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年
關燈
小
中
大
○戊辰,上親行寒食別茶禮于殯殿。
3月13日 ○壬申,上親行上諡告由別奠及改銘旌別奠,上諡冊寶于殯殿。
3月15日 ○甲戌,上親行望奠于殯殿。
○上禦興政堂,行藥院入診,引見大臣備局堂上。
○召見回還冬至三使臣于興政堂。
大王大妃掩泣曰:「卿等之去也,大行朝臨筵送之,今者不監其還。
而予爲此擧措,與沖君,召見卿等,天理人事,豈如是乎?今番一行,果無事往還乎?」李翊會等曰:「無事往返矣。
」 ○誅李時復。
時復,關西人也,官陽德縣監,以堪輿業發跡。
力擅山陵事,坡州始役也,土色旣不吉,則移揷標木於上下,到處穿毀,專事欺蔽。
大臣三司疊奏之,承服正法。
3月16日 ○乙亥,勸講于景賢堂。
○召對于景賢堂。
○誅諺書綸音僞造人崔公弼。
3月17日 ○丙子,勸講于景賢堂。
3月18日 ○丁醜,勸講于景賢堂。
3月19日 ○戊寅,勸講于景賢堂。
3月20日 ○己卯,勸講于景賢堂。
○召對于景賢堂。
3月21日 ○庚辰,勸講于景賢堂。
○召對于景賢堂。
3月22日 ○辛巳,勸講于景賢堂。
○召對于景賢堂。
○告訃正使樸宗薰,副使李羲準,以自燕離發,啓:「大行大王諡號宣恪〈善聞周達曰宣,威容端嚴曰恪。
〉翼宗大王諡號康穆〈溫柔好善曰康,布德執義曰穆。
〉 3月23日 ○壬午,勸講于景賢堂。
○命判府事李羲甲,遠接使金逌根,館伴差下。
○以許棨爲慶尙左道兵馬節慶使。
3月24日 ○癸未,勸講于景賢堂。
○召對于景賢堂。
3月25日 ○甲申,勸講于景賢堂。
○大王大妃敎曰:「山陵,更定於長陵局內,期限急迫,工役浩繁,民力當倍加矣。
坡州已施之事,今豈異同乎?交河郡當年納結錢及壬癸兩年停退軍錢,一竝蕩減。
」 3月26日 ○乙酉,勸講于景賢堂。
○召對于景賢堂。
3月27日 ○丙戌,勸講于景賢堂。
○山陵都監提調李勉昇,卒于役所,命錄其子。
3月28日 ○丁亥,勸講于景賢堂。
○召對于景賢堂。
3月29日 ○戊子,勸講于景賢堂。
○召對于景賢堂。
3月30日 ○己醜,勸講于景賢堂。
○召對于景賢堂。
○以李翊會爲工曹判書,徐有榘爲議政府左參贊,李紀淵爲右參贊。
夏四月 4月1日 ○庚寅,上親行朔奠于殯殿。
4月3日 ○壬辰,召見陳賀三使臣于興政堂。
〈正使洪命周、副使尹聲大、書狀官趙鶴年。
〉辭陛也。
4月5日 ○甲午,以洪敬謨爲刑曹判書。
4月8日 ○丁酉,上親行朝奠于殯殿。
4月9日 ○戊戌,以李穆淵爲吏曹參議,李悌彬爲慶尙左道水軍節度使。
4月12日 ○辛醜,召見回還奏請三使臣于興政堂。
右議政樸宗薰啓言:「臣到平山,聞吏隷逃散,庫藏空枵,邑不成樣,支勑罔涯。
蓋緣前倅,貪鄙苛刻,政無頭緖,稱以收逋,虐下撓民,以至於此雲。
平山前府使李鍾英,令該府,拿問嚴勘,以爲懲貪暴謝平民之地。
至於邑吏之一齊逃匿,朋怨胥動,必有其倡,亦令道臣,嚴査重處。
」大王大妃從之。
4月14日 ○癸卯,上親行晝茶禮于殯殿。
4月15日 ○甲辰,啓攅宮,上親行望奠別奠晝茶禮于殯殿。
4月16日 ○乙巳,上親行朝奠朝上食晝茶禮祖奠于殯殿。
4月17日 ○丙午,發靷時,行奉辭禮。
4月18日 ○丁未,還禦昌德宮。
4月19日 ○戊申,葬我純宗大王于仁陵。
○上行下玄宮時,初虞祭時望哭。
4月20日 ○己酉,純宗大王虞輿至,自仁陵,上行祗迎禮。
4月23日 ○壬子,以金鏴爲謝恩正使,李彥淳爲副使,樸宗休爲書狀官。
4月24日 ○癸醜,判下陳奏兼奏請正使以下別單,副使李羲準,書狀官成遂默,竝加資。
4月26日 ○乙卯,上親行五虞祭于魂殿。
五月 5月2日 ○庚申,殯殿國葬山陵三都監摠護使以下,施賞有差,提調兵曹判書金在昌,知事樸周壽,戶曹判書李止淵,判尹鄭基善,禮曹判書金蘭淳,大護軍徐畊輔,知敦寧金敎根,大護軍權敦仁,都廳副司直金箕晩,副司果樸宗吉,副司直李在鶴,副司果洪祐順、李遠翊,宗戚執事忠淸監司金在三,代奠官興完君是應,諡狀製述官吏曹判書趙寅永,哀冊文書寫官知事洪羲俊,誌文製述官判府事金逌根,虞主書寫官護軍樸晦壽,封閉官申冕周,初喪承旨李穆淵,陪從承旨閔緻成、鄭禮容,上諡時禮房承旨洪稚圭,竝加資。
○忠淸兵使李濟和,以「前月二十七日,驟雨,雷電大作,霎時間本城火藥庫八間,爲霹靂壓碎,火藥一萬二千八百斤,燒散無餘」啓。
5月3日 ○辛酉,以徐英淳爲吏曹參議。
5月4日 ○壬戌,上詣仁政殿,迎勑受弔。
○勑諭: 皇帝勑諭朝鮮國王世孫李。
覽奏爾祖王薨逝,朕心惻然。
據王妃金氏奏稱,爾賦性聰明,幼敦仁孝,夙有長人之德,爲國人所戴,請冊承襲,朕俯循輿情,特允所請。
玆遣官齎詔,誕告爾國,封爾爲朝鮮國王,繼理國政,竝賜爾誥命彩幣等物,爾宜永矢靖共,懋纉承於候服,迪宣忠順,作屛翰於天家。
爾其欽哉,毋替朕命,故諭。
○皇帝制曰: 建候樹國,綏猷恢柔遠之恩,崇德象賢,謹度承重祧之選。
輯共球而濟美亮,采有邦綿,帶礪以凝禧,式序在位。
修其禮物,舊有令聞。
質爾人民,昭哉嗣服。
爾朝鮮國王世孫李,揚芬玉穎,毓粹齠年,岐嶷協於輿情,似續延其福緖。
當熊占之蔔吉,早諭馳諏,維燕翼以貽謨,彌昭譽望。
勝衣閱歲,欣徵著代於東封,賜履基禔,書愜升儲於左海。
載兪葵表,申錫茅封,專賁綸凾,兼領綺幣,特封爾爲朝鮮國王。
於戲!連城演澤,紹封章禮義之風,肯構膺休,繼序秉溫文之德,資忠移孝,肅修世範於藩畿,開國承家,渥被恩暉於使節,允綏吉祚,益懋榮勳。
欽哉。
○皇帝制曰: 藩服延休,纉緖式循於繼序,孫枝奉業,褒親宜逮以追崇。
念請命之維虔,禮隆溯本,稽易名之有典,義許推恩。
爾朝鮮國故世子李,夙稟朝封,早孚民望,屬年華之不永,緻爵位之未膺。
玆以爾嗣子李襲封國王,加恩追贈,爾爲朝鮮國王,諡曰康穆。
於戲!制自緣情錫命,慰永祧之志,名維從實傳家,昭奕葉之榮。
祗服寵光,永垂後祉。
○皇帝制曰: 賁龍綸而錫祉,恩光酬屛翰之勳,昭燕翼以貽型,懿德式珩璜之範。
繁徽音之繼序,宜嘉命之優崇。
爾朝鮮國故世子李,之妻趙氏,華冑鍾祥,璇閨謹度,旣無慙於婦德,更允協乎母儀。
玆以爾嗣子李,襲封國王,加恩追贈,故世子李王爵,封爾爲朝鮮國王妃。
於戲!翬翟彰榮,爵本從夫而受祜,賮琛恪職,貴還因子以承庥,特沛恩施,聿頒誥命。
○祭文: 維道光十五年歲次乙未二月朔庚寅越二十九日戊午,皇帝遣正使散秩大臣乾淸門行走一等忠勇公慶興,副使散秩大臣正藍旗漢軍副都統奉宸院卿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郞一等繼勇侯倭什訥,諭祭於朝鮮國王李之靈曰。
璆冊分符,瀛渤效景風之瑞,琱筵賜?,芬苾推湛露之恩。
爰徵柔遠於彜章,益懋開終於屛翰。
爾朝鮮國王李,備藩靑社,奉職丹垠,八道宣仁,紹家邦而肯構,一心吐款,占律序而來庭。
晉綏久法乎朝宗,豐賚均霑於陪貳。
方冀承華奕葉,永荷龍光,何圖戢景滄波,倐嗟駒隙?眷言嗣服,載賁絲綸,乃示榮褒,俾崇妥侑。
於戲!休聲勿替,長延東海之雲仍,靈爽未湮,猶望北宸而星拱,歆玆嘉薦,庶克祗承。
5月9日 ○丁卯,大司憲宋穉圭以草莽臣,從縣道上疏陳慰,批曰:「卿卽我純宗冊儲初冑筵之臣也,宜其追報之誠,非比他人,而今此陳勉,亶出忠愛,敢不眷眷而服膺乎?然輔導必待山林人之宿德,啓沃尤貴朝夕之納誨,望卿,勿以官職爲辭,亟回東岡之固守,輔予沖人之不逮。
」 5月10日 ○戊辰,以李相璜爲實錄摠裁官。
5月16日 ○甲戌,月有食之。
5月19日 ○丁醜,上追崇諡冊寶于文祜廟。
○翼宗大王追崇題主後,自文祜廟,奉安于孝和殿。
○舊主匱,安于轝進發,至陵所埋安,上詣弘化門祗迎,親行奉安祭。
○翼宗大王追崇後,上禦仁政殿,頒敎中外,大赦。
○命追崇慶科,以世室慶科,合慶爲之。
5月21日 ○己卯,翼宗大王追崇上諡冊寶孝和殿奉安時,都監都提調以下施賞有差,提調行大護軍金箕殷,刑曹判書洪敬謨,右參贊李紀淵,都廳應敎徐念淳,副應敎權用經,題主書寫官禮曹判書樸岐壽,竝加資。
○孝和殿奉安祭獻官以下,施賞有差,典祀官奉常正崔漢翼,執禮禮曹參議李嘉愚,竝加資。
○行大提學會圈。
六點,金逌根、趙寅永、徐有榘、鄭元容、申在植。
○以申在植爲大提學。
○以金道喜爲京畿觀察使,趙寅永、徐有榘爲奎章閣提學,樸永元爲直提學。
5月22日 ○庚辰,朝講于熙政堂。
○召對于熙政堂。
5月25日
3月13日 ○壬申,上親行上諡告由別奠及改銘旌別奠,上諡冊寶于殯殿。
3月15日 ○甲戌,上親行望奠于殯殿。
○上禦興政堂,行藥院入診,引見大臣備局堂上。
○召見回還冬至三使臣于興政堂。
大王大妃掩泣曰:「卿等之去也,大行朝臨筵送之,今者不監其還。
而予爲此擧措,與沖君,召見卿等,天理人事,豈如是乎?今番一行,果無事往還乎?」李翊會等曰:「無事往返矣。
」 ○誅李時復。
時復,關西人也,官陽德縣監,以堪輿業發跡。
力擅山陵事,坡州始役也,土色旣不吉,則移揷標木於上下,到處穿毀,專事欺蔽。
大臣三司疊奏之,承服正法。
3月16日 ○乙亥,勸講于景賢堂。
○召對于景賢堂。
○誅諺書綸音僞造人崔公弼。
3月17日 ○丙子,勸講于景賢堂。
3月18日 ○丁醜,勸講于景賢堂。
3月19日 ○戊寅,勸講于景賢堂。
3月20日 ○己卯,勸講于景賢堂。
○召對于景賢堂。
3月21日 ○庚辰,勸講于景賢堂。
○召對于景賢堂。
3月22日 ○辛巳,勸講于景賢堂。
○召對于景賢堂。
○告訃正使樸宗薰,副使李羲準,以自燕離發,啓:「大行大王諡號宣恪〈善聞周達曰宣,威容端嚴曰恪。
〉翼宗大王諡號康穆〈溫柔好善曰康,布德執義曰穆。
〉 3月23日 ○壬午,勸講于景賢堂。
○命判府事李羲甲,遠接使金逌根,館伴差下。
○以許棨爲慶尙左道兵馬節慶使。
3月24日 ○癸未,勸講于景賢堂。
○召對于景賢堂。
3月25日 ○甲申,勸講于景賢堂。
○大王大妃敎曰:「山陵,更定於長陵局內,期限急迫,工役浩繁,民力當倍加矣。
坡州已施之事,今豈異同乎?交河郡當年納結錢及壬癸兩年停退軍錢,一竝蕩減。
」 3月26日 ○乙酉,勸講于景賢堂。
○召對于景賢堂。
3月27日 ○丙戌,勸講于景賢堂。
○山陵都監提調李勉昇,卒于役所,命錄其子。
3月28日 ○丁亥,勸講于景賢堂。
○召對于景賢堂。
3月29日 ○戊子,勸講于景賢堂。
○召對于景賢堂。
3月30日 ○己醜,勸講于景賢堂。
○召對于景賢堂。
○以李翊會爲工曹判書,徐有榘爲議政府左參贊,李紀淵爲右參贊。
夏四月 4月1日 ○庚寅,上親行朔奠于殯殿。
4月3日 ○壬辰,召見陳賀三使臣于興政堂。
〈正使洪命周、副使尹聲大、書狀官趙鶴年。
〉辭陛也。
4月5日 ○甲午,以洪敬謨爲刑曹判書。
4月8日 ○丁酉,上親行朝奠于殯殿。
4月9日 ○戊戌,以李穆淵爲吏曹參議,李悌彬爲慶尙左道水軍節度使。
4月12日 ○辛醜,召見回還奏請三使臣于興政堂。
右議政樸宗薰啓言:「臣到平山,聞吏隷逃散,庫藏空枵,邑不成樣,支勑罔涯。
蓋緣前倅,貪鄙苛刻,政無頭緖,稱以收逋,虐下撓民,以至於此雲。
平山前府使李鍾英,令該府,拿問嚴勘,以爲懲貪暴謝平民之地。
至於邑吏之一齊逃匿,朋怨胥動,必有其倡,亦令道臣,嚴査重處。
」大王大妃從之。
4月14日 ○癸卯,上親行晝茶禮于殯殿。
4月15日 ○甲辰,啓攅宮,上親行望奠別奠晝茶禮于殯殿。
4月16日 ○乙巳,上親行朝奠朝上食晝茶禮祖奠于殯殿。
4月17日 ○丙午,發靷時,行奉辭禮。
4月18日 ○丁未,還禦昌德宮。
4月19日 ○戊申,葬我純宗大王于仁陵。
○上行下玄宮時,初虞祭時望哭。
4月20日 ○己酉,純宗大王虞輿至,自仁陵,上行祗迎禮。
4月23日 ○壬子,以金鏴爲謝恩正使,李彥淳爲副使,樸宗休爲書狀官。
4月24日 ○癸醜,判下陳奏兼奏請正使以下別單,副使李羲準,書狀官成遂默,竝加資。
4月26日 ○乙卯,上親行五虞祭于魂殿。
五月 5月2日 ○庚申,殯殿國葬山陵三都監摠護使以下,施賞有差,提調兵曹判書金在昌,知事樸周壽,戶曹判書李止淵,判尹鄭基善,禮曹判書金蘭淳,大護軍徐畊輔,知敦寧金敎根,大護軍權敦仁,都廳副司直金箕晩,副司果樸宗吉,副司直李在鶴,副司果洪祐順、李遠翊,宗戚執事忠淸監司金在三,代奠官興完君是應,諡狀製述官吏曹判書趙寅永,哀冊文書寫官知事洪羲俊,誌文製述官判府事金逌根,虞主書寫官護軍樸晦壽,封閉官申冕周,初喪承旨李穆淵,陪從承旨閔緻成、鄭禮容,上諡時禮房承旨洪稚圭,竝加資。
○忠淸兵使李濟和,以「前月二十七日,驟雨,雷電大作,霎時間本城火藥庫八間,爲霹靂壓碎,火藥一萬二千八百斤,燒散無餘」啓。
5月3日 ○辛酉,以徐英淳爲吏曹參議。
5月4日 ○壬戌,上詣仁政殿,迎勑受弔。
○勑諭: 皇帝勑諭朝鮮國王世孫李。
覽奏爾祖王薨逝,朕心惻然。
據王妃金氏奏稱,爾賦性聰明,幼敦仁孝,夙有長人之德,爲國人所戴,請冊承襲,朕俯循輿情,特允所請。
玆遣官齎詔,誕告爾國,封爾爲朝鮮國王,繼理國政,竝賜爾誥命彩幣等物,爾宜永矢靖共,懋纉承於候服,迪宣忠順,作屛翰於天家。
爾其欽哉,毋替朕命,故諭。
○皇帝制曰: 建候樹國,綏猷恢柔遠之恩,崇德象賢,謹度承重祧之選。
輯共球而濟美亮,采有邦綿,帶礪以凝禧,式序在位。
修其禮物,舊有令聞。
質爾人民,昭哉嗣服。
爾朝鮮國王世孫李,揚芬玉穎,毓粹齠年,岐嶷協於輿情,似續延其福緖。
當熊占之蔔吉,早諭馳諏,維燕翼以貽謨,彌昭譽望。
勝衣閱歲,欣徵著代於東封,賜履基禔,書愜升儲於左海。
載兪葵表,申錫茅封,專賁綸凾,兼領綺幣,特封爾爲朝鮮國王。
於戲!連城演澤,紹封章禮義之風,肯構膺休,繼序秉溫文之德,資忠移孝,肅修世範於藩畿,開國承家,渥被恩暉於使節,允綏吉祚,益懋榮勳。
欽哉。
○皇帝制曰: 藩服延休,纉緖式循於繼序,孫枝奉業,褒親宜逮以追崇。
念請命之維虔,禮隆溯本,稽易名之有典,義許推恩。
爾朝鮮國故世子李,夙稟朝封,早孚民望,屬年華之不永,緻爵位之未膺。
玆以爾嗣子李襲封國王,加恩追贈,爾爲朝鮮國王,諡曰康穆。
於戲!制自緣情錫命,慰永祧之志,名維從實傳家,昭奕葉之榮。
祗服寵光,永垂後祉。
○皇帝制曰: 賁龍綸而錫祉,恩光酬屛翰之勳,昭燕翼以貽型,懿德式珩璜之範。
繁徽音之繼序,宜嘉命之優崇。
爾朝鮮國故世子李,之妻趙氏,華冑鍾祥,璇閨謹度,旣無慙於婦德,更允協乎母儀。
玆以爾嗣子李,襲封國王,加恩追贈,故世子李王爵,封爾爲朝鮮國王妃。
於戲!翬翟彰榮,爵本從夫而受祜,賮琛恪職,貴還因子以承庥,特沛恩施,聿頒誥命。
○祭文: 維道光十五年歲次乙未二月朔庚寅越二十九日戊午,皇帝遣正使散秩大臣乾淸門行走一等忠勇公慶興,副使散秩大臣正藍旗漢軍副都統奉宸院卿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郞一等繼勇侯倭什訥,諭祭於朝鮮國王李之靈曰。
璆冊分符,瀛渤效景風之瑞,琱筵賜?,芬苾推湛露之恩。
爰徵柔遠於彜章,益懋開終於屛翰。
爾朝鮮國王李,備藩靑社,奉職丹垠,八道宣仁,紹家邦而肯構,一心吐款,占律序而來庭。
晉綏久法乎朝宗,豐賚均霑於陪貳。
方冀承華奕葉,永荷龍光,何圖戢景滄波,倐嗟駒隙?眷言嗣服,載賁絲綸,乃示榮褒,俾崇妥侑。
於戲!休聲勿替,長延東海之雲仍,靈爽未湮,猶望北宸而星拱,歆玆嘉薦,庶克祗承。
5月9日 ○丁卯,大司憲宋穉圭以草莽臣,從縣道上疏陳慰,批曰:「卿卽我純宗冊儲初冑筵之臣也,宜其追報之誠,非比他人,而今此陳勉,亶出忠愛,敢不眷眷而服膺乎?然輔導必待山林人之宿德,啓沃尤貴朝夕之納誨,望卿,勿以官職爲辭,亟回東岡之固守,輔予沖人之不逮。
」 5月10日 ○戊辰,以李相璜爲實錄摠裁官。
5月16日 ○甲戌,月有食之。
5月19日 ○丁醜,上追崇諡冊寶于文祜廟。
○翼宗大王追崇題主後,自文祜廟,奉安于孝和殿。
○舊主匱,安于轝進發,至陵所埋安,上詣弘化門祗迎,親行奉安祭。
○翼宗大王追崇後,上禦仁政殿,頒敎中外,大赦。
○命追崇慶科,以世室慶科,合慶爲之。
5月21日 ○己卯,翼宗大王追崇上諡冊寶孝和殿奉安時,都監都提調以下施賞有差,提調行大護軍金箕殷,刑曹判書洪敬謨,右參贊李紀淵,都廳應敎徐念淳,副應敎權用經,題主書寫官禮曹判書樸岐壽,竝加資。
○孝和殿奉安祭獻官以下,施賞有差,典祀官奉常正崔漢翼,執禮禮曹參議李嘉愚,竝加資。
○行大提學會圈。
六點,金逌根、趙寅永、徐有榘、鄭元容、申在植。
○以申在植爲大提學。
○以金道喜爲京畿觀察使,趙寅永、徐有榘爲奎章閣提學,樸永元爲直提學。
5月22日 ○庚辰,朝講于熙政堂。
○召對于熙政堂。
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