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元旦的風暴
關燈
小
中
大
象馬英這樣的人,這樣文武雙全、德才兼備的人。
他覺得他有一種責任,就是邦助馬英很快地成長起來,當他看到馬英每一點進步,心中就感到無限喜悅。
在這個堅強樂觀的人内心中,隐約地有那麼一點點憂郁:他擔心有那麼一天疾病會突然剝奪了他為黨工作的權利,所以他應當盡早地找一個接替他工作的人,這就是當他看到馬英成長心中無限喜悅的非常秘密的一個因素,雖然有時連他自己也不承認這一點。
此時,馬英那精神百倍的影子在他眼前晃來晃去,忽然使他想到一個問題:如果就這樣一槍不發,連夜撤走,恐怕他是不會情願的啊?他開始盤算如何說服這個青年人……東北風仍然在天空呼嘯着,好象傳來了北方鬼子蹂躏下同胞們忿怒的吼叫。
砂土在飛午,樹枝在搖晃,忽聽喀嚓一聲,臉前有支小樹折斷了。
杜平的心不由跳動了一下,仿佛有什麼不吉之兆,仔細一聽,北方的炮聲不響了。
他仃住腳步說:“小董,你聽聽北邊的炮聲還響不?” 小董摳了摳耳朵,歪着腦袋一聽,說:“不響了,準是叫咱主力部隊把鬼子打跑啦。
” “嗯。
”杜平想:這說明主力部隊已經轉移了,敵人說不定今夜就可能來到肖家鎮!時間,時間,刻不容緩了。
他轉臉說道:“小董,加快走,天黑前一定要趕到肖家鎮。
”小董說:“還加快!我看象這樣走,你的腿都受不了。
”“有情況啊!時間不能等我們。
”杜平說着急急拄起棍子朝前走去。
小董從他那嚴肅的話音中,知道這裡有文章,不敢辯咀,飛快地跑到杜平前面。
天色暗的地和天都快分不開了,夜幕即将來臨,他們現在已經遙遙望見肖家鎮的老槐樹了。
小董忽然指着小學校的外圍對杜平說:“杜政委,你看!” 杜平順他的手指望去,小學校外圍有許多的人影在亂動,因為是白色,看的很清楚,他腦子裡立刻浮起個不祥的念頭:“白吉會!”緊接着他聽到學校房上的喊話聲,喊的什麼聽不清楚,但他已經完全明白,王金蘭把馬英他們包圍起來了!怎麼辦呢?眼看着天就要黑了!鬼子說不定就要來了!怎麼把他們救出來?沖進去給他們報信?不行,沖不進去,沖進去又怎麼辦?突圍嗎?一定有傷亡。
找王金蘭去談判?不,不行,王金蘭是有計劃進行的陰謀,你怎會說動他的心?豈不是自投虎口!回縣搬兵?不,更不行,時間來不及,還打亂了縣委整個部署,并且又可能遭到民軍、白吉會的夾攻……一個接一個方案朝他的腦子裡奔來,一個接一個又被他否定了。
他的腦子飛快地轉動,可是在他的外表上又是那麼沉靜。
小董看杜平那神态,早已明白他的心事,急得在他身邊亂轉,他想說,他路熟,讓他沖進去把情況告訴馬隊長。
又想說,他槍法準,他可以混在白吉會裡把王金蘭打死。
可是不能對他說呀,他正在用盡心思想更妙的辦法哩! “想一想,想一想,要好好地想一想,一步走錯,就會給黨造成損失,就要讓同志們流血!”杜平自言自語地說着。
忽然看見急得來回亂轉的小董,便問:“小董,你說我們怎麼辦呀?” “讓我沖上去。
我目标小,路熟,保證完成任務。
”杜平看着他那元元的小腦袋,他那黑黑的小眼睛,他那握得象鐵錘似的小拳頭。
不要看他年紀小,他說得出就能幹得出的。
這個孩子跟随杜平才三個月,可是他給了杜平多少溫暖、喜悅和同志的友情啊!他怎麼能讓一個小孩子去冒這個險呢? “小董,你想讓我看着你一個人去冒險嗎?” “杜政委,你的腿有病,怎麼能去呢?”小董接着天真地說:“我把你送到我表哥家先去休息,請等着我的好消息啦。
”杜平的腦子忽然一亮:“小董,你的表哥叫什麼?” “王二虎。
” “王二虎……”他重述着,“這個名字好熟悉啊!”他終于想起來了,馬英在一次彙報中,曾提到王二虎在龍王廟中支持過他,還有個趙振江,對他支持也很大,他們都是基本群衆,因為他們在着紅槍會,積極性沒有發揮出來。
目前紅槍會已經解體,又沒有頭領,他相信他們是決不會加害于他的。
他決定走群衆路線,動員王二虎和趙振江發動一部分紅槍會的人去幹掉王金蘭。
他們下了公路,彎過肖家鎮,進了北亍口。
路上杜平打聽起王二虎和趙振江的情況,小董告訴他:王二虎有三個外号:一個叫“炮筒子”,意思說他是直脾氣,弄不通的事打破頭也不幹,弄通了的事你叫他跟你上刀山都行;一個叫“三眼槍”,隻要你舍得裝火藥,要他多響他有多響,意思說他最适合用激将法;還有一個叫做“氣死牛”,說他拉犁耕地比牛耕得深和耕得快,據說有次不知誰家的牛驚了,拖着個牛車在肖家鎮的大亍上亂撞,吓得家家關門閉戶,他追上去一把将牛車抓住,那牛就掙紮着動彈不得了,氣的直吐白沫。
趙振江呢?外号叫做“賽趙雲”,他打得一手好拳,是鎮上有名的打拳能手,每年逢會玩燈,都少不了他,他一個人拿杆苗子槍,二三十人休想近他。
他以前在蘇金榮家當過長工,後來不願受蘇家的壓迫,不幹了。
回到家裡種菜賣菜,他家隻有一畝地,因為他肯下勁,種的經心,收的多,家裡老小五口也就勉強過得去了。
到了冬天,他就打野兔、鳥兒賣,所以他有一手好槍法,有次為了和人打賭,在夜間瓦房上插了三炷香,他一槍打斷一支,槍槍不落空。
他雖然本事很大,可是不愛吹,也不好說話,說一句就是一句,心裡有數。
他和王二虎都隻二十三四歲年紀,從小就常來往,二人性格雖說不一樣,可是很合得來,是一對最好的朋友。
杜平一直被小董有聲有色的介紹吸引着,他在盤算着如何對他們進行工作。
當他把一切都想妥帖之後,瞅了小董一眼,心裡暗暗感謝身邊這個小參謀。
走進北亍,向西拐進一個小胡同,小董飛快地跑到盡頭一家門口,輕輕推開兩扇門,喊了一聲:“二虎哥。
” “誰?”随着粗喉嚨的聲音,走出一個虎實實的小夥子。
顯然,這一定是王二虎。
他身後跟着走來一個瘦長的年輕人,杜平不知根據什麼,就果斷地判定這是趙振江。
小董忙向他們二人介紹說:“這是縣裡的杜政委
他覺得他有一種責任,就是邦助馬英很快地成長起來,當他看到馬英每一點進步,心中就感到無限喜悅。
在這個堅強樂觀的人内心中,隐約地有那麼一點點憂郁:他擔心有那麼一天疾病會突然剝奪了他為黨工作的權利,所以他應當盡早地找一個接替他工作的人,這就是當他看到馬英成長心中無限喜悅的非常秘密的一個因素,雖然有時連他自己也不承認這一點。
此時,馬英那精神百倍的影子在他眼前晃來晃去,忽然使他想到一個問題:如果就這樣一槍不發,連夜撤走,恐怕他是不會情願的啊?他開始盤算如何說服這個青年人……東北風仍然在天空呼嘯着,好象傳來了北方鬼子蹂躏下同胞們忿怒的吼叫。
砂土在飛午,樹枝在搖晃,忽聽喀嚓一聲,臉前有支小樹折斷了。
杜平的心不由跳動了一下,仿佛有什麼不吉之兆,仔細一聽,北方的炮聲不響了。
他仃住腳步說:“小董,你聽聽北邊的炮聲還響不?” 小董摳了摳耳朵,歪着腦袋一聽,說:“不響了,準是叫咱主力部隊把鬼子打跑啦。
” “嗯。
”杜平想:這說明主力部隊已經轉移了,敵人說不定今夜就可能來到肖家鎮!時間,時間,刻不容緩了。
他轉臉說道:“小董,加快走,天黑前一定要趕到肖家鎮。
”小董說:“還加快!我看象這樣走,你的腿都受不了。
”“有情況啊!時間不能等我們。
”杜平說着急急拄起棍子朝前走去。
小董從他那嚴肅的話音中,知道這裡有文章,不敢辯咀,飛快地跑到杜平前面。
天色暗的地和天都快分不開了,夜幕即将來臨,他們現在已經遙遙望見肖家鎮的老槐樹了。
小董忽然指着小學校的外圍對杜平說:“杜政委,你看!” 杜平順他的手指望去,小學校外圍有許多的人影在亂動,因為是白色,看的很清楚,他腦子裡立刻浮起個不祥的念頭:“白吉會!”緊接着他聽到學校房上的喊話聲,喊的什麼聽不清楚,但他已經完全明白,王金蘭把馬英他們包圍起來了!怎麼辦呢?眼看着天就要黑了!鬼子說不定就要來了!怎麼把他們救出來?沖進去給他們報信?不行,沖不進去,沖進去又怎麼辦?突圍嗎?一定有傷亡。
找王金蘭去談判?不,不行,王金蘭是有計劃進行的陰謀,你怎會說動他的心?豈不是自投虎口!回縣搬兵?不,更不行,時間來不及,還打亂了縣委整個部署,并且又可能遭到民軍、白吉會的夾攻……一個接一個方案朝他的腦子裡奔來,一個接一個又被他否定了。
他的腦子飛快地轉動,可是在他的外表上又是那麼沉靜。
小董看杜平那神态,早已明白他的心事,急得在他身邊亂轉,他想說,他路熟,讓他沖進去把情況告訴馬隊長。
又想說,他槍法準,他可以混在白吉會裡把王金蘭打死。
可是不能對他說呀,他正在用盡心思想更妙的辦法哩! “想一想,想一想,要好好地想一想,一步走錯,就會給黨造成損失,就要讓同志們流血!”杜平自言自語地說着。
忽然看見急得來回亂轉的小董,便問:“小董,你說我們怎麼辦呀?” “讓我沖上去。
我目标小,路熟,保證完成任務。
”杜平看着他那元元的小腦袋,他那黑黑的小眼睛,他那握得象鐵錘似的小拳頭。
不要看他年紀小,他說得出就能幹得出的。
這個孩子跟随杜平才三個月,可是他給了杜平多少溫暖、喜悅和同志的友情啊!他怎麼能讓一個小孩子去冒這個險呢? “小董,你想讓我看着你一個人去冒險嗎?” “杜政委,你的腿有病,怎麼能去呢?”小董接着天真地說:“我把你送到我表哥家先去休息,請等着我的好消息啦。
”杜平的腦子忽然一亮:“小董,你的表哥叫什麼?” “王二虎。
” “王二虎……”他重述着,“這個名字好熟悉啊!”他終于想起來了,馬英在一次彙報中,曾提到王二虎在龍王廟中支持過他,還有個趙振江,對他支持也很大,他們都是基本群衆,因為他們在着紅槍會,積極性沒有發揮出來。
目前紅槍會已經解體,又沒有頭領,他相信他們是決不會加害于他的。
他決定走群衆路線,動員王二虎和趙振江發動一部分紅槍會的人去幹掉王金蘭。
他們下了公路,彎過肖家鎮,進了北亍口。
路上杜平打聽起王二虎和趙振江的情況,小董告訴他:王二虎有三個外号:一個叫“炮筒子”,意思說他是直脾氣,弄不通的事打破頭也不幹,弄通了的事你叫他跟你上刀山都行;一個叫“三眼槍”,隻要你舍得裝火藥,要他多響他有多響,意思說他最适合用激将法;還有一個叫做“氣死牛”,說他拉犁耕地比牛耕得深和耕得快,據說有次不知誰家的牛驚了,拖着個牛車在肖家鎮的大亍上亂撞,吓得家家關門閉戶,他追上去一把将牛車抓住,那牛就掙紮着動彈不得了,氣的直吐白沫。
趙振江呢?外号叫做“賽趙雲”,他打得一手好拳,是鎮上有名的打拳能手,每年逢會玩燈,都少不了他,他一個人拿杆苗子槍,二三十人休想近他。
他以前在蘇金榮家當過長工,後來不願受蘇家的壓迫,不幹了。
回到家裡種菜賣菜,他家隻有一畝地,因為他肯下勁,種的經心,收的多,家裡老小五口也就勉強過得去了。
到了冬天,他就打野兔、鳥兒賣,所以他有一手好槍法,有次為了和人打賭,在夜間瓦房上插了三炷香,他一槍打斷一支,槍槍不落空。
他雖然本事很大,可是不愛吹,也不好說話,說一句就是一句,心裡有數。
他和王二虎都隻二十三四歲年紀,從小就常來往,二人性格雖說不一樣,可是很合得來,是一對最好的朋友。
杜平一直被小董有聲有色的介紹吸引着,他在盤算着如何對他們進行工作。
當他把一切都想妥帖之後,瞅了小董一眼,心裡暗暗感謝身邊這個小參謀。
走進北亍,向西拐進一個小胡同,小董飛快地跑到盡頭一家門口,輕輕推開兩扇門,喊了一聲:“二虎哥。
” “誰?”随着粗喉嚨的聲音,走出一個虎實實的小夥子。
顯然,這一定是王二虎。
他身後跟着走來一個瘦長的年輕人,杜平不知根據什麼,就果斷地判定這是趙振江。
小董忙向他們二人介紹說:“這是縣裡的杜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