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隐考釋秦可卿(2)
關燈
小
中
大
《紅樓夢》第一回中的這些防護措施,頗有“此地無銀三百兩”之嫌,如果真是對統治者無關痛癢的故事,則大無必要将“真事隐去”來逃避文字獄。
當然,這一方面也是為了讓後人不至于忽略該書表層故事下隐藏的真故事。
所以,作者還發出“誰解其中味?”這個既具提示性又帶有挑戰性的問題。
這樣做,作者就為自己的創作增加了難度,其困難在于:如何恰到好處地将真故事的線索暴露給“個中人”(某些特别讀者),同時又不至于因此而被朝廷鷹犬察知而遭文字獄之難。
當然,全身避禍是首要的任務,因此作家不得不對其作品進行非常巧妙的僞裝,曲折隐晦地表達自己的意圖,将關鍵的事件和發生時間,均隐藏得非常隐蔽和難以索解。
也許是隐藏得太嚴密,以至于兩百多年後的今天,這些真故事對我們仍然還是秘密。
《紅樓夢》自面世之始,讀者(包括文字獄制造者)就開始對其進行“索隐”研究,探索那表面故事下所隐藏的真事迹。
由于表面故事隻是個“密碼滿布的面具”,沒有密碼破譯本狀态下的解讀,必然是“表面形式上的附會”,萬人萬解萬索隐,就是讀該書的實際情形,提示這些所謂的解讀均是誤讀。
因此,如果真正要閱讀那些隐藏的真故事,首先必須要找到打開藏密碼秘庫的鑰匙,拿到密碼本,然後才談得上解讀文本内在隐藏的真故事。
前文以辨識賈寶玉生日和賈敬死日為突破口,以書中所提供的内證為基準,确證了他們各自的生日和死日;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求了在這特定的生死時日所發生的特定的曆史事件,從而解開作者和賈敬之謎。
為解讀《紅樓夢》一書的主旨和所隐藏的主要真實故事,查找出了此密碼本第一頁的核心密碼。
該文在此基礎之上,對《紅樓夢》的關鍵人物之一秦可卿進行進一步的索隐考證。
三、《紅樓夢》謎學的客觀索隐方法 《紅樓夢》謎學,不是狹義的關于書中謎語的研究,它是關于研究整部書之謎的學問。
作者在第一回中所作的“隐真顯假”創作手法的介紹,就将整個《紅樓夢》置于謎境中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該書整個就是一個總謎語,而其他的分謎語和小謎語,則均是在此總謎語之統率之下,是為總謎語“服務”的。
謎語,有謎語的規則和邏輯,是有思維邏輯可循的學問。
從這個意義上說來,它就是客觀的,或者說是科學的學問。
這個定義,就将對《紅樓夢》索隐的研究,納入于科學研究的範疇。
對其相應的研究方法,我們可稱之為《紅樓夢》謎學的客觀索隐法。
(一)書中表層的隐藏手法和邏輯線索簡介 影射和暗寓是小說家們慣用的手法。
通過這些手法,作者把現實社會中的真人真事的素材,穿戴上迷人的外套,塑造成顯隐并存的雙重結構作品。
在文中,作者特意留些蛛絲馬迹,讓讀者于若隐若現中得窺軀體的輪廓,從而免遭文字獄或官司糾紛。
适者生存,這種藝術手法,在文字獄最為酷烈的清代,尤其大行其道。
清代,是中國文字獄最為酷烈的時代,因此它就成了一張培養影射文化的溫床。
《紅樓夢》、《儒林外史》、《孽海花》、《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等文學名著,均是集影射手段大成的範本。
文學作品的影射可分為諧音影射和形類影射二種。
前者利用同音字之便,後者則運用同偏旁部首諸字形之利來達到影射的目的。
暗寓有别于影射,暗寓的需要,是因為其人有難言之隐,故深藏真實内容而唯恐人知。
但文以載道,既是暗寓,必有其寓意和目的,因而也常是猶抱琵琶半遮面,露出一鱗半爪,希望有志同仁憑此打開内門,交流思想,同行其道。
所以寫暗寓的文字故事就有着多重困難,着實來之不易,必須有其真人真事,有其難言之隐,并有其暗寓難言之隐的名字,既不能讓一般讀者看明白,又得讓某些“心有靈犀一點通”的讀者解得開。
有“靈通”者若能找到開啟暗寓之門的鑰匙,往往要曆盡山重水複、道道機關後才能曲徑通幽地到達柳暗花明的真實勝境。
為了逃避文字獄,明
當然,這一方面也是為了讓後人不至于忽略該書表層故事下隐藏的真故事。
所以,作者還發出“誰解其中味?”這個既具提示性又帶有挑戰性的問題。
這樣做,作者就為自己的創作增加了難度,其困難在于:如何恰到好處地将真故事的線索暴露給“個中人”(某些特别讀者),同時又不至于因此而被朝廷鷹犬察知而遭文字獄之難。
當然,全身避禍是首要的任務,因此作家不得不對其作品進行非常巧妙的僞裝,曲折隐晦地表達自己的意圖,将關鍵的事件和發生時間,均隐藏得非常隐蔽和難以索解。
也許是隐藏得太嚴密,以至于兩百多年後的今天,這些真故事對我們仍然還是秘密。
《紅樓夢》自面世之始,讀者(包括文字獄制造者)就開始對其進行“索隐”研究,探索那表面故事下所隐藏的真事迹。
由于表面故事隻是個“密碼滿布的面具”,沒有密碼破譯本狀态下的解讀,必然是“表面形式上的附會”,萬人萬解萬索隐,就是讀該書的實際情形,提示這些所謂的解讀均是誤讀。
因此,如果真正要閱讀那些隐藏的真故事,首先必須要找到打開藏密碼秘庫的鑰匙,拿到密碼本,然後才談得上解讀文本内在隐藏的真故事。
前文以辨識賈寶玉生日和賈敬死日為突破口,以書中所提供的内證為基準,确證了他們各自的生日和死日;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求了在這特定的生死時日所發生的特定的曆史事件,從而解開作者和賈敬之謎。
為解讀《紅樓夢》一書的主旨和所隐藏的主要真實故事,查找出了此密碼本第一頁的核心密碼。
該文在此基礎之上,對《紅樓夢》的關鍵人物之一秦可卿進行進一步的索隐考證。
三、《紅樓夢》謎學的客觀索隐方法 《紅樓夢》謎學,不是狹義的關于書中謎語的研究,它是關于研究整部書之謎的學問。
作者在第一回中所作的“隐真顯假”創作手法的介紹,就将整個《紅樓夢》置于謎境中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該書整個就是一個總謎語,而其他的分謎語和小謎語,則均是在此總謎語之統率之下,是為總謎語“服務”的。
謎語,有謎語的規則和邏輯,是有思維邏輯可循的學問。
從這個意義上說來,它就是客觀的,或者說是科學的學問。
這個定義,就将對《紅樓夢》索隐的研究,納入于科學研究的範疇。
對其相應的研究方法,我們可稱之為《紅樓夢》謎學的客觀索隐法。
(一)書中表層的隐藏手法和邏輯線索簡介 影射和暗寓是小說家們慣用的手法。
通過這些手法,作者把現實社會中的真人真事的素材,穿戴上迷人的外套,塑造成顯隐并存的雙重結構作品。
在文中,作者特意留些蛛絲馬迹,讓讀者于若隐若現中得窺軀體的輪廓,從而免遭文字獄或官司糾紛。
适者生存,這種藝術手法,在文字獄最為酷烈的清代,尤其大行其道。
清代,是中國文字獄最為酷烈的時代,因此它就成了一張培養影射文化的溫床。
《紅樓夢》、《儒林外史》、《孽海花》、《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等文學名著,均是集影射手段大成的範本。
文學作品的影射可分為諧音影射和形類影射二種。
前者利用同音字之便,後者則運用同偏旁部首諸字形之利來達到影射的目的。
暗寓有别于影射,暗寓的需要,是因為其人有難言之隐,故深藏真實内容而唯恐人知。
但文以載道,既是暗寓,必有其寓意和目的,因而也常是猶抱琵琶半遮面,露出一鱗半爪,希望有志同仁憑此打開内門,交流思想,同行其道。
所以寫暗寓的文字故事就有着多重困難,着實來之不易,必須有其真人真事,有其難言之隐,并有其暗寓難言之隐的名字,既不能讓一般讀者看明白,又得讓某些“心有靈犀一點通”的讀者解得開。
有“靈通”者若能找到開啟暗寓之門的鑰匙,往往要曆盡山重水複、道道機關後才能曲徑通幽地到達柳暗花明的真實勝境。
為了逃避文字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