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
關燈
小
中
大
書。
7月14日 ○丁酉,上禦重熙堂,召見守令邊將初仕人。
○以樸永元爲司憲府大司憲,金興根爲議政府左參贊,趙秉鉉爲禮曹判書。
7月15日 ○戊戌,上禦重熙堂,行藥院入診。
上曰:「佛朗國書見之乎?」領議政權敦仁曰:「果見之,而其書辭,頗有恐動底意。
且出沒於外洋,藉其邪術,煽亂人心,此與所謂暎咭唎,皆是西洋之類矣。
」上曰:「金大建事,何以處之乎?」敦仁曰:「金大建事,不可一刻假貸矣。
自托邪敎,誑惑人心,究厥所爲,專出疑眩煽亂之計,而非特邪術而已。
渠本以朝鮮人,背本國而犯他境,自稱邪學,其所雲雲,有若恐動者然,思之不覺骨顫而膽掉。
此若不按法誅之,則適足爲藉口之端,而又不免示弱矣。
」上曰:「當處分矣。
雖以李在容事言之,追後聞之,則所謂李在容,實無其人,而卽玄鍚文之變名者也,今玄已就捕,則所謂李在容,何處更捕乎?」敦仁曰:「所謂李在容,變幻姓名,出沒城闉雲,而追捕之政,眞僞莫辨,捕廳事,亦不成說矣。
」上曰:「當有處分矣。
」上又敎曰:「明春,必有騷屑矣。
」敦仁曰:「不待明春,今亦有騷屑。
閭巷之間,邪說頗多,此專由於不見其書,而有此疑眩也。
伏願亟下其書,使人人見之,然後自可以釋疑矣。
」上曰:「予意則奏聞似好。
壬辰年,以暎咭唎事,有奏聞之擧,與此似無異矣。
」敦仁曰:「此與壬辰有異。
暎咭唎船之來泊洪州也,至於十餘日留住,渠有交易等語,而旣據理斥之,又卽問情,詳探其動靜,故至有奏聞之擧矣。
今此佛朗船之出沒於外洋,威脅島民,私相問答,期欲納其樻書,而言必稱皇帝者,卽不過藉爲恐喝之計而已,豈可以如此荒誕之辭,遽爾奏聞乎?年前殺洋人時,旣不奏聞,而今忽以此事奏聞,則反有見疑之慮。
自外或有此議,而臣意則奏聞一款,實爲未穩,第未知諸議之如何矣。
」上曰:「果不無見疑之慮。
此必有朝鮮人,脈絡相通者矣。
不然則渠何以知見殺之由,又何以知其年條乎?」敦仁曰:「一自邪術之流行,人多漸染,而今此佛朗船之來,未必不由於慫慂誘引之緻,皆是蕭墻之變矣。
」 7月17日 ○庚子,以徐耆淳爲吏曹參議。
7月19日 ○壬寅,上禦重熙堂,召見黃海監司南獻敎,辭陛也。
7月20日 ○癸卯,以李惟秀爲工曹判書,金左根爲兵曹判書。
7月21日 ○甲辰,上詣北苑,行望拜禮,禦春塘臺,試參班儒武,頌居首金炳德,武入格王錫疇,竝直赴殿試。
7月22日 ○乙巳,上禦重熙堂,召見入格儒生。
7月25日 ○戊申,上禦熙政堂,引見大臣備局堂上,命邪學罪人金大建梟首。
大建,以龍仁人年十五,逃入廣東,學洋敎,癸卯,結玄鍚文輩,潛還爲敎主於都下。
是年春,往海西,遇漁採唐船,要寄書于廣東洋漢,爲土人所捉,始稱中國人,終首實其本末。
自捕廳,閱月盤覈,其爲說極狡獪,挾洋舶之強而脅之,謂『我國終不可禁渠敎。
布散銀錢,京外爛用之貨,皆洋漢之由柵中輸送也。
』又自雲『能通洋外諸蕃話,故以神父而爲各國通事』雲。
至是,幷與玄鍚文而同誅之,鍚文,辛酉邪徒伏法啓欽子也。
○命講製文臣抄啓。
○以趙存中爲左邊捕盜大將,李能權爲右邊捕盜大將。
7月26日 ○己酉,以尹尙圭爲漢城府判尹。
7月27日 ○庚戌,上禦春塘臺,行賞試射頒賞。
7月29日 ○壬子,命邪學罪人玄鍚文,梟首警衆。
八月 8月1日 ○癸醜,以徐憙淳爲漢城府判尹。
8月2日 ○甲寅,上禦春塘臺,行秋到記,講居首孔獻東,之次鄭煥翼,製述賦居首李文馨,之次金顯龜,竝直赴殿試。
8月3日 ○乙卯,上禦熙政堂,召見入格儒生。
8月4日 ○丙辰,給鏡城等邑渰頹戶,恤典。
○政府抄啓,講製文臣金始淵、沈熙淳、李裕元、鄭翊朝、趙然昌、洪祐健、兪緻善、李承圭、鄭錫朝、趙熙哲、洪淳穆、李承益、洪祐命、金炳雲、金有淵、洪原鐘、南鐘三、韓敬源、尹禹錫、李晩運等二十人。
8月5日 ○丁巳,敎曰:「宿衛之踈虞,莫甚於近日,不得不變通。
前亦有已例,革摠戎廳爲總衛營,使之分番入直於禁中,以嚴宿衛,凡百節目,令廟堂,從長磨鍊啓下。
」 8月6日 ○戊午,上詣璿源殿,還安三朝禦眞,仍詣景祐宮展拜,奉兩朝禦眞,入奉璿源殿,行酌獻禮。
命贊禮趙秉鉉,禮房承旨洪羲錫,第四室大祝林肯洙,第五室大祝金應均,幷加資。
8月9日 ○辛酉,以金英淳爲司憲府大司憲,樸宗休爲司諫院大司諫。
8月11日 ○癸亥,上展拜于太廟,秋謁也。
8月12日 ○甲子,給長淵等邑漂戶,恤典。
○命明川私鑄錢罪人黃喆雲等四人,梟首警衆,其餘諸漢,自本道,從輕重酌處。
8月16日 ○戊辰,上展拜于綏陵,仍行酌獻禮。
8月18日 ○庚午,以李惟秀爲總衛使,任聖皐爲禁衛大將。
○領議政權敦仁,疏辭相職,許之。
8月19日 ○辛未,以洪學淵爲司憲府大司憲,成原默爲司諫院大司諫,李應植爲禦營大將。
○平安監司洪在喆狀啓: 大國人多率軍馬,今初五日戌時,自楚山境越邊漢赤川出來,止接於波豬江洞口,以上土境閭閻、四把,左中右寨等地,越邊墾田結舍處,査拏次出來也。
8月20日 ○壬申,以趙冀永爲刑曹判書。
8月21日 ○癸酉,上禦熙政堂,召見平安道淸北暗行禦史樸永輔。
罪江界前府使尹禹鉉,嘉山前郡守尹緻誼,郭山前郡守呂東星,渭原前郡守柳琡,博川郡守閔祥鎬,義州前府尹金德喜,寧邊前前府使趙得林,定州前牧使金永爵,宣川前府使趙義錫,前前府使李敬達,龍川前前府使具廷鉉,熙川前前郡守李鳳周,雲山前郡守洪熙朝,碧潼前郡守申命洪,前前郡守趙秉懿,泰川縣監李源達,前縣監趙遠永,魚川察訪文用中,鳳山前郡守李南軾等有差,因禦史書啓也。
8月22日 ○甲戌,以樸岐壽爲漢城府判尹。
8月25日 ○丁醜,以趙鶴年爲平安道觀察使。
8月27日 ○己卯,上禦熙政堂,引見大臣備局堂上。
○備局,以禦史加抄啓別單,啓,金始淵、李裕元、沈熙淳、趙然昌、金世均、洪羲宗、柳晏、鄭鍚朝、趙熙哲、李承圭。
8月28日 ○庚辰,以李應植爲左邊捕盜大將,李嘉愚爲禮曹判書。
九月 9月1日 ○癸未,以趙冀永爲司憲府大司憲,金周默爲司諫院大司諫。
9月6日 ○戊子,上詣儲慶宮、毓祥宮展拜。
○判下《璿源譜略》修正時提調以下別單,監印宗簿正申大膺,加資。
○命備邊司,自大臣以下,至堂上三品以上,跟隨限幾名,參酌磨鍊,以闕門出入時,每多濫率之弊故也。
9月7日 ○己醜,以樸宗休爲司諫院大司諫,徐憙淳爲刑曹判書。
9月9日 ○辛卯,是歲夏秋,京外大水,五部頹壓民家,凡三千九百餘戶,各道漂頹民家,凡二千四百七十餘戶,人命渰死且多,竝施恤典。
五部則特遣宣傳官,摘奸形止,飭京兆,俾無漏濫,各道則令廟堂,飭道臣,顧助結搆,使免失所之患,渰死人身還布,竝皆蕩減。
9月10日 ○壬辰,以韓鎭庭爲司諫院大司諫。
9月12日 ○甲午,上詣南廟,行酌獻禮,仍詣慕華館,行隨駕軍兵試射。
9月15日 ○丁酉,以金東健爲司憲府大司憲,金??爲司諫院大司諫。
9月20日 ○壬寅,上禦熙政堂,引見大臣備局堂上。
上曰:「近來政官之無端違牌,侵夜行政,此亦風習。
每當夜深,酬應實難,令政院,各別申飭可也。
」 ○右議政樸晦壽,請飭總衛營營屬恣橫之弊,敎以「所奏切至,當體念。
而營屬之憑藉恣橫之習,難保其必無,已有嚴立科條矣。
此際卿言如此,實副予意,極用感歎。
」 ○以尹尙圭爲漢城府判尹,樸宗吉爲江原道觀察使。
9月21日 ○癸卯,以李嘉愚爲司憲府大司憲。
9月22日 ○甲辰,上詣眞殿,行茶禮。
○禦眞圖寫後,上禦熙政堂,召見時原任大臣閣臣、宗親、儀賓。
9月25日 ○丁未,上禦仁政殿月臺,行太廟冬享誓戒。
○以李公翼爲吏曹參議,閔緻成爲司憲府大司憲,樸永元爲禮曹判書,徐箕淳爲漢城府判尹,金英淳爲吏曹參判。
9月27日 ○己酉,設九日製于泮宮。
9月28日 ○庚戌,以徐憲淳爲成均館大司成。
冬十月 10月2日 ○甲寅,上詣太廟齋宿。
○以洪在喆爲司憲府大司憲。
10月3日 ○乙卯,親行太廟冬享。
10月5日 ○丁巳,中批,以金始淵爲兵曹參議。
10月13日 ○乙醜,上禦春塘臺,行專經文武臣殿講。
10月14日 ○丙寅,輔國崇祿大夫領敦寧府事豐恩府院君趙萬永卒。
敎曰:「慟矣慟矣!尙何言哉?病患多年沈篤,而期望恒切於遄復,豈料今日,遽承匈音,予小子驚慟之懷,已無可喩,而慈殿憂慮煎灼之餘,遭此罔極之境,抑以何辭,仰慰寬譬?實不勝悶迫之至。
嗚呼!小子遭家不造,先庚後甲,險釁閱歷,賴至誠之保護,式至有今日者,繄誰之賜也?受兩朝之托付,逮寡昧之仰成,以祖孫之親,兼導迪之責,輔予以養德,翼予以篤敬。
內而忠勤勳勞之大,外而寅協匡濟之績,垂二十年如一日,其衛國忘私之純心偉功,求之古昔,孰有倫比?昨冬元舅逆理之喪,已是家國之不幸,而未及一朞,又聞此報,慟矣慟矣。
予將疇依,卒豐恩府院君家,東園副器一部擇送,崇報之節,不容暫緩,不待狀,令弘文館,當日議諡,遣閣臣緻弔,明日遣承旨恤孤。
祿俸限三年輸送,禮葬等節,令各該司,照例擧行。
萬永,嘗爲湖南直指,聲震一路。
性敦厚睦於婣族,遇婚葬饑荒,輒委曲而周恤之。
以故,俸祿貲産甚豐,而出亦往往當其入。
癸卯冬,上之有痘候也,萬永憂慮之,兩目遂障瞖,繼哭其長子秉龜,遂沈綿不復起矣。
○敎曰:「卒豐恩府院君成服日,當臨弔矣。
儀節,令該曹,卽爲磨鍊以入。
」 ○上詣昌慶宮禁川橋,行豐恩府院君喪擧哀。
10月15日 ○丁卯,領府事趙寅永,陳箚請寢成命,批以「今見箚辭,悲慟倍切。
小子情理,卿豈不知?而卿之力挽至此,且慈敎屢屢,此時恐添貽憂,將欲勉承,卿其諒之。
」 10月16日 ○戊辰,以李嘉愚爲司憲府大司憲。
10月17日 ○己巳,上詣禁川橋,行豐恩府院君成服望哭。
10月2
7月14日 ○丁酉,上禦重熙堂,召見守令邊將初仕人。
○以樸永元爲司憲府大司憲,金興根爲議政府左參贊,趙秉鉉爲禮曹判書。
7月15日 ○戊戌,上禦重熙堂,行藥院入診。
上曰:「佛朗國書見之乎?」領議政權敦仁曰:「果見之,而其書辭,頗有恐動底意。
且出沒於外洋,藉其邪術,煽亂人心,此與所謂暎咭唎,皆是西洋之類矣。
」上曰:「金大建事,何以處之乎?」敦仁曰:「金大建事,不可一刻假貸矣。
自托邪敎,誑惑人心,究厥所爲,專出疑眩煽亂之計,而非特邪術而已。
渠本以朝鮮人,背本國而犯他境,自稱邪學,其所雲雲,有若恐動者然,思之不覺骨顫而膽掉。
此若不按法誅之,則適足爲藉口之端,而又不免示弱矣。
」上曰:「當處分矣。
雖以李在容事言之,追後聞之,則所謂李在容,實無其人,而卽玄鍚文之變名者也,今玄已就捕,則所謂李在容,何處更捕乎?」敦仁曰:「所謂李在容,變幻姓名,出沒城闉雲,而追捕之政,眞僞莫辨,捕廳事,亦不成說矣。
」上曰:「當有處分矣。
」上又敎曰:「明春,必有騷屑矣。
」敦仁曰:「不待明春,今亦有騷屑。
閭巷之間,邪說頗多,此專由於不見其書,而有此疑眩也。
伏願亟下其書,使人人見之,然後自可以釋疑矣。
」上曰:「予意則奏聞似好。
壬辰年,以暎咭唎事,有奏聞之擧,與此似無異矣。
」敦仁曰:「此與壬辰有異。
暎咭唎船之來泊洪州也,至於十餘日留住,渠有交易等語,而旣據理斥之,又卽問情,詳探其動靜,故至有奏聞之擧矣。
今此佛朗船之出沒於外洋,威脅島民,私相問答,期欲納其樻書,而言必稱皇帝者,卽不過藉爲恐喝之計而已,豈可以如此荒誕之辭,遽爾奏聞乎?年前殺洋人時,旣不奏聞,而今忽以此事奏聞,則反有見疑之慮。
自外或有此議,而臣意則奏聞一款,實爲未穩,第未知諸議之如何矣。
」上曰:「果不無見疑之慮。
此必有朝鮮人,脈絡相通者矣。
不然則渠何以知見殺之由,又何以知其年條乎?」敦仁曰:「一自邪術之流行,人多漸染,而今此佛朗船之來,未必不由於慫慂誘引之緻,皆是蕭墻之變矣。
」 7月17日 ○庚子,以徐耆淳爲吏曹參議。
7月19日 ○壬寅,上禦重熙堂,召見黃海監司南獻敎,辭陛也。
7月20日 ○癸卯,以李惟秀爲工曹判書,金左根爲兵曹判書。
7月21日 ○甲辰,上詣北苑,行望拜禮,禦春塘臺,試參班儒武,頌居首金炳德,武入格王錫疇,竝直赴殿試。
7月22日 ○乙巳,上禦重熙堂,召見入格儒生。
7月25日 ○戊申,上禦熙政堂,引見大臣備局堂上,命邪學罪人金大建梟首。
大建,以龍仁人年十五,逃入廣東,學洋敎,癸卯,結玄鍚文輩,潛還爲敎主於都下。
是年春,往海西,遇漁採唐船,要寄書于廣東洋漢,爲土人所捉,始稱中國人,終首實其本末。
自捕廳,閱月盤覈,其爲說極狡獪,挾洋舶之強而脅之,謂『我國終不可禁渠敎。
布散銀錢,京外爛用之貨,皆洋漢之由柵中輸送也。
』又自雲『能通洋外諸蕃話,故以神父而爲各國通事』雲。
至是,幷與玄鍚文而同誅之,鍚文,辛酉邪徒伏法啓欽子也。
○命講製文臣抄啓。
○以趙存中爲左邊捕盜大將,李能權爲右邊捕盜大將。
7月26日 ○己酉,以尹尙圭爲漢城府判尹。
7月27日 ○庚戌,上禦春塘臺,行賞試射頒賞。
7月29日 ○壬子,命邪學罪人玄鍚文,梟首警衆。
八月 8月1日 ○癸醜,以徐憙淳爲漢城府判尹。
8月2日 ○甲寅,上禦春塘臺,行秋到記,講居首孔獻東,之次鄭煥翼,製述賦居首李文馨,之次金顯龜,竝直赴殿試。
8月3日 ○乙卯,上禦熙政堂,召見入格儒生。
8月4日 ○丙辰,給鏡城等邑渰頹戶,恤典。
○政府抄啓,講製文臣金始淵、沈熙淳、李裕元、鄭翊朝、趙然昌、洪祐健、兪緻善、李承圭、鄭錫朝、趙熙哲、洪淳穆、李承益、洪祐命、金炳雲、金有淵、洪原鐘、南鐘三、韓敬源、尹禹錫、李晩運等二十人。
8月5日 ○丁巳,敎曰:「宿衛之踈虞,莫甚於近日,不得不變通。
前亦有已例,革摠戎廳爲總衛營,使之分番入直於禁中,以嚴宿衛,凡百節目,令廟堂,從長磨鍊啓下。
」 8月6日 ○戊午,上詣璿源殿,還安三朝禦眞,仍詣景祐宮展拜,奉兩朝禦眞,入奉璿源殿,行酌獻禮。
命贊禮趙秉鉉,禮房承旨洪羲錫,第四室大祝林肯洙,第五室大祝金應均,幷加資。
8月9日 ○辛酉,以金英淳爲司憲府大司憲,樸宗休爲司諫院大司諫。
8月11日 ○癸亥,上展拜于太廟,秋謁也。
8月12日 ○甲子,給長淵等邑漂戶,恤典。
○命明川私鑄錢罪人黃喆雲等四人,梟首警衆,其餘諸漢,自本道,從輕重酌處。
8月16日 ○戊辰,上展拜于綏陵,仍行酌獻禮。
8月18日 ○庚午,以李惟秀爲總衛使,任聖皐爲禁衛大將。
○領議政權敦仁,疏辭相職,許之。
8月19日 ○辛未,以洪學淵爲司憲府大司憲,成原默爲司諫院大司諫,李應植爲禦營大將。
○平安監司洪在喆狀啓: 大國人多率軍馬,今初五日戌時,自楚山境越邊漢赤川出來,止接於波豬江洞口,以上土境閭閻、四把,左中右寨等地,越邊墾田結舍處,査拏次出來也。
8月20日 ○壬申,以趙冀永爲刑曹判書。
8月21日 ○癸酉,上禦熙政堂,召見平安道淸北暗行禦史樸永輔。
罪江界前府使尹禹鉉,嘉山前郡守尹緻誼,郭山前郡守呂東星,渭原前郡守柳琡,博川郡守閔祥鎬,義州前府尹金德喜,寧邊前前府使趙得林,定州前牧使金永爵,宣川前府使趙義錫,前前府使李敬達,龍川前前府使具廷鉉,熙川前前郡守李鳳周,雲山前郡守洪熙朝,碧潼前郡守申命洪,前前郡守趙秉懿,泰川縣監李源達,前縣監趙遠永,魚川察訪文用中,鳳山前郡守李南軾等有差,因禦史書啓也。
8月22日 ○甲戌,以樸岐壽爲漢城府判尹。
8月25日 ○丁醜,以趙鶴年爲平安道觀察使。
8月27日 ○己卯,上禦熙政堂,引見大臣備局堂上。
○備局,以禦史加抄啓別單,啓,金始淵、李裕元、沈熙淳、趙然昌、金世均、洪羲宗、柳晏、鄭鍚朝、趙熙哲、李承圭。
8月28日 ○庚辰,以李應植爲左邊捕盜大將,李嘉愚爲禮曹判書。
九月 9月1日 ○癸未,以趙冀永爲司憲府大司憲,金周默爲司諫院大司諫。
9月6日 ○戊子,上詣儲慶宮、毓祥宮展拜。
○判下《璿源譜略》修正時提調以下別單,監印宗簿正申大膺,加資。
○命備邊司,自大臣以下,至堂上三品以上,跟隨限幾名,參酌磨鍊,以闕門出入時,每多濫率之弊故也。
9月7日 ○己醜,以樸宗休爲司諫院大司諫,徐憙淳爲刑曹判書。
9月9日 ○辛卯,是歲夏秋,京外大水,五部頹壓民家,凡三千九百餘戶,各道漂頹民家,凡二千四百七十餘戶,人命渰死且多,竝施恤典。
五部則特遣宣傳官,摘奸形止,飭京兆,俾無漏濫,各道則令廟堂,飭道臣,顧助結搆,使免失所之患,渰死人身還布,竝皆蕩減。
9月10日 ○壬辰,以韓鎭庭爲司諫院大司諫。
9月12日 ○甲午,上詣南廟,行酌獻禮,仍詣慕華館,行隨駕軍兵試射。
9月15日 ○丁酉,以金東健爲司憲府大司憲,金??爲司諫院大司諫。
9月20日 ○壬寅,上禦熙政堂,引見大臣備局堂上。
上曰:「近來政官之無端違牌,侵夜行政,此亦風習。
每當夜深,酬應實難,令政院,各別申飭可也。
」 ○右議政樸晦壽,請飭總衛營營屬恣橫之弊,敎以「所奏切至,當體念。
而營屬之憑藉恣橫之習,難保其必無,已有嚴立科條矣。
此際卿言如此,實副予意,極用感歎。
」 ○以尹尙圭爲漢城府判尹,樸宗吉爲江原道觀察使。
9月21日 ○癸卯,以李嘉愚爲司憲府大司憲。
9月22日 ○甲辰,上詣眞殿,行茶禮。
○禦眞圖寫後,上禦熙政堂,召見時原任大臣閣臣、宗親、儀賓。
9月25日 ○丁未,上禦仁政殿月臺,行太廟冬享誓戒。
○以李公翼爲吏曹參議,閔緻成爲司憲府大司憲,樸永元爲禮曹判書,徐箕淳爲漢城府判尹,金英淳爲吏曹參判。
9月27日 ○己酉,設九日製于泮宮。
9月28日 ○庚戌,以徐憲淳爲成均館大司成。
冬十月 10月2日 ○甲寅,上詣太廟齋宿。
○以洪在喆爲司憲府大司憲。
10月3日 ○乙卯,親行太廟冬享。
10月5日 ○丁巳,中批,以金始淵爲兵曹參議。
10月13日 ○乙醜,上禦春塘臺,行專經文武臣殿講。
10月14日 ○丙寅,輔國崇祿大夫領敦寧府事豐恩府院君趙萬永卒。
敎曰:「慟矣慟矣!尙何言哉?病患多年沈篤,而期望恒切於遄復,豈料今日,遽承匈音,予小子驚慟之懷,已無可喩,而慈殿憂慮煎灼之餘,遭此罔極之境,抑以何辭,仰慰寬譬?實不勝悶迫之至。
嗚呼!小子遭家不造,先庚後甲,險釁閱歷,賴至誠之保護,式至有今日者,繄誰之賜也?受兩朝之托付,逮寡昧之仰成,以祖孫之親,兼導迪之責,輔予以養德,翼予以篤敬。
內而忠勤勳勞之大,外而寅協匡濟之績,垂二十年如一日,其衛國忘私之純心偉功,求之古昔,孰有倫比?昨冬元舅逆理之喪,已是家國之不幸,而未及一朞,又聞此報,慟矣慟矣。
予將疇依,卒豐恩府院君家,東園副器一部擇送,崇報之節,不容暫緩,不待狀,令弘文館,當日議諡,遣閣臣緻弔,明日遣承旨恤孤。
祿俸限三年輸送,禮葬等節,令各該司,照例擧行。
萬永,嘗爲湖南直指,聲震一路。
性敦厚睦於婣族,遇婚葬饑荒,輒委曲而周恤之。
以故,俸祿貲産甚豐,而出亦往往當其入。
癸卯冬,上之有痘候也,萬永憂慮之,兩目遂障瞖,繼哭其長子秉龜,遂沈綿不復起矣。
○敎曰:「卒豐恩府院君成服日,當臨弔矣。
儀節,令該曹,卽爲磨鍊以入。
」 ○上詣昌慶宮禁川橋,行豐恩府院君喪擧哀。
10月15日 ○丁卯,領府事趙寅永,陳箚請寢成命,批以「今見箚辭,悲慟倍切。
小子情理,卿豈不知?而卿之力挽至此,且慈敎屢屢,此時恐添貽憂,將欲勉承,卿其諒之。
」 10月16日 ○戊辰,以李嘉愚爲司憲府大司憲。
10月17日 ○己巳,上詣禁川橋,行豐恩府院君成服望哭。
10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