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隐考釋秦可卿(5)

關燈
五、秦可卿之謎 秦可卿是作者在書中特意設計的“機關”,所以寫得特别“怪異”、“不通常情”、“有悖常理”和“漏洞百出”,甚至有人說秦可卿的故事是作者的敗筆。

    實際上,這恰好是作者希望達到的效果。

    我想作者這樣寫秦可卿具有雙重作用,一是引起讀者的特别注意,二是為讀者解讀《紅樓夢》留下“謎索”,以便解讀内在真實的故事。

    第一重作用的效果是很明顯的,秦可卿的确是引起了讀者和研究者的特别注意,關于研究她的文字真可謂是洋洋大觀。

    第二重作用的效果也很明顯,但百人百解,研究成果“豐碩多樣”,莫衷一是,諸如秦氏身世之辨析,翁媳生死之戀情,父子聚尤之披露,懸梁自缢之死因,遺言鳳姐之夢語,淫喪天香樓之原稿,太子女兒、王家遺女之索隐以及钗黛一體之綜合等等,皆歸之秦可卿這個關鍵詞名之下。

    這些研究,一是根據《風月寶鑒》正面“假”的信息為基礎的,一是根據聯想猜謎式的方法為前提的,雖然各自間有所得,但畢竟是自說自話,己意多多,原意少少。

     以往的研究,多将秦可卿作為一個“具體人物”來處理,這是與《紅樓夢》文本不合的。

    關于秦氏的來曆,她的預言詩已經有過提示,說她是“情天情海幻情身”,是情所幻化之身,是幻化着的缥缈的感情的産物,并非某個具體的人物。

    換句話說,她是作者和書中人物感情傾瀉的對象,她代表的是一個時代。

    所以,她是一個既抽象又具體的符号,一個象征人物。

    那麼,她代表的是哪個朝代呢?有了前文“反清戀明主旨”的分析和闡述,答案是很明顯的,她代表的是滅亡着的明朝,即當時的一個形亡神留的時代。

    這可從書中秦氏發喪銘旌上所書“奉天洪建兆年不易之朝诰封一等甯國公冢孫婦防護内廷紫禁道禦前侍衛龍禁尉享強壽賈門秦氏恭人之靈柩”的銘文中窺見一斑。

    所謂銘旌,是遵古之詣法,用绛帛粉書,銘文于旌上的示文。

    其用意是“以死者不可别己,故以旗識之”(《禮記檀弓》下),是謂“銘旌”。

    所以此銘文是屬“驗明正身”用的,故格外值得重視,詳細分析。

     先說說銘文中的“奉天洪建兆年不易之朝”,這是由四個詞的縮寫和變體合成的。

    它們分别是“奉天承運”、“洪武”、“建文”和“萬曆朝”。

    “奉天承運”是明朝首創敬語,明餘繼登《典故紀聞卷一》載:“元時诏書,首語上天眷命。

    太祖謂此未盡謙卑奉順之意,始易為奉天承運。

    見人言動皆奉天而行,非敢自專也。

    ”“洪”,是太祖朱元璋“洪武”年号的簡稱。

    “建”,是惠帝朱允“火文”“建文”年号的簡稱。

    “兆年不易”,實乃“萬曆”的變文同義語。

    “冢孫婦”,指長房孫媳婦。

    神宗萬曆帝的長房是光宗泰昌帝,長孫是熹宗天啟帝,明朝末代崇祯帝君是他的弟弟。

    熹宗無嗣,傳位給思宗崇祯帝,所以用長房孫媳婦來代稱崇祯,以此來說明他們之間的兄弟關系。

    崇祯是明朝的末代皇帝,吊死在海棠樹上而休止了一個朝代。

    與此相應,書中暗示秦可卿也是吊死的。

    在她死後,賈珍痛哭流涕地感歎說:“這長房内絕滅無人了!”痛心疾首于這個明朝最後皇帝崇祯的滅亡。

    所以,秦可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