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胡穆仲,婺之永康人也。
至元中,與弟汲仲并寓于杭。
穆仲嘗風雪高卧,午不啟戶。
道士黃松瀑憫其清苦,言于真人杜南谷,南谷饋以酒米薪炭,皆不受。
趙文敏嘗求汲仲撰羅司徒父墓銘,贈遺甚厚。
汲仲曰:“吾不能為宦官父作銘,請辭。
”時絕糧已一日矣。
予觀世有通顯而貪昧者,不問人之賢愚,但視其贈遺之厚,則為之作銘诔表傳或慶賀贈送之文。
又有為郡縣者,欲貨取津要而無從,乃假求修廟學碑或刻書序,因以納賄。
與者意在求人之庇己,受者意在掩己之苟得,各自以為有術也,不知明者視之若掩耳盜鈴,何益哉!聞汲仲之風,亦少知愧矣。
黃乾亨,閩之莆田人,成化乙未進士,授行人,與給事中林榮俱奉使滿刺加。
渡海,舟複,二使及舟中之人鹹溺焉。
凡海舶必以小舸自随,下碇登陸,非此不可。
時有數人附舸随流,至一島。
衆皆餒,無所得食,其中黠者相與扣石出火,聚岩下枯翳燃之,使煙浮于空。
并海邏戍望見之,意其寇也,來迹捕之。
問知其由,因載以返。
初,乾亨将行,祈夢于九仙山。
神告曰:“飛龍亭下過,方始問前程。
”出海經一所,忽見亭中匾“飛龍”二字,行未遠而沒。
信知人之死生有定數也。
武功伯天全先生徐公,博學,無所不通,尤好相地,每自神其術,以為郭景純複生。
按察副使馮士定父喪,将蔔葬,求先生相地。
曆吳中諸山殆遍,罔有惬意者。
既而得一地葬之,以為最吉。
後士定起複至京,自投宗人府井中死,吉安在乎? 又,武功之婿蔣廷貴将葬其祖,發引之日,親賓填門。
先生謂其地不吉,遂不克葬。
複擇地,逾時而始葬,曰:“此地必出魁元。
”己而廷貴果中南畿辛卯經魁、戊戌進士,人皆詫先生之術驗矣。
不三年,而廷貴以樂亭令卒于官,遺腹一子曰焘,至十七而夭,吉又安在乎? 大抵地理之說,不可謂盡無,但吉兇禍福,則豈必系乎此。
昔羅大經雲:“郭璞謂本骸乘氣,遺體受蔭。
夫人之生,貧富貴賤禀賦已定,豈家中枯骨所能精移乎?如璞之說,是上天之命反制于一杯之土也。
”楊誠齋亦雲:“郭璞精于風水,宜妙選吉地以福其身,利其子孫。
然璞不免刑戮,子孫卒以衰微,是其術已不驗于身矣。
後世方且誦其遺書而尊信之,不已誤乎!”偉哉,二公之論,足以破世俗之惑矣。
昆山張副使節之,吵一目。
嘗遊虎丘寺,見千眼觀音像,戲題曰:“佛有千眼,光明皎皎。
我有兩目,一目已眇。
多者太多,少者太少。
”一時傳為雅谑。
成化間,巨珰黃賜喪母,有詞臣衰绖持杖而哭焉,以孝子自處,為言官所論。
予嘗讀史雲:北齊和士開
至元中,與弟汲仲并寓于杭。
穆仲嘗風雪高卧,午不啟戶。
道士黃松瀑憫其清苦,言于真人杜南谷,南谷饋以酒米薪炭,皆不受。
趙文敏嘗求汲仲撰羅司徒父墓銘,贈遺甚厚。
汲仲曰:“吾不能為宦官父作銘,請辭。
”時絕糧已一日矣。
予觀世有通顯而貪昧者,不問人之賢愚,但視其贈遺之厚,則為之作銘诔表傳或慶賀贈送之文。
又有為郡縣者,欲貨取津要而無從,乃假求修廟學碑或刻書序,因以納賄。
與者意在求人之庇己,受者意在掩己之苟得,各自以為有術也,不知明者視之若掩耳盜鈴,何益哉!聞汲仲之風,亦少知愧矣。
黃乾亨,閩之莆田人,成化乙未進士,授行人,與給事中林榮俱奉使滿刺加。
渡海,舟複,二使及舟中之人鹹溺焉。
凡海舶必以小舸自随,下碇登陸,非此不可。
時有數人附舸随流,至一島。
衆皆餒,無所得食,其中黠者相與扣石出火,聚岩下枯翳燃之,使煙浮于空。
并海邏戍望見之,意其寇也,來迹捕之。
問知其由,因載以返。
初,乾亨将行,祈夢于九仙山。
神告曰:“飛龍亭下過,方始問前程。
”出海經一所,忽見亭中匾“飛龍”二字,行未遠而沒。
信知人之死生有定數也。
武功伯天全先生徐公,博學,無所不通,尤好相地,每自神其術,以為郭景純複生。
按察副使馮士定父喪,将蔔葬,求先生相地。
曆吳中諸山殆遍,罔有惬意者。
既而得一地葬之,以為最吉。
後士定起複至京,自投宗人府井中死,吉安在乎? 又,武功之婿蔣廷貴将葬其祖,發引之日,親賓填門。
先生謂其地不吉,遂不克葬。
複擇地,逾時而始葬,曰:“此地必出魁元。
”己而廷貴果中南畿辛卯經魁、戊戌進士,人皆詫先生之術驗矣。
不三年,而廷貴以樂亭令卒于官,遺腹一子曰焘,至十七而夭,吉又安在乎? 大抵地理之說,不可謂盡無,但吉兇禍福,則豈必系乎此。
昔羅大經雲:“郭璞謂本骸乘氣,遺體受蔭。
夫人之生,貧富貴賤禀賦已定,豈家中枯骨所能精移乎?如璞之說,是上天之命反制于一杯之土也。
”楊誠齋亦雲:“郭璞精于風水,宜妙選吉地以福其身,利其子孫。
然璞不免刑戮,子孫卒以衰微,是其術已不驗于身矣。
後世方且誦其遺書而尊信之,不已誤乎!”偉哉,二公之論,足以破世俗之惑矣。
昆山張副使節之,吵一目。
嘗遊虎丘寺,見千眼觀音像,戲題曰:“佛有千眼,光明皎皎。
我有兩目,一目已眇。
多者太多,少者太少。
”一時傳為雅谑。
成化間,巨珰黃賜喪母,有詞臣衰绖持杖而哭焉,以孝子自處,為言官所論。
予嘗讀史雲:北齊和士開