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隐派紅學的研究方法及其曆史經驗教訓(4)

關燈
四、霍國玲等《紅樓解夢》:林黛玉“竟是謀害雍正皇帝的元兇” 30多年來,海外固然不斷地有索隐派紅學著作出現,繼上述潘重規、杜世傑、李知其之後,内地也出現了霍國玲、霍紀平、霍力君的《紅樓解夢》這樣的紅學索隐派的書。

     霍國玲等著的《紅樓解夢》,也像許多索隐派著作一樣,認為“小說的表面故事是假話,另有真事隐在其中”,“《紅樓夢》中隐入了何人何事,是《紅樓解夢》一書所要揭示的問題”。

    那麼,此書索出了什麼隐事呢?他們說: 康熙帝駕崩後,雍正帝繼位,不僅結束了曹家“烈火烹油”的生活和富貴榮寵的地位,而且在雍正六年,作者十四歲時,抄了他的家。

    從而使這個“百年旺族”走上江河日下、日暮途窮的下坡路。

    曹雪芹乖蹇的命運并沒有到此為止,雍正八年,他十六歲時,宮中選秀女,又把他傾心愛戀的姑娘竺香玉奪入宮中先作禦用少尼,後來納作妃子,進而封為皇後。

    這一切,給這對年輕的戀人帶來了不可言喻的痛苦。

    為了抗議這種強暴和不公正的命運,他二人合力将雍正帝用丹砂毒死,最後香玉又以身殉情。

    (《紅樓解夢》增訂本第一集,《〈紅樓解夢〉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中國文學出版社1995年版。

    着重點引者所加,下同) 換句話說,《紅樓解夢》索出的隐事、真事,是曹雪芹和他的戀人竺香玉合謀毒殺了雍正皇帝。

     《紅樓解夢》所說的“竺香玉”是誰?該書說就是小說裡林黛玉的生活原型,就是“《紅樓夢》中隐寫了殺死雍正帝的女俠”。

    霍書在談《紅樓解夢》書名由來時,有這樣一段話: 我們姐弟合著的《紅樓解夢》一書,原打算取名為《紅樓隐俠》。

    這是由于雍正帝暴亡後,民間廣為流傳的一種說法是:雍正帝死于女俠的刀下,這個女俠便是呂四娘。

    通過我們的鈎隐稽實,發現置雍正帝于死地的女俠不是别人,而是《紅樓夢》中林黛玉的生活原型竺香玉。

    這個竺香玉并未直接出現在小說裡,而是被隐寫在小說中她的無數分身者身上。

    據此才将我們的書名定為《紅樓隐俠》。

    意思是說《紅樓夢》中隐寫了殺死雍正帝的女俠。

    (同上) 這就是說,書名雖然聽取某位紅學家的意見由《紅樓隐俠》改定為《紅樓解夢》,可是這部書的一個重要用意是歌頌一個殺死雍正皇帝的女俠,這卻是一樣的。

     問題是在于這個“竺香玉”是何許人?曆史書上并沒有這樣一個人,那麼到哪裡去找這樣一個人呢?霍氏姐弟是從《紅樓夢》裡“索隐”出來的。

    原來“竺香玉”這個人是從小說第七十六回妙玉所作的那首詩裡找出來的。

    他們說: 香篆銷金鼎,脂冰膩玉盆。

    箫增嫠婦泣,衾倩侍兒溫。

    空帳懸文鳳,閑屏掩彩鴛。

     首先,我們發現在“香篆銷金鼎,脂冰膩玉盆”兩句詩中,隐進了竺香玉的名字。

    何以見得呢?請看: 1.香、玉兩字隐在這兩句詩中(直通) 2.篆字中可拆出一個竹字(拆字法) 3.竹隐竺(諧音法) 據此我們說妙玉的詩中隐進了竺香玉的名字。

    并由此推及,妙玉之詩,正披露了香玉守寡後的生活實況。

    妙玉詩句中的“嫠婦”即寡婦之意。

    因此我們說妙玉是竺香玉守寡後的一個分身;“空帳懸文鳳,閑屏掩彩鴛”兩句詩,透露出香玉守寡後又與天祐私通的史實。

    (第一集《〈紅樓夢〉中隐入了何人何事》,妙玉詩句下着重點原有,餘為引者所加) 為什麼說“香玉守寡後又與天祐私通”呢?霍書作了如下的解釋,同時對“天祐與香玉之事敗露後,一個自盡,一個逃亡”的結局作了交代。

    他們說: 衆所周知,鳳是傳說中的一種雄鳥,與其相對應的同種雌鳥稱作凰。

    鴛是一種水鳥中的雄鳥,與其相對應的同種雌鳥則是鴦。

    而妙玉守寡後,她的空帳不空,裡面又懸進了頗具文彩的鳳(才子天祐)。

    同樣,妙玉的閑屏不閑,内中又掩進了美麗斑駁的鴛(美男子天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