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洪升與《紅樓夢》(2)

關燈
劇名:《紅樓夢》或《石頭記》(根據《紅樓夢》百廿回小說改編) 序幕太虛幻境(衆角亮相)第一、五回 第一出通靈寶玉(寶玉出場)第二回“冷子興演說榮國府” 第二出黛玉進府(黛玉出場)第三回“榮國府收養林黛玉” 第三出紅粉裙钗(女配角亮相)第三至十回 第四出風月寶鑒(情節戲)第十二回“王熙鳳毒設相思局” 第五出天香玉殒(情節戲)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龍禁尉” 第六出寶玉試才(情節戲)第十七回“大觀園試才題對額” 第七出黛玉傳詩(情節戲)第十八回“助情人林黛玉傳詩” 第八出元春歸省(情節戲)第十八回“慶元宵元春歸省” 第九出村妪進園(醜角戲)第六、三十九回“村姥姥是信口開合”第十出戲語西廂(情節戲)第二十三回“西廂記妙詞通戲語” 第十一出黛玉葬花(情節戲)第二十七回“埋香冢飛燕泣殘紅” 第十二出紅樓二尤(情節戲)第六十五回“尤三姐思嫁柳二郎” 第十三出潇湘驚夢(情節戲)第八十二回“病潇湘癡魂驚惡夢” 第十四出黛玉焚稿(黛玉結局)第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斷癡情” 第十五出寶钗出閨(寶钗結局)第九十七回“薛寶钗出閨成大禮” 第十六出寶玉出家(寶玉退場)第一一九回“中鄉魁寶玉卻塵緣” 尾聲重返太虛(衆角謝幕)第一二○回“甄士隐詳說太虛情” 以上隻是試驗性地将百廿回小說壓縮成一個劇本,帶序幕、尾聲共十八出。

    查洪升的《長生殿》四十七出;湯顯祖之《牡丹亭》四十出;孔尚任(相信此人可能是《紅樓夢》中所提到的東魯孔梅溪)的《桃花扇》四十回,加上試一出、續四十出,共四十二出。

    《石頭記傳奇》至少也在五六十出以上。

    在“模拟劇”中每出以四字名之,如“潇湘驚夢”,從以上脂批中的“遺簪”、“更衣”看,該傳奇每出戲也以二字名之,這與《長生殿》、《桃花扇》一脈相通,如“更衣”、“春睡”、“哭主”…… 前面的“模拟劇”涵蓋了一百二十回本《紅樓夢》的主要重頭戲。

    但是,以上“模拟劇”的一些情節和場次,如劉姥姥進大觀園、元春省親等,并不适于上小舞台演出,洪升的《石頭記》戲劇中也未必有。

    另外推測,洪劇中場次劃分更細,“模拟劇”的“天香玉殒”一場,原劇中至少分“遺簪”、“更衣”兩出。

    那驚天動地的秦可卿殡葬,恐怕也難以在當時的小舞台上演出;“太虛幻境”、“通靈寶玉”、“重返太虛”等場次,若用現代歌舞劇表演,倒是合适的,清初的傳統戲曲也未必采用。

    “模拟劇本”中的主要情節故事,均可以作為獨立的折子戲來演。

    可想洪升當年在構思《紅樓夢》傳奇時,曾考慮到《長生殿》的教訓(若如此,便說明《石頭記》在《長生殿》之後)。

    在《長生殿例言》裡說得很是明白:“今《長生殿》行世,伶人苦于繁長難演,竟為伧輩妄加節改,關目都廢。

    吳子(土先生考證為《紅樓夢》題名者吳玉峰)憤之……取簡便,當覓吳本教習,勿為伧誤可耳。

    ”這從百二十回本小說中也可察覺,凡重頭戲處,故事相對獨立性很大,而貫穿起來,則又是一個完整的大故事。

    由此看來,“模拟劇”中的“紅樓二尤”,因與主角、主線關系較遠,也不必額外加進《石頭記》戲中。

    在通常情況下,多演折子戲,根據場合,可分、可整,選擇的自由度多些。

    “伶人之苦,伧人妄改”的問題迎刃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