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隐考釋秦可卿(4)
關燈
小
中
大
情迷津。
如果癡迷不誤,像寶玉那樣于兒女之事柔情缱绻,軟語溫存,難解難分;那麼你就必然會陷于迷津,深負警幻“從前諄諄警戒之語”。
然而此迷津的“魔力”實在強大,加之有許多“夜叉海鬼”會将你拖将下去,自古以來就沒有幾個人能夠渡過這個“黑溪”的。
如果你定力不佳,處于這種绮靡情況,多半會像寶玉那樣,一面汗下如雨,一面失聲喊叫:“可卿救我!”即運用警幻所教的這最後一招,通過秦可卿這個關鍵人物線索,打破謎關,解讀《紅樓夢》。
綜上所述,《紅樓夢》的真故事是一阕“人事曲譜”,此曲譜的“謎索”線索就是第五回中的人物預言詩畫和《紅樓夢曲》。
在這個人事曲譜中,秦可卿是個關鍵人物,通過解讀她,就可打破謎關,登堂入室,得償所願。
四、秦可卿“人事曲譜”的提示 第五回一共寫了十五人的預言詩和所相配的畫,即十二正钗、一個副钗(香菱)、兩個又副钗(晴雯和襲人)。
其中,十二正钗又有《紅樓夢曲》歌而詠之。
秦可卿是正钗,居十二钗之末。
關于她的預言畫和詩分别為: 預言畫:畫着高樓大廈,有一美人懸梁自缢。
預言詩: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榮出,造釁開端實在甯。
預言畫告訴我們,秦可卿住的是“高樓大廈”,其結局是“懸梁自缢”。
預言詩提示,秦可卿是情天情海幻化出來的“情身”,是情情相逢而癡情的必然産物。
淫,在這裡訓為“過度”;“情情相逢必主淫”,即指情情相遇疊加必然會導緻過度的癡情。
“不肖”,俗稱敗家子。
“榮”,榮府。
甯,甯府。
這聯詩句是說雖然說敗家子都出在榮府,然而這敗家的開端實際上是從甯府秦可卿開始的。
由于秦可卿是賈府敗家的根本原因,所以她在十二钗的位置居于最後壓軸,而關于她的《紅樓夢曲》名稱也被稱為《好事終》。
其曲辭說: 畫梁春盡落香塵。
擅風情,秉月貌,便是敗家的根本。
箕裘頹堕皆從敬,家事消亡首罪甯。
宿孽總因情。
在這曲辭中,第一、第二和第四句說的基本上是和預言詩畫相類似的内容。
隻不過是這裡說得更為具體,例如“春盡”點明了死亡的時間,“落香塵”點明了死亡的地點,香在這裡指的是天香樓,這在脂批中有提示。
秦可卿死于第十三回,在該回回前的甲戌本脂批說:“隐去天香樓一節,是不忍下筆也。
”這與在第五回中關于秦可卿《紅樓夢曲》的甲戌雙行夾批恰成相應之批:“是作者具菩薩之心,秉刀斧之筆,撰成此書,一字不可更,一語不可少。
”在這阕曲辭裡,有一個十分引人注意、抓人眼球的句子,即“箕裘頹堕皆從敬,家事消亡首罪甯”句。
敬,指賈敬。
為何将他與秦可卿的判詞寫在一處,實在令人費解。
費解和不一般處往往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恰在此處,甲戌側批道:“深意他人不解。
”提示這句話是值得引起特别重視的、大有深意的關鍵語句,需要格外被注意和加以分析。
箕裘,這出自《禮記學記》,其文說:“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
”意思是兒子往往繼承父業。
後因以“箕裘”一詞來比喻祖先的事業。
頹堕,衰敗墜落。
這句曲詞是說賈府的箕裘頹堕、家事消亡均是甯國府賈敬的過錯,他是造成此結局的罪魁禍首。
關于賈敬之謎,我已經在《賈寶玉生日和〈石頭記〉作者考證》一文中詳細闡述過了,此處不再贅述。
如果癡迷不誤,像寶玉那樣于兒女之事柔情缱绻,軟語溫存,難解難分;那麼你就必然會陷于迷津,深負警幻“從前諄諄警戒之語”。
然而此迷津的“魔力”實在強大,加之有許多“夜叉海鬼”會将你拖将下去,自古以來就沒有幾個人能夠渡過這個“黑溪”的。
如果你定力不佳,處于這種绮靡情況,多半會像寶玉那樣,一面汗下如雨,一面失聲喊叫:“可卿救我!”即運用警幻所教的這最後一招,通過秦可卿這個關鍵人物線索,打破謎關,解讀《紅樓夢》。
綜上所述,《紅樓夢》的真故事是一阕“人事曲譜”,此曲譜的“謎索”線索就是第五回中的人物預言詩畫和《紅樓夢曲》。
在這個人事曲譜中,秦可卿是個關鍵人物,通過解讀她,就可打破謎關,登堂入室,得償所願。
四、秦可卿“人事曲譜”的提示 第五回一共寫了十五人的預言詩和所相配的畫,即十二正钗、一個副钗(香菱)、兩個又副钗(晴雯和襲人)。
其中,十二正钗又有《紅樓夢曲》歌而詠之。
秦可卿是正钗,居十二钗之末。
關于她的預言畫和詩分别為: 預言畫:畫着高樓大廈,有一美人懸梁自缢。
預言詩: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榮出,造釁開端實在甯。
預言畫告訴我們,秦可卿住的是“高樓大廈”,其結局是“懸梁自缢”。
預言詩提示,秦可卿是情天情海幻化出來的“情身”,是情情相逢而癡情的必然産物。
淫,在這裡訓為“過度”;“情情相逢必主淫”,即指情情相遇疊加必然會導緻過度的癡情。
“不肖”,俗稱敗家子。
“榮”,榮府。
甯,甯府。
這聯詩句是說雖然說敗家子都出在榮府,然而這敗家的開端實際上是從甯府秦可卿開始的。
由于秦可卿是賈府敗家的根本原因,所以她在十二钗的位置居于最後壓軸,而關于她的《紅樓夢曲》名稱也被稱為《好事終》。
其曲辭說: 畫梁春盡落香塵。
擅風情,秉月貌,便是敗家的根本。
箕裘頹堕皆從敬,家事消亡首罪甯。
宿孽總因情。
在這曲辭中,第一、第二和第四句說的基本上是和預言詩畫相類似的内容。
隻不過是這裡說得更為具體,例如“春盡”點明了死亡的時間,“落香塵”點明了死亡的地點,香在這裡指的是天香樓,這在脂批中有提示。
秦可卿死于第十三回,在該回回前的甲戌本脂批說:“隐去天香樓一節,是不忍下筆也。
”這與在第五回中關于秦可卿《紅樓夢曲》的甲戌雙行夾批恰成相應之批:“是作者具菩薩之心,秉刀斧之筆,撰成此書,一字不可更,一語不可少。
”在這阕曲辭裡,有一個十分引人注意、抓人眼球的句子,即“箕裘頹堕皆從敬,家事消亡首罪甯”句。
敬,指賈敬。
為何将他與秦可卿的判詞寫在一處,實在令人費解。
費解和不一般處往往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恰在此處,甲戌側批道:“深意他人不解。
”提示這句話是值得引起特别重視的、大有深意的關鍵語句,需要格外被注意和加以分析。
箕裘,這出自《禮記學記》,其文說:“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
”意思是兒子往往繼承父業。
後因以“箕裘”一詞來比喻祖先的事業。
頹堕,衰敗墜落。
這句曲詞是說賈府的箕裘頹堕、家事消亡均是甯國府賈敬的過錯,他是造成此結局的罪魁禍首。
關于賈敬之謎,我已經在《賈寶玉生日和〈石頭記〉作者考證》一文中詳細闡述過了,此處不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