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論劉心武(1)

關燈
——訪紅樓夢學會秘書長孫玉明先生 賈舒穎 采訪中國紅樓夢學會秘書長,《紅樓夢學刊》副主編孫玉明的時候,發現他并沒有因為劉心武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以及《劉心武揭秘〈紅樓夢〉》一書中的很多觀點與自己相左而激憤、拍案或者破口開罵,隻是平心靜氣地、逐條析理地将其中的主要漏洞、謬誤向人娓娓道來。

    他說,要想完整詳盡地指出劉心武有關《紅樓夢》的全部問題,肯定會寫出一本厚厚的書來,不是幾句話可以盡述的。

    所以,還需要廣大讀者和觀衆,無論面對什麼樣的媒體和什麼樣的人物,都抱有“辨别”的精神,即便沒有求證的工夫,比之全盤接受也要強得多了。

     一、劉心武解讀《紅樓夢》的五大誤區 “想當然爾”,存在于劉心武解讀《紅樓夢》立論與求證的諸多環節之中。

    “他往往先是腦子裡面武斷地存有某種想法,然後去找證據。

    那些證據很多都不是硬證、鐵證,有些竟然是曆史上根本查不着的。

    ” 孫玉明對記者指出了劉心武的許多謬誤,比如劉心武說,曹雪芹應該有一個姐姐入了宮,先是在太子胤礽那裡,胤礽被廢後又轉移到雍正這邊。

    這個所謂的姐姐,查史料是絕對沒有的,無論是關于曹家的史料,還是有關宮廷的記錄。

    但是他就認為有這麼個人,并且四處宣講,這就可謂“想當然爾”。

    接着劉心武又說,在史料中查不到,是因為乾隆篡改了曆史,删去了那一段,看不到了。

    以為查無此案就可借以開脫。

     第二是“生造”的問題。

    劉心武說“《紅樓夢》有些回是有回前詩的,有些是沒有回前詩的,因為《紅樓夢》是作者未完成的稿子,他還沒有來得及補上”。

    這可是很滑稽的說法,翻遍所有版本的《紅樓夢》,都沒有哪一回有回前詩——雖然有了回前詩會對劉心武自己的學說非常有利,但是回前詩這種實實在在的東西的确不是生造就能出現的。

    惟有一個版本的第七回篇首,有類似詩的幾句話,但那并不是回前詩,而是别人的批語,是脂硯齋或其他評論者的評述。

    僅憑這個就将一百多回的《紅樓夢》造出回前詩來,很有些不可理喻。

     []治學不嚴是劉心武的第三大問題。

    比如被他用來佐證自己論點的《紅樓夢》批語就常常被誤用。

    “《紅樓夢》的批語是非常複雜的,每個研究《紅樓夢》的人用起來都要謹慎。

    《紅樓夢》早期的手抄本上,大多數都有批語,這是咱們中國小說、戲曲的傳統批評形式。

    大量的批語是沒有署名的,寥寥的批語署名了,有的是脂硯齋、脂齋、脂硯,還有别的評家,比如畸笏叟、棠村、松齋等等,以脂硯齋為主,所以大家簡稱它們為脂評。

    再有,各種版本皆是後人轉抄,不是原稿,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