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隐考釋秦可卿(3)
關燈
小
中
大
一具體仔細深入的索解。
在第五回中,賈寶玉之春夢與秦可卿密切相關連,提示這二人可能是“謎索”中的關鍵人物。
書中寫寶玉在可卿床上做夢的情景道:“那寶玉剛合上眼,便惚惚的睡去,猶似秦氏在前,遂悠悠蕩蕩,随了秦氏,至一所在。
”這裡有一則脂批十分引人注目,甲戌側批道:“此夢文情固佳,然必用秦氏引夢,又用秦氏出夢,竟不知立意何屬?惟批書人知之”。
這批語有多層意思。
一層是說此夢表面的文字和情節固然是好的,但不是此段夢文夢情的真正“立意”和主旨。
例如為什麼必須用秦氏來引夢,又用秦氏來出夢這個情節,你就不知道作者的立意何屬。
一層是說這個隐藏的“立意”或“謎索”,隻有“批書人”(脂硯齋?)知道。
第三層的隐意是說此段夢幻文字是“謎索”,秦可卿則是“謎索”的關鍵人物,是《紅樓夢》真夢的“出入”之門,始終之關節處。
在寶玉夢中,太虛幻境警幻仙姑出而秦氏隐,後文又說秦氏是警幻仙姑的妹妹,提示二者是同胞姊妹,親緣關系密切,幾可視為同一個人。
換句話說,警幻仙姑實際不幻,她就是秦可卿的夢幻化身。
秦可卿是通部《紅樓夢》中最美的女人,她兼具另外兩個美女黛玉和寶钗的美麗,是二美之總和。
對于關于贊美她的賦,甲戌眉批道:“按此書凡例本無贊賦閑文,前有寶玉二詞,今複見此一賦,何也?蓋此二人乃通部大綱,不得不用此套。
前詞卻是作者别有深意,故見其妙。
此賦則不見長,然亦不可無者也”。
意思是說,秦可卿和寶玉均是統領“通部大綱”的人物,不管賦文寫得如何,關于贊美她的賦那也是不得不寫的。
警幻仙姑在此書中的主要作用,就是“警幻”,即“警醒”讀者閱讀之幻,提供解讀該書的“謎索”。
例如當寶玉向她請求引他到那各司中遊玩遊玩時,雖然她知道會因此洩密,說“此各司中皆貯的是普天之下所有的女子過去未來的簿冊。
爾凡眼塵軀,未便先知的”,可她還是帶他去“薄命司”看了《金陵十二钗》的命運預言詩和畫。
她讓寶玉将十二钗的命運預言全部看完,“欲語還羞”地“恐把仙機洩漏,遂掩了卷冊,笑向寶玉道:‘且随我去遊玩奇景,何必在此打這悶葫蘆!’”這實際上是作者在向讀者提示:此十二人的命運詩畫是“謎索”、是“悶葫蘆”。
甲戌側批道:“為前文葫蘆廟一點。
”這個“一點”,提示了“葫蘆”一詞甚為重要,否則書中沒有必要反複強調、前後呼應。
如果說十二钗的命運詩畫是“悶葫蘆”,那麼十二個人就有十二個“悶葫蘆”了。
俗語雲:“順藤摸瓜”。
如果我們找到了“謎索”的“藤蔓”,也就可以順藤摸到瓜了。
說警幻“欲語還羞”地把仙機洩漏,那是因為警幻在後文中對其他仙女解釋她帶寶玉入夢的目的時說,她是受了賈府甯、榮二公之托,要警寶玉之癡頑,使他跳出迷人圈子,然後入于正路。
又說:“如此囑吾,故發慈心,引彼(指寶玉)至此。
先以彼家上中下三等女子之終身冊籍,令彼熟玩,尚未覺悟。
故引彼再至此處(秦可卿的閨房),令其再曆飲馔聲色之幻,或冀将來一悟,亦未可知也。
”關于這段話,甲戌側批:“一段叙出甯、榮二公,足見作者深意。
”作者深意在哪裡?就在“先以情欲聲色等事警其癡頑,或能使彼跳出迷人圈子,然後入于正路”這個先後閱讀的過程中。
打開《紅樓夢》,先看到的是滿紙“情欲聲色等事”這個迷人圈子,通過“警其癡頑”後,才能跳出這個迷人圈子,然後入于正确的解讀之路。
這實際上就是《風月寶鑒》書名的真正意義所在,該寶鑒就是警幻所制,其正面是“風月無邊”的虛幻性夢,其反面則是血淋淋死亡之真實史實。
毫無疑問,讓警幻洩漏仙機,是作者的特意安排。
這在警幻初遇寶玉時就說得明白。
警幻說:“今忽與爾相逢,亦非偶然。
此離吾境不遠,别無他物,僅有自采仙茗一盞,親釀美酒一甕,素練魔舞歌姬數人,新填《紅樓夢》仙曲十二支,試随吾一遊否?”十二支《紅樓夢》曲演的什麼?是内容更為詳細、制作更為精美的十二钗的預言曲詞。
這,真可謂是鄭重反複強調之文也!
在第五回中,賈寶玉之春夢與秦可卿密切相關連,提示這二人可能是“謎索”中的關鍵人物。
書中寫寶玉在可卿床上做夢的情景道:“那寶玉剛合上眼,便惚惚的睡去,猶似秦氏在前,遂悠悠蕩蕩,随了秦氏,至一所在。
”這裡有一則脂批十分引人注目,甲戌側批道:“此夢文情固佳,然必用秦氏引夢,又用秦氏出夢,竟不知立意何屬?惟批書人知之”。
這批語有多層意思。
一層是說此夢表面的文字和情節固然是好的,但不是此段夢文夢情的真正“立意”和主旨。
例如為什麼必須用秦氏來引夢,又用秦氏來出夢這個情節,你就不知道作者的立意何屬。
一層是說這個隐藏的“立意”或“謎索”,隻有“批書人”(脂硯齋?)知道。
第三層的隐意是說此段夢幻文字是“謎索”,秦可卿則是“謎索”的關鍵人物,是《紅樓夢》真夢的“出入”之門,始終之關節處。
在寶玉夢中,太虛幻境警幻仙姑出而秦氏隐,後文又說秦氏是警幻仙姑的妹妹,提示二者是同胞姊妹,親緣關系密切,幾可視為同一個人。
換句話說,警幻仙姑實際不幻,她就是秦可卿的夢幻化身。
秦可卿是通部《紅樓夢》中最美的女人,她兼具另外兩個美女黛玉和寶钗的美麗,是二美之總和。
對于關于贊美她的賦,甲戌眉批道:“按此書凡例本無贊賦閑文,前有寶玉二詞,今複見此一賦,何也?蓋此二人乃通部大綱,不得不用此套。
前詞卻是作者别有深意,故見其妙。
此賦則不見長,然亦不可無者也”。
意思是說,秦可卿和寶玉均是統領“通部大綱”的人物,不管賦文寫得如何,關于贊美她的賦那也是不得不寫的。
警幻仙姑在此書中的主要作用,就是“警幻”,即“警醒”讀者閱讀之幻,提供解讀該書的“謎索”。
例如當寶玉向她請求引他到那各司中遊玩遊玩時,雖然她知道會因此洩密,說“此各司中皆貯的是普天之下所有的女子過去未來的簿冊。
爾凡眼塵軀,未便先知的”,可她還是帶他去“薄命司”看了《金陵十二钗》的命運預言詩和畫。
她讓寶玉将十二钗的命運預言全部看完,“欲語還羞”地“恐把仙機洩漏,遂掩了卷冊,笑向寶玉道:‘且随我去遊玩奇景,何必在此打這悶葫蘆!’”這實際上是作者在向讀者提示:此十二人的命運詩畫是“謎索”、是“悶葫蘆”。
甲戌側批道:“為前文葫蘆廟一點。
”這個“一點”,提示了“葫蘆”一詞甚為重要,否則書中沒有必要反複強調、前後呼應。
如果說十二钗的命運詩畫是“悶葫蘆”,那麼十二個人就有十二個“悶葫蘆”了。
俗語雲:“順藤摸瓜”。
如果我們找到了“謎索”的“藤蔓”,也就可以順藤摸到瓜了。
說警幻“欲語還羞”地把仙機洩漏,那是因為警幻在後文中對其他仙女解釋她帶寶玉入夢的目的時說,她是受了賈府甯、榮二公之托,要警寶玉之癡頑,使他跳出迷人圈子,然後入于正路。
又說:“如此囑吾,故發慈心,引彼(指寶玉)至此。
先以彼家上中下三等女子之終身冊籍,令彼熟玩,尚未覺悟。
故引彼再至此處(秦可卿的閨房),令其再曆飲馔聲色之幻,或冀将來一悟,亦未可知也。
”關于這段話,甲戌側批:“一段叙出甯、榮二公,足見作者深意。
”作者深意在哪裡?就在“先以情欲聲色等事警其癡頑,或能使彼跳出迷人圈子,然後入于正路”這個先後閱讀的過程中。
打開《紅樓夢》,先看到的是滿紙“情欲聲色等事”這個迷人圈子,通過“警其癡頑”後,才能跳出這個迷人圈子,然後入于正确的解讀之路。
這實際上就是《風月寶鑒》書名的真正意義所在,該寶鑒就是警幻所制,其正面是“風月無邊”的虛幻性夢,其反面則是血淋淋死亡之真實史實。
毫無疑問,讓警幻洩漏仙機,是作者的特意安排。
這在警幻初遇寶玉時就說得明白。
警幻說:“今忽與爾相逢,亦非偶然。
此離吾境不遠,别無他物,僅有自采仙茗一盞,親釀美酒一甕,素練魔舞歌姬數人,新填《紅樓夢》仙曲十二支,試随吾一遊否?”十二支《紅樓夢》曲演的什麼?是内容更為詳細、制作更為精美的十二钗的預言曲詞。
這,真可謂是鄭重反複強調之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