卽是綱常之極變。
其屍則逆屍,其鬼則逆鬼也,王府關和之追施,將無異同於結案正刑之人。
任泰迪則忽遭此亘古所無之極變,挺身獨入於兇漢囚繫之房,杖打索勒霎時結果者,蓋其情急於不共戴天,事同於大義滅親,自願速死,認出眞情擅殺之責,固不得辭,罔極之情,恐或可原,而勘處之適輕適重。
臣亦不敢擅斷,竝令攸司,覆啓稟處事。
」下刑曹,請收議大臣,泰鬥則暴其屍,泰迪則令曉諭放送,從之。
8月20日 ○己酉,上展拜于太廟,秋謁也。
8月22日 ○辛亥,設七夕製于泮宮,居首權孝參等五人,竝直赴監試會試。
8月23日 ○壬子,上禦重熙堂,召見入格儒生。
8月24日 ○癸醜,上詣徽定殿齋宿。
8月25日 ○甲寅,行徽定殿再朞祭。
8月26日 ○乙卯,敎曰:「徽定殿再朞祭親行時,禮房承旨洪耆燮,執禮李豐翼,大祝趙秉駿,竝加資。
」 8月27日 ○丙辰,備局啓言:「卽見政院啓辭,則一所魁券之違越格例,誠萬萬可駭,原試券,爲先拔去,且經義出題,元無截斷本文之法,而今番一二所義題,俱未免斷章之嫌。
大比試取,何等嚴謹,而至有此顚錯乎?一所試官,竝削職,二所諸試官,請亦罷職。
」允之。
〈一所試官洪永圭、鄭翊朝、趙龜植,二所試官李玄緖、金益文、李??膺。
〉 8月29日 ○戊午,以韓正敎爲司諫院大司諫,樸永元爲禮曹判書。
九月 9月6日 ○甲子,上禦仁政殿,行秋到記,講居首承鎭泰,製述賦居首權用修,竝直赴殿試。
9月11日 ○己巳,以徐憲淳爲吏曹參議,宋持養爲司諫院大司諫,金左根爲工曹判書,李?爲成均館大司成。
9月14日 ○壬申,以金蘭淳爲刑曹判書。
9月15日 ○癸酉,上禦熙政堂,引見大臣備局堂上。
左議政金道喜啓言:「陞庠取士,限以十月,卽古規也。
雖不一遵此例,每以春秋暇日,間間
」 7月16日 ○乙亥,敎曰:「慰諭之行,不可無懷綏撫恤之敎,在外藝文提學許遞,前望單子入之。
待下批牌招,製進綸音,仍爲撥馬下送于慰諭使處。
」 ○以趙鬥淳爲藝文館提學。
○諭淸北被災民人等: 王若曰,予以不德,治不徯志,固無以上答天心,俯副群生之望,而屬歲少康,稍紓宵旰之念。
然關西一路,自經庚子大侵,劫劫恤恤若將顚隮,懷保之勤,恒所耿耿,今玆淸川以北濫溢之警,滿心悸慄,靡所止屆。
漂戶之爲四千,渰口之爲五百,有水災以來,殆創聞而創見也。
第此隻就道臣之從先登聞而計之者,則嗣後邑報之爲幾許,又未可量也。
玆皆予寡人,不能遂順庶徵之咎也,尙何言哉?嗚呼!斯民也,無辜之赤子也,籍無水潦之憂,饑饉之厲,仰事俯育公私經辦,尙不知豐歲之爲可樂,今其僅綴僅綿之幾多生靈,不爲鴻雁之嗷嗷,忍就魚鼈之嗿嗿,繩樞甕牖,蕩成洪濤旄倪夫婦,泯於洶湧,父不得以訣其子,子不得以哭其父,轉眄之頃,囂亂斯瘼。
雖使倖全而倖存者,言之,室家之離析,血肉之墊沒,潰決之靡遺,收穫之無望,非但延活之茫然,亦復爲生之何樂?予雖寡昧,居乎億兆之上,凡吾民一呻一嚬,莫不呼吸之與通,則九重之邃,亦階前之萬裡也。
流離棲遑之形,啼呼慘沮之容,予安得食之甘而寢之安也?日前慰諭之命,卽體予躬巡之意也,今不知征抵何處,而三萬金之捐助,特不過投河之醪耳,是何足爲懷綏安輯之萬一,而患均不患寡,亦聖人所訓也。
毋論漂戶渰口,必有族姻隣裡之濟,方伯守令之救,次第結搆,期趁未寒之前,極力拯鈞,俾無未掩之骼。
秋成尙餘,多月賴天之休,獲有桑楡之收,則安知不回咷爲笑,復尋宿昔之居也?嗚呼!死者已矣,是誠巖墻之命,而無告之鬼也,顧予惻傷之懷,殆不覺繞壁而徊徨,庸述列祖故事,爲壝於水邊,大招而酹之。
斯或以慰冥漠幽淪煩冤鬱塞之魂歟。
予於此,別有播修於予之赤子者。
夫一遇水旱,輒散而之四,非不知出於萬不獲已也,而究竟驗之,適增其仳離艱楚之苦,非計之善者也。
餒焉而資安土之俗,寒焉而賴共閭之恤,其視素昧之地,絶遠之鄕,得失爲何如哉?畋爾田宅爾宅,必不如世居世奠之所。
咨爾多民,諒予由衷之諭,毋遽輕動,毋遽胥浮,儘力支拄,毋自徒困於保抱攜持,顚連道路之上。
則伊後靖集之責,在予一人,其各明聽毋惑。
至於分憂之臣,罔非體國之人也,身閱而足涉,目擊而面告,徭役之蠲,征斂之薄,苟係便民而利民,隨事枚列,陸續登奏,有甚於救焚撲燎之急,然後始可有一分對揚之效,宜自知悉,予不多誥。
7月20日 ○己卯,上禦熙政堂,引見大臣備局堂上。
左議政金道喜啓言:「道臣考試時,東堂初試,三南則合設於營下,西北,依前分設者,蓋以程途稍遠故耳。
第今淸北,當以別論,苟有一分除弊之道,固當靡不用極,今年淸北東堂初試,依三南例,合設於營下事,請分付該道。
」從之。
7月21日 ○庚辰,上禦重熙堂,召見平安監司洪在喆,辭陛也。
上曰:「淸北水災,挽近所無。
其所漂渰,若是夥多,結搆奠接之方,專在於道臣矣。
下去後,悉心對揚,使之支保也。
」 7月22日 ○辛巳,刑曹判書徐箕淳疏略曰: 臣寤寐悔恨,死有難暝者,向來湖南事耳。
巡路白日場之莊書出題,隻緣臣專昧法禁,率爾口拈,隨事誤錯,臣之罪也。
做出無根之句語,陷人罔測之坑坎,惟意搆捏,少不顧藉,又若金羽休之疏出,而淩踏狼藉,鋒鏑疊發,苟非造化之攸費洞察,而屢赦之,則豈敢望復有今日也?伏望鐫改臣新授資秩,本兼諸職,許臣以退處田野,以靖私義。
批曰:「事屬旣往,何必爲引?苟欲看作處義,反或有傷事面,而向日特擢,意有所在,卿勿更辭,卽爲上來膺命。
」 7月25日 ○甲申,行藥院入診于重熙堂。
領府事趙寅永啓言:「臣前以萬東廟道臣奉審事,有筵稟矣。
華陽書院,卽在廟下,而廟生院生之充定者,散在各邑,不能無收聚之難,來往之弊。
就本邑軍丁中,從便相換,以應廟院之役,則在朝家保伍,無所得失,而揆以尊敬之禮制。
便易之事勢,似合兩宜,以此分付禮曹,措辭知委於湖西道臣,請使之擧行後,具由登聞。
」從之。
八月 8月1日 ○庚寅,上詣仁政殿月臺,親傳景慕宮秋享香祝。
8月5日 ○甲午,上詣仁政殿,親傳南壇節祭香祝。
○上禦重熙堂,召見前平安監司趙秉鉉。
上曰:「今番淸北水災,卿雖未親見,果何如?」秉鉉曰:「淸川以北水潦之災,便是浩刼,依山近峽之尤被其害者,蓋緣三日暴霔,始濫於龜城,不分高低,崩沙滾石,水勢所到,雖不無淺深之別,而惟其事出不虞也。
故民無以容措於其間。
臣雖不及目擊其光景,而聽聞所悉,有不忍說到者,就其中龜城、泰川,以?尤甚之處,流離顚連,項背相望,蕭條荒落,煙火殆絶。
臣以爲兩邑全頹戶當年還布,一竝蠲蕩,結稅亦許當年免頉,之次尤甚之定州、宣川、嘉山、郭山、博川等五邑,全家漂頹之還布,潰決沙覆之結稅,亦許分等蠲頉,恐好。
故敢達矣。
」從之。
8月7日 ○丙申,上詣仁政殿,親傳文廟釋菜香祝。
8月8日 ○丁酉,上詣仁政殿,親傳社稷大祭香祝。
8月15日 ○甲辰,上禦重熙堂,引見大臣備局堂上。
命祠院創配挾雜冒請之流,一切刑配。
8月19日 ○戊申,忠淸監司姜時永啓言:「定山縣班民任善白,爲其子泰鬥所弑,而泰鬥則其兄泰迪,仍爲縊殺事,窮覈緣由,已爲馳啓,而泰鬥之直犯其父,狼藉行兇,卽是生民以來所未有之極大變也。
其癲狂之症,已爲七八年之久者,固有諸招之可據,而無論癲狂與否,卽是綱常之極變。
其屍則逆屍,其鬼則逆鬼也,王府關和之追施,將無異同於結案正刑之人。
任泰迪則忽遭此亘古所無之極變,挺身獨入於兇漢囚繫之房,杖打索勒霎時結果者,蓋其情急於不共戴天,事同於大義滅親,自願速死,認出眞情擅殺之責,固不得辭,罔極之情,恐或可原,而勘處之適輕適重。
臣亦不敢擅斷,竝令攸司,覆啓稟處事。
」下刑曹,請收議大臣,泰鬥則暴其屍,泰迪則令曉諭放送,從之。
8月20日 ○己酉,上展拜于太廟,秋謁也。
8月22日 ○辛亥,設七夕製于泮宮,居首權孝參等五人,竝直赴監試會試。
8月23日 ○壬子,上禦重熙堂,召見入格儒生。
8月24日 ○癸醜,上詣徽定殿齋宿。
8月25日 ○甲寅,行徽定殿再朞祭。
8月26日 ○乙卯,敎曰:「徽定殿再朞祭親行時,禮房承旨洪耆燮,執禮李豐翼,大祝趙秉駿,竝加資。
」 8月27日 ○丙辰,備局啓言:「卽見政院啓辭,則一所魁券之違越格例,誠萬萬可駭,原試券,爲先拔去,且經義出題,元無截斷本文之法,而今番一二所義題,俱未免斷章之嫌。
大比試取,何等嚴謹,而至有此顚錯乎?一所試官,竝削職,二所諸試官,請亦罷職。
」允之。
〈一所試官洪永圭、鄭翊朝、趙龜植,二所試官李玄緖、金益文、李??膺。
〉 8月29日 ○戊午,以韓正敎爲司諫院大司諫,樸永元爲禮曹判書。
九月 9月6日 ○甲子,上禦仁政殿,行秋到記,講居首承鎭泰,製述賦居首權用修,竝直赴殿試。
9月11日 ○己巳,以徐憲淳爲吏曹參議,宋持養爲司諫院大司諫,金左根爲工曹判書,李?爲成均館大司成。
9月14日 ○壬申,以金蘭淳爲刑曹判書。
9月15日 ○癸酉,上禦熙政堂,引見大臣備局堂上。
左議政金道喜啓言:「陞庠取士,限以十月,卽古規也。
雖不一遵此例,每以春秋暇日,間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