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隐考釋秦可卿(1)
關燈
小
中
大
李明鳥
一、警幻之言
看官注意:如果你受“正統紅學”的影響頗深,這個索隐二字就已經讓你感覺到很不舒服,那你最好别看此文,免得徒增你的不快,别說我沒與你事先打過招呼。
如果你的目的是探索那表面故事下隐藏的真事,不想讓那些“賈雨村”們的假語村言蒙騙你,那就請你把耐心放一些在闆凳上,且聽我細細道來。
《紅樓夢》一書是一個迷津,“深有萬丈,遙亘千裡,中無舟楫可通”。
讀者一入紅樓夢境,就如同寶玉被夜叉海鬼拖入其中那樣,惟有一面汗下如雨,一面失聲喊叫:“可卿救我!” “可卿救我”,實際上是解開《紅樓夢》之謎的四字真言,是該書所設的核心機關所在。
通過探究這四字的内在秘意,就可拿到開啟《紅樓夢》秘庫的鑰匙,從而對其所隐之真事進行解讀了。
書作者這個融夢幻故事與解謎提示為一體的靈思巧技,着實令人歎為觀止,拍案叫絕,佩服得難以自己而五體投地。
本文筆者幸被“可卿救我”,得以踏上迷津彼岸。
慶幸之餘,回望迷津,水消泥去路顯,遂随曲徑直達青埂峰上。
登高望遠,心曠神怡之暇,回想自己在迷津中迷惑掙紮的滋味,甚感籲籲。
因此上不揣冒昧,撰此“可卿救我”之文,以飨同好。
二、迷津設置前提 雖文無定法,然文以載道達意,撰文就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
說了,卻隻讓“個中人”讀懂而不想讓一般人明白,那是因為作者有難言之隐,出于“心裡有鬼”或說心理恐懼而為此舉。
《紅樓夢》一書作于清代這個民族矛盾尖銳而文字獄酷烈的時期,作者在書中特意設置迷津,很大的可能是出于對“文字獄”的恐懼“故将真事隐去”,轉而“用假語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來”。
此恐懼是如此之深切,該書首先對可能導緻文字獄的各種可能途徑均先加以預防。
在甲戌本“凡例”和“第一回”中,作者反複強調書中的京城“不欲着迹于方向”,其時間亦是“無朝代年紀可考”,其事件是“隻是着意于閨中,故叙閨中之事切,略涉于外事者則簡”。
又特别交代“此書不敢幹涉朝廷,凡有不得不用朝政者隻略用一筆帶出,蓋實不敢以寫兒女之筆墨唐突朝廷之上也”。
不僅如此,作者還顧忌到該書的社會影響,以防該書因此被封禁,說:“作者本意原為記述當日閨友閨情,并非怨世罵時之書矣。
雖一時有涉于世态,然亦不得不叙者,但非其本旨耳,閱者切記之。
”猶如闆上釘釘轉腳,作者繼而還通過空空道人的評論,從正面述說《石頭記》的社會效應:“因見(《石頭記》)上面雖有些指奸責佞貶惡誅邪之語,亦非傷時罵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倫常所關之處,皆是稱功頌德,眷眷無窮,實非别書之可比。
雖其中大旨談情,亦不過實錄其事,又非假拟妄稱,一味淫邀豔
如果你的目的是探索那表面故事下隐藏的真事,不想讓那些“賈雨村”們的假語村言蒙騙你,那就請你把耐心放一些在闆凳上,且聽我細細道來。
《紅樓夢》一書是一個迷津,“深有萬丈,遙亘千裡,中無舟楫可通”。
讀者一入紅樓夢境,就如同寶玉被夜叉海鬼拖入其中那樣,惟有一面汗下如雨,一面失聲喊叫:“可卿救我!” “可卿救我”,實際上是解開《紅樓夢》之謎的四字真言,是該書所設的核心機關所在。
通過探究這四字的内在秘意,就可拿到開啟《紅樓夢》秘庫的鑰匙,從而對其所隐之真事進行解讀了。
書作者這個融夢幻故事與解謎提示為一體的靈思巧技,着實令人歎為觀止,拍案叫絕,佩服得難以自己而五體投地。
本文筆者幸被“可卿救我”,得以踏上迷津彼岸。
慶幸之餘,回望迷津,水消泥去路顯,遂随曲徑直達青埂峰上。
登高望遠,心曠神怡之暇,回想自己在迷津中迷惑掙紮的滋味,甚感籲籲。
因此上不揣冒昧,撰此“可卿救我”之文,以飨同好。
二、迷津設置前提 雖文無定法,然文以載道達意,撰文就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
說了,卻隻讓“個中人”讀懂而不想讓一般人明白,那是因為作者有難言之隐,出于“心裡有鬼”或說心理恐懼而為此舉。
《紅樓夢》一書作于清代這個民族矛盾尖銳而文字獄酷烈的時期,作者在書中特意設置迷津,很大的可能是出于對“文字獄”的恐懼“故将真事隐去”,轉而“用假語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來”。
此恐懼是如此之深切,該書首先對可能導緻文字獄的各種可能途徑均先加以預防。
在甲戌本“凡例”和“第一回”中,作者反複強調書中的京城“不欲着迹于方向”,其時間亦是“無朝代年紀可考”,其事件是“隻是着意于閨中,故叙閨中之事切,略涉于外事者則簡”。
又特别交代“此書不敢幹涉朝廷,凡有不得不用朝政者隻略用一筆帶出,蓋實不敢以寫兒女之筆墨唐突朝廷之上也”。
不僅如此,作者還顧忌到該書的社會影響,以防該書因此被封禁,說:“作者本意原為記述當日閨友閨情,并非怨世罵時之書矣。
雖一時有涉于世态,然亦不得不叙者,但非其本旨耳,閱者切記之。
”猶如闆上釘釘轉腳,作者繼而還通過空空道人的評論,從正面述說《石頭記》的社會效應:“因見(《石頭記》)上面雖有些指奸責佞貶惡誅邪之語,亦非傷時罵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倫常所關之處,皆是稱功頌德,眷眷無窮,實非别書之可比。
雖其中大旨談情,亦不過實錄其事,又非假拟妄稱,一味淫邀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