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七柳下惠為士師

關燈
,其如他綿榻情濃,桑間興熾,或是搖身,或是回頭,或是問夜如何,或是嫌天易曙,柳下惠此時覺得女子所言盡是邪淫,不耐煩。

    一更挨到二更,三更挨到四更。

    忽聞金雞報曉,野鳥出林,心中大喜,始道:“女子,天色将明,你可回去罷。

    ”女子道:“竊聞古人有言,既來之,則安之。

    妾此來豈真為窮途無賴,遠投公相?止不過為奉枕席,本是美情,奈何逼我而去?若執意不留,隻有來的心情,那有去的面目?有死而已。

    ”柳下惠正色道:“早知如此,昨夜決不容留。

    自恨我一念之差,倒惹你在此胡纏,不知我展禽受此七尺形軀,頂天立地,三畏存心,四知常念,也算是一個奇男子。

    若要與你宣淫狎體,夜靜更深,有何所畏而不為?直待此際麼?汝為女子,無行一至于是,可羞、可恥、可鄙、可賤,還不快走?”女子道:“人生斯世不過行樂耳,何苦恁般古執,恰不錯過佳期?”說畢偎住柳下惠,不肯跬步相離,激得柳下惠性急起來,将手拉開那女子,怒沖沖往内中去了。

    女子方才歎道:“展禽拘腐,負我良宵。

    罷,罷。

    ”隻索去也。

    正是: 襄王不作巫山夢,神女空勞下楚台。

     柳下惠走進内堂急扣中門,其妻也不喚使女啟鎖,披衣而起,問道:“是誰?”柳下惠高聲道:“娘子快開門,我有一樁異事與你講。

    ”其妻不知何故,開門迎入,便問道:“适才欲講何事,這般煩惱?”柳下惠坐定,把這女子乘夜投宿,自己坐懷不亂的情繇告訴其妻。

    其妻素知柳下惠所為正直無私,并不生疑,且勸道:“這女子實則無行,蓦地裡來尋你的煩惱,你可包容他,勿令人知,庶不壞他名節。

    ”柳下惠聽他這幾句言語,怒氣冰消,因應道:“娘子言之有理,我當秘之。

    ”誰知這坐懷不亂的事,隻夫妻二人談于内室,古人雲隔牆有耳,不數日,傳遍魯國,又傳遍列國,又傳之天下後世。

    柳下惠之名益重矣。

    這是後話。

     方說此時乃魯僖公二十六年,不意齊孝公帥師來侵。

    僖公使柳下惠的弟展喜整備牛酒,出境犒賞齊師。

    你道齊人伐魯,為何魯國反行犒賞之禮?皆因春秋之時凡遇外寇相攻,必須如此行事,方才見得我國有備,不畏侵伐,故此僖公習而行之,不足為怪。

    又使柳下惠去行說。

    柳下惠聞命,即忙往見齊君,說道:“寡君僖公,聞君親舉玉趾,将辱于敝邑,特使下臣奉犒執事。

    ”齊侯見柳下惠前來,頗有驕兵之色,問道:“莫非汝魯人恐我齊軍來伐麼?”柳下惠對道:“小人恐矣,君子則否。

    ”齊侯道:“何恃否恐?”柳下惠對道:“君侯在上,莫嫌小臣多口。

    ”齊侯道:“寡人正要請問。

    ”柳下惠不覺慷慨激烈,按劍奮袂而言,齊侯侍衛之人莫不露刃相睨,柳下惠全然不畏,說出這篇話來。

    正是: 一言屹如山嶽,三軍不戰倒戈。

    百萬生靈安堵,千秋傳說非訛。

     你道柳下惠所說的甚麼?還是誇張山川形勝,還是談論猛将謀臣?他說的話卻都是凜然大義,竟對孝公說道:“魯國别無所恃,所可恃者先王之命。

    ”孝公聽了此話黯然削色,即應道:“願聞所恃之詳。

    ”柳下惠道:“昔者吾先君周公及令先君太公,股肱王室,夾輔成王。

    那時成王勞之,賜之盟曰,世世子孫,無相害也。

    ”藏在盟府,令先君太公為太師之官,兼主司盟之職。

    是以傳至桓公,糾合諸侯,有不和協者,則會盟以圖謀之,必使彌縫其阙失,匡救其災殃,也不過要昭明令先君太公夾輔舊職。

    及君即位,列國諸侯誰不引領?延望于齊都揣道,其帥桓之偉業駿功,我敝邑似不必聚衆保守。

    ”這柳下惠說到此處仰天長嘯一聲,齊人都股栗戰兢,連孝公此時不覺有恧于心,豈能上悖其君,遠違其祖,降顔問道:“大夫更有何辭?”柳下惠對道:“有。

    今君嗣位方得九年,豈料捐棄先君之命,違廢太公之職,其若太公桓公何?君必不然,我魯邑雖小,實恃此以不恐矣。

    ”齊孝公被這柳下惠始激之以大義,又歆之以盡職,自知興師伐魯不是,便支吾說道:“敬聆大夫高論,敢不佩紳?且孤此來原不敢侵奪土地人民,特為岑鼎而至。

    ”柳下惠道:“展禽聞岑鼎久送至君所,今日何故又來索要?”孝公道:“昔日所與我齊國乃赝鼎,非真岑鼎。

    ”柳下惠道:“這岑鼎所值幾何,乃勞君自率師遠來。

    隻須遣使一人以禮相求,我寡君未有不從君命。

    禽恐如今日之師,似非不得已。

    ”齊孝公道:“孤也恐汝魯人複以赝鼎相欺,是以不憚迢遞而來,若得真鼎,吾當退歸矣。

    ”柳下惠拱袂對道:“如此君且退三舍,下臣當入告寡君,即馳至矣。

    ”孝公應諾,傳令着三軍人馬暫退三舍之地。

    軍馬得令一時遠徙,孝公才與柳下惠作别。

    正是: 片席話消齊魯隙,不教烽火沸如蒸。

     柳下惠入朝,備奏孝公托言索取真鼎之事。

    僖公道:“賴卿善辭,獲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