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隐派紅學的研究方法及其曆史經驗教訓(3)
關燈
小
中
大
蓮》。
着重點引者所加,下同)。
認為小說作者就是通過制作這許多“謎”、“夢謎”,來反映政治曆史事件,表達反清複明思想的。
《紅樓夢謎》的特點之一,是強調小說作者善于“營造謎語”,而李知其又極善于“解謎”。
這裡舉兩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李知其說,《紅樓夢》裡的賈寶玉是影射順治皇帝,小說第二十二回湘雲叫寶玉為“愛哥哥”那段話有詛咒胡人“死亡”之意。
他說: 第二十回,史湘雲叫寶玉做“愛哥哥”,黛玉笑她:“偏是咬舌子愛說話,連個二哥哥也叫不上來,隻是愛哥哥的。
回來趕圍棋兒,又該你鬧麼愛三了。
”黛玉短短一句話裡,出現了“愛”字三次,實在是一個明點:賈寶玉原是姓愛的。
……“回來趕圍棋兒”是說回來圍攻旗夷的時候,“又該你鬧麼愛三了”這一句話表面是鬧一二三,實際寫成隻見有一二三而無四,無四諧讀胡死,可知史湘雲口中的愛哥哥隻是書中的言語,她心裡卻是要咒鬧胡人的死亡呢。
(上篇第八節《賈寶玉》) 第二個例子,李知其說,小說第八十七回紫鵑說要廚房為黛玉做一碗湯那幾句話,其實是“作了一個史事報告”。
他說: 《紅樓夢》藏謎的手法,每每癡得使人驚歎不已的。
像第八十七回紫鵑問黛玉:叫雪雁告訴廚房,給黛玉作一碗“火肉白菜,加了一點蝦米兒,配了點青筍紫菜”好麼?這時的紫鵑,其實作了一個史事報告。
“火肉”諧音鵝肉,白彩的鵝肉就是天鵝肉了;“蝦米兒”讀“蛤蟆兒”;“青筍紫菜”是清順治來。
這一碗湯恐怕是說:弘光帝那個癞蛤蟆,隻為好色想吃天鵝肉,看看快把江山配給了順治帝了。
(同上第七節《林黛玉》) 李知其這種猜謎法,真是匪夷所思,其穿鑿附會真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
其實,與其說這是小說作者在“制謎”、李知其在“解謎”,不如說這些所謂“謎”,“實際上是這位索隐家自己制造出來的。
猜謎人自己即是制謎人,這就是問題的實質”②。
《紅樓夢謎》的另一個特點,是竭力推出一個重要的概念,即“夢”的概念;公開提出《紅樓夢》創作本身就是“做夢”,所以研究《紅樓夢》就應當使用“詳夢的科學方法”。
對該書的這個特點,筆者曾在一篇文章中說過一段話,轉錄于此: 《紅樓夢》創作過程是“做夢”,而曹雪芹呢,“他既非‘作者’,也不是‘抄者’或‘閱者’,隻是一個呓說人在洩恨說恨”(頁738)。
《紅樓夢》既是“做夢”的産物,研究它也就必須用“詳夢”的方法,而且這才是“科學方法”!這就是《紅樓夢謎》著者告訴我們大家應當懂得的方法論!我們不是說科學研究應當實事求是麼?按照李氏這種“做夢”說、“詳夢”說,哪還有什麼實事求是可言呢?紅學索隐派的研究方法是以主觀随意性為其根本特征的,但當索隐學者無法自圓其說時,索性把文學的創作和評論統統理解為非理性的活動,用一個“夢”字來搪塞。
對于這樣的理論和方法,真是叫人不知說什麼好了!③ 李知其在《紅樓夢謎》中勸告青年人不要讀非索隐派的紅學著作,應該讀索隐派的紅學著作,并且“做索隐讀者”(上篇第八節《賈寶玉》),還要求他們“有信心遵循蔡元培、王夢阮、沈瓶庵、潘重規、杜世傑等正确而高明的導航線,繼續把謎語猜下去”(同上第二節《薛蟠》)。
索隐家的李知其,将已故和在世的新老索隐派及其索隐方法稱為“正确而高明的導航線”,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青年們是否會像李知其那樣,遵循他那“詳夢”的方法“繼續把謎語猜下去”,具有科學觀念和理性意識的青年是會作出他們正确的回答的。
着重點引者所加,下同)。
認為小說作者就是通過制作這許多“謎”、“夢謎”,來反映政治曆史事件,表達反清複明思想的。
《紅樓夢謎》的特點之一,是強調小說作者善于“營造謎語”,而李知其又極善于“解謎”。
這裡舉兩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李知其說,《紅樓夢》裡的賈寶玉是影射順治皇帝,小說第二十二回湘雲叫寶玉為“愛哥哥”那段話有詛咒胡人“死亡”之意。
他說: 第二十回,史湘雲叫寶玉做“愛哥哥”,黛玉笑她:“偏是咬舌子愛說話,連個二哥哥也叫不上來,隻是愛哥哥的。
回來趕圍棋兒,又該你鬧麼愛三了。
”黛玉短短一句話裡,出現了“愛”字三次,實在是一個明點:賈寶玉原是姓愛的。
……“回來趕圍棋兒”是說回來圍攻旗夷的時候,“又該你鬧麼愛三了”這一句話表面是鬧一二三,實際寫成隻見有一二三而無四,無四諧讀胡死,可知史湘雲口中的愛哥哥隻是書中的言語,她心裡卻是要咒鬧胡人的死亡呢。
(上篇第八節《賈寶玉》) 第二個例子,李知其說,小說第八十七回紫鵑說要廚房為黛玉做一碗湯那幾句話,其實是“作了一個史事報告”。
他說: 《紅樓夢》藏謎的手法,每每癡得使人驚歎不已的。
像第八十七回紫鵑問黛玉:叫雪雁告訴廚房,給黛玉作一碗“火肉白菜,加了一點蝦米兒,配了點青筍紫菜”好麼?這時的紫鵑,其實作了一個史事報告。
“火肉”諧音鵝肉,白彩的鵝肉就是天鵝肉了;“蝦米兒”讀“蛤蟆兒”;“青筍紫菜”是清順治來。
這一碗湯恐怕是說:弘光帝那個癞蛤蟆,隻為好色想吃天鵝肉,看看快把江山配給了順治帝了。
(同上第七節《林黛玉》) 李知其這種猜謎法,真是匪夷所思,其穿鑿附會真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
其實,與其說這是小說作者在“制謎”、李知其在“解謎”,不如說這些所謂“謎”,“實際上是這位索隐家自己制造出來的。
猜謎人自己即是制謎人,這就是問題的實質”②。
《紅樓夢謎》的另一個特點,是竭力推出一個重要的概念,即“夢”的概念;公開提出《紅樓夢》創作本身就是“做夢”,所以研究《紅樓夢》就應當使用“詳夢的科學方法”。
對該書的這個特點,筆者曾在一篇文章中說過一段話,轉錄于此: 《紅樓夢》創作過程是“做夢”,而曹雪芹呢,“他既非‘作者’,也不是‘抄者’或‘閱者’,隻是一個呓說人在洩恨說恨”(頁738)。
《紅樓夢》既是“做夢”的産物,研究它也就必須用“詳夢”的方法,而且這才是“科學方法”!這就是《紅樓夢謎》著者告訴我們大家應當懂得的方法論!我們不是說科學研究應當實事求是麼?按照李氏這種“做夢”說、“詳夢”說,哪還有什麼實事求是可言呢?紅學索隐派的研究方法是以主觀随意性為其根本特征的,但當索隐學者無法自圓其說時,索性把文學的創作和評論統統理解為非理性的活動,用一個“夢”字來搪塞。
對于這樣的理論和方法,真是叫人不知說什麼好了!③ 李知其在《紅樓夢謎》中勸告青年人不要讀非索隐派的紅學著作,應該讀索隐派的紅學著作,并且“做索隐讀者”(上篇第八節《賈寶玉》),還要求他們“有信心遵循蔡元培、王夢阮、沈瓶庵、潘重規、杜世傑等正确而高明的導航線,繼續把謎語猜下去”(同上第二節《薛蟠》)。
索隐家的李知其,将已故和在世的新老索隐派及其索隐方法稱為“正确而高明的導航線”,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青年們是否會像李知其那樣,遵循他那“詳夢”的方法“繼續把謎語猜下去”,具有科學觀念和理性意識的青年是會作出他們正确的回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